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杜瑋 中國新聞周刊
植發:“禿”如其來的大生意
本刊記者/杜瑋
世界毛發研究權威、耶魯大學教授庫爾特·斯坦恩在其著作《頭發:一部趣味人類史》中寫道:生長旺盛的頭發會傳遞出身體健康、魅力十足和性能力強的信號。也許正是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國內越來越多“禿如其來”的年輕人正在迫不及待地加入植發大軍。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脫發人群的數量已超過兩億人。龐大的脫發人群帶來的結果是,2017年,全國植發行業的營業額已達到92億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地鐵車廂、公交車身、電梯內外……植發廣告無孔不入。“上午植發、下午上班”的口號更讓很多人動心。
在全球范圍內,植發的熱潮早已興起。葡萄牙足球巨星C羅今年3月斥資2500萬歐元在西班牙馬德里開起了植發店。早在七八年前,其老朋友魯尼就花費數十萬元人民幣完成了兩次讓頭發茂盛的種植。市場調研報告稱,預計到2023年,全球植發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未來4年的年復合增速將達到24%。
植發,這門已經有著近兩百年歷史的老手藝,如今已成為時尚與資本競相追逐的寵兒。
男怕老、女愛美
在外人看來,正值青春年少的李妍(化名)并沒有什么脫發禿頂之憂,但這名南京某高校大學生總嫌自己發質細軟,覺得自己的頭發看起來不夠茂密。為此她沒少折騰過,在試過生發洗發液后,她的目標轉向了更直接有效的植發。來北京旅游時,她惦記著自己的這樁心事,陪朋友到中國醫科院整形外科醫院(俗稱八大處醫院)看病時,也順道到隔壁的毛發移植科室求診。在那之后,她很快做了決定:為了美,給發際線加密!
植發的原理并不復雜。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脫發類型都屬于雄激素性脫發,也就是說,是因為部分毛囊對雄性激素更加敏感所致。而植發就是讓對雄性激素最不敏感的后枕部毛囊來“支援”脫發區域,而后枕部的毛囊移植到脫發區后還能保持原有的特性。但同時,后枕部毛囊也是有限且不可再生資源,因此,植發實際上是一個“拆東墻補西墻”的過程。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植發技術有兩種:一種是切1.5厘米寬的頭皮條,再分離其上的毛囊單位,進行種植,英文簡稱FUT,俗稱為“切頭皮條”;另一種是用直徑1毫米左右的空心鉆,點狀提取毛囊單位,英文簡稱FUE。
被稱為FUE的點狀取材方式,患者在局部剃頭后,植發醫生用空心鉆從其后枕部分散提取毛囊單位,之后再種植到脫發區域。圖/IC
由于點狀提取要局部剃頭,切頭皮條方法相較而言又有著略高的成活率,李妍選擇了后者。這次她要移植的毛囊單位為700個左右,花費總計10000多元。市面上,每個毛囊單位移植收費大多為10~20元。一般來說,植發際線要動用1000~2000個毛囊單位;而對于脫發嚴重者,將有3000~4000個毛囊單位需要“異地搬遷”。
當天,給李妍做手術的是八大處醫院毛發移植中心主任蔣文杰,從2009年起,他便開始操刀這一領域。做完術前驗血檢查與設計好發型方案后,蔣文杰在李妍后枕部用馬克筆畫好了長7厘米、寬1厘米左右的供應區域。在經過局部麻醉后,蔣文杰用手術刀從患者后枕部切下寬度1厘米左右的頭皮條,其中關鍵在于將毛囊完整取下,不要損傷。接下來,護士將頭皮條切成若干小方塊,再對每個小方塊的脂肪進行分離,將其切分成一個個毛囊單位,放到浸泡在培養皿鹽水中的方形紗布上,培養皿下方還放有冰盒。整個分離全程保持濕潤,以保證毛囊的成活率。
分離毛囊的同時,種植也同步展開。蔣文杰戴著1.8倍的放大鏡,用直徑1毫米左右的針頭在患者頭部的種植區域打孔,另一手拿著鑷子將毛囊同步種入。
種植完成后,新植入的毛囊有一到三個月頭發的脫落換茬期,之后,正常生長,6~8個月后會見到成效。毛發移植是個體力活,也是一個團隊戰。當天,整個手術耗時近5個小時。在蔣文杰的印象中,近5年來,來植發的人群明顯變多。他所在的科室經常手術要從早做到晚,最多時一天五臺手術。
在雍禾植發總裁兼CEO張玉的觀察中,如今,男女植發人數的比例為7:3,其中女性多為藝術種植,即眉毛、發際線、美人尖等種植;此前,這一比例為8:2,甚至9:1。盡管女性人數不斷攀升,男性依然是植發的主力軍,這其中,“碼農”又成了這一產業的代言人。
互聯網醫美平臺更美此前發布的《2018年雙12醫美消費報告》中,深圳、北京兩大IT重鎮都是植發業發達地區。網絡笑話調侃說,“程序猿”一身行頭高達4萬元,其中衣服鞋子和包包加起來都不到1萬元,但植發一項就占了3萬多。在IT行業,年薪百萬雖然并不少見,但“996(即從早9點到晚9點一周6天)”的工作強度也是業內常態。工作壓力大令“碼農”成為脫發的主力人群,而高薪又使他們具備了植發的經濟實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北京醫師協會醫療美容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趙俊英認為,美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顏面美和毛發移植關系頗大,“有些人臉上都挺好,但是頭發稀,臉就美不起來。有人實際上年齡才30歲,但是沒頭發,可能就顯得像40歲、50歲。”
發際線無聲地暴露著你的年齡。當楊冪在影視劇中露出寬闊的腦門,陳奕希在跳傘視頻中發際線高出了新境界,再到抖森和吳彥祖兩大男神因發際線后移形成“頭上有貓”的發型時,都能引來粉絲們的驚呼。艾瑞咨詢此前發布了《2018年中國植發行業研究報告》,其中寫道:在顏值文化流行的今天,“頭發少顯老”是很多用戶的痛點,植發后希望能顯得年輕一些是最主要的訴求,這在男性上突出明顯,而對女性來說,追求美是選擇植發最主要的動因。
在這樣的心理動機下,植發正在向各個職業群體蔓延,并呈現年輕化態勢。在有著13年毛發移植經驗的行業專家宋石磊的觀察中,大學生植發的比例能占到年輕人群體的30%。雍禾2017年下半年的到診數據中,18歲~30歲的人群占據了半壁江山。
植發江湖
植發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22年德國醫生進行的毛發移植動物實驗。1959年,美國皮膚科醫生Norman Orentreich提出了“后枕部是植發優勢供區”的概念,被譽為現代毛發移植之父。1995年,美國外科醫生William Rassman與同事確立了FUT,即“切頭皮條”的毛發移植技術。
1997年10月,在北歐學習植發技術的王繼萍夫婦回國,在八大處醫院建立了國內公立醫院系統第一家毛發移植中心。此前一個月,曾任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住院醫生、留美歸來的醫學博士季鷹成立了國內首家民營毛發移植中心,此后,又設立了名噪一時的新極點植發,開設了多家連鎖分店。自此,毛發移植這門技術在國內公立、民營醫院先后開展。
但最初,因為做一臺毛發移植手術的費用要上萬元,對于普通民眾而言,既不知道什么是植發,也消費不起,植發主要面向小眾、高端人群。
2005年前后,碧蓮盛、科發源、雍禾三家日后的行業巨頭相繼建立,開始將植發推向大眾市場。王繼萍用“陡增”來形容此后十多年國內植發行業的發展。不過,民營機構的植發生意并不是從一開始就高歌猛進的。張玉稱,在雍禾剛開業的最初兩年,一個月流水幾萬塊錢。到了2008年,一個月能做30臺手術就算高銷量了,“流水沒有超過百萬的”。
植發行業真正步入發展快車道是2013年。當年,雍禾就做了3000萬元流水,相當于1400多臺手術,此后,業績連年翻番。到2018年,營業額達到9.5億元。如今,雍禾平均每天的手術量都能達到100多臺。
王繼萍認為,民營植發機構的快速發展與市場營銷不無關系。2008年前后,Rassman于2002年提出的FUE技術被逐漸引入國內,因不用開刀,給患者造成的術后痛苦少,被商家冠以“無痕手術”的美譽,大肆宣傳,對脫發人群形成了很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對于沒有外科手術基礎的人而言,這一技術又相對容易上手,故而成為民營植發機構急遽擴張的法寶。
相比民營機構的熱火朝天,毛發移植在公立醫院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2008年,王繼萍被特招到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擔任燒傷整形科毛發移植中心負責人,其手術預約通常得提前一兩個月,但每天能做的量也只有一兩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謝祥自2010年起,開始做毛發移植手術,在如今植發需求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一年的手術量也就200臺左右,遠遠無法和民營機構相比。
對此,王繼萍解釋說,一方面,由于公立醫院科室、診斷病種繁多,毛發移植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在醫學領域中,植發的重要性又沒有那么強,更多屬于錦上添花;另一方面,做毛發移植手術,往往需要一個團隊,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相比其他手術,毛發移植手術時間成本高,但經濟收益并不高,使得很多醫院不愿花大量人力、財力投入。即便是對于毛發移植重視的醫院,能做的手術量也很有限。
張玉稱,目前植發行業的版圖中,全國連鎖機構占到的市場份額大約35%,各省市當地的植發機構能占有30%的市場,整形美容機構拿走25%,剩下只有約10%的份額才屬于公立醫院。
植發亂象
在世界范圍內,切頭皮條(FUT)與點狀提取毛囊單位(FUE)兩大技術的應用比例各占一半,但在國內民營醫院中,運用FUE技術的比例卻高達90%,甚至一些機構早已將FUT技術棄之不用。在廣告的過度宣傳下,在蔣文杰的科室,FUE技術的應用比例也不得不隨著患者的主動要求而攀升。
蔣文杰稱,實際上,兩種技術各有優缺點。FUE雖不像切頭皮條術后會留下一條線狀疤痕,但同樣也會有點狀瘢痕散布其間,“無痕是相對的,有痕是絕對的”。同時,FUE也更多適用于小面積植發需求,而且,在操作過程中,由于頭發生長出的角度與內部毛囊的角度不完全一致,取發時,只能盲取,在方向、深淺把控不好的情況下,很可能截斷毛囊,影響最終成活率,并損失供區毛發。包括這一技術發明人Rassman在內的多國學者都認為,FUE對于某些病例可以選擇性使用,但不能取代FUT即切頭皮條技術作為常規獲取毛囊的手段。
更讓脫發者摸不著頭腦的,是各種新技術名詞和專利。瀏覽各大植發機構網站,微針技術、加密技術、FUE1.0、FUE2.0……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但事實上,植發技術發展至今,取材方式無非是上述兩種,而種植上,也僅有寶石刀、針頭等器具的差別。
“市面認為越小的鉆收費越貴,其實這是不太科學的。”宋石磊說,每個人頭皮的質地、每個毛囊單位長幾根頭發,都不相同,“如果用過小的鉆,長4根頭發,只能取下兩根,旁邊兩根‘咔嚓’斷了。”而對于種植而言,也不是一味地越密越好,國外研究數據表明,毛發移植建議的種植密度為每平方厘米30~40個毛囊單位。
對于“發友”們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自己適不適合做植發、什么時候做植發、會不會有后遺癥。
在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會分會毛發學組發布的《中國雄激素性禿發診療指南》中,輕中度脫發被推薦應先用藥物治療,植發只被指適用于中重度脫發,適合在藥物治療1年后沒有改善及重度脫發的人群中使用。
而且,如果未來大面積脫發,植發也沒有太大意義。“后枕部毛囊會過度開采,前面的頭發又會不斷地掉。”謝祥舉例說,像戈爾巴喬夫那樣的頭發,植發就沒太大必要。而如果正處于一個急速脫發期,也要先用藥,等頭發脫落相對穩定時,再考慮植發。否則,移植的頭發‘發芽’了,但原生發還在大規模脫落,會影響美觀。微博上熱傳的韓國慶北醫院毛發移植中心負責人也曾公開表示,M型脫發的年輕人,如果植發只處理兩側脫落部分,等脫發繼續加重時,會看上去像個小龍人。M型脫發是常見的雄激素性脫發,其前額發際線因脫發而變成M型。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資源的有限度。蔣文杰分析說,后枕部毛囊單位共計1.2萬個,其中可用量為6000左右,“拿有限的量去補大量的脫發,是不夠的。拆東墻補西墻,不能把東墻拆塌了。”因此,醫生要對植發患者有長期的考慮。
中德毛發移植整形醫院院長、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副會長徐霞曾遇到沈陽一個患者,在初次植發失敗后,又接連做了六次修復,造成后部資源虧空,再無挽救的余地。每個月她都會接到三十余例成活率低、種植“雜草叢生”等各式各樣植發失敗的患者。
除了美觀,安全更是首要的問題。據印度媒體報道,今年3月,印度一富商在做了12個小時植發手術后,出現呼吸困難而緊急送醫,最終醫治無效死亡。警方稱,其死因是過敏性反應引發的器官衰竭。
在王繼萍看來,植發手術一般耗時較長,雖然和其他手術相比創傷小、風險小,但進入手術室,一動刀子,就意味著風險。而且,雖然人體頭面部血液循環豐富,不易造成感染,但整個手術過程中頭皮感染壞死的病例依然存在。因此,要確保無菌環境和無菌操作,做好術前檢查,除了傳染病,出凝血、心臟、血壓、血糖等方面的異常也可能造成危險。
要想避免一切潛在風險,需要專業的植發機構和醫護人員。但目前而言,植發機構魚龍混雜、連鎖店盲目擴張、專業植發人員嚴重不足是這一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一些生活美容院、理發店甚至都加入進來,器械重復使用、鑷子生銹、醫生“空掛牌”、護士代替醫生做手術的情況屢有發生。而一些非整形外科醫生,甚至高中畢業生經過短短一周培訓,就開始在患者頭上做試驗,甚至有的人一邊對照著FUE器械說明書,一邊給患者做手術。
人力成本降低的情況下,低價營銷也變得常見。術者技術不熟練時,就用低價招徠顧客作為“試驗田”;另一方面,由于對移植毛囊單位數量的檢測不容易進行,商家會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取材數量與移植量與事先約定的不相符,“多說少做”。
王繼萍認為,對于植發機構而言,要具備毛發移植的行醫資質,醫生也要有整形外科醫生或皮膚美容外科醫生的資質,才可以進行毛發移植。而培養一個合格的植發手術醫生,至少要連續半年從分離到種植全方位的實踐歷練。政府部門應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如果罰個一兩萬,那做兩臺手術就掙回來了”。對于植發機構而言,要建立對信譽的考評機制,增加違法成本。此外,對于每一個患者來說,植發不是終點,后續的藥物治療、調整生活作息規律等依然關鍵。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