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高齡化逼近, 醫養結合如何覆蓋 數千萬失能老人

人口高齡化逼近, 醫養結合如何覆蓋 數千萬失能老人
2023年05月04日 05:13 第一財經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作者: 郭晉暉 宋淑潔

  我國老年人口整體呈現出高齡化的發展態勢。伴隨高齡化而來的失能半失能風險,正在考驗著我國尚未成熟定型的醫養結合體系。

  “4·18”長峰醫院火災事故,在為醫療機構敲響消防警鐘的同時,也暴露了醫養結合政策落地過程中連續性醫療供給不足的“冰山一角”; “病治好、人未愈”的老年患者離開三級醫院之后面臨醫養兩難的困境。

  醫養結合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國情,是增強老年人獲得感的重要途徑。十年來,我國醫養結合已經形成了十多種模式,但經過新冠疫情這一非常態事件的檢驗之后,真正有效的,能夠在關鍵時候為老人提供醫療和生命保障的模式仍然不多。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醫養從業人士和專家均表示,我國下一步需加快完善政策措施,破解難點堵點問題,促進醫養結合發展。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3月底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擴大康復和護理等接續性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等方式,完善接續性服務體系,擴大康復醫療、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母嬰護理、社區護理、安寧療護及營養支持等服務供給。

  高齡化引發失能風險指數級增加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的《中國老齡化社會20年》一書提出,在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20年間,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絕對數量增加了兩倍,2020年末達3580萬。

  據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杜鵬等專家的預測,到2035年,80歲以上老年人可達到約6100萬,約占老年人口的14.8%,到2050年,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突破1億人,占老年人口的23.1%。這使得中國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將始終保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齡老年人口規模。

  伴隨高齡化而來的將是失能半失能風險水平的指數級增加,高齡化和失能人數的增長將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老年照護體系帶來較大壓力。有預測顯示,到2030年和2050年,我國的失能老人將分別達到6168萬人和9750萬人,與2019年失能老人超過4000萬人相比,這一數字將大大提高。

  OECD主要國家的數據顯示,國民平均預期壽命每增加5年,醫養服務需求即發生結構性變化。進入老齡社會初級階段,長期護理需求占GDP的0.5%,此后伴隨老齡社會的深入發展,長期護理需求占比加大到1.0%和1.5%。

  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楊燕綏對第一財經表示,“63嬰兒潮”和“一孩家庭政策”是中國老齡化的特殊情況,嬰兒潮一代在2032年達到70歲之后,將迎來阿爾茨海默癥高峰,但一孩化導致家庭照顧能力下降,因此,必須從現在開始做好準備,在醫院、社區和家庭構建急性治療、院外康復和家庭照護的服務體系。

  醫養結合的難點在“醫”

  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是指在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統籌規劃下,將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整合起來為部分患有嚴重疾病和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提供融醫療、保健、康復、臨終關懷、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為一體的服務。

  醫養結合機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醫療機構里舉辦養老機構,即“醫辦養”;二是在養老機構里舉辦醫療機構,即“養辦醫”;三是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由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等??偟膩砜矗∥⑿宛B老機構以及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的醫養結合較為滯后。

  長期以來,我國的醫療體系和養老體系相對獨立,兩者在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領域的交流合作相對來說比較少,缺乏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現有合作大多只是小范圍、淺層次的嘗試,無法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的趨勢。

  在醫養結合主流模式中,常被詬病的一種是養老機構與鄰近的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患者就醫提供“綠色通道”,這是目前開展醫養結合最多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在疫情暴發期間幾乎完全癱瘓。

  一家養老機構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醫院發生擠兌之后,根本沒有能力再處理養老院的重癥患者,養老院只能靠著有限的醫療水平“孤軍作戰”。

  楊燕綏表示,即使沒有遇到疫情,養老機構很難找到愿意收治老年人且與專業度匹配的定點醫院。一些商業養老機構將養老院建在三甲醫院旁邊,就是想方便老人轉診,但三甲醫院出于一些自身利益的考慮并不愿意接收老年患者。

  四川碧然康養醫療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婧對第一財經表示,真正的醫養結合不是養老機構內設一個醫務室,也不是醫院拿出幾間病房做一個養老病床,或者說是養老機構和醫院的高簽約率能夠做到的,沒有“醫”的“養”是不存在的,專業的醫療服務對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護來說非常關鍵。

  居住在泰康之家燕園的邵英老人對第一財經表示,選擇養老社區非??粗氐囊粭l就是高標準的醫養結合服務,這在去年末新冠疫情暴發時給了她很大的安全感。老人感染之后,養老機構可以提供包括家庭醫生、康復醫院、醫療中心的遠程醫療以及特效藥在內的全套醫療服務。

  去年末,張婧所在的護理中心實現了70多位在院老人的零感染。張婧認為,醫養結合中醫療專業度非常重要,同樣是消毒、物理隔離,甚至是心電監護等儀器的使用,是否能夠真正做到專業化,都會對老年人的健康產生影響。很多養老機構在這次疫情中舉步維艱,即使嚴格隔離,感染率仍與社會上齊平,這背后體現出養老機構在醫療方面的力不從心。

  楊燕綏表示,醫養結合重在優質高效醫護體系建設,以人為本的整合服務,不能混淆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的界限。養老機構收取的床位費需要覆蓋地租、房租、各類服務和生活成本,無法覆蓋醫藥和醫務人員的薪酬。如果要求養老機構提供醫護服務,則導致養老機構成本上升,護理人員收入下降,遏制養老服務業發展。

  失能、失智等風險將不斷增加,也將對我國以三級醫院為核心提供急性期治療的醫療服務體系形成沖擊,我國急需構建一套以康復、護理、養老照護為主的急性后期照護服務體系,提升患者照護的連續性。

  由于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的不合理,老人們為以醫代養而入住醫院,從而出現“壓床養老”的問題。“病治好、人未愈”的患者往何處去是當年我國醫療體系中所面臨的一大難題。近些年來,政府提倡醫養結合的目的之一也是要借助專業型的“養”來緩解醫療衛生資源壓力,助力分級診療。

  張婧表示,患者入住護理中心可以壓縮三甲醫院平均住院時長,將急性期治療結束的患者接到護理中心進行更為高質量且經濟實惠的照護,同時為醫院床位緊缺現狀提供解決思路。

  有長峰醫院的患者家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老人是由于醫院治療出院之后需要康復或是在家難以獲得專業的醫療和護理服務才入住長峰醫院的。

  由于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和養老服務資源均不足,基層醫養結合的服務供給也非常緊缺。

  完善接續性服務體系,擴大康復醫療、老年護理等服務供給已經寫入中央的文件,將是下一步醫療服務改革的重點之一。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周唯

醫療機構 養老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05 德爾瑪 301332 14.81
  • 05-05 蜂助手 301382 23.8
  • 05-05 華緯科技 001380 28.84
  • 05-04 慧智微 688512 20.92
  • 05-04 航天南湖 688552 21.17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