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宗光
2021年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9%,全國工業生產者PPI同比上漲6.8%,兩者分別比上月加速0.5和2.4個百分點。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拉動PPI大幅上漲,引發廣泛關注。市場不少人士驚呼通脹來了,“萬物皆漲”的焦慮持續蔓延。有人建議央行進行緊縮,來抑制通脹。那么,未來一段時間大宗商品及PPI上漲會持續嗎?PPI上漲會傳導至CPI嗎?貨幣緊縮是抑制大宗漲價的良藥嗎?
研究發現,PPI年內會到達頂點,然后逐步回落;在總需求無實質性改善下,大宗漲價對CPI傳導傳導有限。CPI近期上升更多是去年“翹尾”因素影響,整體來看物價上行壓力不大。貨幣緊縮或許會加劇下游的困難,緩解PPI通脹,根本地還是要釋放上游的供給彈性
PPI年中達到頂點,隨后逐步回落
大宗商品上漲是推動PPI上漲的主要推手。年初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漲。倫銅期貨突破1萬美元/噸;滬鋁一度突破20000元/噸,超過了2009年“四萬億”時期的高點;螺紋鋼價格也一度突破6000元/噸,已經是歷史新高。在此推動下,PPI同比增速連續6個月加速。I4月份PPI同比上漲的6.8%中,新漲價因素貢獻高達4.4個百分點。在大宗商品維持在當前較高水平但不進一步暴漲的基礎假設下,預計未來一兩個月,低基數疊加高價格將使PPI同比指數進一步上升至8%-10%之間,之后由于基數的升高,PPI同比增速會出現一定回落,但整體將維持在較高水平上。
圖1、中國PPI同比增速及未來走勢預測
資料來源:wind
大宗商品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短期來看,西方發達經濟體疫情緩解導致的需求爆發,和以印度為首的新興市場防疫形勢嚴峻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形成鮮明對比,極大扭曲了大宗商品的供需格局,導致供不應求的狀況持續。中長期看,需求方面,拜登當局實行瘋狂的財政刺激方案,推升經濟增速。2020年至今,美國當局已經通過了5.7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和救助方案,目前尚有大約4萬億美元尚待批準(圖2)。美國每年約消費全球15%的大宗商
圖2、2020年以來,美國推出的財政刺激方案
資料來源:美國國會。
品,因此若接近10萬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全部落地,那么中長期內,大宗商品將面臨一個顯著的邊際增量。供給方面,2016年以來,中國持續推進上游去產能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困擾多年的產能過剩和供過于求的狀況有了實質性改善。部分行業,如煤炭、電解鋁開工率在90%以上(圖3)。此外,環保高壓和碳中和也對中長期產能釋放形成了壓制。在供需平衡的情況下,大宗商品有望在高點保持穩定。
圖3、我國電解鋁產能利用率
近期,中央對大宗商品漲價引起了高度重視,各部門開始出臺系列措施抑制漲價。相信隨著系列措施的到位,供給彈性恢復,上游實質性增加供給,再疊加疫情對供需的短期扭曲消失,大宗商品價格還是有一定回調空間的。即使大宗商品價格沒有顯著下跌,只要保持穩定,則2022年后PPI同比增速有望再次回到0附近。
PPI上漲向CPI傳導效果有限
目前,市場普遍擔憂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會帶動CPI大幅反彈,進而形成高通脹。但歷史經驗表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CPI的傳導非常有限,至少要經過“四重門”,即“大宗商品-采掘業PPI-生產資料PPI-生活資料PPI-CPI”。2016-2017年,大宗商品曾經有一波猛烈上漲,但僅對采掘業PPI和生產資料PPI影響較為明顯,其對生活資料PPI傳導幾乎為0。同期CPI受自身因素影響,反而出現一定下降(圖4)。
圖4、PPI及CPI:當月同比
我們應用VAR模型,分析2001年至今PPI對CPI的影響。結果顯示,對PPI施加1個單位廣義標準差新息(以下簡稱新息)沖擊,CPI從第2個月開始產生同向反應,并且這種反應逐漸走強,在第5個月達到高峰,此后反應逐月快速減弱。由于CPI和PPI二者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我們也對其直接進行OLS回歸。根據回歸結果來看,2001年-2010年間,PPI每提高一個百分點,CPI會提高0.4481個百分點;但到了2011年-2020年間,PPI每提高一個百分點,CPI僅提高0.1081個百分點。也印證了,過去十年間,我國PPI和CPI間的傳導關系確實明顯減弱。豬周期擾動和服務在CPI中權重提高,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PPI對CPI的影響近年來在快速減弱。
豬周期加速下行下,未來一兩年,CPI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04月CPI同比上漲0.9%中,食品價格下降0.7%,影響CPI下降約0.14個百分點。近期豬肉價格加速下行,考慮到去年的高基數效應,7月份豬肉批發價格同比降幅或將高達50%,可拖累CPI 1個百分點左右。綜合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走勢,今年CPI將呈現”M”型走勢,7月份CPI或將降至0以下,然后在去年低基數效應下逐步回升至1.5%-2%之間,之后再次回落。2022年,CPI或將再次回落至0附近,通縮壓力顯著上升。樂觀情景下,豬肉價格略微抬升,11月份CPI達到頂點,但也不會超過3%,然后會在2022年再次回落至0%-0.5%附近。因此,未來1-2年的維度看,除非經濟持續加速,或者大宗商品超預期上漲,或者豬肉再次反彈,否則,仍然是通縮壓力大于通脹壓力。
圖5:CPI同比及未來預測:三種情景
不宜用貨幣緊縮平抑大宗漲價
針對大宗商品暴漲,很多專家呼吁應該進行貨幣緊縮,收緊流動性,抑制價格暴漲,我們對此持反對態度。貨幣政策是總量性政策,貨幣緊縮抑制的是總需求,下游需求抑制將首當其沖。在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嚴重擠壓中下游利潤下,無差別的總量性緊縮將會對中下游進行二次傷害,違背了政策初衷。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下,上游采掘業出現暴利,即使大幅加息,也完全無法抑制其需求,遑論只是流動性緊縮。相反,上下游對中下游擠壓下,中下游利潤微薄,貨幣緊縮反而對其經營決策形成更大影響。本輪大宗漲價和過去兩年的豬肉上漲周期類似,都是中觀層面行業供需出現了扭曲,貨幣緊縮無法抑制豬肉價格暴漲,同樣也無法抑制大宗商品價格。
抑制大宗商品漲價的關鍵是,適時調整去產能政策,恢復上游大宗商品的供給彈性,增加供給。過去幾年,去產能取得了巨大成功,大部分行業供過于求的情況得到實質性緩解,類似于煤炭、電解鋁等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0%以上。但由于政策慣性巨大,去產能進程仍在繼續。疊加環保限產和碳中和,供應釋放面臨剛性,價格失去了糾正扭曲的信號作用。由于去產能、環保限產和碳中和是當下經濟工作的階段性重心,即便面對暴利,上游企業不敢也無法業不敢也無法通過投資擴產,來抑制價格。特別低,少數地方對于環保搞一刀切,動輒全面停工,以追求環保達標,進一步加劇了供給短缺。在供需接近平衡期間,由于供給失去彈性,任何的一點需求改善都有可能價格出現暴漲(圖6)。
因此,在去產能工作取得巨大成功、供需格局顯著改善情況下,應該適時調整去產能政策,恢復供給-價格彈性。同時,應該堅持實事求是和科學精神,提升多目標中的平衡藝術和水平,在既要改善環境的同時,應該盡量保供應,避免環保限產“一刀切”、“運動化”和“環保壓到一切”等極端傾向,確保大宗商品價格不走向失控。
圖6:供給與需求曲線
(本文作者介紹:華興資本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