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拼多多疑似虛假宣傳遭網友群哄 “1元搶XX”的廣告可信度究竟有多大
文/伍月明
近日,一則9.9元就可以在拼多多搶購一輛電動汽車的消息推送,引發廣大網友在社交平臺上集中性控訴拼多多涉嫌虛假廣告。
有網友向《商學院》雜志記者爆料,被拼多多“9.9元購電動汽車廣告“忽悠后,查找半天沒找到,費流量下載了APP,發覺上當后果斷刪除。
而大部分網友遇到的情況如出一撤。網友@北京指神中醫推拿直指,“拼多多別老發虛假廣告,廣告里的東西總是特便宜,可你下載安裝了他的app,卻永遠也找不到廣告里的便宜東西。”
究竟是有其事還是謀個噱頭?為此,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聯系到拼多多客服,客服稱活動的確是存在的,會有少量的電動汽車屬于新春的秒搶商品。不過,記者多次在拼多多官方小程序以及app上查看,并沒有在新春的秒搶商品中發現它。
事實上,大多數網友是通過“1元搶XX,低價,組團消費”的字眼認識拼多多。目前,“低價拼團”非常火爆,除了拼多多和達達拼團,還有一元伙拼、伙拼俠、拼六六等電商平臺。
9.9元就可以在拼多多搶購一輛電動汽車的消息是否屬實?背后藏著怎樣的貓膩,“拼著買,更便宜”的邏輯是否成立,可信度有多大?如消費者權益收到損害,又該如何進行維權?
“9.9元、1元搶XX”是否為噱頭?
網友爆料稱,被拼多多“9.9元購電動汽車廣告“忽悠后,查找半天沒找到,費流量下載了APP,發覺上當后果斷刪除。
網友@北京指神中醫推拿直指,“拼多多別老發虛假廣告,廣告里的東西總是特便宜,可你下載安裝了他的app,卻永遠也找不到廣告里的便宜東西。”
記者向拼多多客服求證,客服稱活動的確是存在的,會有少量的電動汽車屬于新春的秒搶商品。不過,記者多次在拼多多頁面上查看,并沒有在新春的秒搶商品中發現它。與之同步的是,在社交平臺上,眾多網友對于拼多多虛假宣傳的集中控訴。
根據爆料人提供的線索,記者注意到,在拼多多給用戶的推文中明顯標注用戶已經中獎,可以免費領取某某手機、電動汽車之類的產品。但是點擊鏈接后需要下載拼多多app才可查看。不過多數網友反應,下載app后,大多數中獎商品莫名找不到原有頁面,不過也有部分商品在詳情頁面顯示,用戶需要參與抽獎,方有可能獲獎,這與此前頁面的顯示用戶已中獎內容相違背。有網友@繡冬對此直言,“以虛假的中獎信息誘導用戶下載APP算不算虛假宣傳?”
遇到同樣情況的微博用戶@Lucky-Felix投訴稱:“拼多多涉嫌欺詐消費者,今天微信公眾號給我推送如下信息,提示我獲得手機一部,但實際上我并沒有獲取,而且還要再幫他推廣才有可能獲取,但身邊的朋友從來都沒有獲得過。”
對于這類投訴,拼多多給用戶的回應是,“目前平臺有許多優惠和抽獎活動會推送給消費者,可以通過消息購買到實惠的商品或是參與到平臺抽獎。 ”而用戶收到的“恭喜你被選中領取華為p10手機”的消息,也僅僅是拼多多其中一篇參與抽獎活動推文。
“拼著買,更便宜”的邏輯遭質疑?
事實上,不少消費者在使用拼多多拼團消費時時,已經降低了消費預期。
在拼多多上,大多商品都低于市場價,有些沒有品牌的商品,價格低得有些難以置信。如一件“羽絨棉衣短款棉襖外套”,單獨購買標價79元,兩人拼單29.9元包郵,同樣已售近10萬件。
在深圳工作90后蔣琳琳接觸拼多多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既傳統的電商平臺外,拼多多成為她閑暇時刻的必逛的軟件。“每次(拼多多)經常給我發信息說這個降價,那個限時秒殺,每次看到那些打折的東西,覺得還可以,我又忍不住要買。”蔣曉琳描述自己“拼”的狀態。不過,她也并未有對其質量抱著有太大的預期,至于抽獎類的活動,從來沒有中過。
蔣琳琳只是千萬拼友群當中的一個縮影。“便宜”幫助拼多多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用戶。在一些幾百人的“拼友群”、“買家群”里,幾乎24小時都有人分享這些鏈接,群里每天成千上萬條消息,群成員互相拼單,互幫“砍價”。在記者新加入的其中一個拼友群中,拼友從早上7時便在微信群中輪番互砍拼多多紅包一直到深夜12時。
根據官網資料顯示,拼多多號稱為C2B社交電商的開創者。拼多多將其溝通分享與社交的理念融入電商運營中,形成了新穎獨特的社交電商思維:用戶發起邀請,在與朋友、家人、鄰居等拼單成功后,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優質商品。
不過,對于拼多多“拼著買,更便宜”的邏輯,業內對其褒貶不一。
資深產業觀察家梁振鵬則對此分析,消費者如果在電商網站花費過低的費用買到產品,產品質量、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等能否得到保障都值得關注。無論是電子商務、實體門店,無論采取怎樣的模式,最終產品實現銷售環節的過程中,要保證線上線下的零售商和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和工廠都有一個合理的利潤,才能使得這樣的商業模式具備可持續性。很顯然拼多多的這種商業模式是不具備可持續性。
梁振鵬認為,拼多多的這種過于低價的這種商業模式,很有噱頭,可以短期內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博眼球。但從長期而言,大量假冒偽劣、大量質次價低的產品充斥電子商務網站,很可能拼多多會在短期的冒進中,會傷害到用戶的感情,損害了自身電商網站的品牌形象。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直言,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并沒有什么革命性創新,從長遠來講,社交電商會成為零售行為的主流,但“消費者靠群體的購買去獲得更低的價格,同時運營方的整體成本降低”,這個商業邏輯本身是存在的。
消費者將如何進行維權?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抽獎拼單、砍價免費拿、團長免單券、助力享免單……拼多多依靠這些營銷手段,推廣引流、獲取新客。
自2015年9月,移動電商項目拼多多正式上線后,2016年拼多多獲1.1億美金B輪融資,創下近幾年電商平臺B輪融資新高。拼多多投資方包括騰訊、高榕、IDG、光速創投、新天域等頂級VC和PE。拼多多官網稱,拼多多估值已過百億人民幣,成為新一代的獨角獸企業。
根據獵豹大數據顯示,2017年,電商領域的最大黑馬是騰訊投資的社交電商拼多多。拼多多2017年的周活躍滲透率一路飆升,殺入電商排行榜第二名,超過京東二倍多。
拼多多在各大電商賽道上“異軍突起”的同時,看似“低價拼團”似乎有了更高的可信度,不過,圍繞拼多多投訴和質疑也隨之增加。除了9.9元搶購的電動汽車以及涉嫌賣假貨等方面為網友所詬病外,微信公眾號為其推送虛假中獎信息涉嫌欺詐消費者也成為拼多多被投訴的重災區。
佛山資深法律人士趙云帆則表示,根據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他認為,如果如網友所說,根據拼多多的廣告鏈接進入發現需要下載拼多多APP,而下載APP之后仍無其宣傳的購物信息,也就是說拼多多宣傳的商品并不存在,這無疑構成了欺騙消費者,構成虛假廣告。違反《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其中一種情況為商品或者服務不存在。
責任編輯:孫劍嵩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