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陸家嘴“誤買”毒地索賠100億 蘇鋼集團發布情況說明 否認隱瞞污染風險
蔣璟璟
日前,有關“陸家嘴起訴蘇鋼集團索賠100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該公司公告透露,因其發現旗下蘇州綠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蘇州綠岸”)于2016年購入的17塊土地中,有14宗存在土壤污染問題,為此,將江蘇蘇鋼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市環境科學研究所、蘇州市蘇城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單位告上法庭,并向蘇鋼集團提出了約100.44億元的賠償訴求。對此,涉事一方的蘇鋼集團也發文回應,表示正在積極應訴。(中新社)
本案時間跨度極長,牽涉主體眾多,可以說錯綜復雜。在法院的權威判決出爐之前,僅僅根據各方發聲和公開信息,或許很難準確拼湊出此事的全貌。而大致可以判斷的是,這起糾紛絕非簡單的“一方坑蒙拐騙,另一方上當受騙”的劇情,而更適合看作是一個合成謬誤。各方的自負、算計、僥幸與投機,在各種機緣巧合的疊加作用下紛紛幻滅,以致最終鑄成大錯、東窗事發。如今對簿公堂,所有的陰謀陽謀都被拿到臺面之上,真相與責任,總會有個分說。
將一團亂麻抽絲剝繭,一切的開端,被鎖定為了蘇鋼的那場土拍。事后回溯,一個核心追問是,蘇鋼地塊當初的掛牌出讓公告,有沒有如實披露信息?與之相關的土地污染調查報告、土壤和地下水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是不是存在造假情況?倘若“起點”就錯了,那么這條“歧路”的罪魁禍首其誰,也就不言自明了!按照陸家嘴公司的說法,其拍得相關地塊后,被檢測出的“毒地”面積越來越大,大有如夢初醒、深感被騙之感。
陸家嘴公司主張,“17塊土地中,有14宗存在土壤污染問題”。而蘇鋼的最新回應則表示,依據2022年的調查結果“已有居民入住的14、15號地塊、已開發建設的8、9、12、13、16號地塊和未開發建設的7、11、17號地塊,屬可安全利用地塊;焦化區1、2、3、4、5、6號和非焦化區10號地塊(其中僅2號地塊已開發建設),經治理修復后可安全利用”——很明顯,雙方都在選擇性地、按照有利于自己的口徑敘述事實。試問,“存在土壤污染問題地塊”和“可安全利用地塊”到底是如何定義、如何區分的?這同樣是個關鍵性問題!
關于地塊的毒性及其后果,各方明顯是存在嚴重分歧的。蘇州高新區內部人士回應采訪時直言“土地污染并沒有報道的那么嚴重”,這與蘇鋼的說法如出一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眾的理解架構里,只有“安全土地”和“有毒土地”的劃分,對于土地的污染程度、毒性與安全性等,是缺乏量化甄別和彈性接受可能性的。在此前提下,后果的嚴重與否,就注定不只是一個科學測量、指標規范的問題,也涉及到一個購房者主觀感受,以及相關企業商譽受損、資產減值的問題——房子不敢買,買了不敢住,這就是“很嚴重”。
的確,本案中陸家嘴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其卻很難說就是一個完全無辜的受害者。其是否存在對明知污染的地塊未加治理就提前建設的情況?有沒有還未通過環評驗收就違規售房的操作?凡此種種,都需要在后續的司法過程給出明確說明。此事不僅是普通的商業糾紛,更涉及到環境安全、政府公信、專業信譽等等,事已至此,再難轉圜。通過法律訴訟以及相關的調查、取證與質證過程,來完整復盤來龍去脈、精準界定責任過錯,這是將死局走成活棋的唯一路徑。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