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專欄作家 曹中銘
大小非減持與分紅掛鉤,最重要的在于抑制其減持對市場產生巨大壓力的同時,能夠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1月29日筆者在新浪財經發表《應全面消除市場上的不公平舉措》一文,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有網友留言評論稱,上市公司股東分紅應達到融資額時才能減持,也有的表示減持必須與企業利潤分紅掛鉤。這些上市公司減持與分紅掛鉤的觀點,個人以為是值得肯定的,大小非的減持就應該與上市公司的分紅金額掛鉤。
自去年8月28日一根高開低走的大陰線開始,上證指數便多次開啟了整數關口的保衛戰,這一保衛戰從3000點一直打到了2700點,而期間監管部門連續出臺或發布了眾多利好消息。然而奇怪的是,利好加持下,股指往往只是稍微反彈一下,便再次步入下跌探底之旅。時至今日,沒有人能夠肯定地說2024年1月23日的2724.16點便是本輪調整的最低點。
滬深股市如此疲弱,也與歐美股市、印度股市、日本股市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個中的原因顯然又是多方面的。比如新股IPO與上市公司再融資強大的抽血效應就讓市場有不可承受之重。以IPO為例。雖然現在每周新股發行有時少至2家,多的也不過5家,但此前一個月發行新股超過30家的并不罕見。如此“抽血”,再“強壯”的股市也會變得“虛弱”,事實也正是如此。新股IPO尚且如此,融資金額更為龐大的再融資就更不用說了。
再如此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如今在市場上基本已成“常態”,這無疑會動搖投資者對于市場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上市公司持續長時間造假、巨額造假,但真正被強制退市的卻不多。如此監管,無疑是值得商榷的。目前對于財務造假退市的門檻較高,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的退市條款卻很少被啟用,連續多年財務造假、巨額造假,難道不構成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嗎?
滬深股市長期低迷,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即為大小非的減持。盡管監管部門早已出臺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的相關規定,但這主要是針對持股5%以上的大非,以及董監高股東的,而那些持股低于5%的小非,其減持基本上不受影響。
不僅如此,即使大非減持會受到3個月不超過總股本1%的限制,但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暴漲,其減持所產生的“羊群效應”,以及因之對市場產生的連鎖反應,早已讓市場產生了“寒蟬效應”。
特別是,注冊制開啟試點以及全面鋪開后,隨著上市條件變得更加寬容,擬上市企業排隊再現“堰塞湖”現象。某些企業的上市,并非是為了做大做強,而是為了減持套現,這也導致即使是注冊制下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科創板,也出現了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的現象,這顯然是非常可怕的一種現象。
全流通時代,并不意味著發起人股東的減持就可以沒有門檻。事實上,某些新股發行時,大非自愿鎖定三年,小非自愿鎖定一年等,即是全流通下減持也有門檻的表現。反過來講,如果大小有非不愿一定時期內自愿鎖定股份,其上市就可能存在問題,甚至根本就不可能上市。
目前雖然已出臺了重要股東及董監高減持的相關規定,但曲線減持的渠道并沒有堵死,比如過橋減持、質押股份減持、融券減持等,曲線減持的途徑其實并不少。而且,無論上市公司是否盈利,是否給投資者分紅,鎖定期過后,大小非就擁有了減持的權利與機會。這對于其投資者而言,也難言公平。
因此,有網友建議上市公司大小非減持與分紅掛鉤,其實也并非沒有道理。如果企業上市都是為了減持股份,那我們的資本市場就變成了“減持市場”,市場的健康發展、長治久安,以及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擁有話語權等,都有可能變成“空中樓閣”。
一家企業上市,重要的是能夠給投資者回報,絕對不應是融資后大小非爭相減持,以實現自身的財富自由。這樣的市場既沒有前途,也不會有希望。
一家企業上市,前期通過融資,投資者已給這家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后面該是其回報投資者的時候了。大小非要減持股份,回報投資者不到位,其減持行為就應該受到限制。否則,企業憑什么在享受了融資的紅利之后,其大小非又能再次享受減持的市場紅利?
大小非減持與分紅金額掛鉤,有建議分紅金額達到IPO融資金額100%的,有建議達到50%的,但無論如何,掛鉤才是硬道理。
將大小非減持與分紅金額掛鉤,也能產生多方面的積極效應。一是對于盈利能力一般的企業,分紅或將成為其上市的“攔路虎”,或會知難而退。二是倒逼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等把心思用在做企業上,而不是用在如何減持股份上,如此無形中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三是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分紅的積極性。畢竟,分紅不到一定的程度,連減持的資格也沒有。四是防止那些無法盈利的企業相關股東通過清倉減持拍屁股走人。市場不能成為這類股東的套現場。
大小非減持與分紅掛鉤,最重要的在于抑制其減持對市場產生巨大壓力的同時,能夠提振投資者的信心。此前諸多利好消息如打“水漂”,沒有在市場中掀起什么浪花,與市場積弱已久有關,但更與相關舉措力度不夠也有關。個人以為,將大小非減持與分紅掛鉤,所產生的利好效應將是巨大的,在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同時,滬深股市也能夠走出目前的陰霾,甚至今后走出一輪長牛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