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花長春、董琦等
導讀
1月社融增量超預期,但增速下行趨勢不可扭轉。短期的“緊”信用并非央行所主導,社融增速與M2增速回落主因財政擾動。當前實體融資需求旺盛,貨幣政策支撐仍在,政策拐點未至,重要觀察窗口在二季度。
摘要
1月社融新增5.17萬億元,超市場預期,但增速放緩至13%。我們認為在一季度地方債發行延后的情況下,社融增速下降不可逆,預計1季度將降至12.5%。
1月M2同比增速顯著放緩,廣義貨幣供給增速趨緩主因財政存款大幅上升,財政撥款節奏慢于2020年。1月M1同比顯著反彈,主因低基數和春節錯位,未來增速雖有回落,但大概率依然保持兩位數增速。
社融增量超預期源于三個部分的貢獻:
?。?)信貸同比多增2252億,中長期占比83.4%。整體來看,居民與企業端中長貸表現亮眼:企業端中長貸多增,更多體現的是經濟需求穩健,企業資本開支意愿的提升,我們預判未來企業端中長貸依然會有較好的表現。居民端中長貸多增,反映當前房貸規模管控的影響還未充分體現,我們認為未來政策效應將在居民中長貸逐步顯現,但短期來看影響會偏弱。而居民短貸,在央行強調“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消費貸壞賬率提升背景下,未來對于短貸的管控力度會進一步增強。
?。?)非標融資4151億元,同比多增2342億元,與到期壓力下降相關。同時,未貼票同比多增3499億元,再度印證企業融資需求強勁。但我們認為對于非標壓降的趨勢未變,特別是對于融資類信托的管控。
?。?)政府債券融資2437億元,同比少增5176億元。專項債沒有提前下發,地方政府新增債仍缺失,成為拖累社融走弱的核心原因之一。1月社融中政府債券錄得2437億元主要是統計口徑問題。
未來“緊”信用依然是開年后的大勢所趨,但是當前階段的信用收縮并非央行主導,更多是由財政退出所致。貨幣政策支撐當前依然存在,一季度并非貨幣政策的拐點,央行在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有所提及:
?。?)對于基本面和通脹延續之前的判斷,“復蘇基礎不牢固,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基礎”;
?。?)對下一階段政策操作定調,“穩字當頭,不急轉彎”依然是大背景。此外央行提示價的信號意義大于量的信號,政策操作需關注政策利率。對于市場利率不要執著于單日波動,而應關注平均值,正面回應了前期的流動性回籠操作和DR007報價上行的現象。
目錄
正文
1
超預期的量與預期內的增速下行
1月社融新增5.17萬億元,同比多增1207億元,超市場預期,但增速放緩至13%,基本符合我們預期。同期人民幣貸款新增3.58萬億元,同比多增2252億元,貸款余額同比+12.7%,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我們認為在一季度地方債發行延后的情況下,社融增速下降不可逆,預計1季度將降至12.5%。
1月M2同比增速從2020年12月的10.1%放緩至9.4%,廣義貨幣供給增速趨緩主因財政存款大幅上升,財政撥款節奏慢于2020年。1月M1同比增速從2020年12月的8.6%顯著反彈至14.7%,主因低基數和春節錯位,未來M1增速或有所下行,但整體增速大概率依然保持兩位數增長。
1月超預期的社融增量下,我們看到企業和居民中長貸表現突出,融資需求強勁,特別是銀行未貼現承兌匯票大幅走高。同時,在11月中旬后連續的寬松政策背景中企業債凈融資也出現明顯改善,非標環比走強,對社融拖累明顯走弱。整體來看當前的社融增速下行并非央行主導,更多源于財政“退出”的影響,實際的需求支撐依然非常強勁。
2
超預期的增量源自何處?信貸、非標、
票據、政府債
信貸同比多增2252億,中長期占比83.4%。整體來看,居民與企業端中長貸表現亮眼:
1、企業端,非金融企業貸款新增25500億元,同比少增3100億元;短貸、中長貸分別新增5755和20400億元,同比分別少增1944、多增3800億元。企業端中長貸多增,更多體現的是當前經濟需求穩健,企業資本開支意愿的提升,我們預判未來企業端中長貸依然會有較好的表現。
2、居民端,居民貸款超預期多增。居民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新增3278和9448億元,同比分別多增4427和多增1957億元。整體與地產銷售火熱,居民房貸需求旺盛相關。當前房貸規模管控的影響還沒有充分體現,我們認為未來政策效應將在居民中長貸逐步顯現,但短期來看影響會偏弱。而居民短貸,我們認為在央行強調“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在消費貸壞賬率提升背景下,對于短貸的管控力度會進一步增強。
非標融資4151億元,同比多增2342億元。其中委托貸款與信托貸款降幅顯著收窄,未貼票同比多增3499億元,再度印證企業融資需求強勁。我們認為對于非標壓降的趨勢未變,特別是對于融資類信托的管控,在2020年不降反升的狀態下,2021年的壓降任務將更重。
政府債券融資2437億元,同比少增5176億元。專項債沒有提前下發,地方政府新增債仍是0,成為拖累社融走弱的核心原因之一。1月社融中政府債券錄得2437億元主要是統計口徑問題。Wind口徑和社融口徑的差異,一方面來自于“再融資債券”,另一方面是統計口徑(Wind口徑使用的是財政部公告發行量,社融中央行采用的是托管口徑)。Wind口徑目前錄入的地方政府債的發行量是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
3
展望未來:“緊”信用會來,但當前并非
央行主導,貨幣政策拐點未至
1月社融超預期,信貸整體動能偏強,不宜過分夸大,未來“緊”信用依然是開年后的大勢所趨,社融增速還會繼續向12%左右的方向走。
但是我們認為當前階段的信用收縮并非央行所主導,更多是由財政政策退出所致,因此整體來看,貨幣政策的支撐當前依然存在,一季度并非貨幣政策的拐點。
央行在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對基本面和下一階段政策操作提出了判斷和解讀:
對于基本面的判斷有兩點:
1、經濟定位常態歸途,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內外不確定性仍在。
2、通脹定位物價整體運行在合理區間,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整體對于經濟和物價,央行延續前期的判斷,對國內經濟趨勢性向好予以確認,同時加強了對外部風險的強調。
對于下一階段政策操作,也有兩個重要論述。一是政策定調,二是回應了1月中旬以來流動性凈回籠的操作和DR007開盤價臨時性上行的現象:
1、政策定位穩字當頭,不急轉彎,但延續“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的表述,整體流動性松緊適度的格局將維持。
2、央行在報告中回應了1月中旬以來流動性凈回籠操作以及僅上周DR007開盤報價提高的現象,核心意圖在糾偏市場預期,明確表達上述因素并不構成政策轉向的判斷。核心有兩點:(1)價的意義高于量的意義。央行指出判斷短期利率走勢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發生變化,主要是央行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是否變化,而不應過度關注公開市場操作數量。公開市場操作數量會根據財政、現金等多種臨時性因素以及市場需求情況靈活調整,其變化并不完全反映市場利率走勢,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變化。(2)不要執著于市場利率單日波動,而應關注平均值。在觀察市場利率時重點看市場主要利率指標(DR007)的加權平均利率水平,以及DR007在一段時期的平均值,而不是個別機構的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擾動的時點值。
此外央行在專欄中提及兩個風險點,一是大國貨幣政策溢出效應,提示關注主要央行貨幣政策退出風險。明確提出隨著全球疫苗接種速度加快和經濟逐漸走向復蘇,主要經濟體央行寬松貨幣政策將可能退出,對于相關的流動性風險需有所防范。
二是合理評估居民部門債務風險,指出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雖然國內在剔除經營性居民債務后,我國居民杠桿率在國際上仍處于合理水平,較發達經濟體仍有一定空間,但需要警惕消費金融過快擴張帶來的信用風險。對于居民端消費貸的合理管控接下來也將成為央行關注點之一。
綜合整體社融情況和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我們認為當前時點不急轉彎依然是政策大背景,貨幣政策拐點未至,政策拐點的重要觀察窗口在二季度。
(本文作者介紹: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全球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