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公募“中考結果”正式浮出水面,“含AI量”成為左右公募基金半年度業績排名的關鍵。
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諾德新生活混合、東吳移動互聯混合、銀華體育文化靈活配置混合、東吳新趨勢價值線混合皆因重倉AI相關標的而斬獲了不錯的收益率。
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今年上半年的結構化行情中,一批明星基金經理的收益率仍舊“在水面之下”。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自己今年業績做得還不錯,但客戶還是盯著行業內知名大基金經理:“所以到目前為止,客戶是‘被傷害’的、基金行業是‘不被信任’的。”
這種“被傷害”和“不信任”最直觀的轉化,便是2023年以來公募產品發行申購數據。不僅發行數量和募資規模較去年同比下降明顯,而且還出現多只基金募集失敗的案例。
“含AI量”成年內主動權益類基金“勝負手”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6月30日收盤,在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中,諾德新生活混合、東吳移動互聯混合、銀華體育文化靈活配置混合、東吳新趨勢價值線混合、招商優勢企業混合、東方區域發展混合、廣發電子信息傳媒股票、國融融盛龍頭嚴選混合、萬家人工智能混合和銀河文體娛樂混合(僅取A類份額)占據年內收益排行榜前10。
業績豐收背后,大多和重倉AI產業鏈企業息息相關。
以諾德新生活混合為例,其前十大重倉股海光信息、金山辦公、景嘉微、科大訊飛、拓爾思、恒生電子、同花順、彩訊股份、軟通動力和寒武紀均屬人工智能板塊旗下企業。諾德新生活混合也以70.21%的收益率斬獲年內主動權益類收益排行榜冠軍。
業績排行次席的東吳移動互聯混合同樣有多只重倉股隸屬于人工智能板塊。而年內業績季軍銀華體育文化靈活配置混合的重倉股不僅有三六零、科大訊飛、昆侖萬維等人工智能標的,還包括吉比特、三七互娛和愷英網絡等熱門游戲概念股。
回顧上半年的A股市場,人工智能相關板塊走勢強勁。通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通信、傳媒、計算機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50.66%、42.75%、27.57%。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A股共有2976只股票漲幅為正,其中100只股票漲幅超過100%,25只股票漲幅超過200%。
剔除上半年上市的新股,上半年十大牛股分別為聯特科技、劍橋科技、中際旭創、曙光數創、鴻博股份、佰維存儲、中航電測、中科信息、天孚通信、兆龍互連,這10只股票的累計漲幅均超過300%,除中航電測外,其他股票均為AI+概念股,AI+概念霸屏十大牛股。
上述十大牛股分別分布在通信、計算機、輕工制造、電子、國防軍工行業中,其中屬于通信行業的有聯特科技、劍橋科技、中際旭創、天孚通信、兆龍互連這5只股票,均在”AI+“概念的帶動下大幅上漲。
AI及其相關產業鏈的強勢,帶動了一批重倉人工智能板塊的基金凈值迅速走強。
值得注意的是,5月底多家涉及半導體、電子和礦山數據監測等人工智能板塊企業繼續遭機構搶籌。
截至5月底,從事紅外及光電類產品、機器人等業務的大立科技獲得國壽養老策略4號、第一創業聚增2號的青睞,兩家機構分別持有414.25萬股、382.84萬股,均躋身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之列。值得一提的是,國壽養老策略4號系養老金產品。
截至5月份,存儲芯片公司東芯股份獲得全國社保基金五零四組合的青睞,后者持有近300萬股,成為東芯股份第九大無限售條件股東。礦山數據監測公司科達自控分別獲得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泰康新銳成長混合以及3只私募基金產品的青睞,上述機構均新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頂流們表現不佳
和人工智能基金火熱行情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批重倉新能源、白酒和醫藥基金經理的落寞。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張坤、劉格菘、謝治宇等明星基金經理旗下多只產品年內收益率依舊為負。上半年市場甚至一度傳出“資金圍剿百億基金經理”的說法。
A股2023年股價漲幅前20的股票(前復權)中,多只個股均非機構們“心頭好”。以年內股價漲幅前2名聯特科技和劍橋科技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重倉基金數分別只有1家和3家。
“仿佛資金在繞著機構重倉股走”,一位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歸根到底,目前市場增量資金不足,導致市場呈現‘存量博弈’局面,是一些機構不敢輕易下注新能源、消費等‘機構重倉股’的原因。”
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胡泊直言在當前市場局面下要避開基金重倉板塊:
“目前市場處于存量博弈的狀態,基金重倉股往往上漲的動能不足,因為基金一旦調倉可能會優先減持重倉股,所以基金重倉股的拋壓可能會很重,呈現出這種基金行業周期性的特征。基金行業周期性特征也給我們未來的投資指明了方向,在整體存量博弈的情況下,我們要相對避開基金重倉的板塊,去尋找更好的性價比。”
基金重倉板塊股價表現不佳,直接導致明星基金經理們的收益率不達預期。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自己今年業績做得還不錯,但客戶還是盯著行業內知名大基金經理:“所以到目前為止,客戶是‘被傷害’的、基金行業是‘不被信任’的。”
這種“被傷害”和“不信任”最直觀的轉化,便是2023年以來公募產品發行申購數據。不僅發行數量和募資規模較去年同比下降明顯,而且還出現多只基金募集失敗的案例。
據記者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市場共有172只基金宣布延期結束募集,更有6只基金產品宣布募集失敗。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場共成立601只新基金,較去年同期減少159只;合計募集規模僅為5167億元,與去年同期募集規模相差1682億元,同比下滑33%。單只新基金的首募規模也較去年同期明顯下滑,今年上半年平均單只新成立基金的募集規模約為8.66億元,較2022年上半年的9.65億元下滑明顯。
基金發行情況不盡如人意,新資金不能入場,一些機構因為業績壓力選擇調倉換股。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何時回歸主線、何時輪動至基金經理主戰場,便成了市場的一大關注點。
私募嘉越投資的基金經理吳悅風曾在今年上半年一場直播中給出了三個參考指標:外圍不確定性消除;美聯儲開始做一些偏鴿派表態,開始擴表;主流機構業績有一波明顯起色。增量資金回來之后,主線行情一定會回歸機構所習慣和擅長的賽道股。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