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港股(微信公眾號xlgg-sina)專欄作家 李紹輝
粵港澳大灣區內有龐大市場供產業發展,也有頂尖的醫護人員,醫療產業前景秀麗。而高效率的醫療系統也是吸引全球人才的關鍵,人才匯聚加上醫療系統進步的相互引領可為大灣區長遠發展加添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組成了一個七千萬人口的市場,凝聚了龐大的商機。不同的行業皆可把握區內發展,創造相贏環境。我們試描繪一下不同受惠行業的機遇,而本周先看看醫療產業發展前景。
相比起高科技創新的全國領先地位,大灣區內的醫療系統比較國內其他地區處于平均水平。根據2017年復旦中國醫院排行榜,現時全國排名最高的醫院大多來自北京,上海等地,華南地區占比較少。排行榜里廣東省有兩所醫院打進全國頭二十大,分別是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第七位)及南方醫學大學(第十七位)。統計里不包括香港的醫院,但事實上香港的醫療水平是世界頂尖的。根據彭博2016年發表的報告,香港在55個經濟體系中被評為最高效的醫療系統。而香港的醫學研究水平也屬于世界級。2017年新英倫醫學雜志10篇最受矚目的研究文章中,有兩篇是出自中文大學醫學院,可證香港在醫學研究方面的地位。
香港地少人多,要承接區內七千萬人的醫療服務相對困難。但香港可輸出其管理經驗,以共同發展及壯大區內醫療產業。當中最杰出的例子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這家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并引進香港大學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經過了多年的努力,于2015年11月獲得澳大利亞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ACHS)頒發的全機構認證證書,成為中國內地首家通過ACHS全機構認證的醫院。而于2017年11月,此院也獲得了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認證,足成為區內醫療系統升級的范例。而這范例也印證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揮了區內城市的優勢互補。
一方面大灣區的融合互補了地區的產業優勢,另一方面也創造了有利條件予港人發展。例如有一些著名的香港專科醫生,選擇以獨資形式于國內開辦專科醫院,以香港的模式培訓國內人才。大灣區提供了龐大市場予香港人才,而這些人才也對提升區內醫療水平有積極貢獻。
中國的醫療產業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現時中國的醫療保健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6%,約為發達國家的一半,亦只為美國1970年代水平。醫療服務乃典型的優等商品,意謂商品需求會隨人們富有程度上升而提高。隨著大灣區內人均收入的顯著增加,高質素的醫療服務需求也會不斷攀升,也會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例如醫療服務,器材,藥物,以至保險等都會受惠。
粵港澳大灣區內有龐大市場供產業發展,也有頂尖的醫護人員,醫療產業前景秀麗。而高效率的醫療系統也是吸引全球人才的關鍵,人才匯聚加上醫療系統進步的相互引領可為大灣區長遠發展加添動力。
(本文作者介紹:李紹輝先生為星展銀行投資總監辦公室(北亞區)投資策略師,致力于分析宏觀及微觀的經濟因素對投資市場及投資組織者上的影響。李先生為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和注冊財務策劃師CFP。)
責任編輯:白仲平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