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來源:華夏時報
隨著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領域加速轉型,華為在汽車領域的“野心”也日益變大。
在日前舉辦的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在發言中提到,隨著汽車行業“越來越卷”,未來的洗牌、市場競爭將會非常慘烈,他預測比亞迪會成為未來少數能活下來的巨頭之一,其他的車企“能不能存活下來還很難說”。他表示:“能夠和華為一起緊密合作的廠家,能夠活下來,成為少數幸存者。”
從最初強調“只為車企服務造好車”,到現如今“與華為緊密合作的車企能夠活下來”,可以看出,華為對自己在汽車行業的“身份界定”已經發生改變。
從“不造車”到“聯合造車”
華為初入汽車局時,圍繞其是否“造車”的討論頻頻受到關注。對此,華為方面曾多次辟謠。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公開表示:“華為不造車,僅聚焦ICT(信息與通信)領域,幫助車企造好車,做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
但隨著華為在汽車行業布局的不斷深入,時至今日,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
據悉,華為每年在汽車研發領域投入100+億元,重點推進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車控等“四智”領域。在造車模式上,也從過去的“賦能”“服務”轉向為“聯合”,即“智選車”模式。
華為的“智選車”模式即“華為+車企”的模式。據余承東介紹,這一模式由華為主導設計,華為與車企共同開發、聯合打造。其中,華為重點負責用戶體驗設計、品牌營銷、智能化技術、安全質量標準等方面,合作車企則要擁有整車工程能力、4.0智慧工廠,負責供應鏈管理。目前在“智選車”模式下,與華為合作的車企有賽力斯、北汽、奇瑞、江淮等。
作為首家與華為推進“智選車”模式的車企,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最為深入,雙方已聯合推出AITO問界品牌。今年5月27日,AITO問界迎來第10萬輛整車的正式下線。余承東直言:“我們用一年多時間,走過了造車新勢力3—5年走過的道路。”
對于第十萬臺下線的AITO問界M5智駕版,余承東也不吝贊美:“它有智能駕駛領域目前體驗最好的解決方案,沒有之一。我們超越了特斯拉FSD和國內外所有的同行。”
雖然問界這一新品牌發展速度較快,但并未達到余承東為其設立的目標——2022年挑戰年銷量30萬輛汽車。
數據顯示,2022年AITO問界全年銷量超過7.5萬輛。而在今年1—5月,其銷量分別為4490輛、3505輛、3679輛、4585輛、5629輛,相比去年有較大差距,與余承東設定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遠。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信息,日前,共計21個“問界”商標已轉讓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轉讓人為北京永安世達科貿有限公司,商標類別涉及“12”和“9”等。包括電子產品及科學儀器、汽車和運載工具等,轉讓申請的收文時間為今年3月7日和8日。
此舉被認為是華為“造車”態度轉變的信號,華為方面則回應稱:“華為不單獨造車,和車企一起造好車”。而據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透露,奇瑞與華為的合作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亮相。
主導權“暗藏危機”
事實上,AITO問界品牌成立以來,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關系就引起各方討論。
在AITO問界官方頁面上,可以看到“賽力斯汽車|華為聯合設計”的標語;但在華為方面,“合作車型由華為主導設計,由華為與車企共同開發、聯合打造”的介紹仍可看出高下之分。
在余承東看來,智能汽車其實就是大輪子的智能終端,汽車行業到了拼體驗的時代,智能化是未來汽車決勝的關鍵。他明確表示:“華為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領域已經做到了業內‘天花板’。”
余承東以手機行業的變革為例:“過去十幾年,在智能手機時代,歐洲、日本手機廠家以及北美傳統手機廠家全都被卷沒了。在過去功能手機時代,他們是領導者、王者,但在智能手機時代,他們被卷沒了。而今天在智能汽車時代,會更卷。”而這也是他認為“和華為一起緊密合作的廠家,能夠活下來”的原因所在。
但在汽車行業一直擁有話語權和主導權的車企,是否會讓渡自己的行業地位,選擇抱華為“大腿”呢?也許并不盡然。
今年3月27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宣布,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的“AH8項目”由與華為聯合開發變為自主開發,華為則以供應商身份繼續參與廣汽埃安自主品牌車型開發及合作。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也曾表示:“華為是比較大牌的供應商,雖然零部件質量不錯,但價格是不受控的,與華為合作基本沒有議價能力。”
另一邊,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也“暗藏危機”。賽力斯方面曾多次表示,其與華為的關系并非“代工”,但這并沒有起到實際引導效果。
日前,《華夏時報》記者走訪了北京一家華為門店,里面擺放著一臺問界M5。在該店工作人員看來,賽力斯僅僅是一家工廠,華為與賽力斯的關系,可以理解是蔚來與江淮的關系。“賽力斯現在生產的每一款車,全都是華為要求的,而且都是華為參與的。”該店工作人員介紹道,“問界的名字現在歸華為所有,說明車是華為的。”
可以看到,在汽車行業轉型發展中,華為已將其自身標榜為“巨頭”。這一新的身份能否得到深耕汽車產業多年的車企“巨頭”的認可,還要且行且看。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責任編輯:趙思遠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