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yeyanwu2016)專欄作家 葉燕武
要點:
滯脹是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簡稱,指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和失業率高企并存的現象。
在現代經濟史中,滯脹現象首先出現于1970年代,尤其是美國表現更加典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四次比較明顯的滯脹,分別為:1987-1989年、1993-1994年、2007-2008年、2010-2011年。持續時間最長三年,最短一年。
油價上行、貿易戰抬升通脹預期。
滯脹是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簡稱,指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和失業率高企并存的現象。“滯”指經濟停滯,失業嚴重;“脹”指通貨膨脹嚴重。在發達國家,4%以上的通貨膨脹率即為高通貨膨脹,因此,“脹”的指標就是4%以上的通貨膨脹率。但在“滯”的指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經濟停滯是經濟零(負)增長還是經濟低增長沒有統一定論。但從更寬泛的概念上,通脹上升,同時經濟增速下行,就能認定為進入滯脹階段。失業率方面,目前我國只有城鎮登記失業率的數據,而缺乏覆蓋全社會勞動力的失業率數據,因此失業率指標缺乏數據支持,不予考慮。
一、美國70年代的滯脹
在現代經濟史中,滯脹現象首先出現于1970年代,尤其是美國表現更加明顯。70年代的美國經濟在內生乏力疊加石油危機沖擊的情況下,反復出現了高通貨膨脹率、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并存的現象,是一次典型的成本推動型滯脹。
1970年代美國出現了三次比較明顯的滯脹時期:
1969-1970年:1970年,美國通脹率達到了5.7%的同時,經濟增幅下滑至0.2%,滯脹開始顯現。
1974-1975年:滯脹現象明顯加劇。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疊加糧食危機的沖擊,1974年美國實際經濟增速由上一年的5.6%大幅降至負的0.5%,通脹率由上一年的6.2%升至11%,1975年美國經濟延續高通脹、經濟負增長的態勢。
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1980年美國實際經濟增速由上一年的3.2%下滑至負的0.2%,通脹率飆升至13.5%。
70年代美國滯脹來源于三方面:一是美國自身經濟活力不足導致經濟增長停滯,主要表現為貿易差額還是由正轉負、技術革新的速度明顯放緩。二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擴張的財政政策引發物價/薪資的螺旋上漲。三是外部的供給沖擊。石油危機引起生產成本的大幅上行,一方面加劇通脹程度,一方面打壓經濟增長。
二、中國經歷的滯脹
回顧中國歷史上的滯脹周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四次比較明顯的滯脹。其中前兩次都發生在供不應求的時代。
1、1987-1989年。本次滯脹周期有鮮明的時代特色,80年代財政赤字高企下貨幣超發、疊加國家在原有計劃配額制管控下提出的價格改革方案,推升物價快速上漲,形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2、1993-1994年。1992年改革開放背景下,固定投資增速快速上行,于93年達到高點后增速轉而下行,疊加放開商品價格、市場供求決定下,物價快速上行。
3、2007-2008年。這一期間,油價持續攀升,工業原料價格高企,企業成本端居高不下;豬肉、糧食等居民消費品價格大幅上漲,CPI同比增速由1.0%一路飆升至8.5%。全球經濟遭受美國次貸危機的拖累,2008年中國經濟增幅大幅下滑4.5個百分點。
4、2010-2011年。次貸危機之后,四萬億帶來的超發貨幣涌入到各個行業。一方面抬升了物價水平,CPI當月同比一度飆升至6.45%。另一方面導致鋼鐵、有色等行業積累了大量過剩產能,國內地產、基建投資開始乏力。
以上四次比較明顯的滯脹時期,從持續時間來看,第一次持續三年、第二次持續兩年、第三次持續時間為一年、第四次持續時間一年半。
2000年以后除了兩次比較明顯的滯脹時期以外,在2013年、2015-2016年中國經濟亦呈現滯脹特征:經濟小幅下滑,通脹溫和反彈,滯脹形態模糊,顯示經濟周期在央行的逆向調控下已經被熨平,或預示未來經濟周期的常態。
三、油價上行、貿易戰抬升通脹預期
原油價格上行使得CPI面臨上行壓力,2017年下半年以來,油價持續上漲。后期來看油價仍將維持易漲難跌的走勢,給通脹帶來上行壓力。
今年二季度以來油價快速上漲,在豬肉價格持續拖累食品分項增速下,油價的快速上行推動CPI溫和上漲,后期原油價格易漲難跌的走勢或將對通脹帶來一定的上行壓力。
同時近期豬肉價格有所反彈,6月豬肉CPI同比-12.8%,跌幅有所收窄,在去年低基數效應下,三、四季度豬肉價格回升的可能或將使其同比增速拖累持續收窄,帶動食品分項小幅上升,但目前豬周期未現全面復蘇跡象,下半年通脹大幅上行可能較小,或維持溫和上漲態勢。
(本文作者介紹: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現任混沌天成期貨副總經理兼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張瑤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