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知名財經博主“曹山石”今日晚間發布微博爆料稱,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向銀監會舉報民生銀行(9.290, -0.04, -0.43%)違規貸款14億,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舉報。[詳情]
舉報信稱,民生銀行總行在明知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等一致行動人企業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的情況下,2017年12月6日違法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為其辦理2.04億美元(14億元人民幣)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要約收購ST生化(31.300, 0.00, 0.00%)股票。[詳情]
1月17日晚間,ST生化發布人事變動公告,代表原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的史曜瑜宣布辭去公司總經理與財務總監職務,仍擔任董事長一職,接替相關職位者是三位具有佳兆業深刻烙印的羅軍三人。[詳情]
在將ST生化股權轉讓給佳兆業,全身而退之前,振興集團還要解決與昔日債權人之間的矛盾。1月9日,中國農業銀行河津市支行向深交所投訴,ST生化對振興與農行的債務信息披露存在虛假陳述,所涉ST生化股份的凍結未經農行允許就“任性”解除。[詳情]
已成功獲得ST生化29.99%股權,成為大股東的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及其一致行動人尚未涉足公司經營,但另一方的佳兆業集團就先下手了。[詳情]
微信公眾號:信托圈 微博知名財經博主“曹山石”今日晚間發布微博爆料稱,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向銀監會舉報民生銀行違規貸款14億,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舉報。 “曹山石”微博曝料圖片顯示,這份名為“關于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向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一致行動人企業違規貸款14億元的舉報”,舉報人為振興集團有限公司。 舉報信稱,民生銀行總行在明知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等一致行動人企業(以下簡稱“浙民投”)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的情況下,2017年12月6日違反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為其辦理2.04億美元(14億元人民幣)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要約收購ST生化股票。 舉報信稱該筆貸款也違反了民生銀行總行“民銀辦[2017]413號文”對內保跨境融資貸款資金用途:不得用于房地產、股市等監管限制的用途;還款來源方面沒有正常現金流,不符合文件中“借款人在境內須具有充足的第一還款來源,不得依賴保函或備用信用證履約來還款”的明確規定。 據查詢公開資料,振興集團注冊于山西省,董事長史躍武生于1973年。作為大陸少數大筆財富的繼承者,史躍武從他的父親手中繼承了企業。2003年新財富中國400富人榜史躍武位列第88名。 【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由包括正泰集團、富通集團、奧克斯集團等八家浙江民營實體企業和一家金融機構發起創立,首期注冊資本為50億元。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擔任董事長,國泰君安原總裁陳耿出任總裁。該公司官網透露首期注冊資本50億元,計劃未來三年內上市公司市值及資產管理規模達到300億元。 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于1月9日受理了相關舉報。 信托圈注意到,與今日公開的舉報信相比,去年12月史躍武在接受專訪時似乎還顯得比較平靜。 “我們輸了,白手起家的山西民營企業敗給了江浙資本大鱷。”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的振興集團董事長史躍武臉上難掩苦澀。盡管對失去公司實控權心有不甘,但史躍武坦承,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為今日出局埋下隱患。 2017年12月13日晚,ST生化公告稱,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股份的過戶手續已于12月12日辦理完畢。本次要約收購后,浙民投天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生化29.99%股份,超過原第一大股東振興集團22.61%的持股比例。公司股票12月14日開市起復牌。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要約收購制度規則建立11年來, A股市場上第一例成功完成的敵意要約收購。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 33天的要約收購期間,為維護振興集團的控股地位,史躍武啟動了自救行動。史躍武表示,要約期間沒有回過一趟家,沒有睡過一次好覺,每天不到凌晨四點便開始工作。 “做實業不容易,批一個血漿站有多艱難,而一家注冊僅7天的公司要來收購,我不甘心。” ST生化連續九年主業盈利仍未摘帽,主要在于公司此前承諾的剝離振興電業65.2%股權一直未兌現。振興電業持續虧損,上市公司也不斷面臨各類糾紛。直到2017年6月19日,ST生化公告稱,振興集團剛完成剝離振興電業股權的程序,已向上市公司支付款項,只等辦理相關股權過戶手續,即可為上市公司摘帽。ST生化有望迎來價值重估。但就在振興集團為減輕歷史包袱想喘口氣時,6月21日,ST生化收到了來自浙民投天弘的要約收購相關文件。 史躍武坦言,在公司治理和資本運作方面,振興集團的確存在問題。前期戰略決策猶豫,沒能盡快集中力量做強主業;用人方面帶有家族企業痕跡;資本運作經驗不足,尤其對資本市場潛藏的危機防范意識不足。 “相比于浙民投聘用眾多證券領域的資深高管,資本運作層面,我們連小學生都算不上。” 對于為何選擇要約收購這家公司,2017年12月19日,在位于浙江杭州時代大廈的總部辦公室里,【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伙人袁華剛對財新記者表示:“第一個是‘可以打’;第二個是‘值得打’。”袁華剛曾在一線券商做了16年投行。 在財新的那次采訪中,袁華剛還透露浙民投的收購資金來源“合法合規”,對于外界關于“野蠻人”的指控,他很不以為然。 今天民生銀行14億貸款遭實名舉報,到底真相如何還有待監管調查,但掩飾不了幕后正在發生的一場資本暗戰。 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的成功,并沒有讓ST生化(000403.SZ)控制權之爭結束,相反因為佳兆業集團的出現而掀開“新篇章”。 1月17日晚間,ST生化發布人事變動公告,代表原大股東振興集團的史曜瑜宣布辭去公司總經理與財務總監職務,仍擔任董事長一職,接替相關職位者是三位具有佳兆業深刻烙印的羅軍三人。 這意味著,已經成為ST生化第一大股東的浙民投,將在上市公司實控權爭奪中正式面臨來自佳兆業的挑戰。從已有的信息來看,佳兆業對ST生化的控制權似乎又“勢在必得”。[詳情]
新浪財經訊 1月25日消息,微博知名財經博主“曹山石”發布微博爆料稱,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向銀監會舉報民生銀行違規貸款14億,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舉報。 “曹山石”微博爆料圖片顯示,這份名為“關于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向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一致行動人企業違規貸款14億元的舉報”,舉報人為振興集團有限公司。 舉報信稱,民生銀行總行在明知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等一致行動人企業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的情況下,2017年12月6日違法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為其辦理2.04億美元(14億元人民幣)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要約收購ST生化股票。舉報信稱該筆貸款也違反了民生銀行總行“民銀辦[2017]413號文”對內保跨境融資貸款資金用途:不得用于房地產、股市等監管限制的用途。 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了舉報。 [詳情]
新浪財經訊 1月25日消息,微博知名財經博主"曹山石"發布微博爆料稱,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向銀監會舉報民生銀行違規貸款14億,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舉報。 "曹山石"微博爆料圖片顯示,這份名為“關于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向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一致行動人企業違規貸款14億元的舉報”,舉報人為振興集團有限公司。 舉報信稱,民生銀行總行在明知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等一致行動人企業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的情況下,2017年12月6日違法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為其辦理2.04億美元(14億元人民幣)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要約收購ST生化股票。舉報信稱該筆貸款也違反了民生銀行總行“民銀辦[2017]413號文”對內保跨境融資貸款資金用途:不得用于房地產、股市等監管限制的用途。 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了舉報。 [詳情]
民生銀行(01988-HK)公布,收到中國泛海、泛海國際及泛海股權通知,於1月22日(本周一)泛海股權完成收購隆亨資本1000%股權。因此,泛海股權完成此次收購后,通過隆亨資本持有公司H股普通股3.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93%。 截至本周一(22日)中國泛海持有該公司A股總股本4.61%(16.82億股),泛海國際持有H股總股本的0.02%(約686萬股),泛海股權持有1.38%(5.03億股),隆亨資本持有0.93%(3.4億股)。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 隆亨資本均為該公司副董事長及非執行董事盧志強實際控制的公司,佔該公司總股本的6.94%。[詳情]
盧志強又出手了:收購隆亨資本,持股民生銀行增至6.94% 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來源:澎湃新聞 盧志強 資料圖 去年1月失去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位子的盧志強,還在增加自己手中的籌碼。 民生銀行(600016.SH;01988.HK)1月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泛海”)、中國泛海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泛海國際”)、泛海國際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泛海股權”)的通知,2018年1月22日,泛海股權完成收購隆亨資本有限公司(下稱“隆亨資本”)100%股權,后者持有民生銀行 H 股普通股 3.4億股,占總股本的 0.93%。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的數據顯示,泛海系是以8.2港元/股的價格拿下上述民生銀行H股股權的。盧志強和他的泛海系,合計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從原本的6.01%上升到了6.94%。 具體來說,截至2018年1月22日,中國泛海持有民生銀行 A 股普通股1682652182股,占總股本的4.61%;泛海國際持有民生銀行 H 股普通股6864600股,占總股本的0.02%;泛海股權持有H股普通股 503584125股,占總股本的 1.38%;再加上隆亨資本持有 0.93%民生銀行,盧志強實際控制的公司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隆亨資本,合計持有民生銀行2533100907股,占該行總股本的6.94%。 在本次收購完成之前,從2016年7月算起,盧志強已經出手增持民生銀行A股和H股共計9次之多。盧志強上一次出手增持是在去年5月。當時盧志強通過泛海股權增持了1億股民生銀行H股股票,耗資7.8億港元,持有的占民生銀行總股本從6.01%。 不過,在收購隆亨資本有限公司后,盧志強和泛海系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仍并未趕上抱團的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 2017年11月,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A股,增持比例為0.36%,累計持有的民生銀行達到4.13%。由于2016年夏天在民生銀行股東們爭奪董事會席位之際,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因此,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合計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達到7.05%。 1月24日,民生銀行A股收于9.33元/股,上漲0.97%,H股收于8.76港元/股,下跌0.34%。[詳情]
民生銀行溫州分行因貸款資金被挪用于股權投資吃30萬元罰單 千龍網北京1月23日訊 近日,中國銀監會網站公布了溫州監管分局對中國民生銀行溫州分行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溫銀監罰決字〔2017〕16號)。 決定書顯示,中國民生銀行溫州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為徐文華,該行存在貸款資金被違規挪用于股權投資的違法違規事實。 溫州監管分局依據《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對中國民生銀行溫州分行罰款人民幣30萬元。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為2017年12月29日。[詳情]
1月24日晚間,民生銀行(9.320, 0.03, 0.32%)(港股01988)發布公告稱,民生銀行于近期收到中國泛海控股(7.920, 0.00, 0.00%)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泛海”)、中國泛海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泛海國際”)、泛海國際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泛海股權”)的通知,1月22日,泛海股權完成收購隆亨資本有限公司(下稱“隆亨資本”)100%股權,后者持有民生銀行 H股普通股3.4億股,占總股本的 0.93%。由于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隆亨資本均為民生銀行副董事長盧志強實際控制的公司。至此,盧志強和他的泛海系,合計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從原本的6.01%上升到了6.94%。 而在2017年11月,原“明天系”旗下華夏人壽也增持了民生銀行0.36%股份,至4.13%。 兩大巨頭接連增持,民生銀行新一輪搶籌大戰又要開始了? “泛海系”增加籌碼 經歷了一年的政策與市場變幻之后,近期,“泛海系”再度出手,收購了隆亨資本100%,將后者所持0.93%民生銀行股份收入囊中。 具體來看,截至2018年1月22日,中國泛海持有民生銀行A股普通股1682652182股,占總股本的4.61%;泛海國際持有民生銀行H股普通股6864600股,占總股本的0.02%;泛海股權持有H股普通股503584125股,占總股本的1.38%;再加上隆亨資本持有民生銀行總股本的0.93%,盧志強實際控制的公司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隆亨資本,合計持有民生銀行2533100907股,占該行總股本的6.94%。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的數據,泛海系是以8.2港元/股的價格拿下上述民生銀行H股股權的。在本次收購完成之前,從2016年7月算起,盧志強已經出手增持民生銀行A股和H股共計9次之多。盧志強上一次出手增持是在去年5月。當時盧志強通過泛海股權增持了1億股民生銀行H股股票,耗資7.8億港元,持有的民生銀行總股本增至6.01%。 頻繁增持民生銀行,“泛海系”有何目的?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銀行業內人士王峰(化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增持企業股份無非出于三種目的:可能是因為看好該企業的未來;也可能是純粹的財務投資,獲取更多更好的投資收益;當然,也有可能是為增加自身在股東中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聯系到民生銀行此前的股權糾葛,王峰認為,“泛海系”此次增持,或意味著民生銀行新一輪搶籌大戰開始醞釀。 從6.01%到6.94%,于去年1月失去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位子的盧志強,還在增加自己手中的籌碼。不過,在收購隆亨資本有限公司后,盧志強和泛海系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仍未趕上“抱團”的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4.750, -0.03, -0.63%)。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11月,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A股,增持比例為0.36%,累計持有的民生銀行達到4.13%。由于2016年夏天在民生銀行股東們爭奪董事會席位之際,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兩家合計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達到7.05%。 而早在去年11月華夏人壽對民生銀行進行增持時,就有私募人士稱,2016年7月,華夏人壽就舉牌過民生銀行,當時按規定是6個月不能賣。一年多過去了,華夏保險不僅一股沒賣,還在“買買買”。該人士認為:“華夏保險根本就不是財務投資,而是想爭奪大股東控制權。” 而“泛海系”又是否會進一步增持民生銀行? 《國際金融報》記者就此問題致函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但至記者截稿,暫未收到任何回復。 股權變局成謎 三個月內,“泛海系”、華夏人壽兩大巨頭接連增持,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曾經民生銀行股權大戰的盛況。 公開資料顯示,從2000年起至今,民生銀行歷史上曾發生過四次大型的股權之爭。特別是后兩次股權之爭尤其引人注目,彼時增持、舉牌頻頻出現,動輒數十上百億的資金投入令整個市場嘆為觀止。 而在經歷這四次爭斗后,民生銀行的股權持有情況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結合民生銀行去年三季報所透露的信息來看,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安邦系”通過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安邦集團等公司旗下的金融產品,合計至少持有15.54%的股權;劉永好的“希望系”持有4.18%的股權;史玉柱的“巨人系”持有3.15%的股權;“復星系”則退出了前十大股東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消息顯示,受銀監會最新公布的《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影響,“安邦系”或將減持民生銀行,而盤踞民生銀行已久的另一巨頭——“希望系”也需作出抉擇。 根據《暫行辦法》,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入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制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此外,該《辦法》也對主要股東作出定義,即持有商業銀行股份總額5%以上或持有股份總額不足5%但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有重大影響的股東。上述兩條新規條例對“安邦系”入股銀行劃下了監管紅線。 事實上,早在2017年11月,就有相關媒體報道稱,中國監管當局要求安邦集團轉讓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33.470, 0.06,0.18%)(港股03968)股權,將持股比例降至最高5%。為減少對市場的影響,監管部門建議安邦集團通過非公開方式退出或減持。監管部門正在幫助安邦尋找合適的股權接盤方。當時,中信建投點評稱,該消息意味著民生銀行的股權處理辦法即將安全落地。 那么,這則備受關注的消息是否屬實?對于消息的真實性,《國際金融報》也曾向安邦集團求證,但至記者截稿,暫未收到任何回復。 除了“安邦系”,劉永好的“希望系”也需作出抉擇。公開資料顯示,“希望系”還持有樂山市商業銀行6.84%的股權,與小米等聯合籌辦的四川希望銀行也于2016年中獲得了銀監會批準。 “從新規來看,劉永好想要繼續增持民生銀行,或許需要先退出上述銀行中的一家。”王峰告訴記者。[詳情]
微信公眾號:信托圈 微博知名財經博主“曹山石”今日晚間發布微博爆料稱,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向銀監會舉報民生銀行違規貸款14億,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舉報。 “曹山石”微博曝料圖片顯示,這份名為“關于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向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一致行動人企業違規貸款14億元的舉報”,舉報人為振興集團有限公司。 舉報信稱,民生銀行總行在明知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等一致行動人企業(以下簡稱“浙民投”)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的情況下,2017年12月6日違反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為其辦理2.04億美元(14億元人民幣)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要約收購ST生化股票。 舉報信稱該筆貸款也違反了民生銀行總行“民銀辦[2017]413號文”對內保跨境融資貸款資金用途:不得用于房地產、股市等監管限制的用途;還款來源方面沒有正常現金流,不符合文件中“借款人在境內須具有充足的第一還款來源,不得依賴保函或備用信用證履約來還款”的明確規定。 據查詢公開資料,振興集團注冊于山西省,董事長史躍武生于1973年。作為大陸少數大筆財富的繼承者,史躍武從他的父親手中繼承了企業。2003年新財富中國400富人榜史躍武位列第88名。 【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由包括正泰集團、富通集團、奧克斯集團等八家浙江民營實體企業和一家金融機構發起創立,首期注冊資本為50億元。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擔任董事長,國泰君安原總裁陳耿出任總裁。該公司官網透露首期注冊資本50億元,計劃未來三年內上市公司市值及資產管理規模達到300億元。 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于1月9日受理了相關舉報。 信托圈注意到,與今日公開的舉報信相比,去年12月史躍武在接受專訪時似乎還顯得比較平靜。 “我們輸了,白手起家的山西民營企業敗給了江浙資本大鱷。”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的振興集團董事長史躍武臉上難掩苦澀。盡管對失去公司實控權心有不甘,但史躍武坦承,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為今日出局埋下隱患。 2017年12月13日晚,ST生化公告稱,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股份的過戶手續已于12月12日辦理完畢。本次要約收購后,浙民投天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生化29.99%股份,超過原第一大股東振興集團22.61%的持股比例。公司股票12月14日開市起復牌。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要約收購制度規則建立11年來, A股市場上第一例成功完成的敵意要約收購。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 33天的要約收購期間,為維護振興集團的控股地位,史躍武啟動了自救行動。史躍武表示,要約期間沒有回過一趟家,沒有睡過一次好覺,每天不到凌晨四點便開始工作。 “做實業不容易,批一個血漿站有多艱難,而一家注冊僅7天的公司要來收購,我不甘心。” ST生化連續九年主業盈利仍未摘帽,主要在于公司此前承諾的剝離振興電業65.2%股權一直未兌現。振興電業持續虧損,上市公司也不斷面臨各類糾紛。直到2017年6月19日,ST生化公告稱,振興集團剛完成剝離振興電業股權的程序,已向上市公司支付款項,只等辦理相關股權過戶手續,即可為上市公司摘帽。ST生化有望迎來價值重估。但就在振興集團為減輕歷史包袱想喘口氣時,6月21日,ST生化收到了來自浙民投天弘的要約收購相關文件。 史躍武坦言,在公司治理和資本運作方面,振興集團的確存在問題。前期戰略決策猶豫,沒能盡快集中力量做強主業;用人方面帶有家族企業痕跡;資本運作經驗不足,尤其對資本市場潛藏的危機防范意識不足。 “相比于浙民投聘用眾多證券領域的資深高管,資本運作層面,我們連小學生都算不上。” 對于為何選擇要約收購這家公司,2017年12月19日,在位于浙江杭州時代大廈的總部辦公室里,【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伙人袁華剛對財新記者表示:“第一個是‘可以打’;第二個是‘值得打’。”袁華剛曾在一線券商做了16年投行。 在財新的那次采訪中,袁華剛還透露浙民投的收購資金來源“合法合規”,對于外界關于“野蠻人”的指控,他很不以為然。 今天民生銀行14億貸款遭實名舉報,到底真相如何還有待監管調查,但掩飾不了幕后正在發生的一場資本暗戰。 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的成功,并沒有讓ST生化(000403.SZ)控制權之爭結束,相反因為佳兆業集團的出現而掀開“新篇章”。 1月17日晚間,ST生化發布人事變動公告,代表原大股東振興集團的史曜瑜宣布辭去公司總經理與財務總監職務,仍擔任董事長一職,接替相關職位者是三位具有佳兆業深刻烙印的羅軍三人。 這意味著,已經成為ST生化第一大股東的浙民投,將在上市公司實控權爭奪中正式面臨來自佳兆業的挑戰。從已有的信息來看,佳兆業對ST生化的控制權似乎又“勢在必得”。[詳情]
作者丨繆凌云 來源 丨野馬財經 曾經的民生銀行,可謂龍盤虎踞、強者云集,安邦、明天、復星、泛海、希望、巨人、東方七大資本系族合縱連橫,動作不斷。 現如今,豪門依舊在,只是朱顏改... 更有意思的是,在民生銀行諸多股東中,出現動蕩的,多為之前神秘莫測的資本巨鱷。陽光度、透明度較高的巨人、泛海、新希望、復星等企業,則笑到了現在。 2018年1月24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泛海國際收購了隆亨資本100%,將后者所持0.93%民生銀行股份收入囊中。至此,“泛海系”所持民生銀行股份上升至6.94%。而在2017年11月,原“明天系”旗下華夏人壽增持民生銀行0.36%股份,至4.13%。 兩大巨頭的接連增持,不由得讓人想起曾經民生銀行股權大戰的盛況。增持、舉牌頻頻出現,動輒數十上百億的資金投入令整個市場嘆為觀止。 只不過,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2017年以來的資本市場經歷了太多風云變幻,各方豪門的勢力格局,已然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安邦系”物是人非 從股權結構來看,“安邦系”通過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安邦集團等公司,合計持有民生銀行至少15.54%的股份,位列第一大股東之位,且比之目前的第二大股東“華夏人壽+東方集團(雙方為一致行動人)”的7.05%遙遙領先。 然而,這頭把交椅,“安邦系”坐得并不安穩。 一方面,2017年6月14日,安邦保險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長吳小暉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具體為何外人不得而知,但在此之前,《財新周刊》一篇有關安邦的文章鬧得沸沸揚揚,雙方為此還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另一方面,2017年11月16日,銀監會公布《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一家公司(及關聯方)作為主要股東入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制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且以金融產品持有同一商業銀行股份的,比例不得超過5%。 而持有成都農商行35%、民生銀行15.54%、招商銀行10.72%的“安邦系”這兩條紅線全部越過。對此,中信建投證券在相關報告中援引媒體報道稱,安邦集團被要求將民生銀行及招商銀行股權降至5%以下,并會通過非二級市場尋找接盤方。 具體將如何操作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雖然目前“安邦系”仍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但“物雖是,人已非”。 “明天系”資產易主 和安邦系相比,另一家巨頭“明天系”的處境并沒有好到哪里。在過去的一年屢屢變賣資產。 2018年1月,恒投證券(1476.HK,恒泰證券H股上市主體)29.94%的股份被作價90億元出售給中信國安集團;2011年11月,華夏人壽則被中天金融(000540.SZ)以310億元接盤。這兩者皆為“明天系”旗下優質資產,華夏人壽更是持有民生銀行4.13%股份。 也就是說,隨著華夏人壽的易主,“明天系”已經暫時出局,取而代之的是中天金融。而作為貴州唯一的地產上市公司,中天金融的實際控制人羅玉平在2017年位列胡潤富豪榜貴州第二, 整體排名與任正非并列,被人稱為“羅半城”。 “東方系”劍鋒暗藏 民生銀行股權大戰中,“東方系”應該是存在感最弱的一個。在2000年民生銀行上市前夕,“東方系”持股比例高達9.42%,位列第二大股東。但自此之后,股權占比一路下滑,直至目前的2.92%,位列第九。 不過,雖然持股比例不算太高,但卻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2016年6月,東方集團華夏人壽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雙方合計持股7.05%,反超“泛海系”,目前僅次于“安邦系”之后。 那么,為何在民生銀行七大豪門中,只有這兩家聯手了呢? 雙方自2001年開始,曾有一段有趣的交集。彼時,張宏偉的東方集團和“明天系”的新產業投資股份公司同為民族證券五大創立股東成員。后來,隨著另一位人物的入局,2011年1月13日,首都機場集團將持有民族證券61.25%的國有股權轉給了后者。 本來,“東方系”和“明天系”對民族證券的大股東之位都很有興趣,但不敵前述人物的種種手段,最終雙雙飲恨,同為天涯淪落人。 只是,隨著華夏人壽的易主,雙方的一致行動人關系還能保持多久,也會直接影響到目前民生銀行的股東格局。 “復星系”全身而退 與安邦、明天有些被動的退出不同,七大豪門中,有兩家主動選擇了撤離。其中之一即為“復星系”。 早在2015年1月21日,復星集團就已經將民生銀行A股股份清零,截至2017年上半年,“復星系”持有民生銀行2.22%股份,而在2017年9月,又再度進行了減持。不過,在減持民生銀行的同時,復星集團和均瑤集團共同發起成立上海華瑞銀行,雖然后來退出,但亦擁有網商銀行的股份。 實際上,不僅是民生銀行,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復星系”對旗下大量資產都進行了調倉。在降杠桿的同時,戰略進一步聚焦于“健康、快樂、富足”三大板塊。(對于“復星系”布局調整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復星系”轉舵:300億美元海外資產大調倉》) “希望系”悄然減持 除了“復星系”外,劉永好的“希望系”同樣在減持著民生銀行。 2016年7月31日,民生銀行公告稱,7月25日至29日,南方希望減持公司A股1.49億股,減持后“希望系”股份占比4.41%。而在此之前,劉永好就多次減持,本人還曾在2006年第一次股東之戰中一度被“踢”出董事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民生銀行之外,“希望系”還持有樂山市商業銀行6.84%的股權,與小米等聯合籌辦的四川希望銀行也于2016年中獲得了銀監會批準。 根據《商業銀行股權新規》,劉永好想要重新殺回民生銀行的話,還需要對上述兩家銀行的股權進行處置。 “巨人系”專注經營 說起“巨人系”,在其它各方股權變動頻繁,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時候,自2011年3月,史玉柱旗下的上海健特一直穩定持有民生銀行的股份。 在新希望減持民生銀行時,史玉柱就通過其微博表示,“健特生命持有的11.5億A股民生股票,既然公開承諾了3年不賣,就絕不會賣,就留給孫子的兒媳婦吧”,目前看來,他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另外,野馬財經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雖然三年前,微博名為“大閑人”的史玉柱主動辭去董事席位,稱“正淡出企業管理工作,準備退休”,但其對民生銀行的關注一直未有減少,且大都落在經營層面上。 例如2016年8月30日,民生銀行中報發布,營收、凈利增速雙雙創下上市以來新低,傳出降薪消息時,史玉柱通過微博直言,“降低薪酬水平是昏招。可以減人,但決不能減薪酬,否則人才嚴重流失;企業減人是淘汰沒用的人,減薪是趕走有用的人”。 2016年底,民生銀行爆出“管理層騷擾女下屬”事件后,史玉柱微博表態:“兔子不吃窩邊草,先開除兔子”。 而且,2017年2月,史玉柱在辭任兩年后重新擔任民生銀行董事,甚至為了避嫌,賣掉了全部中民投股份,并辭去全部職務,決心不可謂不大。 在控制權方面,握有3.15%股份的史玉柱則一直沒有明確的站隊,更像一位忠實的財務投資者,總是操心著經營層面,關注著股票的走勢。實乃民生銀行激烈股權斗爭中的一股“清流”。 “泛海系”高歌猛進 “泛海系”在民生銀行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作為發起方之一,上市后的民生銀行一度呈“希望系”、“東方系”、“泛海系”三足鼎立之勢,但在2015年,卻跌出了十大股東之列。 不過,在2016年“兩會”期間,就民生銀行即將面臨的董事會換屆首度表態時,盧志強稱,“民生銀行從發起至今,形成了股權相對分散的機制,自己此前并無減持民生銀行A股,也不贊成任何一家企業絕對控制民生銀行”,不久,泛海及開始了對民生銀行的“強勢”增持。 2016年7月11日,盧志強以8.82元/股的均價增持民生銀行(600016.SH)3.92億股,以8.96元/股的價格增持120萬股,7月12日,盧志強以每股9.08元的價格增持180萬股,7月14日,盧志強再度增持4.49億股民生銀行(600016.SH),短短四日,耗資75億。 根據民生銀行(600016.SH)2016年12月20日發布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泛海系”旗下機構持有民生銀行總股本(A股及H股)比例超5%,其中持有民生銀行A股4.612%股權。《報告書》同時提及,“泛海系”看好民生銀行長期表現,未來12月內視市場情況擇機增持”。 而2018年1月24日,經歷了一年的政策與市場變幻之后,“泛海系”再度出手,收購了隆亨資本100%,將后者所持0.93%民生銀行股份收入囊中。至此,“泛海系”所持民生銀行股份上升至6.94%。 縱觀民生銀行其它各方的現狀,對盧志強而言,現在應該是難得的好時代。 從股權上來看。握有6.94%股權的“泛海系”僅次于15.54%的安邦和7.05%的“華夏人壽+東方集團”,其中“安邦系”的第一大股東之位能保持多久還是個未知數,后兩者中的華夏人壽已然換了主人,之后能否繼續同力合作也有待觀察。 除了這些,持有民生銀行2.98%股份的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與泛海集團關系也十分密切。其與“泛海系”自民生銀行成立之初,到海通證券、民生證券、民生人壽等投資案例中,永遠站在同一個戰壕中,甚至市場也早已將二者視為一體、互為影子。 至于戰略角度。“安邦系”、“明天系”偃旗息鼓,“復星系”去意已決,“東方系”一直偏安一隅,“希望系”無論是從減持套現的動作還是股權新規的限制,想要重新回歸都有難度,“巨人系”對控制權也未有圖謀。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還發現,泛海控股曾經持有廣西北部灣銀行6.32%股權,2016年9月則全部轉讓給了史玉柱的巨人投資,后者持股比例上升至14.45%。 其實,史玉柱與盧志強二人一直私交甚好,在亞太再保險、Playtika公司等諸多公司的收購上共同進退,“泛海系”也為巨人網絡的(002558.SZ)的股東。而且,成為廣西北部灣第一大股東之后,“巨人系”投資其它銀行的持股比例也被限制在了5%以下。 且就“泛海系”自己而言,除了民生銀行之外,別的銀行持股比例都十分低,不存在新規限制問題。 此前野馬財經《泛海帝國》(點擊閱讀)文章亦曾對“泛海系”金融版圖做過梳理,其雖然入股多家銀行,但卻都沒有獲得控制權,如果能夠提高在民生銀行的話語權,將可以進一步強化自己的金融布局。 兜兜轉轉二十余年,民生銀行股權之爭不斷浮現,各方勢力起起落落,但始終未能角出真正的贏家。那么您怎么看待這次的結局呢,是“泛海系”繼續前行,還是會有新的強者半路殺出,改換門庭的華夏人壽又是否會強勢崛起,歡迎在文末留下觀點。[詳情]
新浪財經訊 1月25日消息,微博知名財經博主“曹山石”發布微博爆料稱,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向銀監會舉報民生銀行違規貸款14億,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舉報。 “曹山石”微博爆料圖片顯示,這份名為“關于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向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一致行動人企業違規貸款14億元的舉報”,舉報人為振興集團有限公司。 舉報信稱,民生銀行總行在明知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等一致行動人企業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的情況下,2017年12月6日違法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為其辦理2.04億美元(14億元人民幣)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要約收購ST生化股票。舉報信稱該筆貸款也違反了民生銀行總行“民銀辦[2017]413號文”對內保跨境融資貸款資金用途:不得用于房地產、股市等監管限制的用途。 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了舉報。 [詳情]
新浪財經訊 1月25日消息,微博知名財經博主"曹山石"發布微博爆料稱,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向銀監會舉報民生銀行違規貸款14億,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舉報。 "曹山石"微博爆料圖片顯示,這份名為“關于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向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一致行動人企業違規貸款14億元的舉報”,舉報人為振興集團有限公司。 舉報信稱,民生銀行總行在明知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等一致行動人企業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的情況下,2017年12月6日違法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為其辦理2.04億美元(14億元人民幣)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要約收購ST生化股票。舉報信稱該筆貸款也違反了民生銀行總行“民銀辦[2017]413號文”對內保跨境融資貸款資金用途:不得用于房地產、股市等監管限制的用途。 而相關圖片信息顯示,浙江銀監局已經受理了舉報。 [詳情]
民生銀行(01988-HK)公布,收到中國泛海、泛海國際及泛海股權通知,於1月22日(本周一)泛海股權完成收購隆亨資本1000%股權。因此,泛海股權完成此次收購后,通過隆亨資本持有公司H股普通股3.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93%。 截至本周一(22日)中國泛海持有該公司A股總股本4.61%(16.82億股),泛海國際持有H股總股本的0.02%(約686萬股),泛海股權持有1.38%(5.03億股),隆亨資本持有0.93%(3.4億股)。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 隆亨資本均為該公司副董事長及非執行董事盧志強實際控制的公司,佔該公司總股本的6.94%。[詳情]
盧志強又出手了:收購隆亨資本,持股民生銀行增至6.94% 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來源:澎湃新聞 盧志強 資料圖 去年1月失去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位子的盧志強,還在增加自己手中的籌碼。 民生銀行(600016.SH;01988.HK)1月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泛海”)、中國泛海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泛海國際”)、泛海國際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泛海股權”)的通知,2018年1月22日,泛海股權完成收購隆亨資本有限公司(下稱“隆亨資本”)100%股權,后者持有民生銀行 H 股普通股 3.4億股,占總股本的 0.93%。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的數據顯示,泛海系是以8.2港元/股的價格拿下上述民生銀行H股股權的。盧志強和他的泛海系,合計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從原本的6.01%上升到了6.94%。 具體來說,截至2018年1月22日,中國泛海持有民生銀行 A 股普通股1682652182股,占總股本的4.61%;泛海國際持有民生銀行 H 股普通股6864600股,占總股本的0.02%;泛海股權持有H股普通股 503584125股,占總股本的 1.38%;再加上隆亨資本持有 0.93%民生銀行,盧志強實際控制的公司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隆亨資本,合計持有民生銀行2533100907股,占該行總股本的6.94%。 在本次收購完成之前,從2016年7月算起,盧志強已經出手增持民生銀行A股和H股共計9次之多。盧志強上一次出手增持是在去年5月。當時盧志強通過泛海股權增持了1億股民生銀行H股股票,耗資7.8億港元,持有的占民生銀行總股本從6.01%。 不過,在收購隆亨資本有限公司后,盧志強和泛海系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仍并未趕上抱團的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 2017年11月,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A股,增持比例為0.36%,累計持有的民生銀行達到4.13%。由于2016年夏天在民生銀行股東們爭奪董事會席位之際,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因此,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合計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達到7.05%。 1月24日,民生銀行A股收于9.33元/股,上漲0.97%,H股收于8.76港元/股,下跌0.34%。[詳情]
中國證券網訊(見習記者 張瓊斯)民生銀行24日晚間發布公告:泛海國際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泛海股權”)22日完成收購隆亨資本有限公司(下稱“隆亨資本”)100%股權。在此次收購后,泛海股權通過隆亨資本持有民生銀行H股普通股3.4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0.93%。 公告稱,截至1月22日,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泛海”)持有民生銀行A股普通股約16.83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4.61%;中國泛海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泛海國際”)持有民生銀行H股普通股686.46萬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0.02%;泛海股權持民生銀行H股普通股約5.04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1.38%;隆亨資本持有民生銀行H股普通股3.4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0.93%。 公告顯示,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隆亨資本均為民生銀行副董事長盧志強實際控制的公司,合計持有民生銀行約25.33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6.94%。[詳情]
民生銀行溫州分行因貸款資金被挪用于股權投資吃30萬元罰單 千龍網北京1月23日訊 近日,中國銀監會網站公布了溫州監管分局對中國民生銀行溫州分行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溫銀監罰決字〔2017〕16號)。 決定書顯示,中國民生銀行溫州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為徐文華,該行存在貸款資金被違規挪用于股權投資的違法違規事實。 溫州監管分局依據《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對中國民生銀行溫州分行罰款人民幣30萬元。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為2017年12月29日。[詳情]
中國民生銀行寧波分行連收兩罰單 累計被罰70萬元 千龍網北京1月21日訊 1月19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寧波銀監局發布甬銀監罰決字〔2017〕28號、甬銀監罰決字〔2017〕29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甬銀監罰決字〔2017〕28號文件顯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姓名為萬恩平,因貸前調查審查不審慎、貸后管理不到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被寧波銀監局罰款人民幣20萬元。甬銀監罰決字〔2017〕29號文件顯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姓名為萬恩平,因發售或代理銷售產品不合規、內部控制管理不審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被寧波銀監局罰款人民幣50萬元。 [詳情]
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民投”)要約收購的成功,并沒有讓ST生化(000403.SZ)控制權之爭結束,相反因為佳兆業集團(1638.HK,下稱“佳兆業”)的出現而掀開“新篇章”。 1月17日晚間,ST生化發布人事變動公告,代表原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振興集團”)的史曜瑜宣布辭去公司總經理與財務總監職務,仍擔任董事長一職,接替相關職位者是三位具有佳兆業深刻烙印的羅軍三人。 這意味著,已經成為ST生化第一大股東的浙民投,將在上市公司實控權爭奪中正式面臨來自佳兆業的挑戰。1月18日,浙民投有關負責人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公司未來將通過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但也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開展合作,將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 同日,佳兆業亦回復表示,公司本著共贏的態度,也愿與各方實力股東積極協作,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共同將上市公司做大做強。 三名佳兆業背景高管入駐 如果不是因為佳兆業的“半路殺出”,也許ST生化的控制權之爭如今已經接近尾聲。 1月17日晚間,ST生化公告稱,史曜瑜已經選擇辭去公司總經理與財務總監等職務,繼任者分別是羅軍與田晨峰。同時,ST生化還擬聘任張廣東為公司副總經理。 資料顯示,新進入ST生化管理層的三位人員均與佳兆業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其中,羅軍曾在佳兆業中擔任副總裁等職務,目前則任佳兆業下屬公司美加醫學(0876.HK)董事會主席;田晨峰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先后任佳兆業深圳金融集團財務副總經理、佳兆業上海金融集團代理總裁助理職位;張廣東亦具有佳兆業背景,自2016年6月開始一直在佳兆業健康集團擔任投融資管理部部門總經理。 這似乎意味著,在已經準備接手振興集團持有的ST生化股權后,佳兆業開始進一步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權與控制權進行謀劃。 2017年11月29日,ST生化公告稱,大股東振興集團已決定將其所持的5062.11萬股、占總股本18.57%的股份協議轉讓給深圳市航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航運健康”),合計作價21.87億元。同時,振興集團還擬將另外4.04%股份對應的投票權,委托給航運健康,由此后者所具有的投票份額將達到22.61%。而股權轉讓完成后,ST實控人將從史氏家族變更為郭英成與郭英智。 但ST生化曾披露的一份回復問詢函顯示,佳兆業對公司的介入可能在更早的去年7月。彼時,佳兆業中負責健康產業板塊的羅軍、張廣東曾親自前往太原拜訪了振興集團史氏家族,對后來披露的收購事宜進行了初步接觸。此后,史氏家族又在深圳就佳兆業承接振興集團股權的事項再度進行了商談。 或許正是如此,在此后浙民投宣布要約收購ST生化成功時,曾在最初協議中寫明有權單方面終止協議的佳兆業,不僅沒有改變入主的決心,還在今年1月15日,為更好地履行上述股權轉讓,進一步放寬了針對交易的有關要求。 1月18日,振興集團有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振興集團已經將股權轉讓給佳兆業,涉及到ST生化的有關事宜已經選擇不再插手。 同日,佳兆業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根據重組協議,公司有權利向上市公司推薦合適的董監高人選,完善上市公司管理、營銷等業務,并強調稱“羅軍等人已非佳兆業人員,符合上市公司高管任職規定”。 兩強合作前景幾何 如上提及,當去年11月底佳兆業出現欲“橫刀奪愛”時,正是浙民投要約收購ST生化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作為浙民投一度認為佳兆業的出現是“有意為之”,并一度表態稱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但其要約收購仍告成功,浙民投以持股29.99%成為ST生化第一大股東。然而如今面臨佳兆業逐步全面掌控ST生化后,浙民投將如何應對將是其未來不得不面臨的最核心問題。 對此,浙民投有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作為ST生化現任第一大股東,浙民投希望現有上市公司董監高成員秉承應有的職業道德,勤勉盡責,對于任何做出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行為的人士或股東,將追責到底。浙民投未來將通過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同時也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開展合作,將公司利益最大化。” 上海一家私募高管對此認為,從浙民投的表態中至少能夠看出兩層意思,“既不否認將單獨控制上市公司,也不排除與其他股東資本的合作”。 稍早前,浙民投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取得ST生化實控權后,將在短期為上市公司業務進行優化,中長期則有意將其打造成血液制品行業的全產業鏈企業。 這一計劃亦同樣出現在佳兆業的1月18日的回復中。佳兆業稱,未來集團將充分利用自身的產業與平臺優勢,全力支持ST生化的業務發展,并強調了收購完成,將對集團布局大健康產業具有的意義。 同時佳兆業回復稱,對于浙民投通過要約收購成為ST生化大股東,集團充分尊重市場化手段達成的結果,對于后期上市公司的治理問題,也愿與各方實力的股東協作。 不過從已有的信息來看,佳兆業對ST生化的控制權似乎又“勢在必得”。 在擬受讓振興集團持股時,佳兆業曾對外表示,為保證對ST生化的控制,后期將可能擇機在二級市場進行增持。更早前的去年5月,振興集團及ST生化董監高曾提出在未來一年內,將以不高于50元/股的價格,增持不低于1000萬元的計劃,這個承諾還未完成的部分,也將由佳兆業來繼續履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振興集團僅將相應股權的投票權進行委托,股份轉讓并未過戶,佳兆業目前僅有ST生化的投票權,并沒有議案的“提案權”,這意味著若最終浙民投希望獨占控制權時,二者也許將仍有一番爭奪。 “從資本實力來看,兩方都很強,作為江浙資本代表的浙民投可能還更強一些。從上市公司與中小股東利益來講,兩方合作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也許能實現共贏。但這將取決于雙方最后交涉的結果。”上述私募高管說。 (編輯:巫燕玲)[詳情]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饒守春 北京報道 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民投”)要約收購的成功,并沒有讓ST生化(000403.SZ)控制權之爭結束,相反因為佳兆業集團(1638.HK,下稱“佳兆業”)的出現而掀開“新篇章”。 1月17日晚間,ST生化發布人事變動公告,代表原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振興集團”)的史曜瑜宣布辭去公司總經理與財務總監職務,仍擔任董事長一職,接替相關職位者是三位具有佳兆業深刻烙印的羅軍三人。 這意味著,已經成為ST生化第一大股東的浙民投,將在上市公司實控權爭奪中正式面臨來自佳兆業的挑戰。1月18日,浙民投有關負責人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公司未來將通過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但也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開展合作,將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 同日,佳兆業亦回復表示,公司本著共贏的態度,也愿與各方實力股東積極協作,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共同將上市公司做大做強。 三名佳兆業背景高管入駐 如果不是因為佳兆業的“半路殺出”,也許ST生化的控制權之爭如今已經接近尾聲。 1月17日晚間,ST生化公告稱,史曜瑜已經選擇辭去公司總經理與財務總監等職務,繼任者分別是羅軍與田晨峰。同時,ST生化還擬聘任張廣東為公司副總經理。 資料顯示,新進入ST生化管理層的三位人員均與佳兆業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其中,羅軍曾在佳兆業中擔任副總裁等職務,目前則任佳兆業下屬公司美加醫學(0876.HK)董事會主席;田晨峰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先后任佳兆業深圳金融集團財務副總經理、佳兆業上海金融集團代理總裁助理職位;張廣東亦具有佳兆業背景,自2016年6月開始一直在佳兆業健康集團擔任投融資管理部部門總經理。 這似乎意味著,在已經準備接手振興集團持有的ST生化股權后,佳兆業開始進一步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權與控制權進行謀劃。 2017年11月29日,ST生化公告稱,大股東振興集團已決定將其所持的5062.11萬股、占總股本18.57%的股份協議轉讓給深圳市航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航運健康”),合計作價21.87億元。同時,振興集團還擬將另外4.04%股份對應的投票權,委托給航運健康,由此后者所具有的投票份額將達到22.61%。而股權轉讓完成后,ST實控人將從史氏家族變更為郭英成與郭英智。 但ST生化曾披露的一份回復問詢函顯示,佳兆業對公司的介入可能在更早的去年7月。彼時,佳兆業中負責健康產業板塊的羅軍、張廣東曾親自前往太原拜訪了振興集團史氏家族,對后來披露的收購事宜進行了初步接觸。此后,史氏家族又在深圳就佳兆業承接振興集團股權的事項再度進行了商談。 或許正是如此,在此后浙民投宣布要約收購ST生化成功時,曾在最初協議中寫明有權單方面終止協議的佳兆業,不僅沒有改變入主的決心,還在今年1月15日,為更好地履行上述股權轉讓,進一步放寬了針對交易的有關要求。 1月18日,振興集團有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振興集團已經將股權轉讓給佳兆業,涉及到ST生化的有關事宜已經選擇不再插手。 同日,佳兆業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根據重組協議,公司有權利向上市公司推薦合適的董監高人選,完善上市公司管理、營銷等業務,并強調稱“羅軍等人已非佳兆業人員,符合上市公司高管任職規定”。 兩強合作前景幾何 如上提及,當去年11月底佳兆業出現欲“橫刀奪愛”時,正是浙民投要約收購ST生化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作為浙民投一度認為佳兆業的出現是“有意為之”,并一度表態稱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但其要約收購仍告成功,浙民投以持股29.99%成為ST生化第一大股東。然而如今面臨佳兆業逐步全面掌控ST生化后,浙民投將如何應對將是其未來不得不面臨的最核心問題。 對此,浙民投有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作為ST生化現任第一大股東,浙民投希望現有上市公司董監高成員秉承應有的職業道德,勤勉盡責,對于任何做出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行為的人士或股東,將追責到底。浙民投未來將通過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同時也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開展合作,將公司利益最大化。” 上海一家私募高管對此認為,從浙民投的表態中至少能夠看出兩層意思,“既不否認將單獨控制上市公司,也不排除與其他股東資本的合作”。 稍早前,浙民投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取得ST生化實控權后,將在短期為上市公司業務進行優化,中長期則有意將其打造成血液制品行業的全產業鏈企業。 這一計劃亦同樣出現在佳兆業的1月18日的回復中。佳兆業稱,未來集團將充分利用自身的產業與平臺優勢,全力支持ST生化的業務發展,并強調了收購完成,將對集團布局大健康產業具有的意義。 同時佳兆業回復稱,對于浙民投通過要約收購成為ST生化大股東,集團充分尊重市場化手段達成的結果,對于后期上市公司的治理問題,也愿與各方實力的股東協作。 不過從已有的信息來看,佳兆業對ST生化的控制權似乎又“勢在必得”。 在擬受讓振興集團持股時,佳兆業曾對外表示,為保證對ST生化的控制,后期將可能擇機在二級市場進行增持。更早前的去年5月,振興集團及ST生化董監高曾提出在未來一年內,將以不高于50元/股的價格,增持不低于1000萬元的計劃,這個承諾還未完成的部分,也將由佳兆業來繼續履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振興集團僅將相應股權的投票權進行委托,股份轉讓并未過戶,佳兆業目前僅有ST生化的投票權,并沒有議案的“提案權”,這意味著若最終浙民投希望獨占控制權時,二者也許將仍有一番爭奪。 “從資本實力來看,兩方都很強,作為江浙資本代表的浙民投可能還更強一些。從上市公司與中小股東利益來講,兩方合作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也許能實現共贏。但這將取決于雙方最后交涉的結果。”上述私募高管說。 [詳情]
佳兆業高管“上位”,ST生化被全面接管王娟娟兩方相爭,講究先下手為強,資本市場的股權爭奪亦是如此。在ST生化(000403.SZ)控制權之爭中,盡管浙民投天弘順利完成要約收購,成為第一大股東,但同樣準備拿下ST生化控制權的佳兆業,已搶先一步掌握了ST生化的人事管理權。1月17日晚間,ST生化公告稱,司董事會于2018年1月15日收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史曜瑜的辭職報告,史曜瑜辭去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同時,1月17日董事會審議通過聘任羅軍為公司新任總經理、張廣東為副總經理、田晨峰為新任財務總監的議案,而他們都稱得上是佳兆業的人。從履歷上來看,1980年出生的羅軍曾任佳兆業集團控股副總裁等職,現任佳兆業控制的美加醫學(00876.HK)董事會主席。張廣東則于2016年6月至今,在佳兆業健康集團任投融資管理部部門總經理。無獨有偶,田晨峰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先后任佳兆業深圳金融集團財務副總經理、佳兆業上海金融集團代理總裁助理職位,負責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及投資管理工作。2017年11月29日,佳兆業集團與ST生化相繼公告稱,佳兆業全資附屬公司航運健康擬以21.87億元(包括償還貸款),收購ST生化18.57%的股權。同時,ST生化原大股東振興集團擬將1100萬股轉讓給中國信達資深圳市分公司(下稱“深圳信達”),占總股本的4.04%。三方簽訂協議,航運健康將獲振興集團、信達深分投票權委托,合計擁有ST生化投票權股份比例22.61%。此外,對于2017年5月11日,振興集團及ST生化董、監、高曾承諾將在未來12個月內以不高于50元/股的價格合計增持不低于1000萬元。該項承諾事項中尚未履行完畢的部分,航運健康也將予以承接。不僅如此,按照佳兆業的計劃,承接振興集團的增持承諾外,還繼續擇機在二級市場買入ST生化,對控制權的渴望昭然若揭。自正式介入ST生化的控制權之爭,短短兩個月之間,盡管股權轉讓還存在眾多不確定性,但佳兆業先是獲得了振興集團所持所有股份的表決權,此番又通過人事派駐,掌握公司管理,是否實際上已代替振興集團控制了ST生化?對此,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臧小麗接受第一財經采訪表示,《證券法》判斷誰是實際控制人強調實際重于形式,如果佳兆業已獲得振興集團所持6162萬股的表決權,又能通過派駐總經理、財務總監等人士安排掌握公司的管理權,這種情況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佳兆業已經能夠實際控制ST生化。如果實際控制人已經發生了變更,或應該履新相應的披露義務。值得一提的是,佳兆業派駐到ST生化的三人中,張廣東、羅軍是最初主導股權轉讓的核心人物。ST生化此前鋪路回復函顯示,2017年7月8日,佳兆業派負責健康產業板塊投資的羅軍、張廣東前往太原拜訪振興集團原實際控制人史躍武,就收購ST生化股權等事項進行了初步接觸。此后7月17日、8月24日、8月29日、8月31日,羅軍、張廣東與振興集團史躍武曾在深圳就佳兆業收購上市公司股權等事項進行進一步商談。期間深圳信達負責振興集團債權債務處置項目組人員高慧勤、王凱淇也正式參與。而在上任ST生化之前,除了張廣東外,職位較為核心的羅軍、田晨峰剛剛從佳兆業的離職,這之中是否在規避信批違規,ST生化將交易對家聘任為高層又是否合規?對此,臧小麗表示,從信息披露的角度來看,ST生化對股權轉讓程序、表決權轉讓若都有披露,且私下不存在監管認定的其他先于披露存在的協議,就未必存在違規。對于佳兆業的先下手為強,浙民投天弘相關人士則回應“并不著急”,盡管佳兆業獲得了表決權又派了人,但目前兩方的股權交易尚未完成,佳兆業也僅有表決權,沒有提案權。在其看來,對于ST生化而言,佳兆業顯然是比振興集團更好的一位股東。“作為ST生化現任第一大股東,浙民投天弘希望現有上市公司董監高成員秉承應有的職業道德,勤勉盡責,對于任何做出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行為的人士或股東,將追責到底。浙民投未來將通過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同時也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開展合作,將公司利益最大化。”在佳兆業入主ST生化管理層后,浙民投天弘公開回應如是稱。佳兆業背景高管加入ST生化,顯然不是浙民投愿意見到的事情,但是其又“無話可說”,這再現了一個“寶萬之爭”式的尷尬局面,ST生化現任董事會背后的股東已經不持有公司股票,新任控股股東又未派人進入董事會,那現任董事會是否充分代表股東利益?[詳情]
圍繞著價值百億元的血液制品上市公司ST生化(000403.SZ),要約方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浙民投天弘”)與接盤者佳兆業控股(01638.HK)繼續“斗法”。 1月17日晚間,ST生化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史曜瑜先生辭去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留任董事長一職。同時,董事會決定聘任羅軍為新任總經理、張廣東為副總經理,田晨峰為財務總監。 羅軍曾任佳兆業集團控股副總裁等職,現任佳兆業控股之下的美加醫學(00876.HK)董事會主席;張廣東從2016年6月至今在佳兆業健康集團任投融資管理部總經理;田晨峰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先后擔任佳兆業深圳金融集團財務副總經理、佳兆業上海金融集團代理總裁助理等職務。 理解其中玄機,需要回溯事件過程。史曜瑜背后的史珉志家族控制ST生化多年,在2017年底遭遇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并成功,加上一致行動人持股,浙民投天弘目前持有ST生化29.99%的股份。在此期間,史珉志家族經債權人信達資產牽線,將持有ST生化18.57%的股份轉讓給佳兆業控股旗下子公司,將其持有ST生化4.04%的股份,轉讓給信達資產以償還債務。 浙民投天弘與佳兆業爭奪ST生化控制權,自此拉開序幕。史珉志家族與佳兆業的交易還需要通過諸多程序,佳兆業此時派人進入ST生化管理層,有利于推進事件向前一步發展。 佳兆業背景高管加入ST生化,顯然不是浙民投愿意見到的事情,但是其又“無話可說”,這再現了一個“寶萬之爭”式的尷尬局面,ST生化現任董事會背后的股東已經不持有公司股票,新任控股股東又未派人進入董事會,那現任董事會是否充分代表股東利益? 按照公司章程規定,ST生化現任董事會任期至2018年9月底,屆時浙民投天弘可在換屆股東大會中行使股東權利,推薦己方人選進入ST生化董事會。但也有一條捷徑可選,即在持有ST生化股票90天后,提請ST生化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改選董事會,然后由董事會決定公司管理層人選,這一時間節點約在3月下旬。 就算浙民投天弘進入ST生化董事會,由于持股比例差距不大,其獲得董事會席位與佳兆業的席位差距不大,浙民投天弘也難以全面控制董事會,從而控制上市公司。 對于ST生化聘任佳兆業背景高管進入管理層,浙民投天弘相關負責人回復界面新聞稱,作為ST生化現任第一大股東,浙民投希望現有上市公司董、監、高成員秉承應有的職業道德,勤勉盡責,對于任何做出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行為的人士或股東,將追責到底。浙民投未來將通過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同時也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開展合作,將公司利益最大化。 ST生化公司章程規定,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3人。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董事會秘書;根據經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等高級管理人員。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從ST生化聘任高管人員給出的簡歷陳述來看,新任ST生化總經理的佳兆業背景高管羅軍、財務總監田晨峰已經從佳兆業集團離職。這兩個崗位在上市公司中為核心崗位,離職似乎為規避某些方面的違規之處。 對于這一案例,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告訴界面新聞,無論佳兆業高管是否離職,只要現任ST生化董事會是合法的,其按照公司章程規定聘任高管人員就是合法的。但如股東認為董事會做了違反股東利益的事情,股東可以按照程序追訴。 由于涉及到要約收購,同時遭遇大股東轉讓股份,以及背后所涉及的債務重組、歷史遺留問題等,這一資本市場案例備受監管部門關注。從2017年11月底至今,深交所已向ST生化下發7份問詢函,1分監管函。 佳兆業、史珉志家族、信達資產在11月底簽訂交易協議之后,其又于12月下旬簽訂補充協議,對于信達資產與佳兆業、佳兆業與史珉志家族之間的款項支付、履約時間等細節進行調整,從中也顯露出各方繼續交易的決心,以及利益的博弈。 截至1月17日收盤,ST生化股價報29.83元/股,較控制權之爭開始前的最高股價(2017年12月1日,35.5元/股)已下跌19%,而佳兆業接盤ST生化的對價是43.2元/股,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價格為36元/股。[詳情]
  振興集團與昔日債權人的矛盾 ST生化該不該背鍋?  記者 王娟娟   在將ST生化(000403.SZ)股權轉讓給佳兆業,全身而退之前,振興集團還要解決與昔日債權人之間的矛盾。   1月9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津市支行(下稱“農行”)向深交所投訴,ST生化對振興與農行的債務信息披露存在虛假陳述,所涉ST生化股份的凍結未經農行允許就“任性”解除。   對此,1月16日,ST生化回應深交所問詢稱,山西運城中院早于2017年4月25日就做出相關裁定,農行原債權人為振興集團子公司山西振興,而非振興集團,故而依法解除了對振興集團持有的ST生化股票6162萬股的凍結。   不過,1月16日午間,農行相關人士則對第一財經表示,ST生化的說法存在矛盾,在2014年凍結之初,多個山西振興的債權人均依法凍結了ST生化股份,且后由振興集團解決了相關債務。   農行相關人士同時稱,農行并未收到運城中院所做出的書面裁定,對于ST生化所說的裁定內容農行已派人前去了解,為何股權凍結多年后突然被裁定存在瑕疵,且農行未收到裁定,股權被兩度凍結和解除凍結。   “在2014年凍結的時候,我們法務人士也是參照了之前的先例,得到了法院的允許,當時并沒有說存在瑕疵,到去年7月我們才得知股權被解除了凍結。”該人士稱。   “我們收到的文件是,2016年12月份信達把錢打到法院指定賬戶,不再凍結振興集團持有生化股票,銀行流水、文件證據都有。”1月16日下午,ST生化董秘閆治仲對第一財經如此回應。在閆治仲看來,農行的債務主體是山西振興,除非振興集團愿意承擔相關債務,否則因子公司的債務去強制查封母公司資產,是不合理的。   由于常年債務糾紛不斷,ST生化股份此前一直處于多輪凍結。按照ST生化披露,早在2016年12月14日,振興集團、山西振興集團有限公司與深圳信達簽訂的《債務重組合作協議》,收購了包括上述3筆在內的振興集團、山西振興相關債權,此后按照運城中院要求,深圳信達已在約定期限內將相關案件執行標的本金匯入法院指定賬戶,以解除相關凍結對振興集團持有ST生化股票的凍結措施,并不再執行振興集團。   不過,直到2017年4月26日,ST生化披露2016年年報中顯示,振興集團當時所持ST生化股份仍被12家債權人凍結。2017年7月20日,ST生化再披露稱,振興集團將持有公司的6162萬股全部質押給深圳信達,除上述質押外,振興集團所持公司股份不再存在質押、凍結等其他情形。   在股權質押后不久的8月1日,振興集團又突然增加了3筆凍結,按照ST生化披露,這3筆債權分屬于自然人劉宇琦、武漢鍋爐、農行。不過,ST生化在四個月后又披露,這3筆凍結均已解除。第一財經此前了解到,這三筆債權本息合計約4.3億元,相關債權人均稱未同意轉讓給深圳信達,但債權卻被解除質押。   對于為何這3筆質押兩度凍結又解除凍結,閆治仲稱:“對于振興集團的質押、凍結情況,我們是依據中登公司的資料情況做出事實披露,對于法院4月份做出的裁定文件,我們也是最近跟法院要才拿到的。”對于為何裁定作出后,農行及其他兩個債權又出現了解除質押和再度質押的問題,閆治仲認為,農行應走司法程序,找法院解決,而非為難ST生化。   劉宇琦、武漢鍋爐相關債權持有人則對第一財經稱,早在2016年深圳信達介入振興集團債務之初,就有若干債權人未同意深圳信達提出的收購方案,債權人與振興集團的矛盾一直并未解決。他認為,即使按照ST生化披露,運城中院在2017年4月做出了裁定,但此后為何7月解除凍結8月又再度凍結,這之中也是存在前后矛盾的。該債權人認為,盡管相關債權目前已解除凍結,但振興集團與債權人之間債務若不徹底清償,將影響其將股權過戶給佳兆業。   但閆治仲并不這么認為,他向記者透露,ST生化股權目前有且僅有兩筆質押凍結,一筆質押主體是信達,在佳兆業、振興集團、深圳信達簽訂的債務重組三方協議中解決,不影響股權轉讓。另一筆凍結主題是河南明泰鋁業,后者相關案件尚未開庭,且凍結僅100萬股,也不影響股權轉讓交易。[詳情]
要約收購戰已了,ST生化(000403)的控制權之戰仍在持續。如今,已成功獲得ST生化29.99%股權,成為大股東的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及其一致行動人尚未涉足公司經營,但另一方的佳兆業集團就先下手了。1月17日晚間,ST生化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2018年1月15日收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史曜瑜的辭職報告,辭去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同時,1月17日公司召開第七屆董事會審議通過聘任羅軍為公司新任總經理、張廣東為副總經理、田晨峰為新任財務總監的議案。根據公告的履歷,羅軍曾任佳兆業集團控股副總裁等職,現任美加醫學(00876.HK)董事會主席,張廣東2016年6月至今在佳兆業健康集團任投融資管理部部門總經理,田晨峰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先后任佳兆業深圳金融集團財務副總經理、佳兆業上海金融集團代理總裁助理職位。對于ST生化此番高管變動,浙民投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來聲明表示,作為ST生化現任第一大股東,浙民投希望現有上市公司董監高成員秉承應有的職業道德,勤勉盡責,對于任何做出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行為的人士或股東,將追責到底。浙民投未來將通過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同時也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開展合作,將公司利益最大化。“原來公司是董事長、總經理一人兼任,現在佳兆業派駐更加專業的人員來管理公司,可以使公司發展得更好。”ST生化董秘閆治仲回復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從公告股權收購,到回應監管層的一系列質疑,到詳權最終發布,再到派駐人員實際管理上市公司,佳兆業方在ST生化股權爭奪戰上動作頻頻。2017年11月29日,佳兆業集團與ST生化相繼公告稱,佳兆業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市航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擬以21.87億元(包括償還貸款),收購ST生化18.57%的股權。同時,ST生化原大股東振興集團擬將1100萬股轉讓給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占總股本的4.04%。三方簽訂協議,航運健康將獲振興集團、信達深分投票權委托,合計擁有ST生化投票權股份比例22.61%。1月13日,ST生化公告,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航運健康將取得上市公司5062.11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8.57%。截至本報告書簽署日,航運健康共取得上市公司總表決權的22.61%。公告還明確,2017年5月11日,振興集團及ST生化董、監、高曾承諾將在未來12個月內以不高于50元/股的價格合計增持不低于1000萬元。針對該項承諾事項中振興集團尚未履行完畢的部分,航運健康將予以承接。此外,航運健康還將繼續擇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佳兆業與浙民投股權差距并不太大,目前雙方的爭奪戰或已從股權層面轉到實際控制層面。”一持續關注ST生化發展的投資人士認為,浙民投要約收購期間已受到來自振興集團的強力阻擊,如今振興集團與佳兆業顯然在一個陣營,因此盡管作為大股東,浙民投仍尚未在ST生化董事會中謀得一席之地,想要實際控制上市公司依然艱難。此外,自浙民投36元/股要約收購結束后,ST生化股價震蕩下跌,截至1月17日收盤,報29.83元/股。(原標題:佳兆業“輸血”高管層ST生化實控權大戰再升級)(責任編輯:DF353)[詳情]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要約收購戰已了,ST生化的控制權之戰仍在持續。如今,已成功獲得ST生化29.99%股權,成為大股東的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及其一致行動人尚未涉足公司經營,但另一方的佳兆業集團就先下手了。 1月17日晚間,ST生化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2018年1月15日收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史曜瑜的辭職報告,辭去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同時,1月17日公司召開第七屆董事會審議通過聘任羅軍為公司新任總經理、張廣東為副總經理、田晨峰為新任財務總監的議案。 根據公告的履歷,羅軍曾任佳兆業集團控股副總裁等職,現任美加醫學董事會主席,張廣東2016年6月至今在佳兆業健康集團任投融資管理部部門總經理,田晨峰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先后任佳兆業深圳金融集團財務副總經理、佳兆業上海金融集團代理總裁助理職位。 對于ST生化此番高管變動,浙民投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來聲明表示,作為ST生化現任第一大股東,浙民投希望現有上市公司董監高成員秉承應有的職業道德,勤勉盡責,對于任何做出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行為的人士或股東,將追責到底。浙民投未來將通過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同時也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開展合作,將公司利益最大化。 “原來公司是董事長、總經理一人兼任,現在佳兆業派駐更加專業的人員來管理公司,可以使公司發展得更好。”ST生化董秘閆治仲回復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 從公告股權收購,到回應監管層的一系列質疑,到詳權最終發布,再到派駐人員實際管理上市公司,佳兆業方在ST生化股權爭奪戰上動作頻頻。2017年11月29日,佳兆業集團與ST生化相繼公告稱,佳兆業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市航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擬以21.87億元(包括償還貸款),收購ST生化18.57%的股權。同時,ST生化原大股東振興集團擬將1100萬股轉讓給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占總股本的4.04%。三方簽訂協議,航運健康將獲振興集團、信達深分投票權委托,合計擁有ST生化投票權股份比例22.61%。 1月13日,ST生化公告,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航運健康將取得上市公司5062.11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8.57%。截至本報告書簽署日,航運健康共取得上市公司總表決權的22.61%。 公告還明確,2017年5月11日,振興集團及ST生化董、監、高曾承諾將在未來12個月內以不高于50元/股的價格合計增持不低于1000萬元。針對該項承諾事項中振興集團尚未履行完畢的部分,航運健康將予以承接。此外,航運健康還將繼續擇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 “佳兆業與浙民投股權差距并不太大,目前雙方的爭奪戰或已從股權層面轉到實際控制層面。”一持續關注ST生化發展的投資人士認為,浙民投要約收購期間已受到來自振興集團的強力阻擊,如今振興集團與佳兆業顯然在一個陣營,因此盡管作為大股東,浙民投仍尚未在ST生化董事會中謀得一席之地,想要實際控制上市公司依然艱難。 此外,自浙民投36元/股要約收購結束后,ST生化股價震蕩下跌,截至1月17日收盤,報29.83元/股。[詳情]
目前仍處于控制權爭奪戰中的ST生化出現高管更替。此前身兼數職的史曜瑜辭去總經理和財務總監職務,但仍保留董事長職位。前佳兆業集團副總裁羅軍出任總經理,另有兩名佳兆業背景人士張廣東、田晨峰出任副總經理和財務總監。(財新網)[詳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7日訊 深交所上市公司振興生化股份有限公司(ST生化,000403)今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董事會于2018年1月15日收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史曜瑜的辭職報告,史曜瑜因公司內部工作調整,辭去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根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史曜瑜辭職報告自送達ST生化董事會之日起生效。ST生化表示,2018年1月17日,公司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聘任羅軍先生為公司總經理的議案》、《關于聘任張廣東先生為公司副總經理的議案》、《關于聘任田晨峰先生為公司財務總監的議案》,董事會聘任羅軍為公司新任總經理,聘任張廣東為公司副總經理,聘任田晨峰為公司新任財務總監,任期自本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七屆董事會任期屆滿之日止。相關人員簡歷羅軍,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男,1980年生,廣東韶關人。2003年本科畢業于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曾任佳兆業集團控股副總裁等職,現任美加醫學(00876.HK)董事會主席。張廣東,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男,1977年生,山東蓬萊人。1999年本科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2008年研究生畢業于 Suffolk University(美國薩福克大學)。張廣東于2001年7月到2004年10月曾任福斯潤滑油(中國)有限公司任投資部經理,2006年5月到2009年8月在美國銀行哥倫比亞管理集團總部任投資銀行部經理,負責大化工行業投資并購咨詢工作;2009年9月回國后在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任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主要負責南京醫藥國際合作和國內流通企業的并購工作;2011年9月至2016年5月在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任投資部副總經理,主要負責醫藥企業國內并購;2016年6月至今在佳兆業健康集團任投融資管理部部門總經理。田晨峰,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1984年2月出生,武漢科技大學會計學本科學歷。田晨峰于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先后在佳兆業地產深圳公司及上海公司工作,擔任財務副經理職務,負責財務管理工作;2011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星浩資本先后擔任集團高級財務經理、財務總經理助理、董事長助理等職務,負責集團財務管理、運營管理及資產管理工作;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任上海灣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灣流國際青年社區)首席財務官,負責財務管理、稅務管理及資金管理工作;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先后任佳兆業深圳金融集團財務副總經理、佳兆業上海金融集團代理總裁助理職位,負責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及投資管理工作。[詳情]
ST生化股權解押疑云:債權人曝“暗箱操作”,振興集團4億債務懸而未決? 王娟娟 ST生化股權之爭又起新懸疑。不歡迎浙民投天弘,一心想將股權轉讓給佳兆業的振興集團被債權人曝尚有4億元債務懸而未決,多筆股權質押的解除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 1月9日,ST生化公告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稱,收到中國農業銀行河津市支行(以下簡稱“農行”)投訴,ST生化此前就振興集團與農行的債務信息存在虛假披露,在未經農行允許、農行未收到還款的情況下,將輪候凍結的ST生化股權解除質押。1月10日,另一債權人向第一財經爆料, 除農行的債務外,其收購的振興集團兩筆債權也存在同樣情況。按照該債權人的說法,振興集團有3筆共約4.3億元的債務并未解決,這3筆債權對應的輪候凍結均被解除,存在違規操作嫌疑。 第一財經此前了解到,2016年中國信達深圳分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信達”)對振興集團的巨額債務進行并購重組,以超10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振興集團多個債權。按照ST生化此前回復深交所問詢所稱,上述3筆債權已被深圳信達收購,債權的本金已匯入法院指定賬戶,但農行以及上述債權人均稱并未同意轉讓債權、也未收到款項。 公告對比顯示,ST生化對于振興的股權質押、凍結披露存在蹊蹺。2017年4月26日,ST生化披露振興集團股權存在12筆凍結,這之中包括上述3筆凍結。隨后7月20日,ST生化披露,振興集團的12筆凍結均已解除,并將股權質押給深圳信達。在股權質押后不久的8月1日,振興集團突然增加了3筆凍結,但這3筆即前述未解決債權,但轉眼12月,ST生化回復深交所問詢再稱,這3筆凍結已解除,理由即債權被深圳信達收購,本金已本金匯入法院指定賬戶。 4億債務懸而未決? 在ST生化股權之爭的上半場,振興集團失去了第一大股東之位,完成要約收購的浙民投天弘取而代之。但下半場,佳兆業和深圳信達入局,加入ST生化的控制權爭奪。 2017年11月29日,佳兆業集團與ST生化相繼公告稱,佳兆業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市航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航運健康”)擬以21.87億元(包括償還深圳信達貸款),收購ST生化18.57%的股權。同時,振興集團擬將1100萬股轉讓給深圳信達,占總股本的4.04%。三方簽訂協議,航運健康將獲振興集團、信達深分投票權委托,合計擁有ST生化投票權股份比例22.61%。 在轉讓股權之前,振興集團必須將自身債務進行清理,以保證ST生化股權不存在任何凍結、質押。 “目前沒有達成和解的債權有3筆,除了農行的債權外,還有兩筆,都被我收購了。一筆原來屬于劉宇琦,本金4000萬、利息7500萬;一筆(原屬于)武漢鍋爐,本金3980萬、利息是2900萬。”按照前述債權人所稱,加上農行的本金6788萬元、利息1.788億元,三筆未解決債權合計達4.30億元。 不過,ST生化12月28日回復深交所問詢則稱,這3筆債權均已解除凍結,振興集團所持有的ST生化股權凍結只存在兩筆,一筆來自深圳信達,一筆來自河南明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泰鋁業”)。 2017年7月,振興集團將持有的ST生化6162萬股股份質押給深圳信達,隨后深圳信達對向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運城中院”)申請了凍結,涉及10.45億元本金。目前,1.39億元利息已由航運健康向深圳信達支付,深圳信達同意配合振興集團股權轉讓,申請解除質押。對于明泰鋁業的2228萬元債權,所涉案件目前尚未判決。ST生化表示,振興集團擬在向深交所申請合規確認前,解除輪候凍結的相應股份。 “我們沒有同意轉讓債權給信達,也從來沒同意解除凍結。”該債權人稱。記者從農行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信達在對振興集團進行債務重組時,曾與振興集團原債權人召開相關和解會議。“當時信達提出的方案是,自然人的債權本金全覆蓋,利息給一部分,其他債權人就按照本金7折解決,有一部分(債權人)同意了,但還有部分(債權人)不同意,包括我們。”農行相關知情人士稱。 記者此前從多名振興集團原債權人處了解到,2016年11月,運城中院欲執行對振興集團所持ST生化6162萬股股權的拍賣,隨后深圳信達介入,與多個振興集團債權人集中談判,包括陜西省電力公司運城供電分公司、運城5名自然人、四川恒康等6方自然人后來均同意了深圳信達的轉讓方案,與之簽訂了債權轉讓合同,但也有農行、武漢鍋爐等若干債權人未同意轉讓。 信披存疑 由于此前債臺高筑,振興集團所持有的ST生化常年處于多輪凍結之中。 2017年4月26日,ST生化披露2016年年報顯示,截止披露日,振興集團所持ST生化股份被12家債權人凍結,3家具有首封權,9家處于輪候凍結,股票凍結多集中于山西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若振興集團無法償還這些案件所涉債務,將導致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被拍賣。 三個月后,ST生化卻披露這些凍結的債券全部解除質押。2017年7月20日,ST生化公告,振興集團將持有公司的6162萬股全部質押給深圳信達,除上述質押外,振興集團所持公司股份不存在質押、凍結等其他情形。 “當時為了能夠辦理給深圳信達的質押,把我們的股權都臨時解除凍結了,辦理好之后又凍結上了,都是沒有經過債權人允許。”前述收購振興集團債權的人士認為,振興集團以及深圳信達的操作存在違規嫌疑,公告亦存在不真實披露。 記者從農行了解到,正是在2017年7月20日ST生化的公告后,農行才得知輪候凍結被解除。為此,農行曾向運城中院致函,要求說明2014年就開始的輪候為何會解除,是否依然有效,輪候到第幾位,但并未收到回復。 但按照2017年12月28日,ST生化披露,2016年12月14日振興集團、山西振興集團有限公司與深圳信達簽訂的《債務重組合作協議》,2016年12月12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通知書》,要求深圳信達需在約定期限內將案件執行標的本金匯入法院指定賬戶,以解除因上述3筆凍結對振興集團持有ST生化股票的凍結措施,并不再執行振興集團。 “截至目前,信達深分已依約將案件執行標的本金匯入法院指定賬戶,劉宇琦、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津市支行、武漢鍋爐股份有限公司三案對振興集團持有本公司股份的輪候凍結解除。”ST生化回復深交所問詢中這樣表示。 不過,農行則認為,ST生化存在虛假披露。農行方面向深交所投訴稱,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振興集團在農行辦理了7筆貸款,本金共計6790萬元。2013年10月,農行將山西振興訴至運城中院并提出了保全申請。2014年4月28日,運城中院受理了農行的保全并對ST生化股份進行了相關凍結。截止到,2017年12月29日,本金利息合計約24670.8萬元。 農行表示,從未同意信達深圳分公司將案件執行標的本金匯入法院指定賬戶,以解除因振興集團持有你公司股票的凍結措施,并且農行至今未收到過運城中院任何的股權解封通知書或裁定書,也從來沒有收到過信達深圳分公司的相關款項。 “這里面有違規操作的嫌疑,如果佳兆業想從振興集團手中買走股權,振興、信達應該跟債權人協商,把本金、利息以及罰息都協商支付,股權也才能過戶。”接受本報采訪的債權人表示,若振興集團不協商解決債權,將對其股權過戶佳兆業形成障礙。 對于債權人的訴求,以及未解決債權的真實情況,第一財經記者多次試圖采訪ST生化相關高管,但截至發稿,對方并未接聽電話。[詳情]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吳正懿)ST生化的控股權紛爭遠未終結,公司1月9日又收到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這次的關注函有關一宗股份輪候凍結事項。此前,深交所注意到,ST生化原控股股東振興集團所持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的情形較前次大幅減少,要求進一步核查振興集團持有股份權利受限情況及債權人情況的充分性、準確性及完整性,并在此基礎上補充說明相關債務的利息金額、處理方式等。對此,2017年12月28日,ST生化在回復公告中稱,振興集團所持股份權利受限情況較前次答復時減少了三筆輪候凍結,其中之一的輪候凍結申請人為農行河津市支行,案件判決金額為2908萬元及相應利息。彼時公告稱,依據2016年12月14日振興集團、山西振興與信達深圳分公司簽訂的《債務重組合作協議》及2016年12月12日運城中院出具的《通知書》,信達深分需在約定期限內將案件執行標的本金匯入法院指定賬戶,以解除因上述三案對振興集團持有公司股票的凍結措施,并不再執行振興集團。截至目前,信達深分已依約將案件執行標的本金匯入法院指定賬戶,農行河津市支行等三案對振興集團持有公司股份的輪候凍結解除。但深交所關注函指出,近日,公司部收到農行河津市支行的投訴,認為ST生化上述公告存在虛假陳述。首先,債權本金及利息存在虛假披露,截至2017年12月29日,山西振興仍欠農行債權本金6788萬元和利息17882.8萬元。另外,農行強調,相關輪候凍結并未解除。農行表示,從未同意信達深圳分公司將案件執行標的本金匯入法院指定賬戶,以解除振興集團持有公司股票的凍結措施,并且農行至今未收到過運城中院任何的股權解封通知書或裁定書,也從來沒有收到過信達深圳分公司的相關款項。據此,深交所要求ST生化及時函詢振興集團及相關方,說明農行的投訴內容是否屬實,并于1月15日前披露回復內容。[詳情]
ST生化被農行投訴虛假陳述債務信息 中國證券報 1月9日,ST生化公告,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稱收到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津市支行(以下簡稱“農行”)投訴:ST生化此前有關股權解封以及與農行的債務信息披露存在虛假陳述,農行至今未收到過法院任何的股權解封通知書或裁定書,也從來沒有收到過任何還款。 ST生化董秘閆治仲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表示,信達深圳分公司作為公司的債務重組方,已經在2016年底將相關款項打到運城中院指定賬戶。“我們有付款證明,完全符合司法程序。農行作為債權人沒有拿到錢,應該去找運城中院。” 為了達成與佳兆業的股權轉讓事項,債務纏身的ST生化和原控股股東山西振興集團正在竭力解決債務壓力和股份凍結問題。1月9日,ST生化還公告稱,公司收到宜春市莫名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莫名公司”)出具的《豁免函》。莫名公司收購了原宜工機械相關資產及負債中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對上市公司的債權,并已履行完畢,成為上市公司新的債權人。就上述債權,莫名公司承諾放棄對ST生化進行追償,同時表示自承諾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因上述債權對ST生化已經采取的查封、凍結等解除,撤銷已經在法院受理、審理、執行的案件。(楊潔)[詳情]
民生銀行西安分行因未按規定處理異議等收10萬元罰單 千龍網北京1月8日訊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發布西銀罰字[2017]第23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相關違規行為進行處罰。 文件顯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存在以下違規行為:1.未經同意查詢個人信息、企業的信貸信息。2.未按照規定處理異議。 依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第三款、《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第四款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決定對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處以罰款10萬元。[詳情]
新浪財經訊1月2日消息,中國銀監會網站公布了三亞銀監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對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亞分行違規占用授信額度辦理同業業務罰款人民幣45萬元,相關責任人石飛雄被給予警告。 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亞分行因為違規占用授信額度辦理同業業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第十三條,被三亞銀監分局罰款人民幣45萬元,并對相關責任人石飛雄給予警告。 以下是三亞銀監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 [詳情]
浙民投要約收購ST生化成功 佳兆業仍期待有番作為[詳情]
ST生化要約收購案為誰敲響警鐘?[詳情]
  浙民投要約收購ST生化成功 佳兆業仍期待有番作為   原大股東持股比例并不高,當股價長期低于其內在價值時,其他資本通過二級市場強行收購是大概率事件,ST生化的股權爭奪戰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的   《投資者報》記者 金見歡  501  2017-12-25  投資者報   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ST生化(000403.SZ)成功以后,與佳兆業的爭斗隨之拉開序幕。  浙民投在2017年6月發布要約收購書后,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將所持的ST生化18%的股權轉讓給佳兆業旗下的航運健康。  圍繞ST生化的股權問題勢必會有一番爭奪。卓創資訊醫藥分析師趙鎮告訴《投資者報》記者:“血液制品公司資質非常稀缺,因此此類公司日子非常好過。ST生化有較好的底子,佳兆業和浙民投兩家對ST生化的爭奪即將開始。”  對此,記者致電ST生化方面,對方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浙民投要約收購成功   連續9年盈利卻一直戴著“ST帽子”,大股東一直以重組為由拒絕復牌,ST生化也算是A股市場上的一朵“奇葩”。  12月6日早間,深交所公告顯示,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浙民投天弘”)發起的為期33天的要約收購,最終有3870個賬戶共計1.465億股股份接受預受,占比ST生化總股份54%,凈預受股份比例195.607%。至此,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對ST生化的要約收購宣告成功。  今年6月28日,ST生化公告披露,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擬以36元/股的價格,收購ST生化7492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7.49%)。由此測算,本次收購所需資金接近27億元。  截至12月5日收盤,據深交所后來披露的結果,浙民投拿到了近1.5億股ST生化股票,這一結果是目標值的近兩倍。  此前,浙民投天弘的一致行動人浙民投、浙民投實業合計持有ST生化2.51%股份。若本次收購順利達成,浙民投“陣營”將最多持有ST生化29.99%的股份。   原大股東反對   不過,ST生化原來的大股東振興集團并不愿意將控制權拱手讓人。  上市公司的公告顯示,自振興集團2007年接手ST生化以來,振興集團單方面、無條件豁免了ST生化的巨額債務,使 ST生化免于退市;同時在振興集團主導下,ST生化逐步剝離了宜工機械等非核心業務,集中力量向血液制品行業進發。近年來,振興集團幫助ST生化不斷擴充單采血漿站數量,大大提升了ST生化的盈利水平。  振興集團收購ST生化,原打算將旗下電業公司裝入ST生化,并承諾將煤、電、鋁三塊聯營業務相繼注入。但隨著煤電業務被關停,隨后,整個集團陷入困境,資產注入承諾成為泡影,已經裝入的振興電業也虧損嚴重,成為拖累。據公開信息,目前振興集團的煤、電、鋁生產線已全部停產。  但是ST生化原有的醫藥業務底子非常好,公司一直處于盈利狀態。2017年半年報顯示,ST生化凈利潤445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增長勢頭明顯。2015年血液制品價格管制放開,行業前景更加廣闊。  因此,振興集團于9月初將浙民投天弘告上山西省高院,認為后者與上市公司另一個名為天津紅翰的股東暗地結盟。此時天津紅翰與上市公司亦有官司,ST生化指責天津紅翰在發起要約收購前,通過資金優勢在2017年3月3日至6月21日期間,使ST生化股價從33.48元跌至25.58元。  振興集團方面認為,浙民投存在違反相關法律的行為,沒有收購人的主體資格,要求法院判令浙民投停止對ST生化實施的要約收購,并要求浙民投及上市公司賠償振興集團損失1.57億元。  截至記者發稿,山西省高院尚未對此案做出判決。   佳兆業對陣浙民投   12月16日,ST生化發布《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振興集團將其持有的ST生化18.57%的股權轉讓給航運健康,ST生化余下的4.04%股權轉讓給信達深圳,振興集團所欠信達的債務由航運健康負責償還,4.04%的投票權委托給航運健康。  為此,航運健康出價為每股43.2元,遠高于浙民投的收購價36元。這一交易在11月29日已經發布過公告。  航運健康是佳兆業子公司,如此一來,振興集團在這場ST生化的股權爭奪戰中選擇退場,留下佳兆業和浙民投對陣。  “此事對上市公司大股東的震撼相當大,資本市場是無情的,實際控制人不但要將股權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對上市公司的發展也要有助力,這樣中小股東才不會用腳投票。”北京工業大學經濟法學教授聶孝紅如是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原大股東持股比例并不高,當股價長期低于其內在價值時,其他資本通過二級市場強行收購是大概率事件,“寶萬之爭”以及ST生化被要約收購都體現了這一點。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智斌律師告訴記者:“‘野蠻人’敲門符合經濟規律并且也有積極意義,如果公司股價長期無法體現公司真實價值,實際控制人和管理層就需為此付出代價,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是該代價的一種表現形式,換言之,強行要約收購可以視為是對原實際控制人未能妥善提振公司股價的一種懲罰。”  12月14日,ST生化公告稱,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股份的過戶手續已于12月12日辦理完畢。本次要約收購后,浙民投天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生化29.99%的股份,超過原第一大股東振興集團22.61%的持股比例。  12月15日晚間,航運健康、振興集團分別向深交所提交回復函,文中指出,航運健康基于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潛力的認可,仍將執行此前協議以推進ST生化股權的收購。不排除會向浙民投收購股權。  有業內人士表示,佳兆業必將和浙民投有一番爭斗。此前浙民投對外表示,歡迎有實力的企業一起經營ST生化,記者咨詢浙民投目前有何進展,對方表示,有消息會對外公布。  佳兆業方面則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佳兆業會按照此次三方協議的約定,繼續推動重組,以及包括詳細權益在內的相關公告發布。佳兆業長期看好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與巨大潛力,未來仍會持續加大在大健康領域的產業布局。 ■[詳情]
每經記者 吳抒穎 每經編輯 楊 軍 在ST生化(000403,SZ)的控制權爭奪戰中,“后來者”佳兆業并未如愿成為ST生化的第一大股東。在浙民投成功透過要約收購合計持有ST生化約29.99%后,佳兆業最終只謀得了第二大股東之位。 12月15日晚間,ST生化連發9份公告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其中披露了佳兆業介入ST生化的始末,并稱雖然“振興集團不再是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但基于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潛力的認可,佳兆業子公司航運健康仍將執行收購ST生化股權。” 回復函還首次披露了深圳市航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運健康,實控人為郭英成、郭英智)各股東的產權及控制關系,還有本次收購ST生化股份所涉及資金的來源情況。在這封回復函中,中信系與佳兆業的詳細合作模式、中信系的角色和預期收益回報等細節得以曝光。 中信系馳援佳兆業發展 在這封回復函中,航運健康指出,其母公司深圳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航運)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30%股權,深圳市鴻利金融(以下簡稱鴻利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70%的股權。鴻利金融由佳兆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兆業深圳)持有1%的股權,由鷹潭市錦營投資管理有限合伙企業(以下簡稱鷹潭錦營)持有99%的股權。 回復函中稱,鷹潭錦營是“中信銀行深圳分行與佳兆業深圳就并購深圳特定項目達成融資安排,由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委托中信信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其中佳兆業深圳認購約24%劣后級份額,以收購鴻利金融99%股權,從而實現為收購深圳特定項目提供并購融資的目的。” 在回復函中,鷹潭錦營稱,“除佳兆業深圳之外的合伙人將在約定期限內獲得固定收益并通過合伙份額轉讓方式退出投資,因此鷹潭錦營對鴻利金融進行的投資系以獲得固定投資回報為投資目標,不以分享鴻利金融之長期經營收益、獲得其實際經營管理權限或實際控制權為投資目的。佳兆業為鴻利金融的實際控制方。” 熟悉股權投資的律師和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這類似于佳兆業向中信信誠貸款共同投資了鴻利金融。雖然名義上看是合伙人,但中信信誠有固定收益、有明確退出的方法,實際上他是貸款人,佳兆業是借款人。” 以股權合伙的方式馳援佳兆業是中信銀行常用的方式,深圳航運是其中一個。佳兆業在2017年半年報中稱,“深圳航運在本集團收購前,主要透過一家持有51%股權的公司持有一幅位于南山區東角頭的土地及透過其他附屬公司經營水路客貨運業務。而2016年6月30日,水路客貨運業務并不重大。因此,本公司董事認為該項收購實際上應被視作收購土地。” 金融機構看中優質土儲 中信銀行向佳兆業伸出援手始于佳兆業陷入債務危機之時。彼時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對危機中的佳兆業施以援手,提供大約300億元資金助其解困,其中100億元用于置換深圳佳兆業城市廣場的所有債務;100億元用于置換佳兆業位于上海、杭州等地的8個優質資產項目債務;另有100億元將作為佳兆業的后續開發貸款。此后平安銀行也與佳兆業達成全方位的戰略合作,簽約金額為500億元,用于支持佳兆業的未來發展。 在多家金融機構的幫助下,佳兆業走出了泥淖。2017年前11個月,其累計合約銷售396億元,同比增長約39.3%。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佳兆業能夠獲得金融機構的青睞得益于其優質的土地儲備。此前佳兆業高級顧問譚禮寧也曾明確指出,“因為公司擁有優質土地儲備,重組的時候得到了很多銀行的大力支持。”2017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佳兆業集團擁有土地儲備2160萬平方米,約有80%的土地位于一線城市及二線重點城市。 優質的土地資源或將為金融機構帶來豐厚的收益回報。以上述深圳航運的項目為例,回復函中指出,除另有約定,“合伙企業存續期間每季度末月20日向優先級有限合伙人中信信誠進行收益分配。對中信信誠的分配以合伙企業可分配現金財產為限,且分配金額不超中信信誠存續投資本金8%/年的分配上限(稅前),其中對優先級第三期出資的分配金額不超過優先級第三期投資本金16%/年的分配上限(稅前)。” 回復函還指出,如合伙企業在滿足優先級有限合伙人本金及優先分配上限仍有可分配現金收入,向普通合伙人分配投資本金,分配后如仍有余額則全部向劣后級有限合伙人佳兆業深圳分配。而多名從事投資、基金運作的人士向記者透露,這實際上相當于在這個投資項目中,可以分配且歸屬佳兆業的收益已經不多。“中信信誠是優先級合伙人,他肯定是要拿走大頭的。”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海峽兩岸法律事務部華南區主任陳德福指出。[詳情]
由佳兆業(01638)等多方參與的ST生化并購案再添劇情。據了解,ST生化在12月5日結束要約,12月6日開始停牌,原規定在三個交易日后復牌,但復牌之事卻一直在延期,因為浙民投提交資料日期不對。直到12月14日,ST生化才復牌。ST生化董秘閆治仲向智通財經表示,浙民投要約成功后,并沒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按時向其出具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出具的《收款證明》,相關股份過戶也沒有在規定時間完成。“他們先后給我發了兩個文件,昨天說股權過戶在12月11日完成,今天就說在12月12日完成。這不是造假嗎?”[詳情]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李揚帆重慶商報訊 持續了半年、牽扯多方的ST生化股權爭奪戰在12月13日晚間有了明確的階段性成果,ST生化發布公告,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公司股份的過戶手續已于12月12日辦理完畢,公司股票將于12月14日復牌,浙民投天弘也就此成為ST生化股權爭奪戰第一回合的勝利者。銀河證券研究員李平祝認為,新股東的入主對于公司發展帶來新氣象。公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公司是被低估的快速發展的血液制品龍頭企業,公司采漿量將隨著新的采漿站的培育而進入快速增長期,看好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給予“推薦”的投資評級。[詳情]
要約收購正式完結,浙民投天弘成為ST生化(000403.SZ)第一大股東,但圍繞著這家醫藥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之爭遠未落幕,角力的核心將變成資本大鱷與地產大佬。12月14日,ST生化公告稱,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股份的過戶手續已于12月12日辦理完畢。要約收購完成后,浙民投天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生化29.99%股份,超過振興集團22.61%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入局不久,同樣打算謀取公司控制權的佳兆業集團(01638.HK)(以下簡稱“佳兆業”)則對第一財經回應,將繼續按照約定,推進與振興集團、深圳信達的三方協議,推動重組以及詳細權益在內的相關公告發布。有ST生化方面人士表示,除了推進與振興集團的股權轉讓,佳兆業未來或將繼續增持ST生化股份,以實現控股地位,不過該說法未獲佳兆業方面回應。在正式獲得第一大股東之位后,浙民投方面將如何“接管”,又將引發怎樣的沖突則備受ST生化股東關注。支持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持有ST生化十年之久的流通股老股東認為,未來半年或者更久這場控制權之爭都難平息,振興集團不會輕易放手,佳兆業背后的深圳信達更亦要保證自身利益,而前期進入ST生化的套利盤大也面臨出清,這些對未來ST生化的股價都不是好消息。浙民投成功要約對峙近6個月后,振興集團失去了ST生化第一大股東之位,取而代之的是剛剛完成要約收購的浙民投天弘。12月14日,ST生化公告稱,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股份的過戶手續已于12月12日辦理完畢。本次要約收購后,浙民投天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生化29.99%股份,超過原第一大股東振興集團22.61%的持股比例。要約收購數據顯示,浙民投計劃以36元/股的價格,收購7492.036萬股ST生化股票。最終,合計有3870個賬戶共計1.465億股股份接受預受,凈預受股份比例195.607%。浙民投最終按照同等比例收購預受要約的股份,計算公式如下:收購人從每個預受要約股東處購買的股份數量=該股東預受要約的股份數×(74,920,360 股÷要約期間所有股東預受要約的股份總數)。要約收購結果披露后,ST生化于12月14日當日復牌,最終微跌0.54個百分點。“股價最近很難走上去的,31—33塊進入的套利盤要出清的。”支持要約收購,持有ST生化的一流通股老股東對第一財經透露,其在史躍武家族入主前重倉ST生化,等候十余年,終于借此次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賣出股份。2005年4月,史躍武家族控制的振興集團與三九醫藥簽訂協議,成為ST生化第一大股東。但因連續虧損,ST生化于2007年暫停上市,此后開始了長達6年的停擺。盡管2008年公司就恢復盈利,此間中小股東數十次投訴,監管幾度發函,但因股改問題長期為結局,ST生化始終未能復牌。在此期間,振興集團深陷債務泥潭,第一財經此前調查統計,振興集團的外債已超過20億元,其中10余億元被深圳信達于2016年接手。在這位股東看來,振興集團入主ST生化十二年,未有任何成功的資產重組,更喪失基本信用,罔顧監管,成為資本市場著名的失信家族企業,才使得中小股民倒向了浙民投的要約收購。“我們幾個同時買入生化的老股東都參與了浙民投的要約,但也都沒都賣掉,因為預受快兩倍,被退回了一部分,很多套利盤也是這樣。”這位老股東認為,正是這樣的原因,近期ST生化股價不會如此前樂觀。角力繼續盡管振興集團失去了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但顯然也并不支持浙民投天弘成為ST生化的新當家。按照史躍武家族的原計劃,振興集團與深圳信達、佳兆業簽署三方重組協議,史家父子將出讓全部股權。在這一交易中,振興集團將持有的ST生化5062萬股轉讓給佳兆業,剩下1100萬股作為補償給股份轉讓給深圳信達。深圳信達在拿到補償股份后12個月內,會將對應的投票權委托予佳兆業。在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期滿后,市場一度懷疑佳兆業將退出這場交易,畢竟即使完成三方協議,佳兆業合計擁有ST生化投票權股份比例僅22.61%,只能屈居ST生化第二大股東。對此,ST生化相關人士14日下午對第一財經透露,除了收購振興集團的股權,佳兆業將計劃未來繼續增持ST生化股份,以實現控股地位。ST生化董秘閆治仲和佳兆業方面皆對第一財經回應,三方交易目前不會取消,這意味著這場控制權之爭將繼續,浙民投天弘面對的將是振興集團和他的盟友佳兆業、以及深圳信達。“佳兆業這幾天都在不斷按照交易所的要求,修改回復函,一直都還沒獲得通過。”ST生化董秘閆治仲對第一財經表示,佳兆業和第二大股東振興集團的股權轉讓交易將按照合規繼續,而浙民投天弘的要約收購雖然完成,但尚有違規疑點是未解釋清楚。“佳兆業會按照此次三方協議的約定,繼續推動重組,以及包括詳式權益在內的相關公告發布。”12月14日,佳兆業方面回應表示,與振興集團、深圳信達的交易將繼續推進,公司在忙于準備提交給交易所的相關回復函。對于未來是否有其他增持計劃,佳兆業方面則稱,以詳式權益報告披露為準。在前述ST生化老股東看來,佳兆業和振興集團、深圳信達的三方交易不確定性太大,其中最大的一條是振興集團的債權人不止深圳信達一家,目前股份存在多筆凍結。ST生化10月27日公告,振興集團持有公司的6162萬股在山西省運城中院有4筆凍結,此外,1100萬股在河南省中院有一筆凍結。同樣,他認為浙民投天弘想要真正獲得ST生化控制權也并不容易。“12年的控制,史家不會輕易退出,(深圳)信達也會努力促成交易,因為一旦史家和佳兆業的協議搞不成,(深圳)信達的債權也會貶值,半年內生化都難平息。”該人士如是感慨。[詳情]
“我們輸了,白手起家的山西民營企業敗給了江浙資本大鱷。”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的振興集團董事長史躍武臉上難掩苦澀。盡管對失去公司實控權心有不甘,但史躍武坦承,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為今日出局埋下隱患。 12月13日晚,ST生化公告稱,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股份的過戶手續已于12月12日辦理完畢。本次要約收購后,浙民投天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生化29.99%股份,超過原第一大股東振興集團22.61%的持股比例。公司股票12月14日開市起復牌。 資本市場的“小學生” 12月4日,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ST生化期滿前一天,ST生化的股價呈膠著態勢。當日股價走勢將決定這場要約收購的走向。收盤前最后三分鐘,ST生化股價突然直線下挫,被砸至34.28元/股。這意味著第二天股價即使漲停也無法越過36元/股的要約收購價。史躍武攥著手機一遍遍反復看,整天沒有咽下一口飯,“感覺自己就像小學生,毫無還手能力”。 33天的要約收購期間,為維護振興集團的控股地位,史躍武啟動了自救行動。史躍武表示,要約期間沒有回過一趟家,沒有睡過一次好覺,每天不到凌晨四點便開始工作。“做實業不容易,批一個血漿站有多艱難,而一家注冊僅7天的公司要來收購,我不甘心。” ST生化連續九年主業盈利仍未摘帽,主要在于公司此前承諾的剝離振興電業65.2%股權一直未兌現。振興電業持續虧損,上市公司也不斷面臨各類糾紛。直到2017年6月19日,ST生化公告稱,振興集團剛完成剝離振興電業股權的程序,已向上市公司支付款項,只等辦理相關股權過戶手續,即可為上市公司摘帽。ST生化有望迎來價值重估。但就在振興集團為減輕歷史包袱想喘口氣時,6月21日,ST生化收到了來自浙民投天弘的要約收購相關文件。工商資料顯示,浙民投天弘于2017年6月14日注冊。 史躍武坦言,在公司治理和資本運作方面,振興集團的確存在問題。前期戰略決策猶豫,沒能盡快集中力量做強主業;用人方面帶有家族企業痕跡;資本運作經驗不足,尤其對資本市場潛藏的危機防范意識不足。“相比于浙民投聘用眾多證券領域的資深高管,資本運作層面,我們連小學生都算不上。” “但我們也不是一無是處。”史躍武指出,ST生化原來的主業是工程機械,如果沒有振興集團早年對血制品領域的布局,就沒有ST生化旗下的優質資產廣東雙林。公司在廣東、山西兩地的采漿站陸續開發并正常運營,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原計劃逐步加大采漿建設的速度和力度,未來幾年達到年采漿量一千噸的目標。” 從2017年6月到12月,回顧要約收購與反收購的整個過程,史躍武感到疲憊,同時亦對上市公司的前景表達了擔憂。“資本大鱷虎視眈眈盯著ST生化,各方陷入激烈的股權爭斗,管理層疲于應對。這不利于公司經營,更不利于鼓勵實業發展。資本玩家做實業能做好,值得懷疑。” 中小投資者的選擇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認為,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ST生化成功,中小投資者的作用至關重要。ST生化的大股東持股比例不高,以前的多次違規使得形象不佳,難以得到中小投資者的支持。“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更愿意更換實控人。這種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股價走勢,客觀上促進要約收購成功。” 信披違規是點爆信任危機的重要因素。2006年6月,ST生化控股子公司振興電業在未獲得公司董事會審議的情況下,為關聯公司山西振興進行擔保。這宗擔保在ST生化恢復上市后的2013年浮出水面。振興電業此前收到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中銀投資就貸款擔保提起訴訟的應訴通知書后,應按要求履行披露義務。但ST生化在2013年2月份已經確知該被訴事項的情況下卻直到4月24日才予以披露。 深圳投資者韓先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自己在2013年2月ST生化恢復上市之初買入,不久,公司就曝出了信披問題,ST生化股價隨后大幅暴跌。“股價暴跌與信披違規存在很大關系。隨后,我們聯合投資者進行維權。目前,部分投資者已獲得賠付。” “公司當時債務復雜,大股東為處理債務糾紛疲于奔命。”史躍武表示,信披違規是無心之舉。由于接手上市公司不久,振興集團對于上市規則理解不夠,在操作規程上出現了漏洞。 除了信披違規招致投資者維權,ST生化的經營也被詬病。“好端端的企業為什么做得這么差?相比華蘭生物、博雅生物,規模相當的產血量和毛利率,為什么收益上比不過對手?”中小投資者楊先生表示不解。 對于與對手的差距,史躍武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公司的主要精力用在解決債務問題,摘掉ST帽子。但需要大量資金,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 ST生化大股東與中小投資者之間的矛盾還呈加劇之勢。公司2016年11月30日推出的擬以22.81元/股向控股股東定向增發1億股募資約23億元的定增議案,在股東大會上遭遇中小投資者狙擊,因未獲得參加表決股東所持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通過而被否決。 “當時,ST生化的股價在30元/股左右,大股東低價認購,顯然對中小投資者不利。”浙江溫州的投資者朱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其不再信任振興集團,在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開始時,拿出了一半的持股參與要約。 對于中小投資者對定增低價認購的質疑,史躍武表示,議案被質疑主要是定增項目規模偏大,有稀釋中小投資者股份的嫌疑。“與投資者溝通上確實存在不足,沒有得到中小股東的理解與支持。” 史躍武還坦承,大股東處理問題急于求成,為提高業績而投入新項目,但忽略了研發的重要性。投資建設把控不足,還是依照傳統產業模式操作。“項目成果長期沒有兌現,中小投資者有意見再正常不過。” 2015年,證監會對ST生化的處罰決定書指出,ST生化作為一家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在涉訴重大風險事項上存在內部控制較差、信息披露意識不強、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的情況。 “門口野蠻人”利與弊 “這是中國資本市場上第一次以公開要約收購方式成功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對那些漠視中小股東利益的控股方敲響了警鐘。”新加坡管理大學助理教授張巍指出。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欣介紹,獲取上市公司控股權主要有三種方式:與大股東協議收購、公開要約收購和二級市場增持。協議收購對大股東而言比較友好,也更有效率,運用比較普遍;而要約收購具有市場化、開放競爭、程序可控、收購溢價平等均享、受要約股東保護充分等特點,對目標公司中小股東較為有利。但對大股東而言,可能意味著“野蠻人”進入。 “在沙丁魚的魚槽里放入一條鲇魚,因為鲇魚的威脅,沙丁魚感到緊張,加速游動,便于活著到達港口。”湯欣表示,“門口野蠻人”的威脅,促使大股東或管理層帶著危機感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價值。 ST生化等公司控制權爭奪的價值也在于此。 湯欣介紹,對大型公眾公司的敵意收購活動最早興起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證券市場。美國經濟學家亨利·曼尼1965年首次提出“公司控制權市場”概念。曼尼指出,敵意收購能通過更換無效率的管理層達到減少管理層疏忽職守行為的目的。敵意收購不像友好收購那樣需要經過目標公司管理層的首肯,而是越過管理層直接到達目標公司股東。這更富競爭性,迫使管理層為股東的利益盡心工作。 “敵意收購是中立詞。”湯欣表示,目前國內敵意收購案例還不多,敵意收購的總體利弊尚未得出一致結論。因此,對待敵意收購的監管方面,不宜明顯偏向于收購方或者目標公司,要在鼓勵資本市場優勝劣汰與維護創業企業家權利、保障公司穩定經營之間取得平衡。 隨著股權逐漸分散化,要約收購案例預計將增加。湯欣表示,上市公司尤其是股份結構分散的中小公司控股方或高管,如何應對“門口野蠻人”,是迫切需要補習的功課。“其實,應對的終極防御機制很簡單,把公司治理好,不斷提升公司價值。” 股價嚴重低估也可能誘發要約收購。“如果股價嚴重低估,要約收購發生幾率就比較大。”王智斌認為,這種招致“門口野蠻人”的機制,可以幫助提升公司價值,但也存在投機的可能。[詳情]
套利要約收購謹防兩大風險 中國基金報記者 趙婷 浙民投要約收購ST生化、平安要約收購上海家化、漢陽區國資辦要約收購漢商集團……往日并不多見的要約收購,近期在A股市場頻頻現身。由于要約收購方往往溢價確定收購價格,要約收購常被視為中小投資者可以參與的套利策略之一,即低于要約價格買進,等待上漲市價賣出或以要約價格接受要約。 不過,并非所有基于要約收購的套利都能穩賺不賠,一方面,相關方案出爐后,市場資金往往會快速將市價推升至要約收購價格附近,導致套利空間較小;另一方面,如果要約收購未能成行,或接受要約的股份數量大于要約收購數量,使得部分持倉無法按要約價格賣出,也有可能在二級市場上蒙受損失。 套利空間有限 “為了吸引外部股東接受要約,要約收購價格往往較市價有較大幅度的溢價,這就是要約收購套利的空間。”滬上某私募人士告訴記者,表面來看,這些套利空間能有20%,但由于方案一出,股價就連續無量上揚,導致套利空間被大幅壓縮。 以剛剛塵埃落定的ST生化為例,公司11月2日披露了浙民投的要約收購方案,浙民投旗下浙民投天弘擬以36元/股的價格,收購7492.036萬股ST生化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27.49%。要約收購期屆滿后,若預受要約股份的數量少于6132.0814萬股(占ST生化股份總數的22.5%),則此次要約收購自始不生效。 該方案披露前一天(11月1日)的收盤價為29.22元/股,36元/股的要約價格較此溢價約23%。然而,消息一出,ST生化股價立刻連拉兩個“一字漲停”。11月6日,ST生化打開漲停板,當日成交額達4.13億元,收報33.12元/股,與36元/股的要約價比,尚有約9%的價差空間。 假設有投資者在11月6日的漲停板處買進,其持倉成本為33.82元/股,如果其選擇接受要約,以36元/股的價格賣給浙民投,那么其此次套利的收益率為6.44%。如果該投資者有更好的操盤能力,買在當日低點——33元/股附近,那么其套利的收益率將達到9.1%。 如果該投資者在33元/股的價位買入后,不打算賣給浙民投,而是有意在二級市場上逢高減持,即使其能在近期的最高點——35.5元/股出手,套利的收益率不過為7.58%。 警惕兩大風險 從ST生化的案例看來,要約收購的確有套利空間,但也不是穩賺不賠。如果不考慮二級市場逢高賣出這樣“難度較大”的操作,想完完全全吃到市價與要約收購價格之間的套利空間并不容易。 一般而言,要約收購都不會導致相關標的公司終止上市地位,因此,一旦預受要約股份的數量超過要約收購方有意購買的數量,外部投資者所持的預受要約股份只能按比例被收購,剩下的股份需承擔二級市場波動。 根據深交所披露,截至12月5日(要約收購最后期限),共計14654萬股股票申請預受要約,占本次要約目標股份數量的195.6%。這意味著,預受要約的股東所持股票僅有約一半可以按照36元/股的價格賣給浙民投。 而12月5日當天,ST生化股價下跌3.3%至33.15元/股,假設ST生化復牌后,有33元/股買進的投資者可以按照33.15元/股的價格賣出所持剩余股票,那么其此次操作的整體盈利也將被拉低至4.87%。如果買入的位置不是很好,即在11月6日漲停板處買進,那么其整體盈利將僅為2.3%左右。 事實上,要約收購套利虧損的案例早已有之。2014年,中國水電地產部分要約收購南國置業股權時,便因為預受要約股份數量遠大于要約收購上限,導致能夠以要約價格賣出的股份比例較低,最終使得二級市場的虧損大于接受要約的浮盈,不少投資者虧損出局。 此外,要約收購如果“無人問津”,最終沒能成行,也會導致套利投資者無法按照要約價格賣出,從而承擔二級市場波動的風險。[詳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