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建立全方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碳替減”市場

劉世錦:建立全方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碳替減”市場
2023年11月10日 21:02 新浪財經

專題:第十四屆財新峰會

  11月10日消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第十四屆財新峰會上表示,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后所出現的最重要變化,是一大批創新驅動的低碳綠色產業的快速崛起。綠色創新帶動大量的綠色投資,已經成為現階段和今后一個時期排名居前的投資、創新和經濟增長新動能。

  劉世錦談到,現實中可以觀察到的三種不同減碳類型。“第一種是衰退型減碳,通過減少生產來減少碳排放。第二種是增效型減碳,就是通過提高碳生產率,用同樣多的碳排放實現更多的產出。我們經常講的節能減排,節約優先等,大體上相當于這種類型的減碳。第三種是創新型減碳,是指通過創新形成新的技術、工藝、方法等,在達到相同產出的情況下,實現了低碳、零碳甚至負碳排放,如用風、光、水、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如果用這類技術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術,就可以在實現相同產出的前提下減少碳排放。”

  “以往人們主要關注已有產業的碳減排問題,碳核算也是在這個范圍內進行。雖然也意識到引入新技術能夠減少碳排放,但缺少相應地概念和核算,不利于客觀評價創新對減碳的貢獻,并形成對這類創新的激勵機制。”他建議,應重視創新性“碳替減”的意義和價值,進行計量核算,納入碳核算體系,形成包括產出增量與存量、碳替減與傳統碳減排在內的全口徑碳減排核算體系,客觀評估創新帶動的碳替減在綠色轉型中的意義和價值。

  劉世錦建議,建立全方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創新型“碳替減”市場。他表示,“碳替減”市場屬于一種“邊際市場”,在增量與存量、創新型碳替減與傳統碳減排之間建立聯系,打開通道。“傳統生產企業可以購買采用新技術形成的碳替減指標,用于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額度。采用新技術產生碳替減的企業則可獲得減碳收益,形成創新激勵機制。”

  “在這種交易結構下,只要增量產出中采用新技術形成的減碳額大于原有基準技術的減碳額,全社會碳排放強度將下降;如果存量產出中也采用新技術,將推動全社會碳排放總量下降;由于新技術通常減碳成本較低,這種交易將有助于降低全社會減碳成本。”他認為,這個市場應有強包容性,包括綠電等綠色能源產品,也包括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業能夠產生碳替減的產品,如綠氫煉鋼等,還可包括森林碳匯和其它負碳技術產品。(新浪財經 劉麗麗)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其霖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1-21 中機認檢 301508 --
  • 11-20 京儀裝備 688652 --
  • 11-17 思泰克 301568 --
  • 11-08 康希通信 688653 10.5
  • 11-07 夏廈精密 001306 53.63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