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能值一千元?年入6億的專家平臺凱盛融英上市有沒有戲?

一小時能值一千元?年入6億的專家平臺凱盛融英上市有沒有戲?
2021年08月16日 10:25 界面新聞

原標題:一小時能值一千元?年入6億的專家平臺凱盛融英上市有沒有戲?

一小時的時間到底能值多少錢?是上海市的最低工資標準23元,還是當前一個小時外賣小哥幾十元?都不是而是一個小時一千元?最近,一家專家知識信息服務平臺凱盛融英上市的消息引發了整個市場的關注,一家就靠賣知識起家的公司能做到給每個專家一個小時一千元的知識付費,而且還能實現一年年入六億,那么不禁讓人想問不都說知識付費是偽風口嗎?凱盛融英這樣的公司上市能有戲嗎?

一、一小時一千?凱盛融英要赴港上市了?

根據證券時報的報道,8月11日,凱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盛融英)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掛牌上市。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收入計,2020年凱盛融英是中國最大的行業專家知識信息服務供應商,市場份額約為33%。凱盛融英的主要優勢在于透過專家網絡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行業知識,其專家網絡迅速增長,從截至2018年底約23萬名成員增加至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約36萬名。

凱盛融英成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上海,分支機構分部北京、深圳、蘇州、香港和紐約。公司處于行業專家知識信息服務的領先地位,主要的業務模式是為客戶建立起,與行業專家的聯系。服務的客戶包括:知名大型金融機構、咨詢公司以及全球企業。

基于擁有龐大的專家和客戶資源的基礎上,凱盛融英設置了五種服務類型,分別為智庫、研究、咨詢、會議和英才。其中,由專家資源拓展出了智庫、咨詢、會議服務,為客戶提供招聘人才服務。智庫服務主要為客戶匹配專家源,為其提供和專家的電話訪談、線下路演、實地考察業務;咨詢則是結合專家觀點為客戶提供投資咨詢、市場研究與咨詢服務;并組織專家舉辦電話會議和線下會議發表時下看法;同時凱盛配備分析師,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定制研究產品和服務。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公司的專家網絡成員覆蓋廣泛的行業,包括消費及零售、醫療健康、TMT、咨詢服務、汽車及金融等。同時,凱盛融英服務的客戶數目大幅增長,由截至2018年底的758位,增至截至2019年底的975位,再增至截至2020年底的1236位。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公司實際服務的客戶數目已達1005位。

業績方面,凱盛融英收入總額由2018年的3.85億元(下同)增至2019年的4.61億元,再增至2020年的6.4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9.2%,而純利則由2018年的8450萬元增至2019年的9270萬元,再增至2020年的1.66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0.4%。

二、凱盛融英上市到底有沒有戲?

其實,我們對于凱盛的接觸是相對比較早的,早在2015年前后由于從事研究工作就和凱盛有了比較多的接觸,雖然沒有和凱盛真正在訪談方面合作過,不過一個小時一千的訪談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熟悉的口號,以至于后續很多企業都在用類似的訪談標準來邀請專家,那么面對著凱盛融英的上市我們不妨從更加客觀的角度來說,凱盛融英到底有沒有戲?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凱盛融英?

首先,專家體系對于企業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全球的訪談行業從2015年的3150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440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預計2025年將達到5594億美元。雖然中國的訪談產業沒有國際那么快的發展,但是這些年也的確逐漸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5年只有85億美元,而在2020年迅速增長至213億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達到459億美元。其實,這就是訪談模式的優勢所在,這些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其實正在進入發展的困惑時期,原先我們大多數公司做的是簡單的來料生產制造,可以不需要知道太多的消息,有人、有材料、成本低就好了,但是伴隨著經濟發展的逐漸成熟,這種模式就不可能繼續發揮作用,需要轉型,但是怎么轉型呢?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在吳曉波的名著《激蕩三十年》中其實就曾經談到過一個詞匯“星期六工程師”,大量在國營企業中工作的工程師在周末就換上便裝去民營企業幫助民營企業生產,這其實就是中國最早的專家體系。如今,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家的信息溝通變得越來越便捷,就給凱盛這樣的公司提供了可能,他們借助互聯網的信息傳遞優勢在各行各業中搜羅專家,然后通過平臺將這些專家的服務提供給需要的企業,對于專家來說也就是花點時間接個電話,而對于企業來說卻可以用較小的成本來獲得專業人士所提供的信息,有的時候一個業內人士都知道的小事但是對于不少企業卻是重要的情報,其實這就是專家體系的意義。

其次,讓知識付費更有針對性也更有價值。對于凱盛這樣的公司來說,其本身的業務邏輯就是在知識付費市場中找到一種更有價值的服務邏輯,原先的知識付費僅僅是簡單的在互聯網上開個課、弄個付費專欄等等,表面上來說似乎還不錯,但是實際是卻沒有太多的價值,因為對于大多數的C端用戶來說,沒有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專家能給自己提供什么,這就導致你在各個APP上花了一堆錢買了一堆課,但是真正對自己有用的課卻少之又少,基本上花錢買了個寂寞是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共性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用另外一種思維來看,這就是凱盛的思維,也許個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是大量的金融機構、咨詢公司、發展中企業其實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但是由于隔行如隔山,想要知道這些情況除非是自己認識的人否則很難找到,在這樣的情況下,凱盛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用一個平臺的方式,用一種相對較高的價格(比如說一小時一千)來網羅專家,然后將這些專家對接給企業,從而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這其實是另外一種知識付費,更有效率更有針對性同樣也更有價值。

第三,凱盛融英上市的問題在哪呢?其實,對于凱盛融英來說當前赴港上市應該還是有希望的,比較整體營收水平還是不錯的,但是凱盛融英的風險在哪呢?

一是專家訪談占據了其主要的收入來源。對于凱盛融英而言其本身的市場模式注定了專家訪談是凱盛的主要收入來源,占據了凱盛融英營收的八成以上,過于單一的營收來源其實是凱盛較大的問題。而且對于專家來說,凱盛的問題是本身其價格是非常單一的模式,在這種單一模式之下,專家其實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真正有能力的專家其本身的費用是高于凱盛給出的一千的價格的,但是有的專家其本身可能能夠提供的信息和服務卻達不到這個價格,這就導致了真正有能力的專家不愿意接受凱盛的邀請,而真正愿意接受邀請的人卻不一定有足夠能力的現象。

二是企業預期和實際效果的偏差。由于這種專家模式是非常特殊的模式類型,一般情況下企業對于專家的服務往往會寄予厚望,但是實際上由于背景、理解能力和專家本身的個人因素等多種原因,其實能給企業提供的服務卻和企業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往往容易出現糾紛,這就是企業覺得這個服務價超所值,但是專家卻覺得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時間應該予以付費,這樣的糾紛其實經常容易發生。

三是如何能夠避免被人過頂傳球?對于凱盛融英來說,專家庫表面上是一個不錯的生意,但是對于企業來說,稍微大一點的企業接觸之后就會發現,凱盛所提供的服務的價格和企業自己去聯系專家的價格差距其實并不大,而對于企業來說,與其讓你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為什么我不自己去做,最終被過頂傳球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凱盛面臨的難題其實也是這個。

因此,凱盛上市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是其本身商業模式中的問題也同樣無法回避,能否給出一個好的答案,這可能就要看凱勝自己的做法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凱盛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8-26 時代電氣 688187 --
  • 08-26 卓然股份 688121 --
  • 08-26 千味央廚 001215 --
  • 08-25 森赫股份 301056 3.93
  • 08-24 張小泉 301055 6.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