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現斷供案:開發商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起訴業主追償
新浪法問 王茜
廣東斷供潮傳聞近日引發市場熱議,但同時被質疑炒作成分居多。
有律師對新浪法問匿名表示,其所在律所目前在惠州代理了8、9例有關斷供的民事訴訟。該律師指出,此類案件的被告可能不僅是房貸不能償清,還背負其他債務無力償還;又或者是卷入商業糾紛被法院查封了房產,無法通過轉賣房產來償還貸款。
有地產分析師對新浪法問表示,斷供潮不可能是真的,個案沒有參考意義,“房價全面跌20%-30%以上,才會出現真正的斷供,現在最大的市場調整也沒20%。斷供是市場入冬的標志,代表投資客被套牢,所以很多人都想驗證這個。”
惠州案例:開發商承起訴業主追償
一位廣東律所的律師對新浪法問匿名表示,其所在律所目前在惠州代理了8、9例有關斷供的民事訴訟。案件具體情況是業主無法償還房貸,開發商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并向銀行償還欠款后,起訴業主追償。該律師未進一步提供當事雙方的具體信息。
談及斷供原因,該律師表示,“此類被告可能是欠債較多,不僅房貸這筆債務不能償清,還背負其他債務無力償還;又或者是卷入其他商業糾紛被法院查封了所購房產,而無法通過轉賣房產來償還銀行貸款。”
據了解,業主辦理商品房預售按揭貸款時,開發商往往會在借款合同中承擔階段性連帶保證責任擔保。業主斷供后,銀行要求開發商履行連帶保證擔保責任,替業主償還拖欠的借款本金、利息和罰息。開發商履行連帶保證擔保責任后,獲得對業主的追償權。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新浪法問指出,此類斷供其實是個人或個體行為,很大程度上與購房者財務預算不到位有關,也不排除有部分購房者是卷入了各類生意糾紛,導致資金吃緊。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新浪法問表示,部分城市所謂“斷供”個案不排除存在首付貸的因素,這與房屋市場價值縮水引發的斷供需要區分。
興業證券近期發布的按揭貸款違約報告指出,通過分析不良按揭樣本數據,發現違約客戶有三大特征:1、小金額;2、低收入;3、三四線。
其中,發放金額在 50 萬以下的貸款筆數占比 84.2%;借款人年收入在 10 萬元以下的貸款筆數占比 74.4%;三四線貸款筆數占比 58.1%(按照產品發行說明書中的劃分,未將邊緣二線城市列入三四線城市。)
該報告樣本為某國有大行發行的不良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基礎資產總計92 億元,該銀行2017 年個人住房不良貸款余額 127.89 億元。報告稱,該行對全國商行按揭都有很好代表性。
分析:斷供潮未至 市場存下行顧慮
最早有關廣東“斷供潮”的消息出現在今年11月上旬,有自媒體以“斷供潮!深圳大量房子被7折拍賣!”為標題撰文,并曝出了一份深圳的法拍房名單。
自媒體引述中介人士說法稱,近期深圳法拍房數量較多,普遍是目前市場價的7折,相關業主因為斷了月供或經營企業資不抵債,被銀行或債權人起訴,不得不賣房子清算債務。
但隨后《南方都市報》報道指出,深圳法拍房數量并非近期才出現、增加,而是近兩年一直處于上升期,主要原因是當地法院在大力推動司法網拍工作,所以不能簡單以司法網拍房源增加來衡量房地產市場。
近日又有自媒體曝出廣東省法院下達的一紙通知,稱廣東省部分地區出現樓市“斷供潮”,根據省委要求,需收集全省法院審理的商品房買賣中涉金融借貸案件情況。但是廣州、深圳兩地的法院人士均對媒體否認收到該通知。
回顧傳聞始末,張大偉對新浪法問表示,斷供潮不可能是真的,個案沒有參考意義,“房價全面跌20%-30%以上,才會出現真正的斷供,現在最大的市場調整也沒20%。
斷供是市場入冬的標志,代表投資客被套牢,所以很多人都想驗證這個。但現在一直在喊入冬,結果開發商銷售破紀錄,購房者也沒有折本的個案。的確,這一輪市場談不上入冬,才剛剛入秋。”
嚴躍進對新浪法問指出,斷供潮傳聞引發的輿論事件,反映了大眾對房價下跌的關注。
“總體上說,大家對于未來市場是否會繼續下行有很多顧慮。而且斷供本身說明部分市場參與者扛不住了,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呼吁政策有所調整。”他說。
歡迎關注《法問》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專業律師團為您解讀財經大事件。讀者爆料、法律咨詢、律所投稿和意見反饋歡迎發送至fawen@staff.sina.com.cn,期待與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