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許權勝
此次銀行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雙雙下調,其實是暗示銀行關注貸款里面暗藏的不正常貸款的現象很嚴重。
3月6號,銀監會下發2018年7號文,銀行撥備覆蓋率由原來的150%下調為120%-150%,貸款撥備監管要求由2.5%下調1.5%-2.5%,差異化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標準。很多人以為這個是銀行表外業務存在較大風險敞口,如承兌匯票業務,一旦發生違約事件,銀行需要先行履行資金墊付,原有的表外業務也隨之入表,形成銀行不良資產,表外資產回表進入銀行資產負債表后,相應的資產需要銀行補充資本金,大多數人從這個層面來分析銀監會7號文的用意。但筆者以為不單就是這一點,還要注意一點的是銀監會文件里要求確定單家銀行具體監管,應考慮“貸款分類準確性”、“處置不良貸款主動性”和“資本充足性”三個方面的具體用意。
第一是貸款分類準確性。主要是防止銀行為了自己利益上的考慮,會故意偏向性的選擇來粉飾財務報表。現在銀行信貸的五級分類的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的現金流量、財務狀況、抵押品的價值變動,甚至對借款人的消極和積極態度等因素都要進行連續的監測和分析,來判斷貸款實際的損失程度。因為含有動態的原因,指標值里面一般就可能充斥著人為對貸款分類的有意性。基于這種道德風險判斷,銀監部門要凸出分類準確性肯定會隨機而變,對監管方式與時俱進。次貸危機爆發后,英國改革了金融監管組織架構,成立了金融行為監管局與審慎監管局的“雙峰監管”框架,金融行為監管側重于微觀,傾向于預防,基本意思是對風險的前瞻性分析并進行相應干預而不是原先坐視損害發生才去監管。所以我國的貸款分類準確性也應該進行類似于這種行為監管。比如今年年初暴露的某銀行成都分行長期不良率為零,后來通過監管檢查發現,這家銀行在編造虛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權審批等手法,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擔保不良貸款。其實這種情況不用去多想也有悖金融行為,在當前這種經濟裹足不前大環境下,一家銀行貸款居然零不良,這也太需要“腦洞”了。所以通過行為監管可以找到一絲銀行掩蓋行為的蛛絲馬跡。
第二是處置不良貸款的主動性。銀行壞賬率大幅上升,但銀行為了聲譽風險,是不會主動去暴露問題的。還有一層意思是銀行與地方政府的關系,有些企業是地方政府的扶植企業,是地方的臉面工程與政績工程,即使企業早已負債累累資不抵債,但地方政府也要保護它潰而不崩。這種企業要銀行去處置不良貸款,處理似乎難度很大,銀行如果認真處理就會得罪地方政府,會導致銀行在地方上難以立足。所以關于處置不良貸款主動性問題,可能是銀監部門考慮到這些因素而提出這個主動性要求的主張。但這個必須要得到地方政府密切配合。
第三是資本充足性。資本充足率在于控制銀行資產規模的過度擴張,是約束銀行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一項不可或缺的指標。本次銀監部門運用資本充足率,對資本充足率高的銀行,可以適度下調貸款損失準備要求。相反,資本不達標的銀行反而需要更加嚴格的貸款損失準備要求。保持資本充足性,可以使銀行保持合理的資產結構,這個是銀監會降低銀行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最低保障。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從銀監會發布的2017年四季度監測指標數據信息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7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4%, 而2016年三季度不良貸款率曾經為1.76%,銀行不良貸款率降低了,既然不良下降為什么銀監會還要下調撥備率?
如果再仔細關注一下銀監會網站發布的數據就會發現,2017年四季度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3.41萬億元,關注類貸款率3.49%, 商業銀行規定,關注類貸款逾期90天以上即進不良,所以筆者以為關注類的龐大數據才是令銀監部門提心吊膽真正的原因。也是此次減少撥備率的真實意圖所在。
其實,從準確性到主動性再到充足性,無不作用于關注類貸款的事先防范。現實中已經發現這個例子:比如甲企業貸款成為關注類,這時銀行找找來乙企業,以一筆資金收購甲企業那部分債務,于此同時,銀行給乙企業發放一筆新貸款,乙企業再用這筆貸款償還此前甲企業所欠貸款,使本來逾期貸款又成為正常貸款,這種看似正常的貸款其實是一種隱形不良。由于商業銀行利益驅動往往不擇手段的違規操作,這就使銀行衡量指標的數據變成是無規則數字游戲,五級分類結果往往與實際偏差很大,正是基于此銀監會才會首先要力求分類準確。
隱形不良資產的存在,加大貸款資產的風險權重,導致風險加權資產總額的增大,后果是會引起資本充足率的下降。而不良資產沖銷需要耗費銀行的準備金,撥備覆蓋不足,則沖銷資本金,會影響資本充足率。所以保持銀行的資本充足也是預防關注類貸款進入不良的先期布局。
可以斷言,此次銀行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雙雙下調,其實是暗示銀行關注貸款里面暗藏的不正常貸款的現象很嚴重。此前很多金融部門都發生了一些不同程度的類似問題,這次銀監會的目的是把那些臨近正常值的關注貸款能釋放出來,一方面通過增加銀行流動性,緩解現金流緊張,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另一方面是鼓勵銀行精確劃分貸款分類,真實暴露不良、主動處置不良,并通過多渠道進行資本補充,用這種遞進關系來排除關注類貸款的“雷”、才是銀監會此時此刻發布7號文的真正用意。
(本文作者介紹:資深財經評論員,長期在金融行業一線工作。)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