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曹中銘
無論是小米A輪融資2.5億美元估值也好,還是E輪融資時的估值450億美元也好,背后或均存在虛高的成分在內。實際上,像市場人士給出的700億美元的估值,以及高盛等機構給出的800億美元的估值,至少在目前看來,都經不起市場的“檢驗”。
7月9日,備受關注的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成為港股市場“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的首家上市公司。讓市場意外的是,小米開盤即出現破發。其開盤價為16.6港元,與17港元的發行價格相比,破發幅度為2.35%。
小米在香港市場發行新股,其招股價格區間為17港元-22港元。為了向參與認購與配售的投資者讓利,小米發行價格最終定在區間的下限即17港元。客觀上,小米將發行價格定位于區間的下限,除了“讓利”之外,其實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根據小米的發行公告,小米集團此次發行21.8億股,其中95%供國際配售,5%供投資者公開認購,公開招股及國際配售分別獲9.5倍及1.1倍認購。同樣是新經濟企業,去年閱文集團、眾安在線、易鑫集團公開招股時超額認購倍數分別超過620倍、400倍、559倍。小米無論是公開招股還是國際配售認購倍數明顯偏低,體現出投資者謹慎與理性的心態。這實際上也意味著,小米欲以更高的價格發行,并沒有市場基礎。
除上述原因外,小米破發已有跡象可循。比如在上周五收市后的暗盤測試中,小米以16港元/股開盤,最高漲至16.72港元/股,最終以16.1港元/股收市,較發售價17港元下跌5.29%,成交額7620萬港元。如此高的成交金額,也從側面說明了投資者對于小米掛牌的一種態度。
小米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掛牌,卻絕非最好的時機,這也是導致其開盤即破發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比如,自去年以來在香港市場掛牌號稱“新經濟五劍客”的閱文集團、眾安在線、易鑫集團、雷蛇以及平安好醫生等五家新經濟企業,其表現差強人意,除了閱文集團外,其他四家股價都出現了破發現象,像易鑫集團破發幅度甚至超過60%,同樣作為新經濟企業的小米掛牌,不可能不受到上述企業的影響。再如,6月份以來香港市場表現低迷,期間恒生指數最大下跌幅度超過10%,而目前恒指正處于低位,市場的低迷也會波及到小米的開盤價格。此外,同樣是硬件制造企業,小米發行市盈率高達39.6倍,而美國蘋果只有17倍。過高的發行市盈率也成為拖累股價破發的負面因素。
小米掛牌首個交易日報收于16.8港元,對應的估值為479億美元。相比雷軍7月8日披露的小米估值543億美元,小米市值IPO首日蒸發64億美元。事實上,對于小米的估值,市場上呈現出一種混亂的格局。
2010年底,小米A輪獲4100萬美元融資,估值2.5億美元;2011年底、2012年6月、2013年和2014年12月,小米獲得了B、C、D、E輪融資,其中E輪融資時的估值已經達到450億美元。也就是說,從2010年到2014年,小米的估值翻了180倍。這顯然是一個驚人的增長倍數。
小米上市的消息公布后,對于其估值幾何,各方觀點并不相同。比如有業內人士認為,小米估值在700億美元左右,掛牌后的估值將隨著股價的上漲達到1000億美元。早些時候,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信里昂證券、瑞信等機構給出800億到940億美元估值。更有樂觀者認為,小米的估值可達到2000億美元。但實際上,小米新股發行時的估值不足550億美元。
無論是小米A輪融資2.5億美元估值也好,還是E輪融資時的估值450億美元也好,背后或均存在虛高的成分在內。實際上,像市場人士給出的700億美元的估值,以及高盛等機構給出的800億美元的估值,至少在目前看來,都經不起市場的“檢驗”。這些機構或市場人士給出的估值,背后都不乏“吹”的因素。但對于一家企業而言,其較高的估值,卻并不是靠“吹”出來的。
在上市前,雷軍聲稱小米是“全球罕見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電商,還能做互聯網的全能型企業”,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其股價表現已經給出的答案。小米的估值之惑,以及股價的表現,對于近期眾多赴港上市的新經濟企業而言,其實也是具有借鑒與參考意義的。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