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溫彬、應習文、張夢婷
【摘要】
10月我國進出口表現分化。按美元計價,10月我國進出口總值4931.3億美元,同比下降2.5%;出口2748.3億美元,同比下降6.4%,進口2183億美元,同比增長3%?!巴庑枞?、價格低”共同導致出口轉弱,“內需強、基數低”共同引起進口回暖。
從國別看,除美國之外,對歐盟、日韓發達國家出口同步下滑,對東盟出口降幅收窄,對非洲、拉美出口轉弱,對俄羅斯出口保持高增長。自主要發達 與發展中國家進口全面改善。
從產品看,主要出口商品“以量補價”效應突出。家用電器、集成電路、手機等傳統消費電子產品出口動能恢復,汽車船舶出口持續強勁。初級產品進口量保持高增長,高新技術產品進口恢復增長。
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12億美元,較9月末下降138億美元,影響外儲變動的主要因素依然是匯率和資產價格變化,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展望未來,在去年低基數與政策支撐下,年末我國進出口有望繼續改善。市場預計美聯儲加息已實質性結束,未來中美利差將趨向于收窄,這將有利于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平衡,外儲保持基本穩定。
【正文】
一、看整體:內需回升力度強于外需
海關總署11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下同),2023年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4931.3億美元,同比下降2.5%,降幅較9月收窄3.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748.3億美元,同比下降6.4%,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預期降3.1%;進口2183億美元,同比上升3%,逆轉了今年3月以來的下降趨勢,預期降4.3%;10月貿易順差565.3億美元,同比下降31.2%,降幅擴大25.4個百分點。進出口表現分化,出口不及預期,進口超預期反彈,反映我國當前內需回升力度強于外需。
從環比看,10月我國出口較9月下降8.1%,明顯低于2010年以來的10月歷史平均環比增速(-4.2%);10月進口環比下降1.4%,增速遠超歷史平均水平(-10%)。
從原因看,“外需弱、價格低”共同導致出口轉弱。從外需看,歐、日、韓及主要東盟國家經濟景氣度偏弱,PMI指數持續低于50%分界線;從價格看,稀土、肥料、鋼材、箱包、鞋靴等重點商品價格同比跌幅較大導致本月主要貿易品同比回落幅度較大,拖累整體出口金額。“內需強、基數低”共同推動進口超預期回升。從內需看,一系列提振內需政策出臺,疊加國慶節的節日效應,對內需形成了有力支撐;從基數看,受疫情影響,去年10月我國進口同比下降1.6%,結束了2022年前9個月的高速增長態勢,低基數也推升了進口同比增速。
一般貿易進口好于出口,加工貿易進出口跌幅收窄。10月一般貿易出口1708.5億美元,同比下降7.5%,一般貿易進口1378.9億美元,同比上升4.5%,一般貿易順差329.6億美元,同比下降37.5%,一般貿易呈現進口好于出口的情況。10月加工貿易出口634億美元,同比下降9.3%,加工貿易進口360.7億美元,同比下降5.8%,加工貿易順差273.3億美元,同比下降13.5%。加工貿易進、出口跌幅均明顯收窄,占整體貿易比重均有所反彈,反映全球供應鏈或有邊際好轉跡象。
二、看國別:多數地區出口轉弱,進口則全面改善
對美出口跌幅略有收窄。10月我國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8.2%,降幅較9月小幅收窄1.1個百分點,延續收窄態勢。1-10月累計同比下降16.1%,降幅較1-9月收窄0.8個百分點。當前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美國三季度GDP環比年化增長4.9%,創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新高,但ISM制造業PMI數據大幅回落,主因汽車業大罷工影響。10月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弱于預期,經濟減速壓力增大。不過近期中美之間高層互動增多,關系趨穩,有利于中美貿易的企穩回升。
對歐盟出口跌幅擴大。10月我國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12.6%,降幅較上月擴大1個百分點,1-10月累計同比下降11%,降幅較1-9月擴大0.1個百分點。10月歐元區制造業PMI下滑0.3個百分點至43.1%,今年以來持續低于50%榮枯線,歐洲經濟景氣程度繼續回落,來自歐洲的需求仍然偏弱。
對日韓出口大幅下跌。在經歷了9月的短暫回暖之后,10月我國對日本出口同比下降13%,降幅較上月擴大6.5個百分點,1-10月累計同比下降9%,降幅較1-9月擴大0.4個百分點。10月我國對韓國出口同比下降17%,降幅較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1-10月累計同比下降9.3%,降幅較1-9月擴大0.6個百分點。去年以來美日韓加強芯片等高科技產業鏈合作,對東亞產業鏈的沖擊繼續發酵,盡管日韓國內經濟景氣度持續回升,但仍不足以抵消地緣政治沖突的負面影響。
對東盟出口跌幅收窄。10月我國對東盟出口同比下降15.1%,降幅較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1-10月累計同比下降7.6%,降幅較1-9月擴大0.9個百分點。我國對東盟出口跌幅略有收窄,既有去年高基數效應減退的原因,也受到東盟部分經濟體景氣度回升的影響。一方面,去年10月我國對東盟出口增速為20.3%,低于去年5-9月平均28.6%的增長率,另一方面,10月東盟制造業PMI維持前值49.6%,其中,越南出口同比增長6.7%,為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非洲、拉美出口降幅擴大,對俄出口保持高增長。10月我國對非洲出口同比下降5%,跌幅較上月擴大1.9個百分點,1-10月累計同比增長5.8%,漲幅較1-9月回落1.6個百分點。10月對拉美出口同比下降6%,降幅較上月擴大2.3個百分點,1-10月累計同比下降4.4%,跌幅較1-9月擴大0.2個百分點。10月我國對俄羅斯出口同比增長17.2%,漲幅較上月下降3.3個百分點,1-10月累計同比增長51.1%,漲幅較1-9月回落4.8個百分點。
自發達國家進口全面改善。10月我國自美國進口同比下降3.7%,降幅較上月收窄8.9個百分點;自歐盟進口同比上升5.8%,較上月擴大5.6個百分點;自日本進口同比下降8.3%,降幅較上月收窄5.4個百分點;自韓國進口同比下降8.9%,降幅較上月收窄5.9個百分點。我國自發達國家的進口改善,與近期消費電子等產業恢復有關,也與本月加工貿易表現好于一般貿易特征一致。
自主要發展中國家進口快速增長。10月我國自東盟進口同比上升10.2%,逆轉了自今年3月以來的下跌趨勢;自非洲進口同比上升22%,為年初以來最高水平;自拉美進口同比上升27.5%,同樣達到年初以來最高水平。在去年基數偏低的情況下仍然錄得兩位數增長,表明我國內需修復加快。自俄羅斯進口同比增長8.1%,較上月收窄2.6個百分點。
三、看產品:主要出口商品“以量補價”效應突出
從出口產品結構看,10月份農產品出口82.8億美元,同比與上月持平;機電產品出口1653億美元,同比下降6.7%,降幅較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815.3億美元,同比下降9.2%,降幅較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三大類產品出口金額邊際轉弱,但主要產品出口量持續回升,部分產品出口表現亮眼,“以量補價”效應突出。
價格因素持續拖累出口。10月全球主要工業品價格同比增速延續年初以來的回落態勢,月度平均CRB綜合現貨指數同比下降2.2%,繼續拖累出口額。除船舶、手機、糧食和液晶分別同比上漲131.9%、10.7%、8.3%和3.8%外,多數商品價格延續前期兩位數降幅,稀土、肥料、鋼材、箱包、鞋靴、成品油、鋁及鋁材價格、家用電器分別同比下滑67.3%、37.7%、39.3%、22.6%、19.6%、4.9%、10.5%、10.8%。
“以量補價”效應支撐出口增速,消費電子增長動能恢復。盡管出口價格延續下滑,但部分產品出口量有所提高,其中,消費電子產品出口表現強勁,手機出口量同比增長10.1%,較上月擴大4.5個百分點,連續兩月正增長;集成電路延續自7月份以來的轉增態勢,出口量同比增長5.4%,較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家用電器出口量同比增長21%,實現連續三個月兩位數增長。此外,大宗商品出口量保持兩位數增速,成品油、稀土、鋼材分別同比增長16.1%、19.1%、53.1%。
汽車和船舶出口持續強勁。10月汽車和汽車底盤出口規模同比增長45%,與上月持平。汽車出口量增價減,10月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49.6%,較上月擴大10.9個百分點;價格同比下降3%,為年初以來的最低增速。10月船舶出口同比增長34.2%,較上月擴大22.2個百分點,主因價增量減。受去年同期低基數影響,10月船舶價格同比下降3.3%;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船舶出口量同比大跌42.1%,兩年平均增長率仍高達41.4%。
初級產品進口延續高增長,高新技術產品進口恢復增長。10月我國進口品呈現以下幾大特點:
一是初級產品進口量保持高增長,10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下跌,進口商借價格低位擴大進口,其中,糧食、成品油、煤及褐煤、原油、天然氣、紙漿進口量分別同比上漲38.1%、63.2%、23.3%、13.5%、15.5%、34.5%,此外,國內經濟復蘇亦有助于進口需求回升。
二是主要商品進口價格漲跌不一,整體價格與上月基本持平,初級產品主導價格下降,糧食價格同比下降21.2%,能源類產品天然氣、煤及褐煤、原油價格分別同比下降32.5%、22.3%、4.5%,機電產品主導價格上漲,機床、液晶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7.7%、10.1%。
三是高新技術產品進口恢復增長,10月高新技術產品同比上升2%,為2022年3月以來首次轉正,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進口同比大增60%,醫療儀器及器械進口同比增長1.6%,為今年5月以來首次轉正。但半導體、集成電路、飛機進口仍維持兩位數負增,表明歐美高新技術封鎖的影響猶存。
四、看外儲:環比小幅回落符合預期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12億美元,較9月末下降138億美元,降幅為0.44%。
當前影響我國外匯儲備波動的主要因素依然是匯率因素和資產價格變化因素。從匯率因素看,10月美元指數受美國經濟保持韌性、通脹粘性較強、美聯儲偏鷹派表態以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影響,全月上漲0.5%至106.7;非美元貨幣中,日元、歐元分別對美元升值0.15%和0.24%,英鎊對美元貶值0.60%。綜合來看匯率因素導致外匯儲備的非美元部分變化影響有限。
從資產價格因素看,10月份美國、日本國債收益率有所上行,其中,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29個基點至4.88%,10年期日債收益率上升18個基點至0.95%,但10年期歐債收益率下降5個基點至2.82%。主要股市整體回落,標普500股票指數下降2.2%,英國富時100指數下降3.8%,日經225指數下降3.1%。綜合來看資產價格變化造成外儲規模有所下降。
國際收支方面,從高頻數據和前瞻性指標來看,10月我國貨物進出口順差實現565億美元,A股 “北向通”資金全月凈流出448億元。綜合看國際收支端,經常項與金融項仍保持“一順一逆”的平衡格局。
五、看未來:貿易改善有助于國際收支保持平衡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依然較大。但我國經濟保持恢復向好態勢,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三季度以來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未來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正在穩健向好。
預計年末我國進出口有望改善,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去年11、12月份我國進出口增速一度下降至兩位數,低基數有利于推升今年同期同比增速;另一方面,進口需求恢復大超預期,意味著國內經濟穩中向好,隨著后續提振內需政策繼續發力,疊加雙11、圣誕等節日效應,有利于支撐進口需求繼續回升。
貿易改善與美聯儲加息結束,將共同推動我國國際收支維持基本平衡格局。近期,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轉弱,市場預計美聯儲加息已實質性結束,未來中美利差將趨向于收窄,這將有利于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平衡,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本文作者介紹: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