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與民企發展共進系列之帝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1日 15:42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帝賢:中小民營企業走自己的路 帝賢針紡(帝賢B(資訊 行情 論壇))是2000年9月上市的B股公司,而且還在近期進行了增發。有15000名雇員的帝賢針紡是承德當地最大的公司,也是全國第二大針紡類公司。1986年,公司現任董事長王淑賢用5萬元起家做到現在每年稅收5000多萬,也曾經歷經艱難。 帝賢公司從1986年做褲衩起家到現在做服裝,涉及的都是國際貿易,產品100%出口,原材料是100%進口,上市后籌資兩億元人民幣,有了第一桶金,就開始參與國際競爭。王淑賢說他最大的樂趣就是跟日本人做生意,發日本人的財。1999年開始到現在,日本人倒閉的紡紗工廠都被他全部買了,挨日本人的“罵”他很高興。 民企在國退民進的浪潮中前進了,但卻被說成是發國有企業的“國難財”。王淑賢不服,“如果國有企業強大,我民營企業肯定往后退,而現在的問題是,在夾縫中生存的民營企業可能面臨隨時進行的行業整頓。” 作為民營企業,帝賢還曾經受過歧視。王淑賢說。一般在地級城市、縣級城市只有四大國有銀行的分支機構,四大國有銀行表面并不歧視民營企業,可是卻不給他們貸款,無論好壞,只管是“民”是“國”。因此,50歲的王淑賢開始迷惑,作為民營企業,無論是資源還是輿論都不會向他傾斜,發展特別困難,但作為上市公司,有那么多股東買了企業的股票,就必須繼續向前發展,不能后退。 王淑賢認為,作為民營企業,公司的股權結構、治理結構最容易看清楚。上市前他個人持有公司90%股權,還有就是送給地方政府的10%。上市后隨著更多人購買股票,股權更加分散,除了他現在持有的29.5%股權和另外不到3%的境內法人股,其他都是流通股。 【版權聲明】本文為《證券市場周刊》授權刊登之作品,其他網站不得轉載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除非經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授權許可。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