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正部長級)寧吉喆出席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會并作主旨發言。
寧吉喆認為,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明年我國將迎來實體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發展的新浪潮,助推我國經濟回升向上:一是發展實體經濟成為世界發展的新特征;二是發展數字經濟是當代發展的大趨勢;三是發展綠色經濟前景廣闊。未來我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力能力將進一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及新能源電池產銷將進一步擴大,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將迎來發展。同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ESG投資將大幅增加。
大會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題,這體現了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我們能夠構建起新發展格局是因為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具備以國內大市場為主體,帶動國內國際市場相互促進的有利條件。我們能夠高質量發展是因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正在我國蓬勃興起,具備在結構優化調整中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有利條件。可以預期,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明年我國將迎來實體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發展的新浪潮,助推我國經濟回升向上。
下面我就發展實體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講三個觀點。
一、發展實體經濟成為世界發展的新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這不僅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的經驗總結,是過去3年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所在,也是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必然選擇。
一是看改革開放以來。1979年~2021年我國以工業10.3%的年均增速帶動了GDP 9.2%的年均增速。當然,工業的比重是下降的,這主要是因為工業制成品的價格大幅降低,大哥大剛出來的時候賣一兩萬塊錢一部,現在普通手機只賣幾百塊錢一部。目前,我國粗鋼年產量超過10億噸,汽車年產量2,600萬輛,計算機年產量4億多臺,手機年產量十幾億部,22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谷物、肉類、籽棉、花生、茶葉、水果等農產品產量也居世界第一。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創造的寶貴財富,是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結出的累累碩果,是我國經濟實力歷史性躍升的重要標志。
二是看疫情以來。前年、去年、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分別增長2.2%、8.1%、3%,其中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4%、9.6%、4.6%,均快于經濟增長。交通、物流、信息通信業增長也比較快。這得益于我國產業體系健全、市場主體靈活,能夠迅速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變化而調整生產方向,也充分表明實體經濟增長在經濟恢復發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三是看未來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不走多數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歐美一些國家先工業化又去工業化然后再工業化再制造業化的老路。必須牢牢地把實體經濟抓在手里,切實扭轉脫實向虛的傾向,引導各類要素資源特別是金融資源向實體經濟聚集發力,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為主轉向質量、數量雙提升。同時通過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四是看國際上的動態。美英等發達國家正在推進再工業化、再制造業化,也就是經濟的實體化。這會引起經濟全球化幾十年來跨國公司已在各國布局的產業鏈供應鏈的縮短,同時會帶來經濟效率上的損失。但也應看到,縮鏈回流將會在世界范圍內增加廠房、設備和人才的備份,降低全球工業產能利用率,包括發達國家目前80%~90%的較高工業產能利用率,從而產生生產能力冗余,這在一段時間內是刺激投資和生產的,直至世界形成弱全球化條件下產業鏈供應鏈的再平衡。明年隨著我國宏觀政策落實到位,疫情流行期的渡過和消費市場的恢復,我國經濟將迎來實體化發展和恢復性增長的回升,同時由于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左右,去年掉到25%,我們增長越快占的比重越大,中國的恢復性增長也將減緩全球經濟衰退的程度。如我國增長6%,就會拉動世界增長將近2%,這是額外的。因此將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二、發展數字經濟是當代發展的大趨勢
當今世界,數字化發展浪潮席卷全球,誰掌握了數字化發展的主動權,誰就占領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目前,我國已成為數字經濟大國。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塊,總規模達到45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占GDP的比重接近40%。在數字產業化方面,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也居世界第二位,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等技術取得重大成果。5G基站已建成220多萬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全國所有地級市和縣域城區均已實現5G網絡覆蓋,5G用戶數量超過5億戶。在產業數字化方面,202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安裝量達到了24.3萬臺,占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的47.3%。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反映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水平的燈塔工廠,我國已有42家,占全球總數的36.8%。尤其應當看到,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產業化為主要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變革,帶動了整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我國高技術產業營收收入已從2012年的9.95萬億元,擴大到2021年的19.91萬億元,按現價計算翻了一番還多。今年1~11月,盡管受到疫情嚴重沖擊,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仍達8.2%,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率快了一倍還多。同期我國高技術投資同比增長19.9%,快于全部投資增長14.6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1.1%,這是商務部剛剛公布的,快于全部外資增長21.2個百分點。數字化發展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如今,網絡通信、電子支付、電商購物、快遞收貨、網絡教育、網絡醫療、網絡文娛、網絡會議、網上辦事等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須臾不可缺少的內容。明年各種線下活動將逐步恢復,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方式已經成為經濟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大有可為。
一是數字新技術發展大有可為。我國雖已成為數字經濟大國,但還不是數字經濟強國,主要表現為數字領域一些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原始創新不足,如5G手機芯片、光刻機等就受制于人。這些短板正是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經濟主戰場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所在。革命導師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10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社會和市場對芯片及其技術的需求是巨大的。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3,594億塊,同比增長了37.5%。同時,去年我國進口了集成電路6,355億塊,同比增長了16.9%,金額4,326億美元。出口減去進口,去年我國凈進口集成電路3,248億塊,金額2,788億美元。盡管如此,許多汽車企業還因為缺芯而減產。今年1~9月,我國又進口了4,100多億塊、約3,000億美元的集成電路,這是多么大的市場啊!面向市場需求和社會需要,必須突出提升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通信設備的技術水平,加強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算法、傳感器、量子信息等關鍵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扎實推進數字新技術的攻關和攻堅。
二是數字新產業發展大有可為。數字領域蘊藏著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基建行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加快推進5G、AI、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及元宇宙等數字技術的產業化,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正當其時。
三是數字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大有可為。我國數字化建設具有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的顯著優勢。要立足國情,善抓機遇,加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務建設步伐,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豐富購物、消費、居家生活、養老、托幼、家政服務等數字化場景,建設智慧家庭、智慧便民生活圈、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發展新零售業態、新型數字消費業態,共享經濟新業態、個體經濟新模式。培育數字+生活服務,互聯網+社會服務新模式,健全數字公共服務和數字社會治理。
四是企業數字化改造提升大有可為。這是經濟數字化、產業數字化的重點領域。要實施好工業制造業、農業、金融、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廣泛應用數字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引導行業領軍企業帶頭推進數字化轉型,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通過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各類企業的技術水平、運行效率、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尤其是要支持數字企業發展壯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相信明年一定能夠看到成效。
三、發展綠色經濟前景廣闊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轉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綠色經濟是綠色發展的經濟形態,它包括綠色低碳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生態經濟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清潔能源等。發展綠色經濟不僅是長期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當前發展的緊迫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環境保護逐步加強。1979年~2021年,我國以年均5.3%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年均9.2%的GDP增長,能源消費強度43年來下降了70%。特別是新時代十年來,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保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2013年~2021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年均6.6%的GDP增速,能源消費強度9年中下降了26.2%,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同期下降了34.4%,相當于少用標準煤約14億噸,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對全球節能減碳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所在的京津冀地區用了8年時間實現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2021年與2013年相比,兩市一省大氣環境中PM2.5的濃度下降了60%,達到每立方米30微克多一點。今年1~11月,北京市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這些都已經低于美國35微克/立方米的標準。明年,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我國綠色經濟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期。
一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力能力將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突破11億千瓦。2021年我國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達25.5%,隨著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新能源發電能力將大幅增強。
二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將進一步提升。2021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比重已從2012年的68.5%下降到56%,目前煤電裝機容量已小于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同時,2021年我國煤電平均每度電煤耗已降至305克,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占比超過50%,這已經達到了世界較先進水平。隨著煤電節能降碳、供熱、靈活性三大改造的加快,煤炭將得到更加清潔高效的利用。
三是新能源汽車及新能源電池產銷將進一步擴大。今年1~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售雙雙突破600萬輛,同比均增長100%。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的比重遠超50%。在國內汽車市場上的占有率達25%,同期新能源汽車出口59.3萬輛,同比也增長了100%,相應的我國鋰電池出貨量2021年達到324G瓦時,同比增長106%,占全球市場的59.4%,現在全球市場鋰電池熱。今年以來,我國鋰電池又保持了快速增長,預計明年仍將加快發展。
四是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其他綠色低碳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綠色消費等,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五是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ESG投資將大幅增加;綠色稅制的改革,有利于節能環保的價格政策的實施,綠色低碳標準體系的完善,碳排放市場交易制度的健全,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的完善,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都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于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個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學術智庫組織。論壇致力于為關心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高端交流平臺,推動理論、思想、創新和經驗交流,為相關決策與研究機構提供理論與實務經驗參考,進而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動力,最終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