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沈建光、張明明
8 月金融數據整體來說,社融有所提升,信貸與債券渠道得到一定支持,但信貸結構并未傾向于中長期企業貸款,說明貨幣政策寬松仍未帶動寬信用的出現。盡管當前銀行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得到了緩解,資金市場利率下行,但銀行優質信貸項目仍然有限。
事件 :
央行于9月12日公布了8月信貸及社融數據,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包括非銀貸款)1.28萬億,比7月減少1700億;居民短期貸款2598億,比7月增加830億;新增社融1.52萬億;M2同比增長8.2%;M1同比增長3.9%。
點評:
8月寬信用并沒有明顯改觀。8月新增貸款1.28萬億,比7月減少1700億,其中,短期票據融資上升較多,8月接近5000億,比7月新增1828億。企業中長期貸款降低, 8月非金融性公司中長期貸款3425億,比7月降低1450億,說明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仍然沒有充分體現。
居民短期貸款2598億,比7月增加830億,但中長期貸款為4415億,比7月略有下降,說明居民在收入增速回落,現金貸等其他信貸來源受到抑制的背景下,短期融資需求迅速上升。而房地產在政策壓制下,房貸需求仍然比較平穩。
社會融資總額1.5萬億,主要貢獻是新增貸款和債券融資,表外融資中,新增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新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 7 月仍然是負增長,但除了委托貸款比 7 月有所回落以外,信托貸款、新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回落幅度比7月有所收窄。資本市場信心不足,導致股票融資渠道不暢。8 月股票融資僅 141 億,比去年同期回落511億。
8 月金融數據整體來說,社融有所提升,信貸與債券渠道得到一定支持,但信貸結構并未傾向于中長期企業貸款,說明貨幣政策寬松仍未帶動寬信用的出現。盡管當前銀行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得到了緩解,資金市場利率下行,但銀行優質信貸項目仍然有限。
這與實體經濟面臨的困境時一致的,正如我們在周報《中國離“流動性陷阱”有多遠?》(9 月7 日)中所述,經濟下滑階段,由于諸多企業債務負擔較重,利息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下降,實體經濟貸款需求疲軟。與此同時,銀行以往更加青睞于將信貸資源配置在房地產與融資平臺,考慮到當前房地產項目信貸受限,基建投資雖然資金需求旺盛,但地方債務負擔加重,且項目投資回報周期長,當前銀行風險偏好仍然較低。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