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2024年12月26日 21:54 北京日報客戶端

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剛剛發布的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相關情況看,這次普查取得了哪些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謝謝。

康義:謝謝您的提問。剛才我們對五經普的主要數據跟大家作了簡要介紹。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我國新時代新征程上一次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調查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情況、掌握國民經濟行業間的經濟聯系,以及推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總的看,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依法普查、科學普查、為民普查,堅持實事求是、改革創新,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摸清了經濟家底,掌握了經濟發展的新特點,為加強和改善宏觀經濟治理、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這次普查圓滿地實現了普查預期目標,普查成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國經濟家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深刻復雜的變化,這五年又經歷了三年疫情,疫情沖擊對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全面了解掌握我國經濟家底,對于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我們對全國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了調查,摸清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結構、布局和效益等情況,為了解掌握產業的發展狀況,推動產業融合,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數據資料。

第二,客觀反映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進展。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發展的主題。普查數據顯示,五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創新驅動、結構優化、綠色轉型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中,我們還通過增加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調查內容,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客觀反映我國經濟結構重大的變化,反映我們創新發展新的特點以及綠色低碳新的趨勢,為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統計信息的支撐。

第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據。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我國將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獲取了經濟總量、結構、效益等關鍵指標信息,對于推進“十四五”規劃實施、制定好“十五五”規劃任務、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2035年的目標都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參考依據。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剛剛康義局長提到數據質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線。此次普查中,如何確保獲得的數據真實準確?謝謝。

何平:謝謝您的提問。國家統計局始終把統計數據質量第一原則貫穿于五經普工作始終。本次普查科學制定了普查方案,強化全流程數據質量控制,并且加強統計執法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數據質量,確保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措施:

第一,確保源頭數據質量。在普查中,規范普查數據的采集,采取普查員入戶采集數據、普查對象自主填報數據和部門報送數據相結合的方式,規范有序開展普查登記工作,并且采取措施防止人為干擾。加強對普查人員的培訓和指導,及時回應社會和普查對象對普查工作的關切,更好地讓社會各界尤其是普查對象認識普查、了解普查、配合普查。在普查實施過程中,注意將一套人馬、多塊牌子且不能分開獨立核算的經營主體合并進行調查,并且將全年未實際開展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不納入普查范圍,確保普查對象符合普查方案規定,進一步提高源頭數據質量。

第二,加強數據審核檢查。在普查實施過程中,加大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方便普查對象填報數據的同時,提升數據審核的質效,認真執行普查數據審核驗收辦法,對普查數據進行即采即審,就是邊采集邊審核,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對比、數據邏輯審核等多種技術手段和評估方法對數據開展審核驗證。并且在普查登記結束后,組織開展數據質量檢查和事后質量抽查,全面檢驗普查登記質量,對檢查發現的數據方面的問題,我們組織各地舉一反三進行糾正。

第三,有效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堅持對一切統計違法違紀行為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長震懾,對任何統計違紀違法行為都絕不姑息,對普查中發現的違法違紀行為“露頭就打”。針對個別地方經濟普查存在的違法違紀行為,國家統計局及時組織嚴肅查處,并推動有關方面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員法律責任和黨紀政紀責任。

在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廣大普查對象積極配合下,在全國210多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的認真工作下,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質量較高,填報綜合差錯率為4.7‰,數據質量符合控制標準。謝謝。

總臺央視記者:作為新時代的國家經濟體檢,五經普數據反映出五年來我國經濟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呈現了哪些特點?謝謝。

康義:謝謝您的提問,這也是我們這次五經普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從普查的結果來看,五年來,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多重的內外風險考驗,總體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相比,我國經濟發展在規模總量、結構優化、創新驅動、安全保障、綠色轉型等方面都呈現出諸多的積極變化,展現出穩固的基礎、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歸納起來有幾個變化和特點:

第一,發展基礎更牢。五年來,面對國際環境的深刻復雜變化和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開展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戰勝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綜合國力得到了明顯提升。普查修訂后,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接近13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五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長源。產業發展的基礎更加夯實,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比2018年末增長52.7%,法人單位資產總計增長57.4%,實現大幅增長。

第二,發展結構更優。五年來,我國產業升級發展態勢未改,區域發展協調性繼續提升。服務業經營主體大幅增加,成為支撐經濟增長、促進高質量就業的重要力量。202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6.3%,比2018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以上。制造強國戰略深入實施,制造業保持較快發展。2023年末,全國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達到404.8萬個,比2018年末增長23.8%;制造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達到151萬億元,增長41.7%。中西部地區經濟占比也在提高,區域協調發展實現了新的提升。2023年末,中部、西部地區擁有第二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占全國的比重分別比2018年末提高了1.4個、0.6個百分點。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經濟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2023年,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區域、長江三角洲區域、沿黃河流域九省(區)擁有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都實現了較快增長。

第三,發展動能更足。五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企業的創新研發勢頭強勁,創新成果大量涌現。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發明專利申請量比2018年增長了65.1%。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產業高端化發展步伐加快。2023年末,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法人數量占規模以上制造業的比重比2018年末提高2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數量占規模以上服務業比重超過1/4。新技術、新工藝大規模地應用提速,催生出眾多新產業、新業態。2023年末,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5.8萬個,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超過1/5。以無店鋪為代表的零售新業態快速發展,營業收入比2018年增長了137%,成為零售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中類;網上零售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互聯網零售行業表現亮眼,營業收入增長達到186%。

第四,發展安全保障更強。五年來,我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穩步提升,能源供給和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進一步完善。2023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產量較快增長。能源供應充足,2023年,原煤產量達到47.2億噸,原油產量達到2.1億噸,發電量達到9.5萬億千瓦時。糧食安全也得到有力保障,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第五,發展可持續性更好。五年來,我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成效明顯,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逐步形成我國新的優勢產業。經過不懈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領跑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45.8萬輛,比2018年增長6.9倍,產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過60%。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逐步形成。2023年,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分別達到6.5億千瓦、1.4億千瓦,比2018年分別增長了4.9倍、7.4倍。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在不斷地提高,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謝謝。

韓國中央日報記者:第四次經濟普查結果顯示,第二產業就業人員減少,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增加了,各產業雇傭規模依次為制造業、建設業、批發零售業,這次第五次經濟普查的就業分布特點是什么?在經歷疫情后,中國雇傭市場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謝謝。

王冠華:謝謝您的提問。您關心的是五年間我國就業市場的一些發展變化。我們知道,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也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導向,加大對困難群體幫扶力度,與第四次經濟普查相比,我國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規模繼續增加,就業結構呈現一些新變化,新產業新業態吸納就業能力增強,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具體來看有幾個特點:

首先,從總量來看,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穩中有增。近年來,盡管面臨著多重風險挑戰,但在經濟恢復向好、經濟結構優化以及穩就業政策支持等多重利好政策影響之下,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繼續增加。2023年末,我國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29億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5萬人,增長11.9%。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增加,為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創造了有利條件。2019年到2023年五年間,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年均值分別是5.2%、5.6%、5.1%、5.6%和5.2%,雖然部分年份有所波動,但是2023年以來,隨著經濟的恢復發展,就業形勢總體上趨于穩定。

第二,從結構上來看,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有所減少,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近年來,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提升,吸納就業能力強是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特征。所以,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了從業人員結構相應發生變化,這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從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來看,2023年末,第二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64億人,比2018年末減少826萬人,下降4.8%。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2.65億人,增加5401萬人,增長25.6%。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分工變化也是影響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幾年,我國的工業生產效率得到較大提升,在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的背景下,不少工業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也帶來了從業人員的調整。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發展和社會分工精細化,一些工業生產環節,像設計、檢測等也被分離出來成為第三產業的一部分,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有一部分轉移到第三產業,也帶來了從業結構的變化。

第三,新興服務業為擴大就業提供了新機遇。五年間,我國服務業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成長,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吸納就業的作用不斷增強。從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來看,數字經濟助推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帶來了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增加,2023年末,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比2018年末增加507萬人。同時,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商務服務需求不斷釋放,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增加。2023年末,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業人員比2018年末增加1617萬人。還要看到,隨著科技創新的提質增效,企業研發創新活動增多,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五年間增加了517萬人。

總的來看,這五年,我國的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穩中有增,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從業人員結構發生了新變化,這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的結構性就業矛盾還比較突出,部分群體就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挑戰。下一步,要繼續把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強化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政策,全力以赴穩就業、惠民生、促發展。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剛才通報了2023年修訂之后的GDP的結果,想問這對于2024年的經濟增速會產生什么影響?另外對全國數據進行修訂后,各省區市的2023年的經濟數據是否也會相應進行修訂?謝謝。

藺濤:謝謝您的提問。關于GDP數據修訂的問題,正如剛才康義局長通報中講到的,國家統計局依照國際通行做法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的有關規定,利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和有關部門數據,對2023年GDP的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數據修訂后,2023年GDP總量有所增加,第三產業占比有所提高。這次GDP的修訂包括兩方面,一個是根據五經普數據進行的修訂,還有一個是根據開展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核算方法改革進行的修訂。其中,根據五經普數據對2023年GDP的修訂幅度與前四次經濟普查的修訂增幅相比是最小的,反映出隨著統計調查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常規年度統計數據質量在不斷提高。對于這位記者朋友剛才提出的問題,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回答。

首先,關于GDP數據修訂的問題。對GDP數據進行修訂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我國政府統計一直以來的工作慣例。當GDP核算所需要的基礎資料、核算方法和分類標準有變化或者有更新的時候,需要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大家知道,GDP核算需要依據大量的基礎資料,所獲得的基礎資料越充分,質量越高,GDP數據準確性越高,就越能夠更好地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我國現行GDP核算制度,我國年度GDP核算分為兩個步驟,一個是初步核算,一個是最終核實。初步核算更注重的是時效性,主要是利用專業統計進度資料,還有一些部門行政記錄的數據進行推算得到的,在每年年初公布上一年的GDP的初步核算數。最終核實則是利用專業統計年報、部門財務統計資料、財政決算資料這些更為豐富的基礎資料對初步核算的結果進行修訂。在經濟普查年份,則是根據經濟普查獲得的更加全面、準確、翔實的基礎數據對當年的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同時也會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來保證GDP數據的歷史可比性。關于本次修訂的詳細數據我們會于近期在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

第二,關于2023年GDP核算數據的修訂對2024年GDP增速的影響。總的來說,2023年GDP核實后,2024年GDP總量會有所變化,但是2024年GDP增速核算不會受到明顯影響。根據我國現行的GDP核算方法規定,GDP初步核算主要是采用相關指標增長速度來推算。也就是說,在初步核算2024年GDP時是以2023年GDP修訂數為基數,利用不同行業相關指標增長速度來核算,也就是先推算出2024年各行業增加值的增速,再根據這個增速和上年增加值總量來核算2024年的增加值總量。所以,盡管2023年GDP修訂數在總量方面會有所變化,但對2024年GDP增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從過去四次經濟普查的情況來看,數據修訂對隨后的年份的GDP增速都沒有產生明顯的影響。

第三,關于各地區生產總值的修訂工作,我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目前,國家統計局正在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資料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的初步核算數和歷史數據進行修訂,由于修訂工作量比較大,還需要一些時間。修訂之后,2023年各省區市生產總值最終核實數將由國家統計局授權,由各省區市統計局在2025年1月份發布2024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時一并公布。各省區市生產總值歷史修訂數據,將于2025年下半年通過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庫和各地區統計年鑒對外發布。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從此次五經普結果來看,我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具體表現和亮點?

康義:謝謝您的提問。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五年來,全國上下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成功抵御了各種內外部風險挑戰,經濟保持持續增長,還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積極成效。五經普的數據充分展示了我國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的沉甸甸的成績。這些成績既是我們過去五年上下共同努力、砥礪奮進的結果,也是未來我們繼續穩步前行,行穩致遠的底氣。總結下來,有幾個方面的成就和亮點。

第一,創新型國家建設收獲新成果。五年間,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新產業新動能蓬勃發展,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得到有效激發。研發投入持續加大。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比2018年增長61.6%;R&D經費支出增長61.9%,與營業收入之比達到了1.54%,比2018年提高了0.31個百分點。創新成果大量涌現。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專利申請量156.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61.4萬件,分別比2018年增長63.6%和65.1%。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到第12位,與2018年相比上升5位,2024年又前進了1位,全球排名第11位。

第二,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五年間,我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城鄉區域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提升。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2023年末,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法人營業收入占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的19.1%,比2018年提高2.4個百分點。區域重大戰略有效實施,經濟集聚效應繼續顯現。2023年末,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區域、長江三角洲區域、沿黃河流域九省(區)擁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分別比2018年末增長27.5%、56.6%、50.2%、60.8%;從業人員分別增長6.1%、12.1%、7.6%、15.5%。

第三,全面綠色轉型展現新氣象。五年間,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扎實推進,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全面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得益于超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產業體系、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充分的市場競爭,我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產品性能和質量在不斷提升,逐步形成我國新的優勢產業。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為全球綠色發展貢獻了可持續力量。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單晶硅、多晶硅等綠色產品產量快速增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綠色動能”。

第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五年間,我國始終把就業作為最大民生,堅持就業優先導向,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就業規模持續擴大,民生保障扎實有力。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2億人,比2018年末增長11.9%;其中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的比重穩步提升,從業人員增量最多的行業都來自于第三產業。還有一些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像居民服務、文體娛樂等行業也快速發展,更好地滿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質量。2023年末,全國共有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87.6萬個,比2018年末增長82.9%;共有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單位81.7萬個,增長44.1%。

除此之外,五年間,我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放寬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發展的動力活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謝謝。

新京報記者:后續對于這次普查數據的開發和利用有哪些安排?這次普查對于統計發展改革會有哪些促進?謝謝。

藺濤: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是關于經濟普查成果的開發利用,這也是我們下一步經濟普查工作的重點。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在新時代新征程開展的一次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這次普查統籌開展了投入產出調查,新增了數字經濟等調查內容,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全面采集第二、第三產業的單位情況,摸清了第二、第三產業“家底”,反映了高質量發展進程,更好地掌握國民經濟行業結構,為全面客觀總結評估“十四五”規劃執行情況、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以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提供重要的支撐。

為進一步利用好普查成果,國家統計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推進五經普資料開發,不斷健全完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加快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在促進統計改革發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將普查結果用于健全完善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為各類抽樣調查提供完備的抽樣框和結構數據,為測算、核算新經濟新領域數據提供基礎資料,推進健全統計制度方法體系和統計現代化改革。

二是通過分析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進一步發現新產品新服務、了解新業態新模式的具體活動方式,同時結合國際標準行業分類的修訂情況,對我國現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注釋》等進行修改完善,細化新興領域的經濟活動,為加強新經濟新領域的納統覆蓋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利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結果,開展產業活動單位在活動發生地核算和相關試算工作,積極推進經營主體活動發生地統計,進一步健全常規統計的監測制度。

四是認真總結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經驗和做法,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進一步了解各行業數字經濟發展的特點,健全完善數字經濟統計監測工作。

目前,我們正在抓緊編輯制作《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23)》等普查資料,提供更詳實的普查數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下一步,我們還將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等經濟社會發展和統計改革的重點關注領域,組織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社會力量,充分利用五經普數據,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分析,并將陸續發布有關研究成果。同時,還會深化普查數據的共享與服務,依法依規為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提供普查資料的信息服務,推動普查數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我國多年來穩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請問此次普查結果反映出五年來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在轉型升級方面有哪些新特點?謝謝。

康義:謝謝您的提問。您關心的是工業問題。工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主體,也是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中堅力量。五年來,我國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任務,把建設制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工業經濟量增質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總結起來有幾個特點:

第一,工業實力發展壯大。五年來,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持續顯現,許多工業企業突圍成長,更多新生力量持續加入,工業企業數量和效益穩步增長。2023年末,全國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423.6萬個,比2018年末增長22.7%;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01萬億元,增長44.3%;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52.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28.6%。作為工業經濟的主體,我國的制造業規模連續14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約30%。

第二,制造業向高端化邁進。五年來,以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為代表的高端產業加快發展,推動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2023年末,全國共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法人單位分別達到19.2萬個、5.3萬個。比2018年末增長44.5%和57.4%,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3.5個和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比2018年增長36.8%、43.1%,明顯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同時,前瞻性布局加快謀劃實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較快增長。2023年末,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達9.6萬個,比2018年末增長45%;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比重是19.5%,比2018年末提高1.8個百分點。

第三,智能化發展步伐加快。五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數實融合,大力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日新月異,不斷賦能工業經濟發展。2023年,我國已有半數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使用數字技術。數字產品制造業展現出蓬勃生命力,2023年末,我國數字產品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6.2萬個,從業人員1337.2萬人;實現營業收入20.5萬億元,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比重達42.3%。

第四,綠色化轉型持續發力。我國不斷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大清潔低碳改造,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更多綠色技術、綠色產品走向市場,并逐步形成優勢產業,既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2023年,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產品產量比2018年分別增長4.9倍、7.4倍,新能源汽車產量也在大幅增長。

總的來看,五年來,工業經濟砥礪前行,保持了量增質升的發展態勢,完整產業體系的優勢更加顯著,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穩步增強。但是總體上來看,我國工業發展仍處在一個由大變強、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還存在短板,工業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我們要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本次普查是首次增加了數字經濟的相關普查內容,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現在的發展狀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謝謝。

王冠華:謝謝您的提問。您關心的是數字經濟的發展狀況,這是本次經濟普查首次增加的內容。近年來,國家統計局持續推進數字經濟統計監測與核算工作,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中首次增加了數字經濟調查結果。從普查數據來看,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穩步推進,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具體來看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數字產業化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產業化也就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包括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業和數字要素驅動業,這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五年間,以數字產品制造、服務和應用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簡單提供幾個數據,2023年我國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實現營業收入48.4萬億元,占全部第二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0.9%。

第二,數字制造和數字應用優勢明顯。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當中,數字產品制造業的營業收入占比較高,超過四成。而數字技術應用業的企業數量較多,接近五成。這體現出我國數字產品制造業的規模優勢和數字技術應用業的發展活力。五經普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數字產品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6.2萬個,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總量的9%,營業收入20.5萬億元,占比是42.3%。數字技術應用業企業法人單位143萬個,占比49%,營業收入14萬億元,占比29%。

第三,東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較好。從數字經濟發展的區域特點來看,東部地區由于基礎條件好、應用場景多,數字經濟發展領先全國。2023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個區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量占全國的比重分別是62.2%、20.2%、13.6%、4.0%。四個板塊營業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分別是73.0%、13.8%、11.9%、1.3%。這些數據顯示東部地區的占比高于其他區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領先方陣。

第四,產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產業數字化也就是數字經濟的融合產業,反映了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融合。這幾年通過應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生產效率提升,正在日益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新亮點。五經普數據顯示,2023年,47%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分產業看,第二產業中54.1%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數字技術,其中41.6%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云計算,40.1%應用了工業互聯網,32.1%應用了物聯網;在第三產業中41.5%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數字技術,其中34.5%應用了云計算,22.2%應用了物聯網。

以上四個方面是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反映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特點,希望能夠解答你的疑惑。

來源:北京統計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12-30 鈞崴電子 301458 10.4
  • 12-30 賽分科技 688758 4.32
  • 12-24 星圖測控 920116 6.9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