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11”網購“坑”多路滑
來源:深圳商報
【深圳商報廣州訊】(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粵消宣)走過第11個年頭,今年“雙11”網絡購物促銷節又一次掀起消費熱潮。然而,網購路上舊坑未填,新坑已到。
根據“雙11”消費發展變化趨勢,結合歷年網購投訴問題,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廣東省消委會日前聯合向廣大消費者發出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雙11”購物時要注意保存促銷活動細則、商品宣傳圖片、商品訂單頁面、與網店的聊天記錄、支付信息、物流記錄等網購商品及交易信息,以便發生糾紛時有利于維權。11月9日至20日期間,可撥打省消委會設置的“雙11”專線(專線號碼:020-85597315)進行咨詢投訴。
直播帶貨相關投訴快速增長
據介紹,“雙11”網絡購物消費維權領域仍存在一些“老大難”問題,如促銷規則復雜、價格優惠貓膩、活動套路太多、物流服務不力等。此外,隨著網絡消費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一些新矛盾新問題不斷出現,例如如直播帶貨、商家“砍單”、定金陷阱等。
省消委會指出,直播電商是近年興起的熱門促銷方式,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直播帶貨發展迅速,以低價宣傳、超強互動、直觀體驗、網紅效應等特點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但直播帶貨屬新興消費業態,法律規制相對滯后,責任關系多樣復雜,權責邊界不夠清晰(主播、商家與平臺之間責任義務難劃分),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容易發生問題,相關投訴正快速增長。產品質量疏于把關、使用“極限詞”等誘導消費者沖動消費、售后退換貨難以保障等都是消費者投訴突出的問題。因此,消費者面對“雙11”電商平臺直播購物宣傳轟炸時,要保持清醒和理智,要盡量選擇正規平臺且具有專業選品團隊的頭部主播,盡量選擇品質保證且有售后保障的商家和商品,同時不要被直播間營造的“超高性價比”“熱賣”“搶購”“秒殺”等氣氛所感染,避免沖動下單,盲目消費。
警惕“假優惠”價格陷阱
“全年最低價”“定金抵扣”“紅包補貼”“滿減”“限時搶購”“低價秒殺”等各類優惠活動背后,可能存在“假優惠”價格陷阱。一些商家慣用“先漲價再優惠”套路,看似優惠力度很大,實際與平時售價相當。一些商家用“虛構原價”、虛標“劃線價”玩“假優惠”把戲。消費者須擦亮眼睛,建議提前關注想購買商品,留意平時銷售價格,并在不同平臺、商家之間“貨比三家”,以此甄別商品是否真的降價,避免上了“假優惠”的當。
接收海淘境外商品要做好消毒
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消費者無法出境消費,很多國際品牌借助電商“雙11”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以此吸引國內消費者。但當前國外疫情控制不樂觀,消費者在選擇海淘或代購境外地區商品時,務必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根據衛健委、疾控中心等部門的提醒,對于從國外境外進口的商品,消費者收貨時要做好外包裝消殺。無論是快遞外包裝、還是商品外包裝,建議都進行嚴格消毒。此外,包裝箱、包裝盒最好及時丟棄或銷毀,盡量不帶入室內;接觸物品包裝后,要及時洗手消毒;而食用進口冰鮮、冷凍食品,則一定要煮熟煮透,盡量熱吃。
責任編輯:李思陽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