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長安講壇第9講第一節:地震破壞力巨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10:01 新浪財經
2008年7月9日,新浪長安講壇第9講,長安講壇總第140講。出場專家是中國經濟50人論壇專家成員,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鞍鋼,他的演講主題為:“以人為本,科學重建。”即他到四川等地參與災后重建整體規劃的體會和想法。 在本期新浪長安講壇上,胡鞍鋼教授講的是目前人們乃至我國政府最關心的四川地震的災后重建問題,并提出可參考美國的黃石公園進行重建等建議。他認為要“以人為本,科學重建”,必須尊重自然,不能和自然博羿,應該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的體會。 第一節:地震破壞力巨大 概述:因四川震區原本地貌和地質構造復雜,因此一旦發生地震災害及其次生災害就造成及其復雜的災害,創下了世界記錄。 胡鞍鋼:各位早上好,今天我非常高興能夠來到50人論壇,我們這個長安講壇,而且是和新浪合作的這個講壇,為網友來做一個很專題的介紹。我的講座主標題是以人為本,科學重建,副標題就是圍繞著這一次到四川、甘肅、陜西等地進行調研,以及參與災后重建整體規劃,分享一些體會和想法。 我們知道汶川地震,目前為止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們就稱之為災害發生,它的主標題就是八個字,萬眾一心,全國來抗震救災了,就是以救災為主,特別是救人們的生命。進入第二個階段,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主標題,以人為本,科學重建。 我們知道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地震,它的震中是在阿壩自治州汶川縣,震源深度達19公里,震中裂度超過11度,如果你不到這個地方你很難感受到什么叫11度,我們當時所看到的公路,以及公路橋這個巨大的支柱體都被這樣11度的概念所破碎,所震倒。到目前為止,其實這場災害并沒有結束,特別是次生災害,當然余震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了1.6萬次,其中4級到4.9級是190次,5級到5.9級是28次,根據現在新的統計口徑,我們現在每年要預報,就是叫報告統計5級以上,僅28次就已經相當于我們過去幾年全部的5級以上的地震了。其中比較重要的是6.0級到6.4級就有5次,其中一次比較大的是在6.4級。所以這場災害其實余震還在進行之中,當然能量基本已經釋放了,主要是表現為次生災害,也就是說形成了,龍門山斷裂帶形成了一個長達300公里左右的狹長的橢圓形地震區域,會把這張圖給大家演示一下。 從歷史記載來看,中國曾經發生過我們稱之為特大地震了,一般就是在8級或8級以上,一共是15次,其中從清朝以來到今天為止,一共是8次,這個斷裂帶其實在1879年,也就是光緒元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今天的甘肅的文縣,就曾發生過8級,當時的裂度也達到11度。實際上像甘肅的文縣等于是再次,這么一個地方在100多年時間發生2次,這是非常之少見的。 那么這一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災害,我們需要把汶川地震,特別是重災區的基本的區情做一個簡要的介紹,以便于我們來了解為什么這個地震災害之嚴重,或者說損失之大,可以說創下了世界的記錄。因為在此之前是1995年日本的神戶大地震,實際上我們這一次已經規模超過它了。 從這個地區的區情來看,從地理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它是處在一個從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或者形象的講,就是我們在地理學中所說的第一個大臺階向第二個大臺階延伸過渡地帶,因此這個地區本身的自然地理條件就表現為地貌和地質構造復雜,大斷裂的縱橫交錯,所以說高山峽谷密集,這個就是為什么所說四川了?過去我們沒有體會,只有到那個地區你才能知道什么叫四川,什么叫汶川,青川,北川,它確實這種地形地貌,通過它這個名字你就可以反映出來,地形支離破碎,可以說是世界,也可以說是中國發生地震、泥石流、塌方、滑坡以及山洪最頻繁的自然地理地區,也就是說在沒有發生這個大地震之前,其實它就是這樣的一個地區,而且它這個海拔的高度基本上是在500米、600米的海拔高度突然就可以達到2000多米的海拔高度,甚至達到3000多米的海拔高度,要遠比前幾年剛剛發生的巴基斯坦的地震,那種地形地貌還為復雜,那一場地震也大約死亡了將近7.3萬人。 那么這個地區從特點來看,又是我國主要的林區和牧區,生物種類繁多,最重要的它是處在長江的上游,所以我們把它定義為是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地區,這個地區也是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聚集的一些地區,還是我國水資源,特別是水電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說水庫眾多,星羅棋布,因為一旦地震災害及其次生災害一發生,像堰塞湖等等一系列的就顯得比其它類型的地震災害要復雜的多,譬如像唐山地震,它就沒有像后來汶川地震所發生的那樣次生災害。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