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分析評論

專家:“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專家:“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中國新聞網|2019年07月09日  19:50
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主要面臨什么困難?
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主要面臨什么困難?

中國經營報|2019年07月06日  04:45

最新新聞

多地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 80后還能領養老金嗎?
多地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 80后還能領養老金嗎?

  原標題:多地養老金上漲,80后將領不到養老金?最新回應來了 來源:新京報 養老金是現收現付的,只要下一代人在工作在繳費,上一代人就能一直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調整的“靴子”終于落地! 7月10日,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等13省/市發布2019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方案。據悉,各省市今年的養老金調整,主要手段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等方式,將養老金調整與繳費年限等掛鉤,既體現了社會公平,又體現了多繳多得、重點關懷等原則。 今年3月20日,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將調整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確定。 從總體來看,多省市對養老金進行調整后,今年各省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均有所上漲。 退休人員養老金今年定額增加約為20元-60元 新京報記者根據各省市人社廳發布的文件進行整理后發現,定額增加部分各省市調整水平不一,大多數在20元/人/月-60元/人/月的區間。廣東省、上海市等發達地區,其定額調整幅度略高,每人每月定額加發60元。 定額增加較低的有遼寧省,根據其調整方案,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職)人員每人每月僅增加25元。但若工作時間較長,遼寧省的定額調整幅度也較大。例如。1954年1月1日后參加工作、2017年12月31日前退休(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5元。 還有一些省份,今年調整的定額部分比去年有所增長。例如,安徽省定額部分為45元,比去年提高5元。 大多數省市的定額增加幅度比較普適,同時也有湖北省、遼寧省等對定額增加的部分采取根據退休年份不同等進行分級。 湖北省規定,1995年12月31日前退休、退職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1996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200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 除了定額增加外,還有的省市2019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到底能漲多少,還與其繳費年限等掛鉤調整政策有關。 廣西壯族自治區規定,掛鉤調整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但不含折算工齡)每滿一年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是按本人2018年12月應發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5%增加月基本養老金,這些規定實際上就體現出了“多繳多得”的原則。 高齡人員受照顧 多地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大多數省市還設置相關的適當傾斜政策,對高齡退休群體重點關照。陜西省規定,對70周歲至74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對75周歲至79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對80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當然,這一福利與定額增加等優惠政策是可以同時享受的。 北京市規定,2018年12月31日(含)前年滿65周歲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再增加基本養老金。具體規定為:年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60元;年滿80周歲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 山西省人社廳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山西省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174元,增幅5%左右。湖南省人社廳表示,今年湖南退休人員養老金相較2018年的月人均增加134元,調整金額小有增加。 陜西省人社廳舉例稱,張大媽,1954年12月出生,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為23年3月,2018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2123.88元。按照今年的調整辦法,張大媽每月的養老金多了133元,其中定額調整增加了54元,掛鉤調整可以增加79元,調整后月基本養老金為2256.88元。 養老金調整舉例說明來源:陜西省人社廳 據悉,從今年6月中旬至今,已有不少省市將需要補發的養老金發放到了廣大企業退休人員手中。廣東省等表示,將于7月底前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有報告稱2035年養老金耗盡結余 “80后”的養老金會受影響嗎?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的言論于近日引發網友熱議。實際上,這一觀點始于今年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簡稱《報告》)。 《報告》稱,僅從制度贍養率上看(不考慮人均待遇的提高),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支付壓力在不斷提升。簡單地說,2019年是由接近2個繳費者來贍養1個離退休者,到了2050年則是幾乎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1個離退休者。 《報告》預測,在“大口徑”(包括財政補助)下,2019年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為4.26萬億元,此后持續增長,到2027年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后開始下降,到2035年耗盡累計結余。 因為這一時點正好契合“80后”將來退休的時點,那么他們的養老金會受到影響嗎,這樣的“擔憂”曾在報告發布后引發集體熱議,如今,這一觀點再度引發大眾的關注。 對此,7月9日人社部有關司室負責人出面回應稱,這(上述觀點)是對養老保險制度理解不到位。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對于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發布《報告》的機構——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老百姓擔心今后領取養老金會出現問題,是正常的。因為基金累計結余耗盡之后,養老金還能否按照現在的速度增長,按照現在的待遇替代水平去發放養老金,這些問題普通老百姓肯定會擔心的。 張盈華進一步分析稱,現在網絡上有一些說法,說“80后”退休金沒了,其實這是誤解。因為養老金是現收現付的,只要下一代人在工作在繳費,上一代人就能一直領取養老金。不過,由于人口老齡化長期存在,而且越來越嚴重,如果還按現在的退休辦法,制度贍養結構就會繼續惡化,養老金的待遇肯定就不能像現在這樣增長了,不然工作的一代會不堪重負。 “為了退休后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現在工作的人就要盡早多儲備,盡早做預防。現在80后、90后甚至馬上開始工作的00后,都可以早一點加入養老金的第二支柱、第三支柱,通過長期投資和積累,在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金之上增加補充養老金。”張盈華說。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宇 校對 張彥君[詳情]

新京報 | 2019年07月11日 08:59
80后無養老金可領?人社部:完全保證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80后無養老金可領?人社部:完全保證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這你也能信! 近日,網上流傳“養老金到2035年將耗盡結余,80后很可能無養老金可領”的消息引發熱議: 其實,該微博提到的研究報告于今年4月份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4月23日舉行的一季度例行發布會上,就否定了“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謠言,強調我國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1億人、1.97億人、2.3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總支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4月10日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聶明雋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實際上,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今年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進一步緩解部分省份的基金收支壓力。 同時,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養老金的大盤子是有保障的。 “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 [詳情]

央視財經 | 2019年07月09日 21:26
專家:“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專家:“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原標題:專家:“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悲催,“80后”未來沒有養老金可領? 作者:李金磊 養老金結余到2035年將耗盡? 80后成無養老金可領第一代? 7月9日,很多人尤其是80后小伙伴們被這個新聞嚇了一跳:這是真的嗎?難道80后真的這么悲催嗎?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據2019年4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未來30年間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后便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到2035年將耗盡累計結余。 文章稱,如果按照退休年齡60歲來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后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看到這篇文章后,很多80后表示哭暈在廁所:怎么什么壞事都讓80后趕上了? 不過,先別著急哭,養老金運營雖然現在面臨一定壓力,但可能沒你想象中那么糟糕。 一個事實—— 繳錢的人少了,領錢的人多了 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總體上是不差錢的。 不過,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60周歲以上人口是2.49億,占總人口的比例是17.9%,其中65周歲以上是1.67億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是11.9%。 人口老齡化對養老保險的影響比較深,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養老保險的撫養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人社部數據顯示,上個世紀90年代,大概是5個人養1個人,到2018年底已經下降到2.66養1個人。 撫養比下降意味著啥?這意味著,繳錢的人少了,領錢的人多了,如果持續下去,不采取積極應對措施,會對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壓力和挑戰。通俗來說,就是養老金結余真的會耗完的。 一顆“定心丸” ——能保證養老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7月9日,對于媒體報道的“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80后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人社部回應表示,相關內容已在一季度發布會中進行過發布。 其實,在今年4月23日人社部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曾就相關問題回應過,并且發了一顆“定心丸”—— 對于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有啥辦法? ——五大措施 那么,到底有什么措施能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呢?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有五方面措施—— 1、實施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政策,做大養老保險的“蛋糕”。 2、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負擔,幫助困難地區確保發放。 3、不斷增加戰略儲備基金,目前,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 4、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 5、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積極穩妥地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加大基金中央調劑力度、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基金監管等。 聶明雋說,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 專家說法 ——“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記者表示,2035年養老保險累計結余耗盡,這是精算報告預測的結果,前提是在養老保險企業繳費比例降到16%、維持現在所有的制度不變等假設條件下測算出來的。 張盈華表示,因為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重,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耗盡的結果是必然存在的,無非就是早一年、晚一年的問題。在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這些國家都有類似的精算報告來預測基金結余消耗的時間,以此作為政策決策者的參考,來對制度進行參數調整和進行制度改革。 “但是,說80后將沒有養老金可領,這是嚴重誤讀和誤解,”張盈華說,因為養老金制度從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基金結余的,都是當期收、當期發。后來是因為收大于支,就有了一些基金結余,所以不管結余多少,養老金都是會有發放的。 張盈華舉例說,比如,黑龍江的養老金累計結余耗盡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但黑龍江的養老金也一直是保證足額發放的,而且養老金待遇該調整就調整。 張盈華稱,所以,有關媒體所說的“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危言聳聽,而且是嚴重誤讀,是不負責任的。[詳情]

中國新聞網 | 2019年07月09日 19:50
楊志勇: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問題根源是人口老齡化
楊志勇: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問題根源是人口老齡化

  原標題:南財快評:努力加強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 作者:楊志勇  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2035年養老金結余或將耗盡,這是最近中國社科院的一份研究報告給出的看法。人社部今天回應表示,這個報告對養老金制度理解不正確,目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4.78萬億,有著較強的保障能力。但是相關主管官員也表示,確實結構性矛盾很突出,地區之間不平衡。今天另據媒體報道,各地正在協調養老金省級統籌的時間表,預期2020年實現養老金的省級統籌的基礎上,完善中央調劑制度,希望由此進一步加強全國統籌。  人保部的回應可以說是對公眾的及時釋疑,但是可能的養老金結余耗盡,依舊是一個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回歸到養老保險制度的本源問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旨在彌補個人養老和家庭養老的內在缺陷。工業化和城市化之后,由于人口跨區域流動,個人養老和家庭養老的社會基礎不復存在,這也是人保部所謂的結構性問題的所在。這些缺陷不能消除,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案只能是朝增強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努力。  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是從現收現付制轉軌而來,老人和中人的個人賬戶做實一直面臨挑戰,一些地方養老金支付困難,甚至連個人賬戶資金都被挪用。做實為什么難?做實能不能做到?做小做實沒有意義,做大做實又困難重重。與其死守現行制度,不如加快養老保險制度的轉型,以名義賬戶制確認代之。個人賬戶的意義是給參保者提供養老保障。做實的賬戶和名義賬戶功能完全可以一樣。考慮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制度的實際,名義賬戶制更符合中國實際。  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問題的根源在于人口老齡化。無論選擇什么樣的具體制度,都是年輕人養老年人,工作的人養不工作的人。未富先老令中國養老保險的難度超過老齡化的西方國家。快速老齡化讓問題解決更為緊迫。劃撥國有股,變現部分政府資產,給養老保險基金更多注資,為全國社保基金提供更多的戰略儲備,都是必須的。延遲退休年齡也應逐步到位,特別是健康狀況改善預期壽命延長,更是讓延遲退休的緊迫性進一步加強。最后,還需要盡快調整人口政策,讓人口結構更加合理,是應對從人口老齡化的根本之策。 [詳情]

21世紀經濟報道 | 2019年07月09日 16:53
新京報:社保“費改稅”能解決養老金可持續難題嗎?
新京報:社保“費改稅”能解決養老金可持續難題嗎?

  社保“費改稅”能解決養老金可持續難題嗎? 作者: 李長安(經濟學者) 實行社保“費改稅”,將對維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確保其可持續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近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在某論壇上提出,應加快推進社保“費改稅”的步伐,以解決目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問題。即個人賬戶的8%可以不再按交費的形式,而是以稅收的形式放在個人所得的欄目中,從而回歸個人賬戶的本來功能。與此同時,采取稅收優惠的方式,鼓勵“個人養老賬戶”里面的錢拿去投資,以達到跑贏通貨膨脹率、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社保“費改稅”有現實需求 社會上關于社保“費改稅”的動議由來已久。但之所以久議不決,主要還是緣于對于社會保障性質的不同認知。 比如,反對者就認為,作為社會保險的“五險一金”并不完全符合稅收的固定性、無償性和強制性原則,尤其是無償性屬性,因而判定作為有償性的社會保險屬于繳費性質。 但不少贊成者認為,社會保險帶有強烈的共濟性質,并且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必要措施,因而具備了無償性的屬性。況且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普遍采取的是社會保障稅的做法。比如,目前發達國家社保繳款占總稅收的平均比例大都超過了25%,并且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只有美國等少數國家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對于我國而言,實行社保“費改稅”,也有較為強烈的現實要求,同時也具備了比較扎實的實踐基礎。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社會保障的負擔將會持續加重,而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就成為其中的關鍵。雖然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社保基金總體上仍收大于支,并且還有不小的結余。但從未來的發展來看,社保基金的結余極有可能逐漸縮小并最終枯竭,進而產生支大于出的風險。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不久前發布的《2018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0901億元,基金結余平均可以滿足17個月的支付,能夠保證按時足額發放。 但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養老金的“收支差”持續收窄的問題將更為嚴峻。中國社科院不久前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的測算結果顯示,在企業繳費率為16%的基準情境下,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后將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到2028年,當期結余將首次出現-1181.3億元,最終到2050年,當期結余跌落到-11.28萬億元。 社保“費改稅”有經驗可鑒 實行社保“費改稅”,將對維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確保其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首先,稅收的強制性將有利于擴大征繳覆蓋面。根據《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8》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超過七成的企業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為職工繳納社保,其中32%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的下限繳納。也就是說,大多數職工都沒有享受到應有的社保待遇。很顯然,通過稅收的強制征繳,社保的覆蓋面將大大提高。 其次,有利于充分發揮社保基金的共濟性和共享性。在原有的繳費模式下,我國社保基金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地區不平衡問題。但由于受到統籌層次不高和地區保護問題,社保基金的不均衡現象無法突破。如果實行“費改稅”,那么政府就可以真正做到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其共濟性和共享性困難將迎刃而解。 最后,有利于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在社保“費改稅”后,如果能夠按照設想的那樣坐實個人賬戶,并采取稅收優惠的辦法,采用委托專業機構投資的方式,將大大拓展社保基金的投資渠道,擴大投資規模。 從國內外的資本市場來看,社保基金都是一支重要的機構投資力量,并通過資本市場投資獲取一定的收益。這是避免社保基金躺在銀行“睡大覺”,甚至跑不贏通貨膨脹率的重要途徑。 但是,社保“費改稅”后會不會導致中小企業的負擔加重?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實際上也能避免。比如,降低各地中小企業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再比如,降低社保費率。今年5月1日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開始正式實施,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至16%。同時,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此外,多省份也降低了社保繳費基數。 有關研究機構通過測算發現,如果社會保障由費改稅,社會保障的稅率將會隨著社保覆蓋面由2018年的35%提高到2027年的96%,而社保稅率將由39.2%降低到18.27%。這其實符合當前中央降低宏觀稅負、降成本的基本要求。 事實上,我國已經基本具備了社保“費改稅”的實踐條件,在“費改稅”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比如,從今年1月1日開始,各項社會保險費已經正式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此外,我國已在成品油、環保兩個領域正式進行了“費改稅”的實踐,還有一項水資源“費改稅”還在試點階段。從具體實施情況來看,之前的幾次“費改稅”都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因而,社保領域的“費改稅”未來效果可期。[詳情]

新京報網 | 2019年07月09日 15:31
報道稱80后無養老金 人社部:對制度理解不到位
報道稱80后無養老金 人社部:對制度理解不到位

  有媒體報道稱,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80后”將無養老金。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7月9日,針對有媒體報道“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80后’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的報道,人社部有關司室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養老保險制度理解不到位。 7月8日,一媒體在其名為《社科院報告: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 專家建議年輕人盡早籌劃養老投資》的文章中引用了《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數據。文中說,未來30年間,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后便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到2035年將耗盡累計結余。 文中表示:“如果按照退休年齡60歲來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后’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對此,人社部有關司室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養老保險制度理解不到位。這位負責人表示,對于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這位負責人還表示,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針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有明確解釋。 在今年人社部一季度的新聞發布會上,對于我國養老保險應對老齡化壓力,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明確,國家通過實施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政策,做大養老保險的“蛋糕”,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通過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負擔,幫助困難地區確保發放。 “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是客觀地說,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不僅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不統一,基金結余差異也非常大。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結構性矛盾問題是養老保險運行的主要矛盾。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聶明雋說。 聶明雋還介紹,從本世紀初開始,國家就建立了戰略儲備基金,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 此外,聶明雋還提到,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2019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 聶明雋表示,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采取綜合措施,積極穩妥地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加大基金中央調劑力度,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基金監管等,同時不斷加強制度的自身建設,使制度內在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更加健全。 聶明雋表示,人社部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詳情]

新京報 | 2019年07月09日 14:14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 這個事情早辟過謠了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 這個事情早辟過謠了

  近日,網上流傳“養老金到2035年將耗盡結余,80后很可能無養老金可領”的消息引發熱議: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過往的報道中就已經說過(詳情)。該微博提到的研究報告于今年4月份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今年4月23日舉行的一季度例行發布會上,就否定了“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謠言,強調我國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養老金2035年將耗盡結余? 人社部:能保證長期足額發放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1億人、1.97億人、2.3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總支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4月10日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聶明雋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實際上,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今年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進一步緩解部分省份的基金收支壓力。 同時,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養老金的大盤子是有保障的。 “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 養老金發放有保障 多地積極應對 “社保降費率”政策落地已兩月有余,據中新經緯客戶端最新統計,今年以來,31省份均公布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方案,將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一步降到位,并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期限延長。 社會保險繳費標準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和參保人員的繳費負擔。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是給企業“減負”、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舉措。 人社部表示,社保降費方案實施到位后,2019年按照新方案可減輕企業養老保險繳費負擔1900多億元,減輕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負擔1100多億元,3個險種合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很多職工會關注,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以后,養老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是否會受到影響?別擔心,降低社保費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保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此前表示,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在有效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同時,確實會減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加大基金收支壓力,但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收大于支,滾存結余不斷增加,總體上不會造成養老金支付風險,不會影響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根據最新年報統計,2018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項收入3.7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2018年底基金累積結余約4.8萬億元,有較強的支撐能力。 從地方來看,各地人社部門也給廣大職工送上了“定心丸”,多地強調降費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四川人社廳表示,從該省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現有結余看,總體上能夠支撐養老保險制度性降低費率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降費并不意味著社保待遇的下降。 河北省財政廳表示,降費會減少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河北已經制定了風險防控預案,財政部門和人社部門會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各級財政會繼續加大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同時,中央調劑金補助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建立缺口分擔機制,通過盤活存量資金、處置國有資產、財政預算安排等多渠道籌資彌補基金收支缺口,建立風險儲備金。 內蒙古財政廳指出,內蒙古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比較穩健,具有較好的支撐能力。2018年,內蒙古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14.9億元;基金支出739.8億元,中央調劑金受益30.5億元,基金當期結余5.6億元,全區基金累計結余572億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將與相關部門采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化解基金收支壓力,能夠確保不會形成養老金支付風險,切實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遼寧是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遼寧省人社廳表示,企業社保繳費負擔較重,不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省的營商環境。降低費率后,參保繳費“門檻”下降,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的職工納入到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實施方案》落實到位后,僅企業養老保險預計2019年可減輕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110億元左右。 [詳情]

經濟日報 | 2019年07月09日 12:59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經濟日報:早就辟過謠了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經濟日報:早就辟過謠了

  原標題: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經濟日報:早就辟過謠了 近日,網上流傳“養老金到2035年將耗盡結余,80后很可能無養老金可領”的消息引發熱議:養老金2035年將耗盡結余?   人社部:能保證長期足額發放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1億人、1.97億人、2.3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總支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4月10日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聶明雋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實際上,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今年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進一步緩解部分省份的基金收支壓力。 同時,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養老金的大盤子是有保障的。 “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養老金發放有保障 多地積極應對 “社保降費率”政策落地已兩月有余,據中新經緯客戶端最新統計,今年以來,31省份均公布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方案,將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一步降到位,并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期限延長。 人社部表示,社保降費方案實施到位后,2019年按照新方案可減輕企業養老保險繳費負擔1900多億元,減輕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負擔1100多億元,3個險種合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很多職工會關注,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以后,養老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是否會受到影響?別擔心,降低社保費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保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此前表示,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在有效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同時,確實會減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加大基金收支壓力,但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收大于支,滾存結余不斷增加,總體上不會造成養老金支付風險,不會影響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根據最新年報統計,2018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項收入3.7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2018年底基金累積結余約4.8萬億元,有較強的支撐能力。 從地方來看,各地人社部門也給廣大職工送上了“定心丸”,多地強調降費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四川人社廳表示,從該省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現有結余看,總體上能夠支撐養老保險制度性降低費率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降費并不意味著社保待遇的下降。 河北省財政廳表示,降費會減少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河北已經制定了風險防控預案,財政部門和人社部門會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各級財政會繼續加大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同時,中央調劑金補助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建立缺口分擔機制,通過盤活存量資金、處置國有資產、財政預算安排等多渠道籌資彌補基金收支缺口,建立風險儲備金。 內蒙古財政廳指出,內蒙古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比較穩健,具有較好的支撐能力。2018年,內蒙古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14.9億元;基金支出739.8億元,中央調劑金受益30.5億元,基金當期結余5.6億元,全區基金累計結余572億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將與相關部門采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化解基金收支壓力,能夠確保不會形成養老金支付風險,切實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遼寧是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遼寧省人社廳表示,企業社保繳費負擔較重,不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省的營商環境。降低費率后,參保繳費“門檻”下降,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的職工納入到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實施方案》落實到位后,僅企業養老保險預計2019年可減輕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110億元左右。  (原標題為《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這個事情,我們早辟過謠了!》) [詳情]

澎湃新聞 | 2019年07月09日 12:00
經濟日報: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我們早辟過謠了
經濟日報: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我們早辟過謠了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這個事情,我們早辟過謠了! 近日,網上流傳“養老金到2035年將耗盡結余,80后很可能無養老金可領”的消息引發熱議: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過往的報道中就已經說過。該微博提到的研究報告于今年4月份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今年4月23日舉行的一季度例行發布會上,就否定了“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謠言,強調我國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養老金2035年將耗盡結余?人社部:能保證長期足額發放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1億人、1.97億人、2.3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總支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4月10日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聶明雋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實際上,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今年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進一步緩解部分省份的基金收支壓力。 同時,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養老金的大盤子是有保障的。 “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 養老金發放有保障 多地積極應對 “社保降費率”政策落地已兩月有余,據中新經緯客戶端最新統計,今年以來,31省份均公布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方案,將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一步降到位,并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期限延長。 社會保險繳費標準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和參保人員的繳費負擔。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是給企業“減負”、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舉措。 人社部表示,社保降費方案實施到位后,2019年按照新方案可減輕企業養老保險繳費負擔1900多億元,減輕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負擔1100多億元,3個險種合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很多職工會關注,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以后,養老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是否會受到影響?別擔心,降低社保費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保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此前表示,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在有效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同時,確實會減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加大基金收支壓力,但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收大于支,滾存結余不斷增加,總體上不會造成養老金支付風險,不會影響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根據最新年報統計,2018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項收入3.7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2018年底基金累積結余約4.8萬億元,有較強的支撐能力。 從地方來看,各地人社部門也給廣大職工送上了“定心丸”,多地強調降費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四川人社廳表示,從該省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現有結余看,總體上能夠支撐養老保險制度性降低費率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降費并不意味著社保待遇的下降。 河北省財政廳表示,降費會減少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河北已經制定了風險防控預案,財政部門和人社部門會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各級財政會繼續加大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同時,中央調劑金補助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建立缺口分擔機制,通過盤活存量資金、處置國有資產、財政預算安排等多渠道籌資彌補基金收支缺口,建立風險儲備金。 內蒙古財政廳指出,內蒙古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比較穩健,具有較好的支撐能力。2018年,內蒙古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14.9億元;基金支出739.8億元,中央調劑金受益30.5億元,基金當期結余5.6億元,全區基金累計結余572億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將與相關部門采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化解基金收支壓力,能夠確保不會形成養老金支付風險,切實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遼寧是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遼寧省人社廳表示,企業社保繳費負擔較重,不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省的營商環境。降低費率后,參保繳費“門檻”下降,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的職工納入到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實施方案》落實到位后,僅企業養老保險預計2019年可減輕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110億元左右。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ID:jjrbwx)綜合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記者佘穎)、中新經緯客戶端[詳情]

經濟日報 | 2019年07月09日 10:46
養老金省級統籌再下一城 2020年全面實現幾無懸念
時代周報 | 2019年07月09日 04:26
多地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 80后還能領養老金嗎?
多地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 80后還能領養老金嗎?

  原標題:多地養老金上漲,80后將領不到養老金?最新回應來了 來源:新京報 養老金是現收現付的,只要下一代人在工作在繳費,上一代人就能一直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調整的“靴子”終于落地! 7月10日,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等13省/市發布2019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方案。據悉,各省市今年的養老金調整,主要手段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等方式,將養老金調整與繳費年限等掛鉤,既體現了社會公平,又體現了多繳多得、重點關懷等原則。 今年3月20日,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將調整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確定。 從總體來看,多省市對養老金進行調整后,今年各省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均有所上漲。 退休人員養老金今年定額增加約為20元-60元 新京報記者根據各省市人社廳發布的文件進行整理后發現,定額增加部分各省市調整水平不一,大多數在20元/人/月-60元/人/月的區間。廣東省、上海市等發達地區,其定額調整幅度略高,每人每月定額加發60元。 定額增加較低的有遼寧省,根據其調整方案,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職)人員每人每月僅增加25元。但若工作時間較長,遼寧省的定額調整幅度也較大。例如。1954年1月1日后參加工作、2017年12月31日前退休(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5元。 還有一些省份,今年調整的定額部分比去年有所增長。例如,安徽省定額部分為45元,比去年提高5元。 大多數省市的定額增加幅度比較普適,同時也有湖北省、遼寧省等對定額增加的部分采取根據退休年份不同等進行分級。 湖北省規定,1995年12月31日前退休、退職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1996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200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 除了定額增加外,還有的省市2019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到底能漲多少,還與其繳費年限等掛鉤調整政策有關。 廣西壯族自治區規定,掛鉤調整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但不含折算工齡)每滿一年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是按本人2018年12月應發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5%增加月基本養老金,這些規定實際上就體現出了“多繳多得”的原則。 高齡人員受照顧 多地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大多數省市還設置相關的適當傾斜政策,對高齡退休群體重點關照。陜西省規定,對70周歲至74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對75周歲至79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對80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當然,這一福利與定額增加等優惠政策是可以同時享受的。 北京市規定,2018年12月31日(含)前年滿65周歲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再增加基本養老金。具體規定為:年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60元;年滿80周歲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 山西省人社廳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山西省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174元,增幅5%左右。湖南省人社廳表示,今年湖南退休人員養老金相較2018年的月人均增加134元,調整金額小有增加。 陜西省人社廳舉例稱,張大媽,1954年12月出生,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為23年3月,2018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2123.88元。按照今年的調整辦法,張大媽每月的養老金多了133元,其中定額調整增加了54元,掛鉤調整可以增加79元,調整后月基本養老金為2256.88元。 養老金調整舉例說明來源:陜西省人社廳 據悉,從今年6月中旬至今,已有不少省市將需要補發的養老金發放到了廣大企業退休人員手中。廣東省等表示,將于7月底前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有報告稱2035年養老金耗盡結余 “80后”的養老金會受影響嗎?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的言論于近日引發網友熱議。實際上,這一觀點始于今年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簡稱《報告》)。 《報告》稱,僅從制度贍養率上看(不考慮人均待遇的提高),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支付壓力在不斷提升。簡單地說,2019年是由接近2個繳費者來贍養1個離退休者,到了2050年則是幾乎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1個離退休者。 《報告》預測,在“大口徑”(包括財政補助)下,2019年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為4.26萬億元,此后持續增長,到2027年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后開始下降,到2035年耗盡累計結余。 因為這一時點正好契合“80后”將來退休的時點,那么他們的養老金會受到影響嗎,這樣的“擔憂”曾在報告發布后引發集體熱議,如今,這一觀點再度引發大眾的關注。 對此,7月9日人社部有關司室負責人出面回應稱,這(上述觀點)是對養老保險制度理解不到位。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對于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發布《報告》的機構——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老百姓擔心今后領取養老金會出現問題,是正常的。因為基金累計結余耗盡之后,養老金還能否按照現在的速度增長,按照現在的待遇替代水平去發放養老金,這些問題普通老百姓肯定會擔心的。 張盈華進一步分析稱,現在網絡上有一些說法,說“80后”退休金沒了,其實這是誤解。因為養老金是現收現付的,只要下一代人在工作在繳費,上一代人就能一直領取養老金。不過,由于人口老齡化長期存在,而且越來越嚴重,如果還按現在的退休辦法,制度贍養結構就會繼續惡化,養老金的待遇肯定就不能像現在這樣增長了,不然工作的一代會不堪重負。 “為了退休后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現在工作的人就要盡早多儲備,盡早做預防。現在80后、90后甚至馬上開始工作的00后,都可以早一點加入養老金的第二支柱、第三支柱,通過長期投資和積累,在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金之上增加補充養老金。”張盈華說。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宇 校對 張彥君[詳情]

80后無養老金可領?人社部:完全保證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80后無養老金可領?人社部:完全保證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這你也能信! 近日,網上流傳“養老金到2035年將耗盡結余,80后很可能無養老金可領”的消息引發熱議: 其實,該微博提到的研究報告于今年4月份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4月23日舉行的一季度例行發布會上,就否定了“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謠言,強調我國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1億人、1.97億人、2.3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總支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4月10日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聶明雋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實際上,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今年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進一步緩解部分省份的基金收支壓力。 同時,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養老金的大盤子是有保障的。 “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 [詳情]

專家:“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專家:“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原標題:專家:“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悲催,“80后”未來沒有養老金可領? 作者:李金磊 養老金結余到2035年將耗盡? 80后成無養老金可領第一代? 7月9日,很多人尤其是80后小伙伴們被這個新聞嚇了一跳:這是真的嗎?難道80后真的這么悲催嗎?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據2019年4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未來30年間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后便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到2035年將耗盡累計結余。 文章稱,如果按照退休年齡60歲來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后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看到這篇文章后,很多80后表示哭暈在廁所:怎么什么壞事都讓80后趕上了? 不過,先別著急哭,養老金運營雖然現在面臨一定壓力,但可能沒你想象中那么糟糕。 一個事實—— 繳錢的人少了,領錢的人多了 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總體上是不差錢的。 不過,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60周歲以上人口是2.49億,占總人口的比例是17.9%,其中65周歲以上是1.67億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是11.9%。 人口老齡化對養老保險的影響比較深,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養老保險的撫養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人社部數據顯示,上個世紀90年代,大概是5個人養1個人,到2018年底已經下降到2.66養1個人。 撫養比下降意味著啥?這意味著,繳錢的人少了,領錢的人多了,如果持續下去,不采取積極應對措施,會對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壓力和挑戰。通俗來說,就是養老金結余真的會耗完的。 一顆“定心丸” ——能保證養老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7月9日,對于媒體報道的“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80后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人社部回應表示,相關內容已在一季度發布會中進行過發布。 其實,在今年4月23日人社部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曾就相關問題回應過,并且發了一顆“定心丸”—— 對于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有啥辦法? ——五大措施 那么,到底有什么措施能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呢?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有五方面措施—— 1、實施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政策,做大養老保險的“蛋糕”。 2、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負擔,幫助困難地區確保發放。 3、不斷增加戰略儲備基金,目前,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 4、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 5、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積極穩妥地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加大基金中央調劑力度、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基金監管等。 聶明雋說,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 專家說法 ——“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嚴重誤讀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記者表示,2035年養老保險累計結余耗盡,這是精算報告預測的結果,前提是在養老保險企業繳費比例降到16%、維持現在所有的制度不變等假設條件下測算出來的。 張盈華表示,因為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重,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耗盡的結果是必然存在的,無非就是早一年、晚一年的問題。在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這些國家都有類似的精算報告來預測基金結余消耗的時間,以此作為政策決策者的參考,來對制度進行參數調整和進行制度改革。 “但是,說80后將沒有養老金可領,這是嚴重誤讀和誤解,”張盈華說,因為養老金制度從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基金結余的,都是當期收、當期發。后來是因為收大于支,就有了一些基金結余,所以不管結余多少,養老金都是會有發放的。 張盈華舉例說,比如,黑龍江的養老金累計結余耗盡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但黑龍江的養老金也一直是保證足額發放的,而且養老金待遇該調整就調整。 張盈華稱,所以,有關媒體所說的“80后沒有養老金可領”是危言聳聽,而且是嚴重誤讀,是不負責任的。[詳情]

楊志勇: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問題根源是人口老齡化
楊志勇: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問題根源是人口老齡化

  原標題:南財快評:努力加強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 作者:楊志勇  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2035年養老金結余或將耗盡,這是最近中國社科院的一份研究報告給出的看法。人社部今天回應表示,這個報告對養老金制度理解不正確,目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4.78萬億,有著較強的保障能力。但是相關主管官員也表示,確實結構性矛盾很突出,地區之間不平衡。今天另據媒體報道,各地正在協調養老金省級統籌的時間表,預期2020年實現養老金的省級統籌的基礎上,完善中央調劑制度,希望由此進一步加強全國統籌。  人保部的回應可以說是對公眾的及時釋疑,但是可能的養老金結余耗盡,依舊是一個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回歸到養老保險制度的本源問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旨在彌補個人養老和家庭養老的內在缺陷。工業化和城市化之后,由于人口跨區域流動,個人養老和家庭養老的社會基礎不復存在,這也是人保部所謂的結構性問題的所在。這些缺陷不能消除,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案只能是朝增強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努力。  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是從現收現付制轉軌而來,老人和中人的個人賬戶做實一直面臨挑戰,一些地方養老金支付困難,甚至連個人賬戶資金都被挪用。做實為什么難?做實能不能做到?做小做實沒有意義,做大做實又困難重重。與其死守現行制度,不如加快養老保險制度的轉型,以名義賬戶制確認代之。個人賬戶的意義是給參保者提供養老保障。做實的賬戶和名義賬戶功能完全可以一樣。考慮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制度的實際,名義賬戶制更符合中國實際。  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問題的根源在于人口老齡化。無論選擇什么樣的具體制度,都是年輕人養老年人,工作的人養不工作的人。未富先老令中國養老保險的難度超過老齡化的西方國家。快速老齡化讓問題解決更為緊迫。劃撥國有股,變現部分政府資產,給養老保險基金更多注資,為全國社保基金提供更多的戰略儲備,都是必須的。延遲退休年齡也應逐步到位,特別是健康狀況改善預期壽命延長,更是讓延遲退休的緊迫性進一步加強。最后,還需要盡快調整人口政策,讓人口結構更加合理,是應對從人口老齡化的根本之策。 [詳情]

新京報:社保“費改稅”能解決養老金可持續難題嗎?
新京報:社保“費改稅”能解決養老金可持續難題嗎?

  社保“費改稅”能解決養老金可持續難題嗎? 作者: 李長安(經濟學者) 實行社保“費改稅”,將對維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確保其可持續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近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在某論壇上提出,應加快推進社保“費改稅”的步伐,以解決目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問題。即個人賬戶的8%可以不再按交費的形式,而是以稅收的形式放在個人所得的欄目中,從而回歸個人賬戶的本來功能。與此同時,采取稅收優惠的方式,鼓勵“個人養老賬戶”里面的錢拿去投資,以達到跑贏通貨膨脹率、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社保“費改稅”有現實需求 社會上關于社保“費改稅”的動議由來已久。但之所以久議不決,主要還是緣于對于社會保障性質的不同認知。 比如,反對者就認為,作為社會保險的“五險一金”并不完全符合稅收的固定性、無償性和強制性原則,尤其是無償性屬性,因而判定作為有償性的社會保險屬于繳費性質。 但不少贊成者認為,社會保險帶有強烈的共濟性質,并且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必要措施,因而具備了無償性的屬性。況且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普遍采取的是社會保障稅的做法。比如,目前發達國家社保繳款占總稅收的平均比例大都超過了25%,并且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只有美國等少數國家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對于我國而言,實行社保“費改稅”,也有較為強烈的現實要求,同時也具備了比較扎實的實踐基礎。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社會保障的負擔將會持續加重,而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就成為其中的關鍵。雖然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社保基金總體上仍收大于支,并且還有不小的結余。但從未來的發展來看,社保基金的結余極有可能逐漸縮小并最終枯竭,進而產生支大于出的風險。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不久前發布的《2018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0901億元,基金結余平均可以滿足17個月的支付,能夠保證按時足額發放。 但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養老金的“收支差”持續收窄的問題將更為嚴峻。中國社科院不久前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的測算結果顯示,在企業繳費率為16%的基準情境下,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后將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到2028年,當期結余將首次出現-1181.3億元,最終到2050年,當期結余跌落到-11.28萬億元。 社保“費改稅”有經驗可鑒 實行社保“費改稅”,將對維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確保其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首先,稅收的強制性將有利于擴大征繳覆蓋面。根據《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8》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超過七成的企業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為職工繳納社保,其中32%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的下限繳納。也就是說,大多數職工都沒有享受到應有的社保待遇。很顯然,通過稅收的強制征繳,社保的覆蓋面將大大提高。 其次,有利于充分發揮社保基金的共濟性和共享性。在原有的繳費模式下,我國社保基金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地區不平衡問題。但由于受到統籌層次不高和地區保護問題,社保基金的不均衡現象無法突破。如果實行“費改稅”,那么政府就可以真正做到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其共濟性和共享性困難將迎刃而解。 最后,有利于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在社保“費改稅”后,如果能夠按照設想的那樣坐實個人賬戶,并采取稅收優惠的辦法,采用委托專業機構投資的方式,將大大拓展社保基金的投資渠道,擴大投資規模。 從國內外的資本市場來看,社保基金都是一支重要的機構投資力量,并通過資本市場投資獲取一定的收益。這是避免社保基金躺在銀行“睡大覺”,甚至跑不贏通貨膨脹率的重要途徑。 但是,社保“費改稅”后會不會導致中小企業的負擔加重?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實際上也能避免。比如,降低各地中小企業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再比如,降低社保費率。今年5月1日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開始正式實施,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至16%。同時,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此外,多省份也降低了社保繳費基數。 有關研究機構通過測算發現,如果社會保障由費改稅,社會保障的稅率將會隨著社保覆蓋面由2018年的35%提高到2027年的96%,而社保稅率將由39.2%降低到18.27%。這其實符合當前中央降低宏觀稅負、降成本的基本要求。 事實上,我國已經基本具備了社保“費改稅”的實踐條件,在“費改稅”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比如,從今年1月1日開始,各項社會保險費已經正式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此外,我國已在成品油、環保兩個領域正式進行了“費改稅”的實踐,還有一項水資源“費改稅”還在試點階段。從具體實施情況來看,之前的幾次“費改稅”都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因而,社保領域的“費改稅”未來效果可期。[詳情]

報道稱80后無養老金 人社部:對制度理解不到位
報道稱80后無養老金 人社部:對制度理解不到位

  有媒體報道稱,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80后”將無養老金。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7月9日,針對有媒體報道“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80后’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的報道,人社部有關司室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養老保險制度理解不到位。 7月8日,一媒體在其名為《社科院報告: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 專家建議年輕人盡早籌劃養老投資》的文章中引用了《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數據。文中說,未來30年間,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后便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到2035年將耗盡累計結余。 文中表示:“如果按照退休年齡60歲來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后’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對此,人社部有關司室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養老保險制度理解不到位。這位負責人表示,對于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這位負責人還表示,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針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有明確解釋。 在今年人社部一季度的新聞發布會上,對于我國養老保險應對老齡化壓力,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明確,國家通過實施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政策,做大養老保險的“蛋糕”,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通過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負擔,幫助困難地區確保發放。 “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是客觀地說,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不僅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不統一,基金結余差異也非常大。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結構性矛盾問題是養老保險運行的主要矛盾。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聶明雋說。 聶明雋還介紹,從本世紀初開始,國家就建立了戰略儲備基金,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 此外,聶明雋還提到,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2019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 聶明雋表示,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采取綜合措施,積極穩妥地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加大基金中央調劑力度,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基金監管等,同時不斷加強制度的自身建設,使制度內在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更加健全。 聶明雋表示,人社部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詳情]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 這個事情早辟過謠了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 這個事情早辟過謠了

  近日,網上流傳“養老金到2035年將耗盡結余,80后很可能無養老金可領”的消息引發熱議: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過往的報道中就已經說過(詳情)。該微博提到的研究報告于今年4月份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今年4月23日舉行的一季度例行發布會上,就否定了“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謠言,強調我國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養老金2035年將耗盡結余? 人社部:能保證長期足額發放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1億人、1.97億人、2.3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總支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4月10日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聶明雋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實際上,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今年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進一步緩解部分省份的基金收支壓力。 同時,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養老金的大盤子是有保障的。 “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 養老金發放有保障 多地積極應對 “社保降費率”政策落地已兩月有余,據中新經緯客戶端最新統計,今年以來,31省份均公布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方案,將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一步降到位,并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期限延長。 社會保險繳費標準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和參保人員的繳費負擔。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是給企業“減負”、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舉措。 人社部表示,社保降費方案實施到位后,2019年按照新方案可減輕企業養老保險繳費負擔1900多億元,減輕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負擔1100多億元,3個險種合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很多職工會關注,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以后,養老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是否會受到影響?別擔心,降低社保費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保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此前表示,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在有效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同時,確實會減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加大基金收支壓力,但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收大于支,滾存結余不斷增加,總體上不會造成養老金支付風險,不會影響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根據最新年報統計,2018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項收入3.7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2018年底基金累積結余約4.8萬億元,有較強的支撐能力。 從地方來看,各地人社部門也給廣大職工送上了“定心丸”,多地強調降費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四川人社廳表示,從該省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現有結余看,總體上能夠支撐養老保險制度性降低費率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降費并不意味著社保待遇的下降。 河北省財政廳表示,降費會減少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河北已經制定了風險防控預案,財政部門和人社部門會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各級財政會繼續加大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同時,中央調劑金補助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建立缺口分擔機制,通過盤活存量資金、處置國有資產、財政預算安排等多渠道籌資彌補基金收支缺口,建立風險儲備金。 內蒙古財政廳指出,內蒙古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比較穩健,具有較好的支撐能力。2018年,內蒙古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14.9億元;基金支出739.8億元,中央調劑金受益30.5億元,基金當期結余5.6億元,全區基金累計結余572億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將與相關部門采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化解基金收支壓力,能夠確保不會形成養老金支付風險,切實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遼寧是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遼寧省人社廳表示,企業社保繳費負擔較重,不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省的營商環境。降低費率后,參保繳費“門檻”下降,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的職工納入到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實施方案》落實到位后,僅企業養老保險預計2019年可減輕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110億元左右。 [詳情]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經濟日報:早就辟過謠了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經濟日報:早就辟過謠了

  原標題: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經濟日報:早就辟過謠了 近日,網上流傳“養老金到2035年將耗盡結余,80后很可能無養老金可領”的消息引發熱議:養老金2035年將耗盡結余?   人社部:能保證長期足額發放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1億人、1.97億人、2.3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總支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4月10日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聶明雋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實際上,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今年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進一步緩解部分省份的基金收支壓力。 同時,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養老金的大盤子是有保障的。 “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養老金發放有保障 多地積極應對 “社保降費率”政策落地已兩月有余,據中新經緯客戶端最新統計,今年以來,31省份均公布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方案,將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一步降到位,并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期限延長。 人社部表示,社保降費方案實施到位后,2019年按照新方案可減輕企業養老保險繳費負擔1900多億元,減輕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負擔1100多億元,3個險種合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很多職工會關注,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以后,養老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是否會受到影響?別擔心,降低社保費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保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此前表示,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在有效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同時,確實會減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加大基金收支壓力,但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收大于支,滾存結余不斷增加,總體上不會造成養老金支付風險,不會影響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根據最新年報統計,2018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項收入3.7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2018年底基金累積結余約4.8萬億元,有較強的支撐能力。 從地方來看,各地人社部門也給廣大職工送上了“定心丸”,多地強調降費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四川人社廳表示,從該省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現有結余看,總體上能夠支撐養老保險制度性降低費率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降費并不意味著社保待遇的下降。 河北省財政廳表示,降費會減少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河北已經制定了風險防控預案,財政部門和人社部門會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各級財政會繼續加大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同時,中央調劑金補助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建立缺口分擔機制,通過盤活存量資金、處置國有資產、財政預算安排等多渠道籌資彌補基金收支缺口,建立風險儲備金。 內蒙古財政廳指出,內蒙古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比較穩健,具有較好的支撐能力。2018年,內蒙古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14.9億元;基金支出739.8億元,中央調劑金受益30.5億元,基金當期結余5.6億元,全區基金累計結余572億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將與相關部門采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化解基金收支壓力,能夠確保不會形成養老金支付風險,切實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遼寧是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遼寧省人社廳表示,企業社保繳費負擔較重,不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省的營商環境。降低費率后,參保繳費“門檻”下降,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的職工納入到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實施方案》落實到位后,僅企業養老保險預計2019年可減輕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110億元左右。  (原標題為《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這個事情,我們早辟過謠了!》) [詳情]

經濟日報: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我們早辟過謠了
經濟日報: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我們早辟過謠了

  80后將無養老金可領?這個事情,我們早辟過謠了! 近日,網上流傳“養老金到2035年將耗盡結余,80后很可能無養老金可領”的消息引發熱議: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過往的報道中就已經說過。該微博提到的研究報告于今年4月份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今年4月23日舉行的一季度例行發布會上,就否定了“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謠言,強調我國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養老金2035年將耗盡結余?人社部:能保證長期足額發放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1億人、1.97億人、2.3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總支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4月10日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聶明雋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實際上,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今年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進一步緩解部分省份的基金收支壓力。 同時,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養老金的大盤子是有保障的。 “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 養老金發放有保障 多地積極應對 “社保降費率”政策落地已兩月有余,據中新經緯客戶端最新統計,今年以來,31省份均公布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方案,將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一步降到位,并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期限延長。 社會保險繳費標準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和參保人員的繳費負擔。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是給企業“減負”、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舉措。 人社部表示,社保降費方案實施到位后,2019年按照新方案可減輕企業養老保險繳費負擔1900多億元,減輕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負擔1100多億元,3個險種合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很多職工會關注,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以后,養老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是否會受到影響?別擔心,降低社保費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保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此前表示,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在有效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同時,確實會減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加大基金收支壓力,但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收大于支,滾存結余不斷增加,總體上不會造成養老金支付風險,不會影響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根據最新年報統計,2018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項收入3.7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2018年底基金累積結余約4.8萬億元,有較強的支撐能力。 從地方來看,各地人社部門也給廣大職工送上了“定心丸”,多地強調降費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四川人社廳表示,從該省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現有結余看,總體上能夠支撐養老保險制度性降低費率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降費并不意味著社保待遇的下降。 河北省財政廳表示,降費會減少基金收入,但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河北已經制定了風險防控預案,財政部門和人社部門會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各級財政會繼續加大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同時,中央調劑金補助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建立缺口分擔機制,通過盤活存量資金、處置國有資產、財政預算安排等多渠道籌資彌補基金收支缺口,建立風險儲備金。 內蒙古財政廳指出,內蒙古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比較穩健,具有較好的支撐能力。2018年,內蒙古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14.9億元;基金支出739.8億元,中央調劑金受益30.5億元,基金當期結余5.6億元,全區基金累計結余572億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將與相關部門采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化解基金收支壓力,能夠確保不會形成養老金支付風險,切實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遼寧是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遼寧省人社廳表示,企業社保繳費負擔較重,不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省的營商環境。降低費率后,參保繳費“門檻”下降,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的職工納入到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實施方案》落實到位后,僅企業養老保險預計2019年可減輕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110億元左右。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ID:jjrbwx)綜合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記者佘穎)、中新經緯客戶端[詳情]

養老金省級統籌再下一城 2020年全面實現幾無懸念
養老金省級統籌再下一城 2020年全面實現幾無懸念

  養老金省級統籌再下一城 2020年全面實現幾無懸念 時代周報記者 謝江珊 發自上海 近期,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改革有了新進展。 7月1日,湖南省正式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統一參保范圍和條件、繳費比例和基數,市縣不得自行出臺養老險政策。 這意味著湖南省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基金將逐步實行省級統收統支:統收意味著全省各項基金收入要按期全額歸集至省級財政專戶,統支則要求由省級社保經辦機構按月統一撥付全省待遇支出。 “養老保險基金起著蓄水池的作用,用水量小的時候就把多余的水儲存起來,用水量大的時候就用儲存的水彌補供水的不足,池子越大就越不容易干涸。養老保險統籌層次決定了基金池的大小。實施省級統籌,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湖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解釋。 此外,省級統籌乃至全國統籌不會影響參保人待遇。參保人待遇只與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個人工資水平及個人繳費年限掛鉤。 實現養老金省級統籌是為實現全國統籌鋪路。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明確,各省必須在2020年年底前實現以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為主要內容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2020年年底前,全面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應無懸念。目前人社部已做了嚴密的工作部署,各省無退路。”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董登新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關鍵在統收統支 一般認為,養老保險統籌層次越高,調配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就越強,出現養老金收支缺口的壓力就越小。國際上,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已成慣例。 1991年,我國開始實施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改革試點,由于城鄉差別及地區差異過大,再加上制度擴面與轉制成本的原因,選擇了縣(市)統籌模式。同一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要積極創造條件,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目前的市、縣統籌逐步過渡到省級統籌。這成為國家層面提出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政策的起點。 28年過去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仍在路上。 什么才是真正的養老保險省級統籌?2017年9月,人社部、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明確省級統籌標準是“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統一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使用、實行省級基金預算、統一基本養老保險業務規程”。 董登新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真正意義上的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關鍵在省級政府統收統支,所有參保人直接將養老保險費用上繳給省政府,與此同時,所有參保人退休金統一由省政府發放,地市縣政府不干預。 前些年,有省份自稱“省級統籌已經實現”,但實際上只是一種調劑金式的省級統籌,即在省級政府層面建立了一個調劑金專用賬戶,并未實現真正的養老保險省級統收統支。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陜西、青海、西藏、廣東、福建等省市區已經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其余省、自治區則還停留在建立省級、地市級調劑金階段。 發達省份積極性不足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為何進展如此緩慢? 在董登新看來,難點有三:一是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率不統一,地區之間雇主費率差異過大,造成企業負擔苦樂不均,參保與繳費積極性不高;二是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存在很大隨意性;三是各省養老金可支付月數及撫養比開始拉大差距,呈現兩極分化現象。 為實現養老保險升級統籌,各項改革緊鑼密鼓。以統一養老保險費率為例,5月1日起,各省養老保險單位的繳費降至16%。“社保降費主要還是為了減輕企業負擔,產生的溢出效應,則是加快省級統籌步伐。”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目前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地區來看,養老金缺口較大的省份,實現省級統籌速度較快,比較富余的省份反而緩慢一些。 比如青海,早在1998年就提出各地以州、地、市為單位統一繳費比例,2003年又規定養老保險費收入直接繳存省級國庫,至2005年已全面實現省級統籌。反觀養老金收支總體較為富裕的廣東,內部養老金結余并不均衡,2017年上半年,97.3%的基金累計結余在珠三角地區,粵東粵西粵北僅占2.7%。直至2017年7月1日,廣東方啟動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 “落后省份希望盡快實現全國統籌,以此為地方財政減壓;相反,發達省份基金結余多,實現全國統籌的積極性不足。”董登新坦言。而張盈華指出,對于養老保險基金盈余省份來說,統收統支的推進力度需要更大一些,因為這意味著將原來各地市征繳的養老保險資金改由省級管理,無論在養老保險費征收上還是在養老保險基金歸集上,都需要加大力度推進。 中央調劑比例將逐步加大 按計劃,2020年要全面實現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2019年已經過半,任務能否如期完成? 多位專家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樂觀。“第一,今年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幅非常明顯,同時,中央也調整了基本養老保險的費基上下限,這些降負措施有助于征收養老保險費;第二,現在中央定了時間表,那就必須要完成。”張盈華總結道。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邁出關鍵一步,同時倒逼省級統籌改革,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即各省、市、自治區分別拿出一部分資金形成一個資金池,全國調劑使用,養老負擔重、基金缺口難以彌合的省份可以獲得補充和支持。 中央調劑基金由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構成。按照各省份職工平均工資的90%和在職應參保人數作為計算上解額的基數,上解比例從3%起步,逐步提高。2019年,養老保險基金的中央調劑比例已經提高至3.5%。 “中央調劑制度做了表率,從3%上升到3.5%,就是讓地方有思想準備,逐級上調是趨勢。”為了盡快實現省級統籌,加快邁向全國統籌的步伐,張盈華建議,下一步應繼續加大養老保險基金的中央調劑比例。 目前,多地也已明確了推進養老金省級統籌的時間表。寧夏提出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山西、吉林、河北、甘肅、海南、江西、遼寧、新疆等省份則將時間確定到2020年。[詳情]

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主要面臨什么困難?
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主要面臨什么困難?

  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主要面臨什么困難? 梁發芾 近日,湖南省決定,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實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統管。山西省計劃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省征收機構征收的養老保險費統一上解至省級社保基金財政專戶。貴州省則要求剩余基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全額上解至省級財政專戶,不再保留本級財政專戶。媒體因此認為,推進了多年的全國統籌,真的要來了。 媒體的判斷恐怕有些樂觀。目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尚且沒有實現,全國統籌還很遙遠。雖然2017年有關方面就曾宣布全國各地養老保險已基本實現省級統籌,但專家認為絕大多數省份只是實現了調劑金制度,而非統收統支式的省級統籌。真正的省級統籌應該是保險基金流的管理、核算、收入、支出即大收大支都應該發生在省級,目前也只有幾個直轄市能夠做到由直轄市層級的統收統支統管,其他省份還停留在地市級統籌層次。 統籌層次不高,是社保(當然包括養老保險)的大問題。統籌層次低,最直接的影響是地區分隔,阻礙了統一的勞動力大市場的形成,也侵害了一些參保者的權利。一個地方的勞動力流動到另外一個地方,如果他此前已經參加了社保,那么,社保問題就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雖然個人賬戶資金能夠提取,表面看來個人似乎沒有什么損失,但是統籌部分卻無法轉移接續,換一個地方等于作廢了此前參加的社保,到新的地方需要從頭開始。年輕人還好辦,而年齡大的,此后繳納社保的時間或許達不到法定要求,就失去參保的意義了。統籌層次低,對于勞動者流動帶來的后果是,要么一些人被社保束縛,無法自由流動,要么雖然自由流動了,但是犧牲了社保利益。所以,提高統籌層次是非常必要的。 統籌層次低的另一個缺點是,社保基金管理碎片化,被分散在全國各地眾多賬戶中,無法通過投資運營,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有些基金一直貶值。例如,《2017年度江西省社會保險信息披露》顯示,2017年江西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益率僅為2.02%。為什么收益率這么低?因為這些基金一般存入銀行,而銀行的利率本來就不高。那么,為什么這些基金要存入收益率這么低的銀行呢?原來,大多數基金結余在地級市,地方政府每年巨額的養老金結余,都是銀行希望爭取到的業績,也能緩解當地政府財政。因此對于地級市政府與銀行來說,肥水不流外人田,首選就是將它存入當地銀行。存入銀行雖然安全,但是收益率低,不能抵消通貨膨脹,基金實際上在貶值。 統籌層次低還有一個重大缺陷,就是社保基金互助共濟的功能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社保一定要將風險池盡可能地做大,放大成員間互助共濟的范圍,這樣其風險值就更容易平衡,個體風險就可降到最低。而分割到很小的區域,每個區域很容易出現收支不平衡。由于統籌層次低,風險池不夠大,一些地方已經出現較為嚴重的支付困難。如果統籌層次提高了,風險池做大了,就可以互相調劑余缺,互通有無,一些地方雖然收不抵支有缺口,但另外一些地方卻有結余,加起來收支也就平衡了。 提高統籌層次有如此好處,為什么不能雷厲風行地提高統籌層級甚至一步到位實現全國統籌呢?這主要是因為全國統籌面臨很多利益沖突和糾葛,也會涉及不同層級政府的權責劃分。如果這些基礎性的問題不能解決,全國統籌是不現實的。 全國統籌無異于是一個全國大鍋飯。社保基金尤其是職工養老金結余較多的省份,無非是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的一些省市。這些省市不但養老基金結余較多,而且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率也是全國最低的。這些省市能夠有如此成績,離不開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這些省市經濟發展較快,既有地緣優勢,也有政策優惠,當然,也不能否定當地政府的努力。較多的養老金結余,較低的養老保險費率,當然是對這種努力的回饋。實行全國統籌,不但結余基金要上交國家,而且統一的社保政策也要求這些地方必須提高已經低于全國標準的繳費率。這是否會傷及當地的積極性,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實行全國統籌必須照顧到這些省市的利益,是毋庸置疑的。 全國統籌很可能激發地方的機會主義行為。在地方統籌的時候,地方政府是社保支付的責任者,有壓力因而也有動力發展經濟,籌集資金,保證及時足額發放養老金等。但統籌層次提高甚至全國統籌后,地方政府的壓力不存在或者至少是大為減小了,這樣就可能出現收錢不積極而發錢很積極的情況。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開展“擴面征繳”活動,通過一次性補繳一筆費用而將一些并不符合條件的老人納入社保。此類行為屬于典型的機會主義行為,因為這些地方政府為了當下的收入,給未來埋下隱患。在實行全國統籌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可能會有更多這樣的機會主義行為,給地方人群謀取利益而把未來支付風險轉嫁給全國。顯然,全國統籌必須劃分和明確地方的責任,防止出現機會主義行為。 前面已經說過,一些結余較多的地方把社保基金當成禁臠,存入地方銀行,成為地方銀行業績,地方政府也可以拿這筆資金為地方服務。這種地方主義盡管非常有害,但是要讓他們能夠心甘情愿放棄這種利益,將結余拿出來上繳中央,用于統籌,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詳情]

江西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預計339萬人受益
江西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預計339萬人受益

  原標題:江西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預計339萬人受益 新華社南昌7月5日電(記者鄔慧穎)記者從江西省人社廳了解到,江西決定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預計將有339萬退休人員從中受益。 近日,江西省人社廳、財政廳共同印發的《關于江西省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規定,今年調整的人員范圍為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此次總體調整水平按照略高于江西省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企業平均增幅略高于機關事業單位平均增幅的原則確定。 根據規定,此次調整繼續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定額調整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8元,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標準。 掛鉤調整辦法有所不同。企業與繳費年限掛鉤,對繳費年限15年以下(含15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人員,按每滿一年增加3元調整。機關事業單位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每人每月按本人2018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的2.8%增加。 對年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按高齡傾斜調整標準調整。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高齡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年滿80周歲以上的高齡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詳情]

多省明確養老金省級統籌時間表 全國統籌還有多遠?
多省明確養老金省級統籌時間表 全國統籌還有多遠?

  原標題:多省明確養老金省級統籌時間表 全國統籌還有多遠? 21世紀經濟報道 王佳昕,曾繼儒 北京報道 近日,湖南省決定,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實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統管。針對這一問題,不少省份出臺了完善政策,并制定了養老金省級統收統支的時間表。推進了多年的全國統籌,真的要來了。 備受關注的企業養老金省級乃至全國統籌,有了新進展。 自去年6月國務院要求2020年全面實現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后,各省已開始行動。近日,湖南省決定,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實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統管。 事實上,2017年官方就曾宣布全國各地養老保險已基本實現省級統籌。但在業內專家看來,絕大多數省份只是實現了調劑金制度,而非統收統支式的省級統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大收大支的層級發生在省級才是省級統籌,這不僅是學界的普遍看法,更是關于養老金管理的唯一正確概念。 這意味著,部分省份并未實現真正的省級統籌。記者梳理發現,針對這一問題,不少省份出臺了完善政策,并制定了養老金省級統收統支的時間表。 省級統籌是全國統籌的基礎。推進了多年的全國統籌,真的要來了。 多省出爐省級統籌時間表 湖南此次的改革明確,實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統管。在基金省級統收方面,全省各項基金收入要按期全額歸集至省級財政專戶。7月1日起,當期征繳收入按月全額歸集至省級財政專戶,結余基金限期全額歸集至省級財政專戶。 作為社會保險領域最受關注的改革,提高養老保險統籌層次,是整個社會保障制度在更高層次直至全國范圍內實現共建共享與互助共濟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養老金省級統籌? 在鄭秉文看來,統籌層次是指社會保險基金流的管理、核算、收入、支出的層級,即大收大支層級。如果大收大支的層級發生在省級,就是省級統籌。發生在中央層面,就是全國統籌。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養老金分會會長、浙江大學民生保障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指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全國統籌,必須以各省份實行統收統支式省級統籌為基礎。 然而,前些年所說“省級統籌已經實現”實際上只是一種調劑金式的省級統籌。當時只有幾個直轄市實行了統收統支式省級統籌,絕大多數省份是調劑金式的省級統籌。因此,近期需要讓各省份盡快實行統收統支式省級統籌。 據記者了解,還有一大批省份停留在縣(市)統收統支的最低層次。 2017年9月,人社部、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指出各地要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繳費政策、待遇政策、基金使用、基金預算和經辦管理實現“六統一”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 “如果實現了‘六統一’標準,就宣布省級統籌了,那是假的。大收大支才是省級統籌。”鄭秉文向記者強調。 因此,湖南在基金省級統支方面,要求由省級社保經辦機構按月統一撥付全省待遇支出。7月1日起,省財政按月統一撥付資金至省級社保經辦機構,再由各級經辦機構通過銀行發放。 據湖南省相關負責人介紹,實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后,將由省級統一編制全省基金年度收支預算,經省級人大批準后下達各地執行。 除湖南外,記者注意到,不少省份推出了全省統收統支的時間表。例如,山西省計劃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省征收機構征收的養老保險費統一上解至省級社保基金財政專戶。 貴州省則對2018年12月31日前未簽訂合作協議、未通過轉存定期或購買國債等方式儲存基金的市(州)和貴安新區,財政專戶結余基金可支付月數超過2個月的,除預留保證支付2個月的周轉金外,剩余基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全額上解至省級財政專戶,不再保留本級財政專戶。即便簽訂了協議,協議期滿后也要按已有協議約定及時收回本息,并全額上解至省級財政專戶等。 統籌層次與財政體制相適應 統籌層次低是我國社保制度一直被討論和關注的問題。《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8》指出,社會保障統籌層次低,直接限制了地區之間的互助共濟,基本養老保險在許多地區還停留在地市級統籌層次。 由于采取地方“承包制”,不同地區間的籌資、待遇與基金結余的差距日益擴大,最終導致這一制度安排難以充分體現國家利益、社會公平。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告訴記者,我國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勞動力作為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內是可以自由流動的。社保與勞動力密切相關,一方面人口在流動,另一方面社保體系卻在市與市之間割裂,參保人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不同區域的勞動力流動是不平衡的,這就導致人口流出及老齡化壓力較高地區社保收支非常緊張,人口流入地和經濟大省地區則有大量累計結余。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社保養老保險費率降至16%的改革前,廣東的待遇標準較高而籌資標準較低,部分城市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4%。黑龍江則待遇標準偏低,但籌資標準居高不下,上述比例高達20%。這表明,經濟較為發達的廣東的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約比黑龍江企業低6個百分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地區差距不利于形成市場經濟競爭公平的基石,因為不同地區養老保險繳費的差距實質上直接影響到法定勞動成本與競爭環境。 此外,鄭秉文表示,一個省內部也存在著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實現省級統籌后,省內基金的失衡問題就解決了,欠發達地區就不需要省級的轉移支付了。 以養老金收支總體較為富裕的廣東為例,其內部養老金結余并不均衡,97.3%基金累計結余在珠三角地區,粵東粵西粵北僅占2.7%。2017年上半年,廣東曾有10個城市出現47.9億元當期赤字。 由于廣東自2017年7月1日啟動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省里統籌管理,在全省范圍內統一調配和使用,解決了粵東粵西粵北等地區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待遇發放難等問題,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數據顯示,廣東在改革實施8個月后,廣州、深圳等8市和省直上繳省級統籌金100.4億元,彌補了赤字城市缺口。 “養老保險是有風險值的,放在一個大的區域中風險值更容易平衡。分割到很小的區域,每個區域很容易出現收支不平衡。”汪德華說。 這就是業界所講的“大數法則”,意在使風險池盡可能地放大,使個體風險降到最低,放大成員間互助共濟的范圍。 按照計劃,2020年要全面實現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全國統籌后,將由中央統一負責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計發、管理等,地方經辦機構只負責記錄追蹤、待遇核算、基金征繳等工作。 實施全國統籌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這將使工薪勞動者的基本養老金制度和政策實現全國統一,從而促進各地勞動力成本的均衡和全國統一勞動力市場的形成。 不過,2019年已經過半,許多省份尚未實現統收統支式的省級統籌,全國統籌何時實現尚無定數。提高統籌層次的難點何在? 何文炯告訴記者,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必須高度重視各級政府責任的有效落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形成了“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在內的各項社會保險,其統籌層次與財政體制相適應,則容易落實各級政府的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責任。如果統籌層次提高而財政體制不變,則必須采用有效的機制,才能落實各級政府對于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責任。 “統籌層次提高后,如果地方各級政府責任不能有效落實,則可能出現收錢不積極而發錢很積極的情況,這就必然導致基金收支不平衡。”何文炯說。他強調指出,“統籌層次低是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缺陷,但不是其唯一缺點。因此,在推進全國統籌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完善現行制度,使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有效率。” 參保人待遇不受影響 為了讓推進多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邁出關鍵一步,同時倒逼省級統籌改革,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據了解,中央調劑基金由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構成。按照各省份職工平均工資的90%和在職應參保人數作為計算上解額的基數,上解比例從3%起步,逐步提高。中央調劑基金實行以收定支,當年籌集的資金全部撥付地方,按照人均定額撥付,根據人社部、財政部核定的各省份離退休人數確定撥付資金數額。 2019年,基金中央調劑比例提高至3.5%。據財政部最新披露的數據,2019年中央調劑基金預算規模4844.6億元。這既是各地上繳的資金,也是中央要分給地方的資金。 從預算情況來看,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山東等7地為“貢獻”省份,共貢獻1220.6億元;遼寧、黑龍江、四川等22地(含兵團)為“受益”省份。 何文炯認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調劑金制度的實施,凸顯了省級統籌的重要性。只有實現統收統支式省級統籌,才能有效實行中央調劑金制度。 何文炯進一步指出,從中央調劑金制度及其運行規則看,基礎信息很重要,職工平均工資、在職應參保人數、離退休人數這三個數據很關鍵。從近20多年的情況看,各地基本養老保險乃至整個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普遍不實,重要因素之一是工資統計缺乏統一而簡便易行的計算口徑。因此,建議有關部門能基于當今現實情況,進一步明晰工資含義、計算方法及統計規則,為準確計算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奠定基礎。 目前,各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改革正在進行,中央調劑金制度也已走上正軌,距離實現全國統籌又進了一步。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改革措施,均不會對參保人待遇產生影響。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曾公開表示,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不會增加企業和個人負擔,不會提高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更不會影響到退休人員待遇。中央調劑基金是由各省的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構成的。作為企業和職工個人的繳費仍然按照現行政策執行,不需要額外多繳費。建立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主要是在省際之間進行資金余缺的調劑。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支總量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不會增加社會整體負擔、不會提高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鄭秉文也告訴記者,提高統籌層次不會影響參保人待遇。參保人待遇只與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個人工資水平及個人繳費年限掛鉤。[詳情]

養老保險費率降至16% 退休人員養老金“十五連漲”
養老保險費率降至16% 退休人員養老金“十五連漲”

  原標題:養老保險費率降至16%:企業減負,退休人員養老金“十五連漲” 21世紀經濟報道 王佳昕,曾繼儒 北京報道 “我們給普通員工繳納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在8500元左右,單位繳費比例由19%下調為16%后,每人每月可以省下約255元的用工成本。”北京某小微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距5月1日落地實施社保降費已近兩個月,近日記者從人社部獲悉,30多個省份將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統一降至16%。 作為社保單位繳費比例中的大頭,此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下調是2015年啟動社保降費以來費率降幅最大的一次,將為不同類型的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減負。 不過,有人擔憂,養老金單位繳費比例的下調,是否會減少養老金的收入,導致養老金收支緊張?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鄭春榮表示,減負在短期內確實會帶來社保基金的減收,但并沒有太大影響。過去幾年,我國總體上養老保險基金每年都有結余,累計結余量較高。當然也存在部分省份存在一定困難,需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從長期來看,社保費率下降有利于給企業減負,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如果社會平均工資增長了,繳費基數就增長了,社保基金收入可能呈現上升態勢。換言之,社保費率降低,搞活了經濟,做大了蛋糕,從長期來看,是有收益的。”鄭春榮告訴記者。 企業用工成本減少 2019年年初,規模近2萬億元的減稅降費大幕拉開。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的下調最受關注。 據了解,2016年人社部曾發布《關于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部分省份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20%,也有省份從20%降至19%。今年的改革方案則明確統一降至16%,與此前相比有較大降幅。 改革前,上海、黑龍江等地養老保險單位費率為20%,湖南、北京、重慶、安徽、四川、江蘇、安徽、天津等大部分省份為19%。 目前,各地已紛紛落實社保降費方案。以北京為例,記者隨機詢問數家北京企業,均得到了“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已下調至16%、企業用工成本減少”的答復。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預計,從今年5月1日起執行至年底,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將為企業減負約198億元。 “此次降費,最有利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雇工較多的企業。從另一方面,減費帶來了用工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企業提高用工意愿。”鄭春榮說。 不過,在改革前,也有省份的養老保險單位費率低于16%,如廣東部分城市為14%。這意味著廣東部分企業的繳費比例會有所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韓克慶告訴記者,他之前的測算結果表明,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繳費率反而越低;越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繳費率反而越高。 最新出臺的《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過渡方案》顯示,單位繳費比例為13%的市,2020年底前將單位繳費比例調整為14%,今后再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將單位繳費比例逐步過渡到全國統一標準。 鄭春榮表示,廣東等省份的社保費率提高,有利于全國范圍內公平競爭。如果少數地區存在低費率現象,可能導致企業搬遷,形成馬太效應。從長期來看,社保費率統一,是大勢所趨,也是全國統籌的前提條件。 養老金支撐能力較強 除了降費率,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是此次降費綜合方案中另一個含金量較高的政策。 事實上,單位或個人繳納的社保費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繳費比例,即費率,二是繳費基數,即費基。費率和費基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動均會對繳費金額產生影響。此次降費方案除了降低費率外,也對社保繳費基數政策進行了調整,即明確以全口徑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作為核定職工繳費基數的上下限指標。 記者了解到,這一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的調整,將把私營單位的工資計算進去。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往往低于城鎮非私營單位。工資計算口徑的變動,將帶來社保繳費基數的下調。如北京將于2019年7月起使用的社保繳費基數為94258元,低于2018年的101599元。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曾表示,全口徑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能更合理地反映參保人員實際平均工資水平,工資水平較低的職工繳費基數就可相應降低,繳費負擔減輕。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水平總體偏低,不少職工是按照繳費基數的下限來繳費,加上降費政策,他們的繳費負擔會進一步減輕,能夠更多受益。 “經測算,按照全國平均水平來推算繳費基數的上下限口徑調整后,以職工繳費基數下限繳費的企業在單位費率降到16%的基礎上,實際繳費負擔通過口徑調整,可再下降兩到三個百分點。”游鈞說。 那么,為企業減負的同時,養老金收入和待遇是否會受到影響? 鄭春榮表示,社保降費只減少基金收入,不影響養老金計發辦法,不會影響養老金待遇水平。 數據顯示,2018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項收入3.7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2018年底基金累計結余約4.8萬億元,有較強的支撐能力。 不僅如此,從今年1月1日起,按平均約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這表明今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實現“十五連漲”。 韓克慶表示,在降低費率的同時,要和規范征收、全國統籌、個賬做實等配套措施綜合考慮。降低費率不見得會降低養老金待遇,主要是為了讓制度效能發揮得更好。 不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社會平均工資的統計范圍如包含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則工資水平會有所下降,可能影響養老金水平。 對此,記者了解到,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中已明確指出,調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后,各省要制定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的過渡措施,確保退休人員待遇水平平穩銜接。 (編輯:耿雁冰)[詳情]

微博推薦

更多

新浪意見反饋留言板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