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管清友
上周五大盤出現探底回升,周末市場傳來重大利好,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當日國內商品期貨夜盤幾乎全面上漲,贏得滿堂紅,黑色、有色、能化、糧油等紛紛走強,玻璃等再度挑戰歷史新高。不過,降準對農產品期貨幾乎沒影響,因為影響農產品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但降準對工業品期貨明顯利多,因為流動性增加會提高企業原材料的采購需求,會增加對工業品的需求。此次央行全面降準,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原因一是為下半年實體經濟穩定增長提供適度融資環境,二是緩解下半年金融體系短期流動性壓力,提高金融機構長期資金占比。降準不會導致大水漫灌,預計資金將重點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因為釋放的流動性資金多半用于扶持中小微企業,而部分國內大宗商品依然在管理層的嚴控之下。對基礎原材料的宏觀調控來講,穩價格十分必要和重要。有色金屬供需面并未發生改變,成本也不支撐行業出現大幅度的價格上漲。
市場回顧:上周五A股的走勢讓不少投資者揪心,三大指數在早盤均出現大幅殺跌,但最終有驚無險出現大幅回升。截至收盤,滬指微跌0.04%,收報3524.09點;深證成指盤中跌幅一度達到2%,最終收盤下跌0.26%,收報14844.36點;創業板指寬幅震蕩,盤中跌幅一度接近3%,最終收跌0.69%,收報3409.31點。兩市合計成交1.13萬億元,北向資金當日小幅凈賣出2.11億元。盤面上,行業板塊漲多跌少,周期板塊活躍,有色板塊暴漲,細分鈷、黃金、稀土、鋁等概念前線大漲;煤炭、鋼鐵、化工、汽車板塊漲幅靠前。主題方面,鴻蒙概念股近乎全線下跌,半導體板塊大跌拖累芯片概念,卓勝微跌5.95%;白酒股延續近期弱勢,今世緣跌8.30%、酒鬼酒跌7.88%;數字貨幣、氮化鎵、人工智能等概念大跌靠前。
技術分析:上周上證指數在3500點附近反復拉鋸震蕩,上周五更是一度下跌到3485.05點的短期低點。不過,隨后市場逐漸反彈,盡管最終各類指數均未能翻紅,但似乎為盤后央行宣布降準的消息埋下了伏筆。今年以來,A股主要指數走勢明顯分化,上證指數年內上漲1.47%,深證成指年內上漲2.58%,創業板指年內上漲14.94%,科創50年內上漲13.69%;而上證50、滬深300指數年內跌幅分別達7.66%、2.72%。從行業板塊表現看,數據統計,今年以來,非銀金融位居板塊跌幅第一,年內跌幅達15.45%。剔除今年上市新股,年內非銀金融個股平均跌幅11.7%,銀行板塊個股平均跌幅4%,房地產板塊個股平均勉強收紅。央行選擇此次降準,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市場會更看重央行后續是否會持續降準,后續進一步降準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不認為國內貨幣政策轉向,此次降準對A股市場的影響趨向于中性,降準預期落地,無須夸大此次降準對市場風險偏好的提振作用。上周上證指數震蕩微漲,周K線收出十字星形態,上周五指數下探3500點迎反彈,說明此處支撐強勁,本周在利好的刺激下,大概率繼續沖擊3550點上方。不過上方壓力仍然較重,直接反包的難度較大,后市大概率仍以箱體震蕩為主。雖然本周市場繼續看震蕩,但個股機會預計會不錯,重板塊,重個股,輕指數即可,指數不大漲大跌,反而給到市場更好的賺錢機會。從外圍市場看,上周五歐美股市全線大漲,歐美股市全線大漲意味著全球股市都已經回暖了,同時也意味著外圍股票市場行情向好,對于本周A股行情必然會有刺激并提振的作用。
綜合分析:近期市場的風格,還有主流熱點,還是比較明顯的。傳統老牌白馬股雖然跌幅都不小了,但還沒有看到明顯的起色,“主戰場”還是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而創業板中,醫藥股近期遇到利空。醫藥股長期依舊可以看好,但短期的調整需要我們再耐心等待。從市場整體估值看,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板塊市盈率分別為5.66倍、12.89倍、7.09倍;從市凈率看,銀行板塊、房地產板塊市凈率分別為0.85倍、1.72倍,其中銀行股大面積破凈,在40家上市銀行中,31家銀行股破凈,而不少地產股市盈率僅個位數。金融地產股屬于高負債行業,目前股價處于下跌運行趨勢中。而當前市場鐘情于鋰電、半導體、稀土等熱門賽道,對沒有故事可講的金融地產或許仍提不起興趣。
熱點關注:資源股之“王”是鋰礦資源股。融捷股份今年以來的漲幅為164%,中礦資源今年以來漲幅為128%,“鋰茅”贛鋒鋰業今年以來漲幅為49%,遠高于貴州茅臺同期漲幅-0.33%。其次是稀土板塊。今年以來,中國寶安漲幅為191%,盛和資源漲幅為160%,北方稀土漲幅為128%,五礦稀土漲幅為97%,稀土永磁板塊指數漲幅為33%。今天,稀土永磁板塊有10只股票漲停。還有就是近期發飆的磷概念股。6月份以來,川恒股份、川金諾一個月時間股價翻倍,云圖控股、安納達、六國化工、川發龍蟒等本周漲幅超過25%。分析認為,未來磷酸鐵鋰需求量有望持續超預期。極限預測下,2030年左右全球磷酸鐵鋰年需求量將達千萬噸,這對磷概念股構成大利好。
本文原發于第一財經
(本文作者介紹: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潘翹楚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