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王永利
9月24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潘功勝行長宣布了一系列降準降息以及支持房地產與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刺激性貨幣政策,主要包括:
(1)降準。近期將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并且年內還可能擇機進一步下調0.25-0.5個百分點。
(2)降息。將央行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7%調降至1.5%。預期由此可帶動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大概0.3個百分點,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將隨之下行0.2到0.25個百分點,保持商業銀行凈息差的基本穩定。
(3)降低存量住房貸款利率。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的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大約在0.5個百分點左右,由此也一定程度上減少房貸的提前還款。
(4)降低二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統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將全國層面的二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當前的25%下調到15%。
(5)支持保障性住房和經營性物業貸款。將5月份人民銀行創設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央行資金的支持比例由原來的60%提高到100%;將年底前到期的經營性物業貸款和“金融16條”兩項政策文件到期日由今年底延期到2026年底。
(6)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一是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使用他們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作為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用于向商業銀行抵押融資并用于投資股票市場。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是5000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二是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央行以1.75%的利率向商業銀行提供再貸款,商業銀行可以加上0.5個百分點后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專項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股票。首期額度是3000億元,如果這項工具用得好,可以增加額度。
另外,央行還在研究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貸款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市場化收購房企土地,盤活存量用地,緩解房企資金壓力,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人民銀行提供再貸款支持;資本市場平準基金也正在研究。
央行多招并發,超過了社會普遍預期。對此應該如何看待呢?
央行為何此時一口氣推出多重刺激政策?
首先,這是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修復市場預期,增強社會信心的需要。今年以來,特別是二季度以來,需求不足、通貨緊縮、經濟下行、就業和收入預期減弱仍在增強,房地產及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和債務壓力加劇,很多問題相互糾結,亟需采取一攬子有力度的宏觀政策加以調節。
其次,面對多重因素相互糾結的復雜局面,重大政策出臺必須仔細論證、穩中求進,避免為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又引發其他方面更大的問題,至少需要保證新的政策利大于弊。
比如,央行降低政策利率,在降低商業銀行從央行拆借資金的利率的同時,也可能會相應降低商業銀行存放央行資金的利率,對商業銀行整體的利率水平影響不大;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會減少借款人的負債成本,但商業銀行也可能相應降低存款利率,減少存款人的利息收入。降息對借款人與存款人的影響是不同的,需要平衡好二者的關系。如果銀行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但銀行原來吸收的定期存款等利率水平不能下調,意味著銀行的利差就會縮小;房貸首付比例下調,也會使銀行房貸風險比原來增大。這就需要央行對政策調整方案必須綜合考量仔細論證,平衡好相互之間的利益關系,不能草率行事。正因如此,這次發布會上,潘功勝行長也特別強調:在政策調整的方案設計中,人民銀行的技術團隊經過多輪認真地量化分析評估,這次利率調整對銀行收益的影響總體上是中性的,銀行的凈息差將保持基本穩定。
再次,中國宏觀政策的重大調整,還需要考慮對外影響,特別是資金跨境流動和匯率波動控制問題。中國已經融入全球化大潮,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口依賴度很高,資金大規模跨境流動,對人民幣匯率和金融市場都會有很大影響,需要仔細把握,防止失控。
今年年初至7月24日,人民幣在岸匯率一直處于貶值狀態,美元對人民幣從去年12月29日最低的7.0865,上升至7月24日最高的7.2776。之后,隨著美國通脹和就業數據的下行,特別是前期就業數據出現大幅下修,9月美元降息預期明顯增強,人民幣匯率逐步轉升,9月20日美元最低7.0425。但在美元降息沒有宣布結果之前,到底降多少仍充滿爭議,中國央行也不好冒然行事,只能等美元降息明確后,再據以安排自己政策調整的力度。這也是在美聯儲公告降息50個基點3天之后,中國央行即推出一攬子調控政策,既有普遍性的總量政策,也有針對性的結構性政策,而且很多政策仍保留進一步調節余地的重要原因。
如何看待貨幣政策調整可能的效果?
24日發布會后,中國股市大幅拉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于7.0375,創出年內新高(當然,美元對主要國家貨幣匯率普遍較低,也存在美國自身問題)。這反映出市場對央行推出的重大政策舉措非常歡迎。這次政策調整一定會產生不小的積極作用,對此應增強信心。
但是,宏觀政策調整仍然堅持穩中求進,主要目標是抑制通貨緊縮,支持經濟金融穩定增長、高質量發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避免竭澤而漁、調節過頭,所以,此次政策出臺只是一個新的開始,特別是新推出的結構性政策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還需要根據政策實施后的實際效果,以及國內外宏觀形勢的實際變化,判斷如何進一步調整舉措和力度。同時,中國經濟以及房地產、資本市場和地方債務等問題的影響因素非常多,還需要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相互配合,更需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所以,不應寄希望此次政策出臺后,房地產價格、股票價格以及人民幣匯率等都能持續大幅反彈,深層次問題都能得到很好解決。
如何看待宏觀調控越來越依賴央行貨幣政策?
在貨幣脫離金屬本位制,徹底轉化成為國家信用貨幣之后,不再與任何具體實物錨定(無需任何具體錨定物),而是要保持貨幣總量與財富價值總額的相互對應(貨幣總量需要伴隨價值總額的變化而變化),擺脫實物貨幣供應不足的魔咒,在保證貨幣充分供應基礎上努力保持貨幣幣值的基本穩定,充分發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交換媒介與價值通證的功能作用。由此,貨幣供應和貨幣總量就具有可調性靈活性,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一道,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兩大政策工具。隨著財富貨幣化、交易金融化(包括大宗商品期貨衍生品交易、房地產交易、股票交易、債券交易等)的不斷發展,以及財政赤字規模不斷擴大與財政赤字(債務)貨幣化的不斷增強,各國宏觀調控的重心越來越壓到央行貨幣政策上。
在中國,這一趨勢正在快速顯現,包括央行前期已經明確要通過國債買賣與融通,有效調控國債收益率和長期利率水平,維護債券市場與經濟未來預期穩定,以及此次對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專項調控,央行需要管控的領域越來越多,挑戰也越來越大。對此要有充分認識,也更需要加強中央銀行的自身建設以及貨幣政策的宏觀審慎監管。
但是,貨幣政策主要還是一種逆周期調控工具,而不是經濟社會基本運行制度,貨幣政策并不是萬能的,僅靠貨幣政策解決不了所有經濟社會的深層次問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必須不斷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理念、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才能提供根本保障。
(本文作者介紹:前中國銀行副行長)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