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薛洪言
在整個產業鏈的嫌棄下,合規平臺也頂不住了。拼盡力氣,也許只想挺直腰桿說一句,“我們只是做了傳統金融機構不愿意做的事。”
《瘋狂外星人》里,黃勃吐槽沈騰(劇中飾演大飛)的種種不靠譜行為,其中一條就是投資P2P。聽上去,投資P2P和無知老太太參加蟻力神集資一樣荒誕可笑。
這個負面標簽,正在變成大眾認知。金融企業都怕負面標簽,但也有例外,如“良性退出”的P2P和踩線經營(年利率36%以上)的現金貸。于前者,清退迫在眉睫,馬上要死的人,誰還在乎輿論的褒貶;于后者,狡兔三窟,被曝光,大不了換個馬甲。
違規平臺可以跑路,但合規平臺還得活著。天塌了,只能合規平臺頂著。
行業火了,卻火得慘烈
經歷過2017年,現金貸火了,頭部平臺卻加速退出;經歷過2018年,P2P火了,整個行業卻迎來寒冬。行業火了,卻火得慘烈。
現金貸新規(2017年末)以來,行業龍頭二三四五先后斥資37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只統計期限三個月以上產品),同比翻了兩番還多。若用于放貸,這筆資金每年可多貢獻約4億利息收入,比一個季度的凈利潤還多。放著現成的錢不掙,足見窘迫。
新規是個分水嶺,現金貸之前的火爆悉數化為制度的枷鎖,拿手的業務不能再做,昔日龍頭紛紛轉型。拿錢買理財還算穩健打法,有些機構一頭扎進場景里,踩了大坑。
2018年初,趣店提出要做全球最大的汽車零售商,委托百余家獵頭高薪招聘近700名名校畢業生,奔向年銷售汽車10萬輛的目標,意氣風發;年末時,下調目標、業務線收縮、減員,一個不少,前三季度目標完成率僅為五分之一。
汽車金融變故連連,租房分期也不甘平靜。上半年機構一窩蜂涌入,下半年又慌亂退出,再晚一點,租房分期就成了套路貸的代名詞。
從無場景的現金貸到場景金融,看上去是模式進化,實則是一個坐擁三環三套房的房東,變身一個富士康的打工仔,工作更努力了,日子卻更難過了。個中滋味,試過才知道。
說到日子難過,P2P居第二,無人敢爭第一。2018年上半年,P2P行業喜氣洋洋,灑掃庭除,迎接備案到來;之后備案延期的消息傳來,大家仍可淚里含笑,在失望中自我安慰;年中的爆雷潮,才是致命一擊,寒夜大幕開啟,活下去竟成了奢侈的事。
不少平臺死于踩踏。出借人慌亂抽資,全行業遭受無差別打擊,居心不良的平臺應聲倒掉,狠抓風控的平臺,也死了。一個平臺負責人曾于清盤后告訴我,決定退出時,幾個創始人相視淚流,堅持多年的理想,說沒就沒了,有委屈、有無奈,唯獨沒有辦法。
還有些平臺規模太小,175號文(主張能退則退、應關盡關,小平臺在清退之列)后,坐等關門。
有一個小平臺,創始人從房地產業攫取了第一桶金,以做實業的心態做P2P,謹慎發展,待收余額一直在億元左右。行業整改以來,他嚴格遵守雙降(業務規模不新增,不合規業務不新增)要求,把規模做小,多次受到地方金融辦的口頭表揚。在幾次交往過程中,他也頗以平臺的合規性自豪。
順利熬過了爆雷潮,本以為他苦盡甘來,前幾日卻向我咨詢良性退出事宜。末了還感慨一句,“像我們這樣的小平臺,無論合規與否,都是沒前途的了。很后悔,明白地太晚。”
人力有時而窮,大趨勢變化時,只能隨波逐流。
遭人恨的一刀切
行業變局,總應有受益者。違規平臺恣意妄為,監管介入,合規平臺等著糖豆獎勵,監管卻給所有人戴上了緊箍咒。
危機發生時,監管的操作時常引人詬病,原因大多如周小川所說,“人們希望監管政策是逆周期的,但事實上經常出現順周期的情況”。比如全球金融危機后,應鼓勵銀行放貸以拯救實體經濟,全球監管機構卻更新了巴塞爾資本協議,大幅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再次收緊了銀行的錢袋子。
P2P爆雷潮后,受恐慌情緒支配,出借人加速逃離,平臺面臨嚴峻的流動性壓力。很快,監管就對集合理財和債權轉讓的管制升級,在削弱平臺的流動性調劑能力方面,揮出釜底抽薪的一擊。
行業遭遇危機時,金融機構期待監管出臺扶持政策,監管卻常將危機視作加強管制的信號,找不到半點慈父式監管的影子。
行業風平浪靜時,才有慈父監管。
危機將行業隱藏的“勾當”批量暴露,金融機構成為罪魁禍首和千夫所指,慈父震怒,才能稍緩民眾憤怒,若還“膽敢”予以支持,難免會被視作“一丘之貉”。2008年,美聯儲明知不救雷曼兄弟會引發金融市場動蕩,但為了避免民眾誤解,還是放棄了救助,市場應聲斷崖下跌,美國次貸危機變成全球金融危機。
在危機時刻急著秋后算賬似乎不是好主意,但想想那些在P2P跑路后損失養老錢、無奈無助的出借人,再看看那些拿出借人的錢揮霍鋪張——買下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戶外大屏廣告、給員工發LV和住房、出入高檔消費場所——的平臺高管,監管的重拳出擊也不難理解。
當然,不是所有的平臺都給員工發LV。行業魚龍混雜,有人賣白粉,有人賣白菜,讓賣白菜的平臺去承受賣白粉的壓力,個中委屈又能向誰述說?
時間是化解矛盾的良藥,監管的一刀切VS合規平臺的委屈,把時間點錯開,未必不可調和。危機時刻,要緩解市場恐慌情緒,一刀切的政策立竿見影,面面俱到會延誤戰機;危機之后,應及時糾偏,把賣白粉的送進監獄,也要讓賣白菜的挺直腰桿做生意。
現金貸新規發布一年之久,賣白粉的超利貸平臺(年化利率超過200%,遠高于一般意義的高利貸)我行我素,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持牌機構受限于場景和利率限制,縮手縮腳,進退失據。
P2P爆雷潮過去大半年,一千多家平臺關停,正常運營平臺持續遭受用戶流失和人才流失的雙打擊,消磨了激情,只是努力活著。
是時候糾偏了。
挺直腰桿做生意
P2P出事后,一些業內大佬公開宣稱從未動過做P2P的念頭,以此表明自己對金融的敬畏,仿佛這種敬畏讓他們錯失幾十億。而P2P并非暴利的生意,2017年之前,盈利的平臺寥寥無幾;P2P創業也不是什么“昧良心”的事,在那些最火爆的日子里,P2P一直是普惠金融新模式的代名詞。
現金貸三個字,也成了某種瘟疫,讓人避之不及。現金貸的字面意思是直接把錢打給借款人,以和直接把錢給地產商的房貸等做區分。所有貸款機構都有直接把錢打給借款人的產品,為了避現金貸的嫌,卻不得不冠以“信用貸款”、“線上貸款”、“自助貸款”、“現金分期”這樣的名字。
遮遮掩掩只關乎面子,遮掩背后的行業生態,則關乎平臺的生存:
出借人談P2P色變,不愿意投資;
存管銀行宣布不再提供存管業務;持牌機構宣稱不與現金貸和P2P合作;
廣告商也在拒接P2P和現金貸的單子;
……
在整個產業鏈的嫌棄下,合規平臺也頂不住了。拼盡力氣,也許只想挺直腰桿說一句,“我們只是做了傳統金融機構不愿意做的事。”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希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