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鵬杰】外媒日前剛放出比亞迪10億美元投資項目在印遭拒的爆料,2日又傳出比亞迪正面臨印度政府稅務調查的消息。路透社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正面臨印度政府的稅務調查,印度政府認為其在印度組裝和銷售的汽車進口零部件繳納的稅款過少。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稅務情報局指控稱,比亞迪少繳了7.3億盧比(約合900萬美元)的稅款。雖然在印度稅務情報局得出初步結論后,比亞迪已繳納了這筆款項,但調查仍在進行,可能會導致額外的稅務指控和處罰。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印度對進口的電動汽車整車征收70%或100%的稅,稅率取決于汽車的價值。對進口的汽車零部件征收15%或35%的稅,不過這些較低的稅率只適用于進口電池組或發動機等零部件,并需要在印度當地進行組裝,不適用于進口時已安裝在汽車底盤上的情況。
消息人士稱,比亞迪沒有滿足相關條件,因此應根據汽車價值支付70%或100%的稅款。
面向比亞迪的稅務調查的具體原因,以及調查期限和受影響的汽車數量,目前都不清楚。報道說,印度稅收情報局尚未向比亞迪發出最終通知,比亞迪可以對調查結果提出質疑。比亞迪印度和中國方面以及印度財政部都沒有回復路透社的置評請求。《環球時報》記者2日聯系比亞迪,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印度《經濟時報》日前放風說,比亞迪一項10億美元在印投資設廠的計劃,被印度政府以“投資安全”為由拒絕。在投資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印度政府對這家中國車企又“補上了一刀”。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印度對中國企業進行罰款和封殺所采取的典型手法。這個事例再次凸顯出印度營商環境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即印度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高標準立法,普遍性違法和選擇性執法”。
近來,印度不斷強化對中國公司的限制政策,在印度投資的中國公司成為其打壓對象。此前,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在印度被指控以版稅的名義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但小米否認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提出質疑。2021年,印度稅務部門還突擊搜查了多家中企。現在,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的遭遇正在中國車企身上復制。
不過,與此同時,印度媒體又放風稱,印度可能允許外國供應商,特別是與特斯拉合作的中國供應商,在該國生產重要零部件。印度《經濟時報》稱,這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電動汽車的一些關鍵部件(例如電池)是從中國進口的。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根據中國企業近兩年在印度的一連串遭遇,很難相信媒體上述報道是無中生有。錢峰說,希望印度從中印經貿合作大局和印度經濟長遠利益出發,根據市場原則維護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國際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并營造一個公正、公平、非歧視的投資環境。
責任編輯:吳劍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