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世錦
今天我想借這個機會談一個大家討論較多的問題,就是在碳中和的背景之下,中國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綠色轉型問題,對此我簡要地談三個方面的問題。
中國向“30·60目標”邁進,有哪些自身優勢?
第一就是“30、60”目標。大家都有一個說法,“30、60”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怎么理解?從挑戰來講,有兩個約束條件。第一個約束條件,現在中國人均碳排放達到7噸以上,超過了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當然我們還有時間,但在碳達峰前,排放增加的空間并不大,最多10%,否則下一步碳中和難度就會增加。第二個約束條件,目前我國人均GDP才1萬美元,歐盟國家是3~4萬美元,我們已經定了一個目標,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3~4萬美元,也就是達到中等收入國家人均水平,到2050年的時候要達到前沿發達國家的水平,6萬美元左右。在這兩個約束條件之下,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少吃草、少排放,甚至零排放。
發達國家如英國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碳達峰的,德國是在70年代末,美國是在2007年。實際上,碳達峰和碳中和這兩個概念有很大區別。碳達峰沒有減碳的壓力,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比如服務業比重提高或新節能技術的應用,碳達峰自然會出現。發達國家基本上是在沒有或者很少有減碳壓力的情況下實現碳達峰的,但是這條路已經走不通。
本來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傳統發展道路,就是高碳排放下實現較高的增長。第二條路是低碳排放低增長。但是,若讓人均GDP停留在1萬美元,這條路我們肯定不愿去走。所以,這兩條路都走不通,就剩下第三條路,就是低碳或者零碳,同時還要實現比較高的增長的道路。也就是說,我們要采取低碳和零碳的綠色技術和產業體系,同時實現高的增加值和比較高的增加速度,力爭實現減碳和增長雙贏。
中國是一個超大型經濟體,人均GDP1萬美元發展階段,在碳中和目標巨大壓力之下,仍要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這在發達國家行列未有先例。我們現在面臨嚴峻的挑戰,可選擇的空間很窄,且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這樣看來是否會比較悲觀,但其實是思維方式和方法論的問題。在重壓之下必須要轉型,轉型以后反而就會出現優勢,具體來看,有兩點優勢。一是中國作為后來者,既有短板,也有優勢,因為還有相當多的產品沒有達到歷史需求峰值,發達國家是達到峰值以后才開始轉型,我們還沒有達到峰值就開始轉型,可以直接用綠色產品來替代。比如汽車,發達國家每千人車輛的保有量中,美國是845輛,歐盟是423輛,日本是575輛,中國目前才173輛。假定未來我國達到400輛水平,還有230輛左右的增長空間。這樣從歷史跨度看,綠色轉型的成本相對較低,發達國家為了造汽油車,所有的投資都用完了,重置成本或者沉沒成本很高,我們提前轉型了,這部分成本可以比較低。
另外一個優勢,我們現在的增長速度比較高,綠色產品的創新和推廣市場范圍大,市場需求對創新來講最重要。中國的優勢在于,有利于形成商業模式。我們希望有更多創新,或者新的競爭優勢,但在現有的車道里想超過先行者很難。現在綠色轉型是一個換賽道的新機遇,中國有成本優勢、需求優勢,再加上技術,已經有相當的技術積累,中國的技術企業也將更多的去爭取創新。
那么,中國的企業爭取創新,包括制造業有新的優勢是否有根據呢?這個根據肯定有,我想在佛山就有案例,以后希望能到佛山認真調研學習。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等等,已經有不少案例,挑戰和機遇同樣是前所未有。
從全球范圍來看,有可能推動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技術結構、生產方式、發展方式、發展理念的一次最重要變革,或者說推動一場技術、產業和發展方式的偉大革命,這是第一個問題。
綠色技術的創新和推廣
關于綠色技術的創新和推廣,就是企業完成同樣的任務,走同樣長的路,但用的技術體系不一樣。講綠色轉型、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的轉型,從根本上來說,需要靠一套新的綠色技術來驅動,需要大規模系統性的換技術。綠色技術和以前的技術有什么區別?我想提出三個目標。
第一,高技術含量和高生產率,技術水平一定要排在前面的;第二,少排放或者零排放;第三,與傳統企業相比,具有低成本競爭力,這三個目標要同時實現。
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已降低了80%,充電成本降低了30-40%,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和傳統燃煤發電的成本可競爭了。據一些業內人士介紹,幾年以后,光伏發電的成本很可能只相當于燃煤發電成本的一半。
對于佛山、廣東甚至全國來講,下一步制造業創新非常重要。那么,什么叫做綠色技術創新?從現在開始,所有的技術首先需要符合綠色標準,不符合綠色標準,創新出來以后是不合格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所有的技術都是綠色技術,所有的創新都是綠色技術創新,包括佛山制造業轉型升級也應該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環保部負責的一個中國政府對外合作的平臺——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這兩年提出了綠色發展以及綠色城鎮化過程中涉及水、能源、交通、建筑、土地利用6大領域的20項重大綠色技術,這些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用了以后可以節省成本,符合綠色要求。
但是現在很多技術大家都不知道,也沒有推廣,所以我們建議“十四五”期間大力推廣。
我做一個比喻,綠色發展目前仍然是“掛在空中的一個美麗風箏”,看起來很美,但是根基不牢固。歐美國家早就開始推動碳排放市場,到現在為止,還是自愿的。中國現在也是如此。這些年國內搞了不少碳排放交易市場,但業務開展得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光靠自愿減排很難持續。
所以,我們目前包括減排,包括綠色發展,基本上靠的是政策推動和道德感召。綠色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或者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公益慈善事業,缺少可持續的機制。
建立“碳賬戶”,確定主體減排責任
中國最近提出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各個方面已經開始行動,但采取的還是老辦法,基本上是采取行政手段來實施,從上到下層層分解任務目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歐美國家也是采取這樣的辦法。這種辦法有優點,行動比較快,短期之內也能見效。
但存在的問題是,指標的分配可能不夠公平合理,搭便車問題,權衡性較差等等。特別是要防止一個取向,盡管減少碳排放是件好事,但也容易濫用,成為行政干預的借口,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影響正常生活的運行。有些地方政府總想有所作為,那么就要有些理由,現在減碳已經成為理由,但這并不是最終的方式。
除了碳排放的問題,我們還有其他一般污染物的問題,還有生態修復的問題,特別重要的是還要經濟增長。所以,中國其實是廣義上的綠色發展,碳排放只是其中一個問題。碳排放問題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因為他們環境較好,污染問題也解決了,經濟高速增長也過去了,現在低速增長,和中國的情況并不一樣。
中國在這種情況下要有一個綠色發展的微觀基礎,推動碳中和,得建立碳賬戶。這個碳賬戶實際上就是建立每一級政府、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在減碳方面的責任,對排放多少碳、減多少碳進行核算,建立碳賬戶。只有確定責任以后,交易才能活躍起來。
廣義上來講,除了碳之外,其他污染物、生態修復、經濟增長,這幾個因素也要建立綠色責任賬戶,目的是界定產權和責任。講碳中和、講綠色發展,界定責任了以后,各人自掃門前雪,世界就很清潔。
最近我們也在做碳賬戶的研究,把剛才講的幾個因素放一起做成了一個資產負債表,可以建立起各級政府,包括國家、省、市、區,每個企業和每個人的碳和綠色的責任賬戶,這樣我們就明確了責任,為下一步開展市場交易,推動減碳打下較好的基礎。這樣就會明確各相關主體的減碳責任,并在一定時間內實現賬戶平衡。
國家層面的碳中和和綠色發展的目標,通過各相關主體減碳責任分解落地,才能推動綠色轉型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