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第21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于12月19日-20日在上海召開,主題為“金融高質量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廣發證券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辛治運出席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辛治運: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金融大模型加速證券業數字化轉型》。
本次分享分兩個內容,一個是金融大模型發展與行業的應用情況,第二部分是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們在生成式AI應用相關的實踐和案例。
首先,第一部分生成式AI整體應用情況。今年11月底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數據統計到6月底,3.5億人表示聽說過生成式AI,2.3億人表示使用過生成式AI產品,占全國整體人口16.4%,也就是說平均每6個中國人就有1個人使用過生成式AI產品。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也做了調研,截止到8月,39.4%的18—64歲美國人使用過生成式AI產品,這兩個數據雖然不是可比口徑,但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中國、美國生成式AI民眾使用還是有一些差距。美國相對人數比我們多一些,場景更加豐富,整體上使用生成式AI應用場景主要在回答問題、撰寫溝通內容、執行行政任務、幫助寫代碼等方面,體現了生成式AI對大家工作、生活提升有不少助力。
在國家層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將“人工智能+”列入國家重點工作來推,2019年是“智能+”,今年是“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過去20年如果說是互聯網革命,那么未來將會是人工智能的科技革命時代。根據麥肯錫今年發布的專題報告,生成式AI有望為全球貢獻大概7萬億美元的價值,中國有望貢獻其中2萬億美元,接近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將為高科技、先進制造、零售消費、銀行、金融等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提升。這次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如此重視AI也是這么一個背景。
金融業而言,我們也看到了生成式AI應用不斷落地。相關研究指出,隨著技術成熟、應用深入,生成式AI將對金融業帶來三方面變革。首先,有利于提升整個金融市場的有效性。大模型可以降低金融行業信息不對稱,從供需兩端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升社會公眾的金融素養和金融能力,并最終提升金融市場的有效性。第二,有可能變革整個金融業的服務范式,因為在服務長尾客戶方面,它有望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可能會形成新的服務入口或超級應用。第三,有可能改變行業競爭格局,大模型應用可能會將金融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數字能力、金融專長等稟賦可能更為關鍵,頭部機構、大型持牌金融科技公司有可能重新排序,部分中小機構可能通過生成式AI技術應用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是生成式AI有可能對金融業帶來的影響。
針對生成式AI在金融業的應用,Gartner今年2月對海外投資服務業也就是金融業做了調研報告,根據價值高低和可行性高低,收集整理出19類生成式AI應用場景和探索方向,包括投資顧問助手、代碼生成、顧問工作流、人工智能管理產品組合等等。這些應該說都是目前AI應用比較好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圖上尖部像投資顧問助手這幾個,有較高的價值和可行性。
具體落地上,憑借相對成熟的技術能力,海外金融機構也正在密集上線生成式AI應用,包括內部運營、金融咨詢、財富管理、保險、信貸、支付等各領域,比如說彭博打造了BloombergGPT、上線資訊智能生成與檢索,MorganStanley、富國銀行在財富顧問助手、智能客服對話方面的領先應用,匯豐也在反洗錢、風險管控提升了保護的能力。這頁展現的都是海外金融機構生成式AI的應用情況。
國內金融機構也都在探索大模型的應用,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將成為金融業廣泛的基礎設施,包括第三方機構、銀行等都在應用企業或行業的大模型,開展很多場景應用,比如客服、投研辦公等等。證券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國泰君安和東吳,投資比較大,打造自己專業的行業大模型,另外像中信、中金、廣發投入少一點,主要是應用“行業通用大模型+微調”的方式來構建大模型應用能力,我們在投顧、投研、運營等方面落地了40多個應用場景。
總體來看,大模型在金融業各行各業落地場景不斷增多,但是有一個感覺:雷聲大、雨點小,與預期有一些差距,目前還沒發現具有顛覆性的創新應用。今年初,德勤面向16個國家、六大行業做了一個調研,2800多名高管受訪認為當前企業應用主要重心在于創造更多策略性效應,比如降本增效,而不是加速增長和促進創新;79%的高管預期生成式AI將在未來3年內推動實質性的企業變革,可以看看未來會有哪些大的發展。生成式AI的應用前景無限,那為什么AI還沒有實現生產力的極大提升呢?我想主要原因還是生成式AI存在一些現實瓶頸,尤其生成式AI面客時,金融機構由于監管、法律以及投資者保護等原因要非常慎重,所以距離生產成熟估計要2~5年,導致核心應用場景還是受限。另外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在于我們員工對于AI認知、駕馭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生成式AI不像一般的科技,比如機車、計算機,直接就能對績效、產出提升非常明顯,生成式AI需要有能力駕馭AI的個體,包括人的基本能力、使用AI的能力、構建AI應用的能力,所以一方面要提升AI自身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我們的員工使用AI的能力、構建AI應用能力,要進行組織轉型和流程變革,建立AI原生的組織文化,將AI技術深度融入業務流程,集中資源尋找AI最佳應用場景并逐步實現全面賦能。做技術的人可能都能了解,就是我們的AI應用好、技術應用也好,業務部門要有數字化方面的意識、運用AI意識,和技術雙向奔赴才能得到好的應用效果。
接下來,我給大家匯報一下廣發證券應用生成式AI的案例與實踐。
廣發證券制定了人工智能整體布局規劃藍圖,主要是以AI賦能業務為愿景,在建設好算力、數據算法3大智能化核心要素的基礎上,圍繞客戶服務、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輔助決策、防范風險5大目標,重點從AI投顧、AI投研、AI投行等12大主題領域進行規劃,推動公司智能化轉型。
從技術來看,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GF-Smart AI平臺,包括AI算力設施、算法模型、AI基礎能力和中臺,持續賦能公司業務,目前重點建設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能力,包括GPU信創適配、大模型能力、agent智能平臺等。
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平臺已經成為廣發證券的基礎設施,我們累計落地了40多個應用場景。比如,財富管理領域財富AI員工助理,投研領域智能研報助手、研報點評生成,投行領域投行智能核查,交易領域衍生品對客服務助手等40多個應用場景。可以看到,其實我們在價值高的、可行性比較難的地方還是有一些好的場景在探索中。接下來,我給大家展開講一下五個案例。
第一個是今年落地的新應用:財富AI員工助理。我們公司平臺上有六萬多個產品,包括公募、私募、資管 OTC等,粗略計算,總共8000多名服務員工要面對全國幾千萬客戶的咨詢和服務,服務量非常大。怎么可以更快速響應客戶的咨詢、問答、營銷,提高這些工作的效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我們基于檢索增強生成、工作流等技術,整合超過1000個API和數據字段,覆蓋產品超六萬多個,打造了一個綜合多智能體。自上線以來,三個多月累計問答超4.4萬輪次,生產的研究報告、營銷素材等效率,相比傳統人工模式提升20倍以上,應該說效果非常好的。
第二個領域是投行業務。投行一個IPO項目有時候文件要拿多個拉桿箱裝,非常多文件要處理,文檔質量、核查、把關非常困難,撰寫、搜索也比較難,中間要找某些信息也非常難。針對這些痛點,我們率先探索投行大模型應用,課題研究成果獲得了中證協優秀課題,目前已經上線應用。我們不光是能發現簡單的錯誤,專業術語的錯誤也能檢查出來。比如,新能源電池里“磷酸鐵鋰”是很關鍵的材料,如果寫成“碳酸鐵鋁”這類錯誤,非專業人士哪怕一行行校對都很難發現,可能學新能源的人知道,但大模型可以直接把這種錯誤找出來,起到非常大的核查作用。又如有一些單位應該是“萬元”,有時候錯誤寫成“元”,或把公募基金的募寫成墓地的墓,AI都可以找出來,其他還有很多,在提高整個投行業務文檔質量核查方面有非常顯著的作用。
第三,場外衍生品客服助手。我們場外衍生品交易員只有幾個人,要面對1000多個機構客戶對衍生品業務來做報價、交易、資金的查詢,業務問題的解答等等,工作量非常大。我們上線了一個場外衍生業務對客助手,是對機構客戶服務的,使得交易員對客響應速率提高了10倍,不到10個交易員可以每天應對1000多機構客戶的業務需求,日均處理企微群消息3000多條,幫助每個交易員可以跟機構客戶處理300多次客戶交互,應該說效果提升顯著,大大的減輕了機構交易員的工作負擔,也很好地利用了生成式AI技術服務客戶。
第四,在金融風險管理方面,當某些特定客戶出現風險時,我們要及時查一下金融機構有多少信用風險、哪些有市場風險,與我們的業務合作可能帶來哪些輿情風險甚至操作風險。原來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能4~5個專業人員忙半天,匯總出特定風險企業的風險報告,現在我們有了智能體之后,風險報告生成速度加快,傳統4~5個人忙半天時間現在只要20分鐘就可以完成,效果顯著。
最后一個案例,大家非常關注的大模型AI賦能軟件開發。我們公司1000多研發人員,軟件代碼開發效率提升1%也是比較可觀的,在提高研發效率、節約成本方面很有用,我們非常重視大模型在需求、設計、編碼、測試、運維等各環節的應用。市場上不少機構說AI輔助開發的代碼采納率有百分之三、四十,不是很清楚計算口徑,但根據我們自己實踐,采納率只有百分之十幾,這塊我們要繼續投入資源,進一步探索,希望和在座各位多多交流。
實踐中,大家都知道其實生成式AI應用還面臨不少挑戰。首先可靠性、可解釋性、可控性不足的問題,我們對面客服務應用也是非常的謹慎,整個金融行業都是這個情況。同時,大模型對數據質量要求、數據安全問題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戰。從證券業角度看,行業的應用制度框架、規范還沒有發布,比如應用在哪些范圍、基本的原則;如果出現問題,怎么應急處理;是否對大模型固有缺陷能有一些容忍,等等,這些方面都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如何發揮大模型的積極作用,同時減少潛在的負面影響,是當前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最后我想說,對于大模型的應用、金融機構智能化轉型其實是非常大的系統工程,浮在水面上的大模型算法、數據、技術這些都是冰山上的10%、20%,實際更重要的是那70%在水底下的,包括公司的戰略導向,要重視這個事,同時要有敏捷的組織和架構,支持靈活的應用場景落地。我們業務部門、高層領導、業務部門領導要真正有應用方面的意識,才能夠更好支持落地。另外,剛前面講了,我們要有能夠駕馭AI的人才和組織能力,要有會充分使用AI的人才,才能更大發揮AI 作用,做好迎接AI時代的準備。
這是我今天的報告,請大家多指正,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王翔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