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堅決反對美對華投資限制規則: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方堅決反對美對華投資限制規則: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024年10月30日 06:56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0月28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一項“最終規則”,將禁止對“用于軍事尖端技術”的中國半導體、量子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并聲稱相關措施旨在防止美國投資推動中國相關科技發展從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實際上,拜登政府早在去年8月就頒布了實施這一政策的行政命令,美國政客們對相關政策的討論甚至幾年前已頻頻出現。對此,中國學者項立剛2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美方試圖通過限制對華投資來影響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發展的政策,對中國影響有限,反而可能令美國資本失去重要機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2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美方發布的對華投資限制規則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了交涉,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明年1月生效

據《華盛頓郵報》28日報道,拜登政府當天最終確定了禁止美國“對中國軍事尖端技術開發方面”進行投資和技術援助的法規。這是美國財政部為執行總統拜登于2023年8月19日頒布的相關行政命令而制定的“最終規則”,包括具體的操作規則以及如何實施的詳細解釋性條款,涉及三個關鍵技術領域: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系統。這三大領域關乎軍事、監控、情報的新發展,例如破解密碼的尖端計算系統、新一代戰斗機等新科技。

美國財政部官網當天在有關這一新法規的公告中直接點名中國稱,拜登-哈里斯政府“致力于阻止關注國家——即中國——推進對其軍事現代化至關重要的關鍵技術,以此來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公告稱,該法規規定適用地區為中國以及中國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新規將于明年1月2日生效,并將由美國財政部新成立的全球交易辦公室負責監管。

美國財政部主管投資安全的助理部長羅森28日稱,美國的這類投資對中國(相關高科技領域)企業經常會帶來管理上的協助,并為其提供了進入美國投資與人才網絡的機會。他稱,美國財長耶倫將監督和指導財政部與利益相關者、專家和盟友廣泛接觸,以確保實施這一法規的有效性,包括確保盟國有效實施這一新規。不過,羅森特別補充說,財政部也將確保新規“不會危害到有利于美國的開放投資環境”。

美國《國會山報》28日稱,此舉是拜登政府遏制中國技術發展,阻止中國在軍事或技術上超越美國的最新嘗試。近年來,美國政府一直試圖限制中國進口高端半導體等先進技術和產品。今年 5 月,拜登下令關閉懷俄明州軍事基地附近的一家被懷疑有中國支持的加密貨幣挖礦場,理由是這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日經亞洲評論》29日稱,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最終規則”中有關受管轄的“美國人士”不僅包括美國實體和公民,還包括美國永久居民。這些限制措施可能令擁有美國居留權的中國籍投資者陷入困境,這可能會對中國科技投資圈造成巨大擾亂。長期以來,“海歸”一直被視為中國科技和金融行業的關鍵人才來源。許多中國高科技公司的高管和人才擁有美國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權。

損害他人也損害美國企業

對于美國此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作出了強硬回應。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29日也表示,這些限制不單破壞港美正常商業活動,也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損害美國企業的自身利益和商業利益,影響雙邊經濟活動,是損害他人也損害美國企業的政治操作。他稱,特區政府會與國家共同捍衛國家利益及保障香港企業的利益。

香港《南華早報》稱,美國在11月5日美國大選日的前一周發布這一新規,這是拜登政府為應對有關中國在先進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的擔憂而采取的重大舉措。報道稱,隨著中美科技競爭愈演愈烈,美國政府在加大對本國半導體行業補貼的同時,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不斷強化對華科技限制。

近兩天來,即將卸任的拜登接連簽署了各種文件,企圖在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方面展示強硬。當地時間10月24日,拜登簽署了一份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備忘錄,指導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并減少相關風險,“加強美國對中國等競爭對手的優勢”。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聲稱,這是美國歷史上首份利用人工智能管理風險促進國家安全的戰略文件。不過,他一邊渲染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對美國造成的“威脅”,一邊又宣稱美國政府“愿意與中國進行對話”,以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風險并避免誤解。

許多學者和媒體注意到,拜登政府早在去年8月就頒布了禁止美國人投資某些中國“敏感技術”的行政命令,美國政客們對相關政策的討論甚至幾年前已頻頻出現。為什么拜登政府直到如今才頒布“最終規則”,而且到明年1月才正式實施?

通信行業專家、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2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美國試圖通過限制投資來影響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但中國對外國資本投資中國持開放態度,且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和資金狀況足以支持相關領域的發展。中國擁有活躍的民間資本和充分的政府支持,資金充裕,并不依賴美國資金。實際上,美國的這些限制措施可能會對美國企業的收入和機會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在量子、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機會和回報都很可觀的高科技領域。因此,美國的這些限制措施對中國的影響有限,而對美國資本來說,則可能意味著失去重要的投資機會。

《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國內對如何精準限制美國投資快速發展的中國科技企業曾陷入長期爭論。即使是新法規實施后,美國人仍然可以投資中國公司,參與風險投資或私募股權基金,只有特定的人工智能項目投資受到限制。報道稱,這些新規出臺之際,美國對華投資多年來一直在下降。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德里克·西索斯稱:“在拜登沒有參加總統大選的情況下,(大選投票)前8天頒布最終規則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本來只需要3個月就能完成的事情,卻花了3年時間才完成。這是故意的。”

“美國的戰略不可能奏效”

就在美國政府出臺禁止對中國半導體、量子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最終規則”之際,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28日宣布,將擴容位于成都高新區的封裝測試基地,增加3億美元的注冊資本,在現有的客戶端產品封裝測試的基礎上,增加服務器芯片封裝測試設施,并設立一個客戶解決方案中心,提高本土供應鏈的效率,加大對中國客戶支持的力度。相關規劃和建設工作已經啟動。

項立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美國業界來說,其在中國的投資和市場策略經歷了一番變化。美國最初可能存在一種傲慢心態,認為通過限制投資和合作能夠對中國造成重大損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美國企業認識到這種做法效果并不明顯,業界的態度隨之改變,開始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項立剛說,從英特爾近年的一些動作可以看出,英特爾一開始有意配合美國政策以獲取美國政府補貼。但隨著全球市場的變化,英特爾逐漸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盡管面臨美國政府的限制,但最終還是選擇加碼投資中國。當前,美國業界普遍能夠看清,中國的發展機遇依然巨大,投資中國對美國企業自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國《外交》雜志網站稱,有強烈跡象表明,美國的行動可能只會在短期內阻礙中國的創新和發展,而此后實際上會加速中國的技術進步。與此同時,美國和盟國的相關公司收入卻在持續下降,因為它們被迫離開中國市場,從而失去了用于研發的資金。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也稱,美國是時候拋棄舊觀念了。中國現在是一個領先的科技強國。中國擁有大量人才,世界上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在中國獲得第一學位的人數是美國的兩倍多。報道稱,美國一直專注于威脅,試圖通過制裁和限制投資、人才和技術交流等來阻礙中國科技發展。但這高估了美國限制整個中國科技發展的能力,也低估了美國為此所付出的代價。美國的戰略不可能奏效。如果美國想保持領先地位,最好少關注打壓中國科技進步,多關注推動自己科技發展。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蕭達?環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美國 拜登 中國 人工智能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0-29 聚星科技 920111 6.25
  • 10-25 港迪技術 301633 37.94
  • 10-25 健爾康 603205 14.65
  • 10-22 科拜爾 920066 13.31
  • 10-21 強達電路 301628 28.1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