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場關于配制醬油中是否含有致癌物氯丙醇的爭論愈演愈烈。今天上午,石家莊珍極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的一番話,使這場關系百姓身家性命的爭論更加復雜。
爭論源于即將執行的關于釀造醬油、配制醬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的國家標準。標準要求,今年9月1日以后,市場上銷售的釀造醬油和配制醬油必須注明是配制的還是釀造的。
據悉,這兩種醬油的主要區別是,配制醬油中加入了一種叫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的物質,其中含有致癌物———氯丙醇;而釀造醬油則不會含有氯丙醇。據介紹,氯丙醇有4種異體結構,其中三氯丙醇對人體危害最大。除了用于生產配制醬油,內含氯丙醇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還廣泛用于蠔油、雞精、方便面調料和一些休閑食品的生產。
1999年,歐盟曾3次對從中國進口的醬油抽樣檢查,發現三氯丙醇嚴重超標。為此,歐盟將派代表團來華考察。如果中國醬油中氯丙醇繼續超標,歐盟將限制中國醬油出口到歐洲市場。很快,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醬油成了百姓關注的焦點。
生產配制醬油的主要是廣東、福建的一些廣式醬油生產廠家。它們立刻反擊:我們的產品并無致癌物,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一家企業甚至打出大幅廣告:“‘歐盟封殺中國醬油’另有隱情,××不含三氯丙醇,歡迎歐盟來考察。”
對此,張林表示:“我們不贊成將釀造醬油劃分為‘南派、北派’或‘廣式、非廣式’。這種以地域劃分醬油類別的方法既不科學,也不符合現實。隨意稱為‘×派’、‘×式’,只能使消費者更加迷茫。”他還說,釀造醬油與配制醬油的本質區別在于是否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廣式醬油在釀造醬油中添加食用菌或海產食品的提取液,應當屬于釀造醬油眾多花色品種之一。
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魏祥云也說,高質量的配制醬油,也可能不含三氯丙醇。廣東的醬油特色是在醬油中加入草菇或海鮮提取液,與釀造、配制無關。根據醬油國家標準的強制性條款,企業所生產的醬油只要不是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摻兌而成的,就不算是配制醬油。
3月24日,北京一家媒體的一篇報道,猶如一枚重磅炸彈,令已處于混戰中的醬油“南北戰爭”升級為“世界大戰”。報道稱,歐盟專家團來華考察醬油是非常平常的事,并沒有限制符合條件的中國醬油出口。有關經貿專家也提醒一些企業,企業間競爭還得依靠真本事,別總拿“國外機構”說事兒。
對于上述說法,珍極集團董事長張林強調,歐盟是否全面封殺中國醬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嚴格防止配制醬油中氯丙醇超標,“我們更應關注中國老百姓正在吃的醬油是什么樣的”。
張林透露,國外已研究出去除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中的氯丙醇的技術方法。但許多生產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的國內廠家規模不大,技術落后,設備簡陋,檢測儀器缺乏,引進去除技術和設備也難以辦到,因此無法保證生產出符合標準的產品。用不合格產品制成的配制醬油也無法保證合格。
但根據即將執行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國家標準中的強制性條款,每千克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中,氯丙醇含量不能超過1毫克。也就是說,即使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配制醬油中仍可能含有氯丙醇。
據此,張林認為,在目前檢驗儀器缺乏和檢測標準尚未出臺的情況下,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要求生產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的企業,銷售時必須提供氯丙醇檢驗合格證;以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為原料生產配制醬油的企業,必須向供貨商索取本批氯丙醇檢驗合格證,否則就不能進行生產和銷售。
在3月17日舉行的醬油國家標準宣傳會上,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郝煜曾預言,國內肯定會發起配制醬油、釀造醬油之爭。從事態發展看,醬油之爭在短時間內還很難分出勝負。到底誰離事實更近,本報將繼續關注。(本報記者羅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