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連平:撥開價格云霧 當前物價形勢分析與應對建議

2019年11月01日11:36    作者:連平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連平 劉學智

  正確認識當前物價形勢,客觀分析明年物價走勢,選擇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做好物價監測預警工作,對于在錯綜復雜的內外環境下開展宏觀政策調節具有重要意義。

  撥開價格云霧 當前物價形勢分析與應對建議

  2019年以來,在國內外相關因素的影響下,物價形勢在多個層面出現分化。一是CPI和PPI之間的分化加大。9月份CPI同比上漲3%,創2013年12月以來的高點;PPI同比則為-1.2%,是2016年8月以來的低點。二是CPI內部出現兩層分化,即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分化,食品價格內部也出現分化。三是PPI內部出現明顯分化,即生產資料價格連續5個月下降,生活資料價格則同比上漲。正確認識當前物價形勢,客觀分析明年物價走勢,選擇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做好物價監測預警工作,對于在錯綜復雜的內外環境下開展宏觀政策調節具有重要意義。

  一、豬肉價格上漲勢頭可能延續到2020年一季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來老百姓肉食結構出現轉變,對豬肉的需求逐漸相對減少,而對牛羊肉、水產品的需求則逐步增加,因而生豬養殖供應緩慢減少是正常現象。但受豬生產周期和非洲豬瘟疫的雙重影響,今年以來存欄量急速下降,已經導致嚴重的供需結構性矛盾。目前,生豬存欄量以及能繁母豬存欄量仍在快速下降,9月底分別為1.92億頭和1913萬頭,持續創200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最低。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歷史高位處于2011年至2012年,分別達到4.76億頭和5000萬頭。2018年年末,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分別還有3.2億頭和接近3000萬頭,9個月時間分別減少了40%,這可能會加劇未來幾個月豬肉市場供不應求狀況。

  截至10月17日,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已經上漲到45元/公斤以上,同比漲幅達到130%,豬肉零售價格漲幅可能隨之進一步擴大。當前,CPI中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達到70%左右,預計未來還將上升,高點可能會在90%以上。豬肉價格上漲帶來牛肉、羊肉、蛋類等替代性食品價格上漲預期。當前,牛肉、羊肉批發價格分別為68元/公斤、67元/公斤,同比漲幅分別為16%、20%,未來漲幅可能達到30%以上。

  近期,多措并舉穩定豬肉市場供給、大批儲備肉投入市場、加大豬肉進口、大力度鼓勵生豬養殖等舉措,將有助于促進豬肉供需平衡,10月份以來豬肉價格環比上漲勢頭有所放緩。2018年的進口總量為156萬噸,占豬肉消費的比重僅為2.8%,盡管我國未來將加大豬肉進口力度,但難以填補豬肉供需缺口,加大養殖規模才是解決豬肉供需結構不平衡的關鍵。目前,豬糧比價已高達15,遠超出5.5的盈虧平衡點,達到了罕見的2.5倍,將會刺激生豬養殖積極性,生豬養殖有望逐漸改善。由于生豬養殖周期在6個月左右,生產供應恢復正常至少要到2020年一季度以后,也意味著豬肉價格上漲勢頭可能會延續到明年一季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量很低,將嚴重影響仔豬生產。即便大量生豬養殖鼓勵政策出臺,可能也很難在短期內顯著提升存欄量,如此豬肉供需結構矛盾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延續到2020年一季度之后。

  二、CPI大幅上升是階段性現象

  除了豬肉價格上漲帶來CPI上漲壓力之外,目前并不存在其他顯著拉動CPI上升的因素。2019年以來,CPI上漲主要受食品價格帶動,扣除食品及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降到1.5%。食品價格波動相對較大,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帶動食品價格上升。預計到2020年一季度,豬肉價格仍將是帶動食品價格和CPI上漲的主要因素,并帶來牛肉、羊肉、蛋類等食品價格上漲預期。由于2019年蔬菜、鮮果價格同比漲幅較大,高基數將導致2020年同比漲幅有限。受需求偏弱影響,非食品價格上漲動力不足,同比漲幅可能仍將下行,不排除近期內降到1%以內。由于國際原油價格處于較低水平,燃油類價格上漲空間有限。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明顯放松,嚴控房價仍將是明年重點工作,居住類價格增長動力不強。加大消費品進口力度,削減日用品、汽車等進口關稅,也將對消費價格上漲起到抑制作用。醫療、教育、服務類價格增長勢頭相對較強,是非食品類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類別。

  由于今年1月至9月CPI平均漲幅為2.5%,即便四季度CPI繼續走高,全年平均漲幅仍將位于2.5%至3%區間。2020年,CPI翹尾因素將呈前高后低的特征,上半年翹尾因素可能在3%左右的較高水平。由于豬肉價格漲勢可能延續到2020年一季度,因而未來半年CPI月度同比漲幅可能保持在3%以上。如果穩定豬肉市場供給的措施逐漸見效,2020年一季度之后CPI上漲勢頭將得到緩解;如果生豬養殖仍然難以真正恢復,CPI上漲勢頭可能會延續更長時間。

  由此可見,CPI月度漲幅高于3%的狀況至少將維持到2020年一季度,部分月份漲幅可能會突破4%。由于本輪CPI明顯上升是由結構性供求失衡所致,未來隨著豬肉市場供需關系逐步回歸平衡,2020年二季度之后CPI回落的可能性較大。

  三、PPI持續下行趨勢可能有所減緩

  PPI已經連續3個月負增長,并且跌幅逐漸擴大,表明工業通縮壓力似乎已經有所顯現。目前,外部環境并未根本改善,國內需求難以顯著走強,投資增速處于較低水平,特別是制造業投資增速持續放緩,需求拉動PPI顯著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上游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落并處于低位,對工業產品價格的抬升作用較小。下游消費需求偏弱,對工業生產環節的帶動作用有限。需求疲弱導致PPI新漲價因素較弱,今年10月份和11月份翹尾因素為年內低點,PPI可能仍將延續負增長態勢。今年1月至9月PPI平均漲幅為-0.3%,預計全年漲幅可能為-0.5%。

  根據歷史經驗,輸入性因素對PPI的影響較為明顯。今年PPI出現持續負增長跟外部環境有較大的關系,明年外部壓力和風險可能會得到一定程度緩解。當前,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階段性進展,在年底之后尤其是明年逐漸緩和的可能性較大,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生產、投資的影響可能會有所減弱。2019年以來,隨著貿易摩擦負面效應逐步顯現,我國1至9月出口按美元計價的累計同比增速降為-0.1%,而制造業投資則同時出現明顯滑坡,清楚地表明外部不確定性對我國經濟運行具有重要影響。如果明年外部不確定性降低,對我國出口和制造業帶來一定程度的改善,將促進PPI在明年二季度之后有可能逐步企穩。

  由于9月份PPI環比已經止跌回升,流通領域中生產資料價格上升的種類增多。如果外部不確定性有所下降,隨著穩增長擴內需政策逐漸見效,將促進企業生產適度改善,PPI持續下行趨勢可能逐步得到緩解。逆周期政策著力點在于基建投資,可能對相關工業產品價格帶來階段性抬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緩解國內工業價格整體持續陷入通縮的風險。預計PPI負增長態勢可能延續到2020年上半年。隨著PPI環比逐漸企穩,同比降幅將逐漸收窄,2020年下半年同比增速有望回正。

  四、當前物價缺乏全面上漲的動力

  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是輸入性因素、需求拉升、流動性擴張。目前來看,這三方面因素都較弱。雖然CPI存在階段性上漲壓力,但2020年我國物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從輸入性因素來看,在貿易保護主義肆虐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大宗商品價格和原油價格承壓,缺乏上漲動力。近期,CRB綜合指數已經降到400點以內,無論是農產品還是工業原料價格都趨于下降。全球經濟放緩對石油需求預期減弱,國際原油價格處于低于60美元/桶的較低水平。受北美增產效應的持續影響,2020年原油和天然氣價格難以顯著提高。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將傳導到我國工業生產領域,工業產品價格不會因輸入性因素而顯著上升,最終也會影響到消費端價格走勢。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小。但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較高,需要注意國際地緣政治對原油生產的沖擊,可能影響到我國原油進口。

  從需求因素來看,當前國內投資需求較弱,消費需求基本保持平穩,對物價的拉動作用都不強。我國處于經濟結構轉型時期,過去依靠粗放式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轉變。盡管連續出臺政策支持基建投資,但基數較大、地方政府債務水平偏高以及融資偏緊等因素制約了基建投資形成明顯反彈。在外部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和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的環境下,制造業投資低位徘徊的趨勢難以根本改變。隨著開發商購地增速的放緩和建安施工規模增長減速,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速也將逐漸下降。2020年,投資增速難以大幅抬升,對鋼材、建材、水泥等產品需求不會大幅增長,難以帶動價格顯著上升。制造業生產預期偏弱,對工業產品的需求也相對較為有限。最終消費需求基本平穩,將直接影響到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動力難有很大改觀。

  從流動性來看,2020年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的基調。CPI運行與貨幣供應量增速相關性密切,M1、M2、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CPI同向波動關系較為明顯,大約領先CPI半年時間。過去10年,M1、M2、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平均分別為13.4%、14.5%、18%,而2018年分別只有1.5%、8.1%、9.9%,處于歷史低位,不會對物價水平形成抬升作用。2019年以來,貨幣政策穩健偏松,6月末M1、M2、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4.4%、8.5%、11%,雖然比去年末有所上升,但仍然顯著低于過去10年平均水平。截至9月末,M1、M2和社融增速分別為3.4%、8.4%、10.8%,比6月末小幅下降,都處于相對較低增速。為了加大逆周期調節及穩增長力度,明年可能會運用多種手段維持國內宏觀流動性合理充裕。但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政策基調下,未來仍將堅持不搞貨幣刺激和大水漫灌的總體政策導向,不會采取大幅釋放流動性的舉措。2020年,貨幣供給增速可能適度加快,但應該不會出現流動性泛濫進而大幅抬升物價的狀況。

  通貨膨脹本質上是個貨幣現象。當前,部分食品價格上漲主要是供給收縮所致,而非典型意義上的通貨膨脹。雖然CPI可能連續數月高于3%,但只是少數食品價格異常變動所致;考慮到核心CPI較低、非食品價格下降、PPI連續負增長并且降幅擴大、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下降,表明實體經濟依然面臨需求放緩壓力。從輸入性、流動性和需求方面因素看,即便豬肉價格上漲繼續帶動CPI上升,今年底和明年也不會出現全面的通脹風險。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貨幣政策應從實際經濟運行需求出發,以穩增長為首要政策目標,避免價格結構性擾動掣肘貨幣政策運作空間,加大逆周期調節及穩增長力度,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實際市場利率水平,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五、以“反替代”效應促進豬肉市場供需平衡

  豬肉是我國大多數居民最主要的肉類食品,豬肉價格快速上漲是導致當前CPI波動的主要原因。因此,保障豬肉供應、促進豬肉市場供需平衡,不但是穩定物價波動的關鍵,而且還是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當前,豬肉價格快速上漲是非洲豬瘟疫情與豬肉價格上行周期疊加所致,恢復豬肉市場供需狀況需要短期措施和長期措施相結合。

  從短期來看,重點在于彌補豬肉批發和零售缺口。解決供不應求問題,是短期內穩定豬肉價格的關鍵。由于生豬補欄、出欄到形成供給需要一段時間,短期內保障市場穩定需要從多方面著手。一是加大儲備肉的市場投放。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中央和地方儲備肉體系,有較大規模的豬肉儲備,能夠起到應急供應和一定程度的市場調控作用。特別是在春節、國慶等重大國家節假日期間,要加大儲備肉的投放,確保豬肉市場均衡供應。二是加大豬肉進口。雖然進口豬肉占我國豬肉消費的比重較小,但短期內加大進口量有助于緩解階段性供需矛盾。近幾個月我國豬肉進口量大幅增長,9月份進口了16.18萬噸,同比增加71.6%,未來還應加大進口力度。由于短期內我國豬生產難以恢復,進口豬肉快速增長態勢應至少延續到明年一季度。三是加大補貼和保障措施。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有的養殖戶出現嚴重損失,應加大對受損者的補貼力度。四是加強對流通、銷售環節的保障力度。豬肉價格快速上漲,難免會出現囤積炒作、串通哄抬價格的投機行為,應加大對不法分子的打擊力度。地方政府可以在重要的市場開設平價肉攤,以平抑市場價格的過度上漲。

  發揮“反替代”效應抑制肉類食品價格上漲。豬肉價格持續上升后,與牛羊肉的價格差距不斷縮小。當前,豬肉零售價格略低于牛肉、羊肉價格,當豬肉價格達到或者明顯高于牛羊肉價格的時候,必將引起消費偏好的轉變,對豬肉的需求將會減少,而對牛羊肉的需求將會增加。相比較而言,進口豬肉的量較為有限,相應地調節效果也較為有限;而在全球尋找牛肉進口源卻較為容易,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大規模進口。因此,在豬肉十分短缺的情況下,可以多途徑尤其是擴大進口來加大替代產品供給,對豬肉價格波動形成“反替代”效應。當前,應及時加大牛肉、羊肉、禽肉等替代產品的生產、進口和供應,引導消費需求轉變,將有助于明顯緩解豬肉供給短缺問題,發揮抑制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的作用。

  長期政策的重點在于促進生豬養殖恢復。面對生豬存欄量持續下行的狀況,加大養殖規模才是解決豬肉供需結構不平衡的關鍵。非洲豬瘟疫情可能會延續數年時間,為了保障豬肉長期穩定供給,需要加大對疫情的監測和防控。加大豬瘟疫情補貼和保險投入,打消生豬養殖企業后顧之憂,保持良好的生豬生產和運銷秩序。在養豬用地、資金支出、人才保障等方面對養殖主體給予充分支持,恢復生豬養殖的積極性。客觀評估和權衡生豬養殖、環保污染、土地占用等利弊,放寬對中小養殖戶和散戶養殖限制政策,鼓勵特色養殖、高品質養殖。

  六、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價格監測預警工作

  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是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之一,這需要通過宏觀調控盡可能熨平物價波動周期。由于物價變化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首先需要對物價進行全面、及時、準確的監測,在此基礎上掌握影響物價變化的主要因素,才能采取更具前瞻性和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因此,價格監測預警對物價調控十分重要,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完善價格監測預警體系,擴大監測廣度和提高監測頻率。客觀上講,價格監測的范圍越大、指標越細,獲得的物價數據就越準確;價格監測的頻率越高、預警越快,獲得物價變動的狀態就越清晰。目前,各級政府價格管理部門和一些行業協會、民間機構等都對各類商品的價格進行監測,價格監測的范圍在不斷擴大,價格監測的及時性和連續性也不斷增強。但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價格監測的覆蓋范圍、價格監測的及時性和連續性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應從我國國情出發,參考發達國家先進做法,不斷完善價格監測預警機制,健全價格監測報告制度。確定較為穩定的監測地區、監測點、監測品種,進行連續的、不間斷的價格監測,準確判斷價格變動趨勢,為宏觀調控和相關決策提供全面、準確、連續的數據支持。

  二是加強對重點商品的價格監測,監測重點前移。在擴大監測廣度和提高監測頻率的基礎上,要著重對重點商品加強監測預警。從我國CPI和PPI的變動歷史看,物價出現異常波動通常與一些重點商品價格出現超預期波動密切相關,如豬肉價格大幅波動對CPI的波動具有顯著影響。因此,要對重點物價的異常波動加強監測預警,出現異常波動時監測時點需要前移,提早作出應對反應。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對一些重要商品的監測體系,如對生豬等農畜產品的價格、存欄量、出欄量等數據進行定期監測;對煤炭、鋼材、成品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生產量、庫存量等指標進行監測。建議進一步完善對重要商品的價格監測體系,特別是要在價格監測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對影響重要商品供求的相關重要指標的監測,將監測重點前移,以便能真正對價格的異常波動提前作出預警。

  三是完善價格監測信息發布制度,穩定市場預期。價格變化往往是市場行為的滯后反應,當價格出現劇烈波動的時候,供需結構已經失衡。與此同時,價格又是供需結構調整的風向標,會導致供給結構進一步發生變化,產生周期性物價波動。當價格出現劇烈上漲的時候,將推動生產快速擴大,供給大幅擴張后又會影響到價格下降;當價格出現大幅下降的時候,又會導致生產積極性下降,供給減少又會導致滯后性價格上升。要解決這類價格波動問題,首先需要提升價格監測信息的公開發布效率,讓市場及時了解到供需狀況,及時作出供需調整。目前,我國價格監測數據的信息發布方面還存在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由于各部門、各機構的監測信息普遍存在不能及時、全面、可持續發布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價格分析和預測預警的準確性。例如,豬肉價格波動和生豬養殖往往存在這樣的波動性,這需要完善價格信息發布,讓生豬養殖企業和個人及時掌握豬肉供需狀況,穩定市場預期,提升市場自動平衡調節能力。因此,建議進一步規范和強化監測信息發布制度,提升信息發布的及時性和可持續性。

  (本文作者介紹: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和理事。)

責任編輯:陳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連平 物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