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行業沒“涼” 但赤蘚糖醇“崩了”

代糖行業沒“涼” 但赤蘚糖醇“崩了”
2023年05月04日 05:01 第一財經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作者: 欒立

  [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甜味劑市場中合成甜味劑占比達52%,位列第一,天然甜味劑占比為29%,糖醇類甜味劑占比18.2%。 ]

  被無糖氣泡水捧紅的赤蘚糖醇股們遠沒有了前兩年的風光。近期三元生物(301206.SZ)、保齡寶(002286.SZ)等代糖企業陸續公布了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業績表現較前兩年明顯降溫,特別是大客戶元氣森林的“失蹤”,讓三元生物的2022年業績表現被“打回原形”。

  財報顯示,2022年三元生物實現收入6.7億元,同比減少了59.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6億元,同比減少69.4%。而這一業績表現和前兩年則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過去2年中,三元生物業績保持著高速增長,2020年和2021年,三元生物的收入增速分別為64.3%和113.9%。

  三元生物的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其核心產品赤蘚糖醇業務發生了一系列變化,2022年,三元生物的赤蘚糖醇單項收入為5.7億元,同比減少63.3%。

  記者注意到,這一變化背后,一方面與其大客戶元氣森林有關。一直以來,元氣森林也是三元生物的第一大客戶,2021年元氣森林的采購額高達2.5億元,占到三元生物銷售總量的15.1%,但2022年,元氣森林并未出現在三元生物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

  對此三元生物解釋稱,由于赤蘚糖醇行業競爭加劇,疊加飲料市場需求不盛,及元氣森林自身經營變動等原因,元氣森林2022年度未向三元生物采購物料。

  另一方面,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還是赤蘚糖醇大面積擴產帶來的市場供給過剩,特別是在2022年,代糖下游消費端需求放緩,而大量赤蘚糖醇生產企業的新產能又投放市場,導致赤蘚糖醇價格大幅下降,造成了赤蘚糖醇股盈利能力的減弱。

  2021年赤蘚糖醇價格最高點曾到達3萬元/噸,拿貨還要排隊。但2022年4、5月份,赤蘚糖醇的價格已經回到1.4萬元到1.6萬元/噸。此后價格繼續走低,2023年2月時,東曉集團的赤蘚糖醇報價是1.15萬元/噸,而昨日東曉集團的赤蘚糖醇報價則跌至9500元/噸。

  此外,業內也認為,赤蘚糖醇價格與2022年四季度開始,部分人工合成代糖價格大幅下滑,對天然甜味劑市場需求造成擾動有關。

  綜合上述影響,2022年三元生物赤蘚糖醇業務的毛利率從2021年的41.6%減少至10.5%,突然從金餑餑變成了土坷垃。

  另一家赤蘚糖醇大戶保齡寶的情況也類似,2022年實現收入27.1億元,同比減少1.9%,凈利潤為1.3億元,同比減少33.9%。具體業務上,糖醇類產品收入3.6億元,同比減少46.8%,毛利率也降至14.9%,但由于保齡寶業務較多元化,因此對整體業績的影響相對較小。

  從今年一季度的財報看,赤蘚糖醇股的情況還沒有復蘇的跡象。

  2023年第一季度,三元生物實現收入1.2億元,同比減少57.4%,實現凈利潤780.8萬元,同比減少87.6%。保齡寶的一季報顯示收入6.1億元,同比減少7.2%,凈利潤為1705萬元,同比減少60.1%。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赤蘚糖醇的價格變化也能看到目前市場供給的無序,本身這一產品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短期內供給過剩的問題也無法解決。而對于赤蘚糖醇的生產企業來說,當下通過創新降低成本或增加更多應用場景和范圍,可能比等待市場自我調節來得更現實,特別是后者。

  根據中國糖業協會數據,近兩年我國工業消費占食糖消費總量約54%,居民直接消費占比約46%。其中工業用糖中飲料只是一個較小的比例,只占12%,而糖果、冷飲、果汁等分別占到45%、15%和8.5%,代糖依然有較大的應用拓展空間。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甜味劑市場中合成甜味劑占比達52%,位列第一,天然甜味劑占比為29%,糖醇類甜味劑占比18.2%。近年來,隨著高端食品、保健品、減肥產品市場對于低熱量、穩定性的需求,赤蘚糖醇的下游應用范圍迅速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赤蘚糖醇之外,其他天然代糖品類依然保持不錯的增長。

  萊茵生物(002166.SZ)財報顯示,其2022年實現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33%,凈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了50.9%,其中天然甜味劑業務實現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40.4%,主要為羅漢果提取物和甜葉菊提取物。

  在此前的業績會上,萊茵生物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羅華陽也表示,國內代糖市場正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相較于海外市場,應用及配方等方面暫未形成成熟體系,在市場體量、添加規范、配方應用等方面都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朱丹蓬看來,甜味劑代替白糖是一種健康化的大趨勢,但目前國內代糖企業很多還停留在原料供應階段,科技含量不足,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向行業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從而帶動整體飲料及食品行業的發展,則是代糖企業未來需要面對的新課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周唯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05 德爾瑪 301332 14.81
  • 05-05 蜂助手 301382 23.8
  • 05-05 華緯科技 001380 28.84
  • 05-04 慧智微 688512 20.92
  • 05-04 航天南湖 688552 21.17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