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貸款中介”又活躍起來了,多家銀行發布風險提示

年底“貸款中介”又活躍起來了,多家銀行發布風險提示
2024年12月24日 20:11 界面新聞

  界面新聞記者 | 曾令俊

  臨近年關,有多位消費者向界面新聞記者反映,最近頻繁接到貸款中介的推銷電話。

  “年底利率很低,可以隨借隨還,不需要抵押,放款速度也很快。”深圳市民黃先生最近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股份制銀行個貸部人士的電話。

  但事實上,其并不是銀行的工作人員,而是外部的營銷人員,俗稱“貸款中介”。近年來,不少貸款中介常通過假冒銀行名義,打著正規機構、無抵押、無擔保、低息免費等虛假宣傳的旗號,其背后往往暗藏著高額收費、貸款騙局甚至洗錢詐騙等套路陷阱。

  12月24日,金融監管總局發文表示,近期,在社交平臺上出現打著“債務重組”“債務優化”旗號的不法貸款中介信息,誘導消費者“借新還舊”或者申請高息過橋墊資,這種所謂的“重組”和“優化”不僅隱藏著高額收費陷阱和個人信息泄露等風險,而且可能被誘騙實施詐騙等犯罪行為而觸犯法律。

  中介機構告知我,貸款額度已審批通過,接下來只需提款就能到賬。然而,由于銀行風控措施較為嚴格,而我自身資質又不夠好,賬戶不具備接收款項的條件,所以需要找第三方來‘過個賬’。”黃先生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但事實上,這種所謂的“過賬”操作風險極高,有可能涉及編造貸款用途、違規挪用貸款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

  股份制銀行個貸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說,不法貸款中介的違法經常針對那些不符銀行準入標準的客戶,通過蓄意包裝或偽造資料助力其蒙混過關,取得銀行貸款資格。這類客戶本身資質欠佳,基礎資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堪憂,自準入階段便埋下風險隱患。

  不僅如此,此類中介還可能引發平臺化融資風險,他們會誘導原本符合條件卻暫無融資需求的客戶申請并套取融資,再將資金轉借予不滿足申請條件的客戶充作過橋資金。”上述股份制人士說。

  針對這種情況,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銀行最近發布謹防不法貸款中介的風險提示,涵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城農商行。

  1217日,廣發銀行昆明分行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提醒消費者,警惕不法貸款中介欺詐風險,認清違規轉貸背后隱藏的風險,防范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125日,建設銀行臺州分行發布聲明稱,該行及下轄支行從未與任何貸款中介機構或個人開展企業或個人經營類、消費類貸款業務合作,臺州建行線上、線下企業或個人經營類、消費類貸款均由經辦網點自行營銷辦理。

  除此之外,陽泉農商銀行、錫林浩特農合行、大同農商銀行、工行云南省分行、中國銀行西藏分行等多家銀行也紛紛提示風險。

  監管也注意到了這種情況,多地監管部門開展了打擊不法貸款中介的專項行動。12月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發布《消費者風險提示:防范不法貸款中介》提到,不法貸款中介只是為了誘騙消費者貸款進行虛假宣傳,甚至有可能是電信詐騙不法人員,或將產生騙取高額手續費、提供名不副實的中介服務、誘導成為洗錢“工具人”等風險。

  一些整治行動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比如,廣東監管局聯合廣東省公安廳于今年4月開展打擊不法貸款中介集中收網行動,搭建警銀證據調取綠色通道,組織相關銀行機構集成快速辦理集中收網行動證據調取工作,配合省內19個地市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偵破涉非法貸款中介案件14起,打掉貸款詐騙團伙1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07名,涉及全國8省26市。

  某國有銀行地方分行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分析稱,不法中介為實現利益最大化,常與借款人勾結篡改資料,以此 “騙取” 銀行貸款。這不僅使銀行遭受損失,還會向借款人索取高額返傭,加重借款人的經濟壓力,因此必須對其予以嚴厲打擊。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曹睿潼

貸款 銀行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30 鈞崴電子 301458 --
  • 12-30 賽分科技 688758 --
  • 12-24 星圖測控 920116 6.92
  • 12-23 黃山谷捷 301581 27.5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12.3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