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莫開偉
一些地方銀行的大股東就是當地政府,與地方政府千絲萬縷的聯系無法割斷,雖然這種關系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大量支持,但卻也受到了很多的不當干預,導致了不良貸款的上升。
近日,寧夏銀行發布了《寧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2018年三季度末寧夏銀行資產質量下滑明顯,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其中,不良貸款率為4.1%,較年初大幅上升1.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為27.8億元,較年初增加了13.9億元,增幅為100%。且據披露,寧夏銀行的資產質量在2017年就出現明顯下行跡象,并存在較大隱性不良資產,不良貸款偏離度較高。此外,2018年3季度末,寧夏銀行撥備覆蓋率進一步下滑至116.64%,較年初大幅下滑66.68個百分點,已達不到監管當局規定的120%最低監管要求,這是經營嚴重下滑的重要標志。
看到這個消息,真讓人為地方銀行擔憂并捏了一把汗,剛上市不久的地方銀行業績變臉如此之快,未來上市前景充滿變數。而且,當前地方銀行貸款凸顯頹勢的不只是寧夏銀行,這種現象具有一定傾向性,不少上市地方銀行及未上市地方銀行近年不良貸款一直呈上升態勢,其貸款惡化程度仍沒得到根本性遏制或扭轉,經營陷入了十分艱難的境地,這似乎成了一個共性問題。比如去年披露的貴陽農村商業銀行,截至2017年末不良貸款余額從13.74億元上升至78.43億元,不良貸款率由4.13%增至19.54%,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從161.25%降至34.15%;資本充足率則從11.77%降為0.9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更是變為負數,為-1.41%。到2018年3月末,貴陽農商行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下降19.46億元至58.97億元,不良率較年初下降5.68個百分點至13.86%。去年青島農商因為不良貸款占比過高在上會之前就被取消審核。
那么,地方銀行不良貸款大幅增長的原因在哪?據筆者分析主要有五方面:
首先,經營環境惡化,對地方銀行不良貸款大幅增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近年來宏觀經濟形勢低迷,不少地區經濟發展下行,在鋼鐵產能過剩、民營擔保公司代償能力不足等影響下,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不斷上升甚至出現虧損,貸款償還能力下降,最終導致銀行不良率持續上升。同時,加上國內大量企業進行產業結構升級、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導致市場需求疲軟,企業客戶經營困難,導致貸款違約增加,特別是鋼材、煤炭、建材、水泥等行業的不良貸款上升使地方銀行資產質量受到較大影響。此外,部分中小企業客戶通過聯保互保傳導放大風險,造成資金鏈緊張,進而加劇貸款風險。
其次,金融去杠桿帶來的“后遺癥”,讓地方銀行表外業務通道被堵塞,一些“灰色”獲利鏈基本被斬斷。一方面,當前我國中小微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嚴峻,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反而有惡化趨勢,國家金融去杠桿收緊市場流動性雖然抑制了市場資金流向樓市,但對大多數無法通過上市融資的中小企業也帶來嚴重影響,貸款審查趨嚴,額度收緊也對企業生產經營及發展帶來很大障礙,甚至有些企業因為資金跟不上導致一些分期項目被擱置甚至荒廢。同時,小微企業由于體量小,競爭力較弱,受到宏觀不利因素的干擾較多。比如近兩年來的供給側改革對小企業的沖擊,加上全民炒房及中美貿易摩擦等原因,對中小微企業沖擊更大,使其陷入更加不利的經環境。而且,原材料成本、場地租賃成本以及人力成本也大幅上升, 導致中小企業利潤大減,貸款償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隨著近兩年來金融去杠桿的強勢執行,加上監管當局掀起強力監管風暴,進行了系統的“三三四十”治理,重點圍繞公司治理不健全、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不當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違法違規展業、案件與操作風險、行業廉潔風險等方面開展整治工作,2018年底又頒布了理財新規,使理財領域的市場亂象被遏制,也讓影子銀行及其非標業務受到了較大抑制,銀行表外業務大幅收縮,也導致了地方銀行資產增速回落和信貸資產質量的惡化。
再次,一些地方銀行跨區盲目擴張地盤,管理跟不上,加上對異地情況不熟悉,導致一些貸款投放不準,推升了不良貸款。比如寧夏銀行近年就存在加大跨區域經營速度的問題,由于異地分支機構市場定位不明確,對當地客戶關聯方風險和行業風險把控能力較差,也進一步加大地方銀行信用風險。這個問題應該是當前地方銀行存在的一大通病,不少地方銀行為了拓展市場,減緩在本地市場競爭帶來的壓力,將經營之手伸向“陌生”的異地,只顧盲目擴張地盤和擴大規模,可對異地經濟發展導向及產業結構缺乏全面客觀的判斷和認識,導致信貸投放不準,或為打開異地信貸市場跟本地金融機構展開盲目競爭,以致出現重復貸款和低效貸款。而且由于受到總行信貸指導思想等方面的影響,信貸上無法實現錯位競爭或發展,信貸同質化傾向明顯,難以形成有特色的信貸競爭優勢,這就不可避免地推高了不良貸款。
第四,一些經濟落后地區地方銀行由于缺乏有效的信貸投資項目和優質信貸客戶,信貸投放陷入兩難境地,這種矛盾的信貸經營現狀也助長了不良貸款上升趨勢。現在不少經濟落后地區地方銀行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資金富余,找不到適合的信貸投放項目,不放貸款完不成上級行的考核任務,考核排名靠后有被淘汰可能倒還在其次,關鍵是全員績效工資及其他福利就少得可憐,或根本沒有著落,一年到頭算是白忙活,這樣會招致所有員工的不滿,信貸管理效率就會更加低下,弄不好還會滋生很多貸款亂子。而如果按照上級行考核要求完成信貸投放任務,當地信用環境不好,企業及貸款人逃廢債現象嚴重,甚至還會采取一些騙貸手段騙貸,不少貸款投放出去之后就難以收回,形成了不良貸款風險,這就使得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大幅上竄。
最后,一些地方銀行的大股東就是當地政府,與地方政府千絲萬縷的聯系無法割斷,雖然這種關系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大量支持,但卻也受到了很多的不當干預,導致了不良貸款的上升。一些地方銀行由于圍著當地政府經濟發展的“指揮棒”轉,發放了一些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等低效、高風險貸款,使貸款不可避免地蒙受了損失。還有些地方銀行信貸管理機制不健全,存在審貸放貸漏洞,前期對信貸業務管理較為粗放、客戶經理隊伍整體素質偏低、分支機構審批權限過大且總行政策指導不明晰等內部管理問題;還有一些地方銀行高管或信貸管理人員利用貸款謀私,大搞信貸暗地利益輸送,也對不良貸款大幅增長起到了直接推波助瀾的作用,致使一些地方銀行貸款壘大戶、人情貸款、關系貸款等現象屢禁不絕。
那么,地方銀行面對大幅攀升的不良貸款該怎么辦呢?筆者認為應從四方面狠抓信貸管理或實施金融監管:
第一,應根據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調整信貸結構,確保信貸投放與國家產業政策相適應、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與信貸風險控制能力相適應,不宜盲目追求規模,更不能好高騖遠單純追求高回報、高風險投資項目,讓貸款行為回歸到風險可控的軌道上。
第二,應立足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實際,將資金投向真正有需求、有效益的實體企業身上,遏制資金脫實向虛和空轉現象發生。尤其,要消除過去打金融監管政策“擦邊球”現象,堅持不再將信貸資金投入到違規違法經營領域,讓一切經營行為回歸到健康可持續發展軌道上。
第三,搞好經營布局,消除貪大求洋經營傾向,將經營重心立足本地,將信貸資金投放到自己熟悉的產業經濟領域和產業方向,控制或壓縮異地盲目“擺攤設點”行為,監管部門可考慮督促一些地方銀行將跨區域設置的機構網點進行撤并,消除管理半徑過大、信貸控制能力下降等現象,使信貸經營全面回歸到風險可控的軌道上。
第四,加強信貸內部管理,建立嚴格的風險管理體系;尤其加強對信貸審批領域信貸權力的全方位監控,消除一切信貸尋租行為的發生,徹底消除信貸腐敗行為,為遏制不良貸款反彈營造有利的環境。對一些違規放貸或徇私舞弊行為繩之以法,尤其對一些高管進行信貸謀私行為造成貸款損失的,除嚴厲追究其經濟的、刑事的責任之外,監管部門禁止其終生金融從業資格,讓地方銀行信貸管理全面回歸生態軌道。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財經評論人、獨立經濟學者)
責任編輯:趙子牛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