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港股(微信公眾號xlgg-sina)專欄作家 陳錦興
經過兩個月的大幅震蕩,投資者正在擔憂本輪牛市已終結,恒指33,500就是2018年的全年高位,而今年的走勢會是2017年的反轉版,是慢熊的走勢,全年會拾級而下。
經過兩個月的大幅震蕩,投資者正在擔憂本輪牛市已終結,恒指33,500就是2018年的全年高位,而今年的走勢會是2017年的反轉版,是慢熊的走勢,全年會拾級而下。通脹及利率趨升、全球處于貿易戰邊緣及內地經濟放緩的風險都可以是觸發熊市的核心原素。然而,只要沒有金融危機臨近,港股是有能力消化以上的宏觀變數,調整過后仍可再現輝煌。
新任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對當前美國經濟頗為樂觀,意味聯儲局今年或有四次的加息機會,市場對其偏鷹的立場亦不留情面,以大型波動市作為見面禮。這次跌市主要源于股市,惟體積更龐大的債市及匯市其實并不動蕩,反映美股大跌顯然不是反映經濟體系出問題,而是其估值過高的借勢調整。
至于特朗普突然打響貿易戰的第一槍,市場反應固然疑慮重重,歐盟率先有強烈反應,其他核心盟友包括加拿大、日本及韓國也不會坐視。內地則會靜觀其變,小心權衡,再定應對之策。與之前移民政策的情況近似,實施全面關稅的政策顯然會面對很大的挑戰,國內反對的聲音也會更激烈。不過,貿易戰的后續發展會比想像中復雜,這會是困擾港股的一大變數。
內地官方設定2018年增長目標為6.5%,較2017年6.9%為低。但值得注意是內地堅持調整經濟結構,力主消費及服務導向,防金融風險及去杠桿,政策大方向是非常正確,最終會讓投資者重估內地的增長質素,從而把資金配置在中港股市之上。這個投資邏輯及故事,去年已在發酵,今年亦會延續下去。
1997年及2007年的熊市,都是伴隨著金融危機,前者是亞洲金融風暴,后者更是金融海嘯,美歐的金融系統幾近崩潰。今天,美國的金融系統已經過重整,銀行體系的資本穩固,市場流動性健康,而全球經濟仍在穩固的復蘇之中,即使貨幣政策從極為寬松轉向略為收緊,市場信心仍是很強,這樣的宏觀環境是難以孕育出真正的熊市。
若歐美及內地并無金融危機的征兆,港股出現一浪低于一浪的機會不大,熊市的時間性可以年計;一般的調整市,三至六個月已符合起碼的要求。當完成市場的調整,投資者將重歸經濟及企業的基本面,屆時港股的估值優勢、互聯互通優勢及良好的市場基建,將再度成為投資亮點。在調整市之中,趁弱勢吸納優質股,仍然是最王道的投資策略。
(本文作者介紹:畢業于香港大學經濟系,具20年股市分析經驗,深明股市中的風險與機遇。此外,曾擔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師,專門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現任英皇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總監,不時在香港的電臺、電視及報章雜志評論港股。)
責任編輯:馬婕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