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告別餐飲浪費,其實是多方共贏
▲反對浪費,與餐飲消費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從講究分量到更講究服務和品位轉變的大趨勢,有著內在契合點。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拒絕餐飲浪費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話題。近段時間,越來越多的各級餐飲類協會、機構加入到制止餐飲浪費的隊列中。比如,學校紛紛行動起來,多所高校采取舉措,讓勤儉節約理念深入人心;旅游業也采取多種措施,倡導游客文明節儉用餐。機關食堂也沒有置身事外,這幾天,各地密集公布了一批制止機關食堂餐飲浪費的實施細則。
與此同時,社會輿論也產生了一些理解的偏差,對抵制餐飲浪費行為產生了一定的誤解。其實,冷靜下來,了解各方的需求以及實際的運營情況,可以發現,告別餐飲浪費、厲行節儉,其實是一個可以實現多方共贏的行為。
首先,抵制餐飲浪費符合社會效益的訴求,體現了社會責任感。“觸目驚心、令人痛心!”餐飲行業浪費現象有多嚴重?據2018年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經初步測算,2015年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在1700萬至1800萬噸之間,相當于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浪費固然會制造更高的GDP,但其實并不創造財富,其背后是對財富和資源的消耗,厲行節儉可以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降低虛高的餐飲消費價格,讓底層人群受益。
另外,對餐飲行業來說,抵制浪費其實未必會影響業績,反而會因為物美價廉,而促進銷量增加。以近期餐飲行業所倡導的“小份菜”“半份菜”為例,它對消費者、商家與社會而言,其實都有好處。對商家來說,有助于提高餐廳翻臺率,實現薄利多銷,而由此減少的浪費,也可減輕餐廳支付的廚余垃圾回收成本。一些企業因為量小了,成本降低了,價格便宜了,反而銷量增加了,利潤也多了。
抵制餐飲浪費,也與整個餐飲的服務、消費流程息息相關。如互聯網餐飲平臺可提醒消費者“適量點餐”;同時,可以征求消費者對于菜品分量的意見,再基于大數據,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精準的配餐和點餐指導。這方面,美團推出的消費者、商家利用線上平臺三方密切溝通的“互動化”套餐,既利于消費者節省開支,更利于商家精準備餐,減少食材、物料環節的浪費。
事實上,一些餐廳主動融入反浪費理念,在分量搭配和食材利用上作出優化,在節儉的同時又實現了開源。比如,有的魚頭泡餅餐廳把魚頭開半做成小份菜、把原本處理掉的魚尾開發成新菜品。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平臺和商家能夠善于利用厲行節儉的新風尚,完全可以實現花更少的錢吃更多的美味。很簡單,如果有更多的半份菜、小份菜推出,那么,花同樣的錢,就可以吃更多的東西。當然,這不是說一頓吃更多,而是,在后續的持續消費中體現出來。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無論是堂食還是外賣,都能根據男性、女性乃至減肥、健康人士的需求,而制定不浪費的方案,也是一項有利于大家減肥、健康的好事。現在,太多的外賣是,同樣的菜品、同量的米飯,完全沒有考慮女性和男性飯量的差別,以及減肥、降糖等個性化的飲食需求。商家和平臺如果能夠更加精準配餐,既能降低消費者的支出,也會有利于提升社會的健康水準。
反對餐飲浪費,一方面是保障糧食安全和倡導節約風氣的內在要求,但另一方面,也未嘗不可以成為餐飲行業創新和變革的新“賣點”。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社會餐飲消費行為和理念都處于轉型與重塑期,反對浪費,與餐飲消費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從講究分量到更講究服務和品位轉變的大趨勢,其實有著內在的契合點。將兩者融合,完全可以成為中國餐飲服務創新、升級以及大眾餐飲消費觀革新的新契機。
在反浪費的理念和共識下,相信大家通過共識的力量,通過創新經營模式,應該能達成合理市場機制,減少餐飲浪費,實現社會多方共贏。
編輯:何睿 校對:付春愔
責任編輯:楊亞龍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