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歐洲站站長 郝倩 發自瑞士日內瓦
此次歐洲戰疫同樣沒有捷徑:死守醫療救治前線僅是揚湯止沸;要釜底抽薪,必須檢測,找病源,并有效隔離。如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所建議的:“緩解戰略”和“壓制戰略”必須雙管齊下。
上周五(20日)下午,英國首相鮑里斯終于正式下令,強制關閉全國所有酒吧,餐廳,緊接著則是其他非必要的商業場所。這被視作徹底,或是起碼暫時放棄群體免疫策略(Herd immunity),開始緊趕德法瑞的步伐。當天,英國新冠肺炎確診3983例。
“不要就任由大火燃燒。任何一個國家,在看到別國流行病大爆發時想著’這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都是在犯致命性的錯誤。”這是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0天前說的,當時歐洲已經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中心。可英國首相鮑里斯那時的畫風依然清奇:他提到只檢測重癥病患,讓大部分感染,企業不關張學校不聽課。如果最終反正會有幾百萬英國人受感染,那么檢測自然就不再是重點,至于停課停工,當時更是完全不在考慮范疇之內。
從上周末開始,這一英式佛系抗疫論在全球炸了鍋,甚至被世衛組織WHO點名質疑。
然后就是一連串的神反轉。先是瑞士,法國和德國都先后關閉了邊境,開始嚴肅實行全國禁足令。美國決定要在很多購物中心停車場設置免下車檢測服務,各州開始考慮要市民禁足在家。上周一(16日)開始,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是畫風急轉,宣布了嚴格的抗疫措施,包括限制集會人數必須低于10人。之后我們所知道的,就是1/5的美國人都被禁足在家,以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為甚。
有猜測說,特朗普的對疫情態度的神反轉與英國3月16日發布的一項學術報告有關。
到底是一份什么樣的報告會讓英美政府高層都如此焦慮?
這份報告由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新冠疫情響應小組”(Imperial College COVID-19 Response Team)所做,他們對英美的政策響應進行建模,分析不同的政策對減少疫情死亡率以及醫療資源可能產生的結果。這一次不是行為科學,而是對疫情傳播速度和公共衛生資源的配比的詳盡分析。
最差的一個情景設置,自然是“佛系抗疫”無為而治。若政府完全不節制疫情,結果可能會造成英美81%的人口被感染,這將意味著美國會有220萬人因疫情而死亡,英國的死亡數字則可能是51萬。這兩個數字后來在媒體上被廣為傳播。
更重要的還不僅僅是死亡人數,而是真正疫情爆發時,英國國民健康體系(NHS)能否應對。
帝國理工用數字說明了“不作為”的災難性后果,英國NHS通常的配置是每10萬人口配8張重癥病床。如果政府完全不作為,最終疫情高發所需醫療診治資源大概是現有資源配置的30倍,結果將完全失控。
用災難性的后果聳人聽聞并不是這份長達20頁的報告的初衷,如果應對才是。帝國理工著重分析了兩種控制疫情的策略,目前最重要的兩種措施分別是“緩解戰略”(mitigation),和“壓制戰略”(surpression),帝國理工的結論是,建議英美政府雙管齊下。
所謂緩解措施,核心在于放緩而非消除疫情。在1957年,1968年和2009年流感爆發時,多國政府采取的就是緩解措施。通常緩解措施包括病患/疑似病例居家隔離,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并相對隔離病患和脆弱群體。即使緩解措施實施到極致,效果最大化,也只能可能減少2/3患病率,降低五成的死亡率。結果最終入院人數依然會達到現有醫療配比的8倍,而且依然很多人會死——尤其是進入重癥監護之后。
這也是為什么該報告明確傾向于有能力的政府采取壓制策略,不是緩解措施,更不是不作為。如果要讓疫情被徹底壓制,就需要在疫苗研發出來之前都需要政府嚴控,或者是反復重復嚴控措施。如若給出一個期限,大概需要12到18個月——這還要考慮到剛研發出的疫苗到底效力有多好。
“壓制”戰略意味著不論健康人還是病患都隔離在家,最大程度減少患病幾率。這樣一來,所有不必要商業場所全部關閉,學校關閉至少五個月。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建模分析顯示,這樣可能保證即使在患病率達到峰值時,重癥病床需求可以保持在8張床/10萬人的比例之下,NHS仍有希望對每個人都施救,而不是要在重癥治療的環節做選擇和犧牲。只是這種做法需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后果,不僅是商業受到極致的摧殘,政府還需要支付巨大的額外開支最大程度保障中小企業不會因此破產,市民不會因為禁足而無法維持生活。
先不論禁足是否已經得到了全面的施行,有一點是肯定的,即現在歐洲整體已經對“禁足”達成一致。但異議依然是存在的。最大的困惑就是極端的隔離壓制戰略是否會解禁之后再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瘋狂反彈?
如世衛組織反復強調的,我們對這個病毒實在是知之甚少。目前醫學界甚至連痊愈的病例是否已經獲得抗體,抗體又可以維持多久都無從得知。所以說,大眾是否可以通過患病獲得機體免疫力,又是否會終身免疫都不清楚。此時談群體免疫似乎為時過早,更是無從談起。
其次,目前德法意和瑞士已經在徹底實行的全國禁足也依然有所商榷。因為疑似病例居家隔離,確診的輕病癥也因醫療設施有限無法收治,結果是病毒接觸人的渠道其實并沒有被徹底切斷,更沒有被徹底盤查和控制。
如果現在看中國之前有效的隔離措施,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就是集中隔離,切斷病毒與健康人的接觸。在疫情高峰期,韓國平均每天增加800例,韓國同樣是通過嚴格的隔離政策,同時采取廣泛的測試——針對31萬人都做了測試,源頭追蹤,以及針對性隔離。
這也是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所傳遞出的信號:你不能蒙上眼睛去滅火。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檢測。
或者說,此次歐洲戰疫同樣沒有捷徑:死守醫療救治前線僅是揚湯止沸,要釜底抽薪,必須檢測,找病源,并有效隔離。如帝國理工所建議的:“緩解戰略”和“壓制戰略”必須雙管齊下。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歐洲站站長。工作十余年,從社會新聞到財經新聞,從上海到倫敦,從第一財經日報到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