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管清友
編者按
二季度以來,PMI持續回落,三駕馬車集體乏力,經濟下行壓力加速凸顯,寬貨幣穩增長必要性提升。但與此同時,通脹壓力居高不下,PPI高位磨頂,對貨幣寬松形成掣肘。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取向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7月突然超預期全面降準后,市場對于下一步央行將采取何種貨幣政策一直爭論不休。這次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央行直面市場關注的貨幣政策問題,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對全球經濟和政策的研判?全球經濟復蘇但分化加劇,關注疫情反彈、通脹高企、貨幣轉向的外溢效應
央行認為全球經濟總體還在復蘇過程中,但分化較為明顯。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復蘇勢頭較好,PMI均處于相對高位。巴西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受疫情拖累較為明顯,復蘇動能明顯衰減。全球經濟下半年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點:一是疫情反彈,除了德爾塔病毒導致多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驟增外,還有傳播能力更強的拉姆達等變異毒株,新一輪疫情挑戰已經到來。二是通脹高企,全球通脹普遍走高,美國PPI和CPI爆表,核心CPI創下1992年以來新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全球股市高位運行,導致工業生產成本攀升,抬升居民生活成本,金融資產加劇泡沫化,造成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風險累積。三是貨幣轉向風險,通脹是貨幣政策的閥門,高企的通脹正倒逼貨幣政策收緊,不少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和巴西已經加息,美聯儲也深入討論了Taper的時點、節奏、構成等,貨幣轉向越來越近,關注由此帶來的資本外流、匯率貶值、金融市場風險等溢出效應。這些都是下半年需要關注的重點風險,央行對疫情和外部環境的擔憂增加。
對通脹的看法?國內通脹總體可控,PPI階段性高位運行,CPI低位震蕩,重申高通脹是廣義貨幣寬松的副作用
央行明確提出“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可見通脹是央行高度關注的經濟指標,是貨幣政策的重要制約因素。央行對CPI和PPI的短期判斷是CPI維持低位平穩運行,PPI由于全球供需錯配階段性走高后趨于回落。長期CPI和PPI均相對穩定,這是因為一方面,勞動生產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齡化抑制通脹,另一方面,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會減少高碳行業排放,碳排放成本顯性化會助推通脹水平,一降一升,物價總體保持穩定。另外,央行在專欄1《正確認識貨幣與通脹的關系》中,以2008年和2020年大寬松為例,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結論,廣義貨幣大量超發必然導致通脹,尤其是貨幣和財政雙重刺激下的貨幣增長,強調高通脹是貨幣寬松的副作用。2008年美聯儲擴表卻沒有引發明顯通脹,主要是大幅擴表增加基礎貨幣,廣義貨幣增速還算合宜,與當期的名義GDP增速相當。而2020年的這輪大寬松,歐美日采用無上限的MMT,廣義貨幣增長大幅偏離了名義 GDP 增速,結果導致通脹明顯升溫,穩住通脹的關鍵還是要管住貨幣。由此可見,央行會保持貨幣政策定力,不會重蹈美聯儲覆轍。
下半年貨幣政策如何定調? 繼續堅持貨幣政策正常化,強調“以我為主”,兼顧“跨周期設計”
央行下半年貨幣政策的總基調不變,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再提“管好貨幣總閘門”,這就意味著貨幣政策還是堅持去年5月份以來的貨幣正常化,整體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最多是微調對沖,不太可能轉向。對于大家關心的美聯儲貨幣轉向對我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溢出影響,央行也表明了態度,新增“增強宏觀政策自主性”,堅持“以我為主”,不會因為美聯儲的加息而驟然收緊。另外,央行還特別提到“跨周期設計”,結合730政治局會議“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的表述,為明年預留政策空間的可能較大。考慮到今年下半年通脹還處于高位,經濟雖有下行壓力但也不至于失速,提前預防對沖空間不大,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下半年會有降準和降息嗎?可能會有降準和定向降息,全面降息基本沒戲
央行解釋了7月全面降準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應對稅期高峰、 MLF到期、地方債加快發行等因素影響,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維持市場流動性平穩。考慮到11-12月MLF到期接近兩萬億,四季度專項債集中發行,為保持市場資金供求平衡,后續可能還會有降準對沖,或者定向降息降低實體融資成本對沖經濟下行壓力。但全面降息的可能性極低,除非出現了經濟失速、系統性風險等突發事件。
有哪些定向貨幣政策工具值得期待?關注MLF、OMO、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雖然央行對貨幣政策價格工具十分謹慎,也特別提到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比如MLF、OMO、再貸款、再貼現等,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借助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直達性、精準性特點,對信貸增長緩慢地區新增2000億元再貸款額度,助推區域信貸平衡。第二,引導金融機構直達實體經濟,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制造業等領域的支持。第三,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領域提供優惠利率融資,通過綠色專項再貸款、再貼現、綠色金融定向降準等綠色工具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碳金融工具成為下一步央行的重要著力點。
對房地產態度如何? 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嚴控房地產信貸,助力地產去金融化
央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配合最近持續升級的地產調控,“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嚴控房地產信貸的高壓態勢不變。今年是地產大年,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額持續火爆,同比增長38.9%,創近5年新高,但與房地產相關的各類信貸余額增速均明顯放緩。6 月末,房地產貸款余額增速較 3 月末低 1.4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較3月末低 1.5 個百分點,住房開發貸款余額 9.4 萬億元,同比增長 3.4%,增速較 3 月末低 2.4 個百分點。房地產貸款增速全面回落,房貸平均利率卻在上行,6月是5.42%,較3月的5.37%,上行了5個BP,貸款難、貸款貴問題不斷凸顯,預計這一態勢還會延續。在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和 房貸管理“兩道紅線”的大背景下,地產加速去金融化,貸款難、貸款貴將成為常態。
(本文作者介紹: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