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專題:中國華融擬更名為“中信金融資產” 已完成5家牌照類附屬公司的股權出售
來源:不良資產頭條
別了,中國華融!
11月15日,中國華融連發四份公告,震動不良資產行業:中國華融要換名字為“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同時更換成中信集團的司徽;斥資136億港元收購5.01%的中信股份;中信集團系統內派駐一名投行化背景的人才任職中國華融副總裁;完成華融消金、華融證券、華融中關村交易中信、華融信托、華融湘江銀行5張金融牌照的轉讓,實現收益92億元。
至此,中國華融“換血”大動作基本完成。
“華融”將成為歷史深深埋進幾代不良資產人的記憶里。與此同時,信達、東方、長城也在更換投資人的進程中,四大AMC各奔東西,但終究殊途同歸,使命未改。
中國中信金融資產名字由來
中國華融要更名,要換司徽在不良資產行業內或早有耳聞,但是大家更容易想到的是在華融前面加上中信兩個字,頂天了就是“中信華融”,但昨晚華融公告一出,出乎所有人預料,“華融”兩個字直接消失。
“華融代表歷史,但現在都過去了!”接近華融的內部人士表示,“這個新名字很難申請下來,尤其是帶‘中’字頭的,更不容易的是加上‘金融’倆字。”
根據公告:中國華融擬變更公司中英文名稱全稱、簡稱和司徽。具體為:中文名全稱變更后為“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金融資產,英文名全稱擬變更為“China CITIC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簡稱CITIC Financial AMC。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五大AMC在法律、行政上的定義名稱,中信集團于是將“金融”倆個字直接冠在其中,并在英文簡稱中,以“AMC”結尾。相比“中國華融”,“中信金融資產”更具有不良資產行業機構的屬性特征,足見中信集團的強大實力和深厚的背景,以及要讓華融脫胎換骨決心。
除了給華融改名,還要讓華融更深入的融入中信集團。于是,中信集團全資附屬公司中信盛星與中國華融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以136.27億港元轉讓中信股份已發行股份數量的5.01%。中國華融完成此項收購將持有中信股份5.01%已發行股份。
此外,中信集團還派出中信建投投資董事長徐炯煒到任華融副總裁。至此華融管理層完成“大換血”。包括中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正均出任董事長;中信信托并兼任中信旅游集團董事長的李子民成出任執行董事、總裁;中信系的朱文輝、溫金祥出任任副總裁、財務總監以及董事會秘書。
“新副總裁擁有豐富的投行經驗,非常年輕,在目前四大AMC業務轉型的關口,華融應該對其非常期待。”業內人士表示。據了解,現年48歲的徐炯煒畢業于復旦大學會計學專業,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畢業后加入華夏證券投資銀行部工作。2005年12月,徐炯煒到中信建投投行部工作,2019年10月起,任中信建投全資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都是好事,說明中信集團對華融全面支持。”接近華融的內部人士表示。
蟄伏多年的華融殺回來了
2018年華融很多業務都屬于停滯、保守的狀態。2019年年報難產啟動了其風險資產出清的閥門。2019年至今,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超2000億元,這是中信集團進駐后首先要完成的事情,將歷史舊賬算清楚,再重新出發。
2023年上半年,華融在公開市場上收購不良資產債權包將近500億元,占比37%,排名第一;截至9月末,新增收購債權規模超800億元,同比增長119%,繼續保持市場領先。
加入中信集團以來,依托集團綜合性優勢,華融打造了“產融協同紓困化險”模式,今年以來實施協同項目45個。比如,華融協同中信信托等單位,成功實施融創上海董家渡紓困項目盤活資產;華融融德與中信集團成員單位成功實施共益債投資的華晨地產“保交樓”項目;各地分公司也協同中信集團下屬企業支持國企改革和民企紓困等。
11月16日,華融還通告了子公司轉讓情況,截至目前,其完成了華融中關村不良資產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融湘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牌照類附屬公司的股權出售,合并報表實現收益約35億元(母公司層面實現收益約92億元)。
目前,華融的直接子公司僅剩華融金融租賃、華融國際、華融融德、華融實業。11月2日,金監總局批復同意華融金融租賃的注冊資本由59.27億元變更為125.64億元。增資后,華融依然為第一大股東,持股79.92%。
不良資產行業一個時代終結
2018年,賴小民的落馬終結了四大AMC閉眼狂奔的時代。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四大AMC的副總裁開始實行輪崗任職制度。
賴小民案是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大金融腐敗案,巨貪17.88億的賴小民成為十八大以來首個被執行死刑的經濟罪犯。足見其社會影響之惡劣以及給國家帶來經濟損失之龐大。有人認為是其改變了華融的命運,從而改變了四大AMC的命運。但客觀因素上講,四大AMC對于我國來說是新生事物,在完成了剝離四大行1.4萬億不良資產的歷史使命后,需要為自己的商業化轉型探路,并沒有可借鑒的經驗。
從中國信達開創附重組業務開始到四大AMC通過政策性接收風險金融機構逐步擴建自己金控帝國,這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并不知道結局和對錯,所以現在的我們不能以上帝的視角去評判四大AMC的發展歷史。
2020年,第五大AMC銀河資產牌照獲批終結了信達、華融、東方、長城壟斷的寡頭時代;
2022年,中信集團入主華融終結了四大AMC出資人和監督管理人一體的時代。
2023年,全國性AMC迎來第三次的商業化轉型,對外資也進一步開放,其他三家AMC也將易主新東家,中國不良資產行業都將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11月16日清晨,燦爛的朝陽投射在北京金融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上,發出金色的耀眼的光芒。這里是中國金融的心臟,中國信達、中國華融、東方資產亦匯集于此。
此時的華融員工心里有些許傷感,畢竟要告別“華融”,但更多的是對未來中信集團帶給華融向上改變的期待。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