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李迅雷
1~9月份,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5.9%,對穩住經濟大盤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受房地產長周期走弱及房地產開發投資負增長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主要靠國有資本,增速超過10%,民間投資增速只有2%。但民企對中國經濟貢獻巨大,不僅在就業、稅收和GDP的貢獻方面舉足輕重,在研發投入方面也顯著超過國企。
二十大報告把發展民營經濟提升到新高度
從歷次我黨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對民營經濟的表述來看,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表述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出現。
黨的十八大主要針對民營金融機構給出政策支持,為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土壤;黨的十九大對于民營經濟的表述,著力點在對經濟制度的完善,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黨的二十大則對民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更具體的闡述,對民營企業的態度由“支持”轉變為“發展壯大”。報告強調,通過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體現了決策層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改革開放的40年里,我國經濟能夠快速增長,離不開民營企業的突出貢獻。一方面,2012年到2021年間,民營企業數量從1086萬戶增長到4458萬戶,十年間翻了兩番。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民營企業繼續展現強有力的發展韌性。從2020年初到今年8月底,民營企業數量凈增約1185萬戶,占過去十年凈增總量的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隨著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民營企業家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參與到國家的建設中。2002年十六大第一次出現民營企業家的身影,當時僅有7名民營企業家代表,而在10年后的十八大上,代表人數已經達到34名。時至今日,民營經濟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力量,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民營經濟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以及90%以上的企業數量。此外,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貢獻了貿易總值的近50%。
具體來看,作為推進技術創新的主力軍,民營企業的創新投入力度較大。根據全國工商聯數據,2022年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1.1萬億元,占全國研發經費投入的39%,占全國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的50%。近年來,一大批如華為、奇虎等科技創新的領軍企業不斷涌現,民營企業成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除了經濟增長、吸納就業、保障稅收和推動創新以外,民營企業還在優化經濟結構、提高國際影響以及縮小貧富差距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首先,民營企業的發展使得地區經濟分布更趨合理。當前民營經濟主要仍集中在東部地區,但也有不少民營企業在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中部地區崛起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中,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并且成功實現了區域轉移。這對于中、西部地區的高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結構布局的優化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其次,民營經濟的發展為國際新市場開拓提供了重要手段。2022年,我國入圍《財富》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有28家,較2010年的1家顯著提升,我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最后,民營經濟的發展也注重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截至2020年11月底,在全國工商聯主辦的“萬企幫萬村”行動中已有12.3萬家民營企業對我國近14萬個貧困村進行精準幫扶,共惠及177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哪些因素導致民企預期短期轉弱
1.外部需求回落,民企占比不低。
今年三季度以來,我國出口呈現顯著回落趨勢。9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增速錄得5.7%,較8月繼續回落。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仍對出口增速有一定壓制。另一方面,海外經濟持續放緩,外需對出口的拉動繼續走弱。往后看,短期國內疫情對生產和物流擾動仍將存在,海外主要經濟體貨幣收緊對需求的影響將持續顯現,出口增速下行態勢已開啟。
在國內企業整體出口中,民營企業占比不低。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自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占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從39.7%上升至49.6%,比重的升高一方面顯示民營經濟在持續向好;但另一方面,一旦出口動能轉弱,對民營企業的影響也是首當其沖,特別是民營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
2.各類成本沖擊,線下需求收縮。
近年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由于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導致需求過熱,以及地域沖突帶來的供給沖擊,能源品和金屬原材料價格震蕩中持續上行。原材料價格也在迅速上漲,以化工企業為例,合成橡膠和芳烴價格均出現一定程度增幅,推動成本顯著上行。
除原材料上漲因素外,今年以來疫情出現反復,各區域間人員流動困難,外地務工人員因出行限制無法工作,民營企業出現“用工荒”難題,勞動力供給不足,工業生產無法正常開展。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影響,以線下“面對面”消費為主的服務業遭受沖擊更為嚴重,而這類小型服務業主要由民營企業組成。
3.受房地產長周期轉弱影響,民企占比較高的房地產行業壓力較大。
在房地產市場走弱的大背景下,今年前8個月,排名前五十的民營房企市場占有率同比下降13%,合計銷售金額20673億元,同比跌幅58%。雖然2022年上半年融資成本降低,但是民營企業融資額持續負增長,落后于央企,政府已明確服務民營企業合理的融資需求,但是政策實施產生效用還需要一定時間,短期內民營企業融資問題仍然存在。
扶持政策不斷發力,見效仍需耐心
面對民企預期轉弱的局面,年內政策已從多個方面持續發力、加力。不過,由于部分政策比如營商環境培育,屬于偏重長效的制度化建設,落地見效需要一定時間。
減稅降費持續,新增退稅紓困。疫情發生前,減稅降費就重點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實施了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和減征“六稅兩費”等階段性政策。疫情發生后,不僅以上政策延續實施,同時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實施階段性社保緩繳,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積極減免經營房租。2022年新增留抵退稅的紓困手段,不基于收入,更好幫助企業活下來。政策重點支持小微企業,退稅時間安排上優先小微企業。今年4~8月,已獲得增值稅留抵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戶數占比93.1%;共計退稅8332億元,占比40.7%。
多渠道融資支持,助力民營企業發展。股權融資方面,自2021年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開市以來,民營企業金融支持體系得到健全完善,截至2022年9月2日,北交所設立一年,上市公司110家,民營企業占比90%。
債券融資方面,證監會不斷推動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于今年5月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7月會同發改委等發布關于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通知。交易商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合計發債約4280億元,同比增長14%,凈融資額約290億元,同比多增約370億元。
需求深入挖潛,擴大市場準入。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精簡市場準入行政審批事項,不得額外對民營企業設置準入條件;進一步放開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鐵路項目建設以及鐵路客貨站場經營開發、快遞物流等業務經營,依法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銀行、證券、資產管理、債券市場等金融服務業。
多領域民營經濟取得突破,比如2022年1月,杭臺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是我國第一條民營控股的高速鐵路。今年1月,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順利升空、發射成功,研制這顆衛星的銀河航天是一家民營企業。
加強法治和制度保障,規范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一方面,有關破產清算、司法重整的司法解釋及一系列司法文件發布,助力一批危困民營企業擺脫債務危機、流動性困境,比如重慶力帆股份、廣西正菱集團以及江蘇剛松,就是通過司法重整,使企業獲得重生。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經驗做法上升成法規條例,從制度層面強化了對民營經濟的保障。比如2019年10月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各地區各部門“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上升為法規。再比如近期國務院發布的《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從制度層面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經濟健康發展,截至2022年9月底,我國民營經濟市場主體超過1.57億,其中個體工商戶1.1億戶,成為主要力量。
加大扶持和做實做細,盡快扭轉民企預期
融資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支持工具,幫助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改善,不僅在短期有助于扭轉民企預期,也能夠在中長期穩定民企信心。
首先,應大力發展新三板和北交所,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據2021年上市公司年報,北京證券交易所89家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融資共計188.9億元,平均每家2.1億元,在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其間費用率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其次,推動高收益債券市場和可轉債、結構化債券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一方面,提高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的可及性;另一方面,做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建設,例如借助擔保公司、信用增進公司、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等為民營企業發行債券增信,打通資質較弱的民營企業的債券融資渠道。
最后,在間接融資方面,建議實施政策性優惠貸款。央行和政策性銀行,可以提供無息貸款給需要救助的中小企業,幫助其度過較困難的時期。此外,破除融資的隱性壁壘也很重要。
繼續減輕稅負,優化稅負結構。留抵退稅政策已顯成效,但仍有持續發力空間。各地方可以根據本地的區域性產業優勢,更有針對性地對核心產業進行稅務扶持。從基層鎮縣級開始確保落實退稅、減稅、緩稅等政策透明且實施到位。
創新推動企業質量提升。助推企業質量提升的核心是技術與人才,這一方面政策上可以有所作為,根據全國工商聯的調研,即便是民營500強企業,其研發費用仍主要來自于企業內部,獲取外部經費支持較低。政策上可以加大對民企研發的支持力度,與之相配套,從國內外引進高技術人才,直接推動企業運營和研發的改善。
進一步拓寬民企的投資渠道。針對民企投資渠道窄問題,一方面降低民企在過去涉足較少行業的進入門檻,另一方面鼓勵民企積極參與國企的混改。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大考之年,在“管資本”目標下,鼓勵民企參與競爭性領域的國企改革。
(本文作者介紹: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