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 深度 | 中美今年首次高層會晤,“羅馬之約”談什么?
上觀新聞
羅馬會晤的最重要背景是落實中美元首在去年達成的共識。
3月14日,中美今年首次高層對話在意大利羅馬登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舉行會晤。這是兩人去年以來的第三度會面。
盡管這場在俄烏沖突背景下舉行的中美高層會晤備受矚目,但是,分析人士認為,落實中美元首共識仍是此次羅馬會晤的重中之重。同時,本次會晤也將為今年下一階段中美關系走向定調。
中美需要深度對表
今年以來,不到三個月時間,中美之間可謂互動頻密。
兩國外長三次通電話,達到一月一次的頻率。如今,中國主管外交事務的最高層級官員與美國總統拜登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又舉行面對面會晤。
這不是楊潔篪與沙利文頭一次打交道。
去年,同樣在3月,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中美舉行外交、安全“2+2”會談。楊潔篪作為中方代表之一出席,與沙利文當面交鋒。7個月后,兩人10月份在瑞士蘇黎世再次碰面,而且是自安克雷奇對話之后首次一對一會晤。
如今,兩人迎來第三個回合。在拜登政府執政的第二年,在中美關系處于歷史十字路口之時,同時也在國際局勢動蕩之際——俄烏正在激烈沖突,中美周一的羅馬會談受到廣泛關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指出,這次羅馬會晤的最重要背景是落實中美元首在去年達成的共識,而不能孤立地將這次會晤僅僅視為因應俄烏局勢展開的會談。
去年,中美元首兩次通話、一次視頻會晤,就中美關系、重大國際問題、地區問題、全球治理等議題達成重要共識,包括對中美關系重要性的認識,以及美國承諾的“四不一無意”——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對抗。
“元首對話成果是原則性的引領,需要雙方工作層通過對接、評估來落實和具體化。”
而且,自去年11月中美元首視頻會晤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兩國關系也面臨一些新因素的影響。“在新形勢下,雙方更需要對過去數月來的關系發展、落實元首共識情況進行評估,進行深度對表。”阮宗澤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3日表示,雙方從去年底開始聯系此事,一直就會晤保持溝通,并根據雙方日程確定了會晤時間。
從此次會談地點來看,羅馬并不令人陌生。這也是羅馬第二次在中美之間扮演角色。去年10月,二十國集團(G20)羅馬峰會期間,中美外長曾在峰會間隙簡短會晤約一小時。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羅馬會談與去年楊潔篪與沙利文的蘇黎世會談一樣,都屬于在雙方都能接受的第三地舉行會晤。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還指出,從時間安排來看,俄烏沖突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此次中美高層會晤。美方在烏克蘭危機上有求于中國,所以急于與中方會談,希望中方在化解沖突上發揮作用。
在吳心伯看來,地點安排反映了中美關系的一個現實:目前的政治氣候不適合雙方到對方國家進行會談。相比之下,在兩國都能接受的第三地對話更為合適。此次還考慮到俄烏戰事,歐洲北面航線不太安全,比起位于歐洲北部的蘇黎世,位于南歐的羅馬相對更安全。
關注議題各有側重
關于周一的“羅馬之約”,中美雙方都發布了信息。
中國外交部表示,這次會晤的重點是落實去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視頻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雙方將就中美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白宮官網掛出了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霍恩的一份聲明。聲明稱,此次羅馬會晤是為美中兩國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所作持續努力的一部分。雙方將討論如何持續努力管理兩國競爭,并討論俄烏戰事對地區和全球安全產生的影響。
從中美各自發布的會晤信息看,分析人士認為,中美在議題上各有側重。
吳心伯表示,中方希望聚焦中美關系。其中包含對三個問題的關切,一是美方如何與中方相向而行改善兩國關系。
去年,中方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一份是美方必須停止的錯誤言行清單,另一份是中方關注的重點個案清單,但美方落實有限。中方將借此次會晤敦促美國繼續落實兩份清單上的中方關切。
二是臺灣問題。盡管拜登政府承諾不支持“臺獨”,但是正如王毅所說,美方不斷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攻擊挑事。
本月初,拜登政府指派美軍前參聯會主席馬倫率領跨黨派代表團竄訪臺灣。中方將在會談中強調對臺灣問題的立場。
三是經貿問題。拜登政府迄今未撤去特朗普政府留下來的關稅大棒。中方將要求美方取消對我加征的關稅和制裁。
圍繞中美關系議題,美方也有訴求。美方主要著眼于為兩國競爭設置所謂“護欄”,比如兩軍之間的危機管控。
阮宗澤指出,同樣是談雙邊關系,中美雙方溫差明顯。中方著重落實元首共識,美方則強調“管理兩國競爭”。競爭來自美方提出的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中方則主張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三原則”來替代“三分法”。而且,中方反對用“競爭”界定中美關系,這會導致合作被邊緣化,甚至最終滑向對抗。
比起中美關系,美方更希望重點討論俄烏沖突。美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施壓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經濟、軍事援助;二是希望中方從中協調,做俄羅斯工作,推動俄烏談判進程。
“對此,中國會全面闡述對俄烏沖突的立場,同時也會讓美國人清楚,美國若想乘機離間中俄關系,這個目標一定會落空。”吳心伯說。
阮宗澤指出,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西方官員和輿論對中國種種指責以及散布假消息,包括俄羅斯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等,表現出西方的囂張態度。美方有意借這次羅馬會晤對外展示對中國施壓的姿態。中國不僅會在會談中亮明立場,反擊美方的施壓和指責,更會向美方指出烏克蘭危機的本質和根源所在——正是由于美國的零和思維、霸權行徑才導致今天的俄烏沖突,以及歐洲的動蕩與不安,“美國對這場危機難辭其咎”。
除了中美關系、俄烏沖突,朝鮮半島問題、伊朗核協議談判等其他地區和國際熱點,以及氣候變化等全球治理話題也是周一會談的重要議題。
去年3月,中美在安克雷奇對話時的激烈交鋒留給外界深刻印象。談及此次羅馬會晤的氛圍,吳心伯表示,經過去年以來的一系列互動,美方對中方處理對美關系的風格已心里有數,有助于美方在與中國打交道時采取更務實、更具建設性的方式。美方已經清楚,一味對中國施壓、抨擊,毫無用處,中國非但不會買賬,還會激烈反彈,美方也占不到便宜。從安克雷奇對話時的居高臨下,到蘇黎世會晤時的平靜理性,預示著美方態度的變化,這次會晤基調也將比較坦誠、務實。
走出困境并非易事
值得注意的是,“羅馬之約”既是今年以來中美首次最高層級的線下會晤,也是尼克松訪華暨“上海公報”發表50周年之際的中美高官首次會談。在中美關系面臨嚴峻挑戰的當下,雙方高層互動對兩國關系發展意味著什么?
“中美這次會晤將預示美國對華政策有無新動向,達成的結果將為接下來一段時間中美關系走向定調。如果會晤結果積極且具有建設性,也有助于為中美元首互動鋪墊。”吳心伯說。
但是,吳心伯認為,中美關系要走出困境并非易事。關鍵在于美方沒有意愿。首先,美方對華基本政策思路沒有變化;其次,拜登外交、安全團隊在中國問題上受鷹派主導,對華態度強硬,對改善中美關系沒有興趣;第三,從拜登本人講,由于領導力較弱,無助于改善中美關系。
吳心伯還指出,美方與中國的接觸具有明顯的功利色彩。具體表現在:美方有求于中國時就急著與中方通電話,去年為阿富汗問題,今年則為烏克蘭危機。相比自身利益需要,美國對其他有助于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建設性共識,反應卻很冷淡。比如去年兩國元首視頻峰會后,雙方同意建立工作機制來處理雙邊關系問題,美方對此一直態度消極。
對于中美關系前景,阮宗澤表示,中美關系原本就很復雜,如今隨著新舊因素疊加,兩國關系將變得更加復雜與沉重。這些新舊因素包括世紀疫情、俄烏沖突、美國推進印太戰略、中美經貿摩擦、美國心態變化等等。但是,不能忽視的是,中美關系雖然日益復雜,但兩國高層之間的溝通始終保持暢通,這對于雙方加強戰略溝通、消除誤解誤判、妥善管控矛盾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蔣曉桐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