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高瑞東:若發放3000億消費券,對經濟拉動如何?

2023年04月03日09:28      

  核心觀點

  本周聚焦:

  當前正處在經濟恢復的關鍵時期,考慮到青年群體就業形勢嚴峻、居民消費意愿尚未企穩、消費領域恢復分化等問題,未來消費復蘇進程或仍存波折,促消費政策有進一步釋放空間。我們認為,大規模發放消費券可行性較強,若發放3000億消費券,可撬動1萬億消費增量,拉動GDP增長0.62個百分點。

  當前擴大消費是推動經濟持續復蘇的關鍵

  一是,從經濟形勢看,消費是推動今年經濟復蘇的首要抓手。當前出口走弱的方向較為明確,對國內生產、就業的不利影響正持續顯現,擴內需的緊迫性進一步提升。而疫情后消費領域存在長期缺口,不僅阻礙了經濟循環,一定程度上也削弱宏觀政策的實施效果。

  二是,從消費復蘇情況看,2月之后,國內消費修復斜率有所放緩,恢復領域尚不均衡,出行類消費快速復蘇,但汽車、通訊器材、家電等耐用品消費表現較弱,與居民收入恢復偏慢、消費意愿尚未企穩有關。當前青年失業率較高、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處在底部,不利于居民收入的恢復。

  三是,從政策視角看,短期內財政資金對于穩消費的效用顯著大于投資。從上海市經驗看,發放消費券的乘數效應為3.7倍,為投資乘數效應的3倍左右。

  從國內實踐經驗看,發放消費券,是短期內擴大消費的有效舉措

  國際上看,為提振消費,向居民發放現金補貼、消費券等方式成為疫后各國主流的財政刺激舉措。例如,美國采取三輪大規?,F金補貼,直達居民部門;日本采用現金補貼和旅行消費券相結合的方式,刺激國內旅行、購物需求;新加坡采取發放現金補貼、旅游和零售消費券等多種方式,滿足不同群體需求;中國香港連續發放三輪電子消費券,適用于零售、餐飲和服務業等多個場所。

  我國大陸地區,由于居民儲蓄率較高、財政負擔較重,各地多通過發放消費抵扣券等方式,刺激消費回暖。從杭州、上海發放消費券經驗看,乘數效應在3-4之間,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乘數效應更大。但從全國情況看,消費券發行的總規模較小、發放范圍有限,對于總體消費刺激作用有限。

  考慮到消費券“四兩撥千斤”的效用,我們建議今年可以適當加大消費券發放力度,更大程度上發揮其擴大消費的有效作用。如果在全國范圍內發放3000億元消費券,考慮3.5的乘數效應,帶來的消費增量可達到1萬億元,約占2022年社零總額的2.4%,可拉動GDP增長0.62個百分點。

  對于發放消費券的幾點考量:

  一是,資金來源:建議由中央統籌,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通過轉移支付等口徑調配資金,最終交由地方具體實施。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發放消費券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明顯高于發達地區,可給予重點關注。

  二是,發放領域:可考慮面對低收入和失業群體發放紅利性消費券,用于零售、購物等日常消費領域;在餐飲、住宿、旅游、汽車等領域發放定向消費券,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

  三是,發放途徑:可考慮將電子消費券與健康碼、數字人民幣相結合,實現消費券的精準發放和實時追蹤。

  四是,杠桿設計:可設置消費券最低杠桿,當政府補貼和居民支付比例為1:5.5時,新增稅收便能夠完全彌補政府先前的轉移支付,有助于降低財政負擔。

  風險提示:國內經濟恢復力度不及預期;海外需求超預期回落。

  一、本周聚焦:若發放3000億消費券,對經濟拉動如何?

  1.1  當前擴大消費是推動經濟持續復蘇的關鍵

  一是,從經濟形勢看,消費是推動今年經濟復蘇的首要抓手。

  今年出口走弱的方向較為明確,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正持續顯現。2022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海外供應鏈的持續修復、歐美大步加息抑制海外需求,我國出口前景持續走弱。自2022年四季度起,我國出口同比開始轉負,今年1-2月,我國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同比(以美元計)分別下降21.8%和12.2%,仍然處于深度負增長區間中。3月國內制造業PMI數據中,新出口訂單指數自上月的52.4%回落至50.4%。3月越南出口同比下滑13.2%,上月同比增長12.8%;韓國3月出口金額同比下降13.6%,上月同比下降7.5%,均指向海外需求或進一步回落。

  房地產復蘇難以證偽,但也難以證實。今年1-2月房地產相關數據表現較好,地產景氣度整體好轉,商品房銷售、開發商到位資金及開發投資累計同比跌幅均出現收窄。向前看,地產數據能否穩住,尚需觀察。3月30大中城市房地產銷售穩定恢復,在去年低基數上實現同比正增長,但遠低于2019年、2021年同期。此外,房企購置土地信心依然較差,更大范圍的廣義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銷售恢復程度可持續性有待觀察。

  因此,擴大國內需求,尤其是恢復和擴大消費,是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提振市場信心的關鍵。疫情以來,由于消費場景受限、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意愿降低等因素,國內消費市場整體疲弱,消費缺口長期存在。疫情之前(2015年至2019年),最終消費平均拉動經濟增速4.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速的平均貢獻率達62.7%;疫情三年來,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回落至28.1%,平均僅拉動GDP增速2.0個百分點,最終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相較疫情前存在顯著的產出缺口。消費的長期疲弱,不僅阻礙了經濟的循環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宏觀政策的實施效果。因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將促消費作為擴內需的首選。

  二是,從消費復蘇情況看,2月之后,國內消費修復斜率有所放緩,恢復領域尚不均衡,需要促消費政策的進一步加碼。

  從海外經驗看,消費恢復并非一蹴而就,疫后消費復蘇大致經歷消費場景修復、居民收入改善和儲蓄率回落、以及超額儲蓄釋放的三個階段。今年1月起,居民出行強度快速修復,1月末地鐵客流量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同期服務消費快速經歷一輪補償式消費。進入2月后,服務價格迎來超季節性下跌,一方面反映出服務業生產快速恢復,另一方面也指向第一階段消費脈沖式修復基本結束。后續消費動能的進一步釋放,需等待經濟基本面改善,帶動居民收入修復、預期改善。

  從消費恢復領域看,出行類消費快速復蘇,但汽車、通訊器材、家電等耐用品消費表現較弱,與居民收入恢復偏慢、消費意愿尚未企穩有關。社零數據顯示,餐飲、石油制品消費大幅好轉,1-2月增速分別升至9.2%、10.9%。但通訊器材、家電、汽車銷售較弱,1-2月同比增速分別為-8.2%、-1.9%、-9.4%。乘聯會預計3月車市需求初步釋放,3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持平,但市場恢復速度低于此前預期。

  當前青年失業率較高、制造業利潤增速處在底部,不利于居民收入的恢復。今年2月,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升至18.1%,高于1月的17.3%,為2018年以來同期最高值。據教育部,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人,加上2022年尚未落實去向的畢業生,同時期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可能達到1400萬。二者均指向今年就業形勢的嚴峻。同時,今年1-2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2.9%,降幅較去年12月單月擴大14.6個百分點,顯示市場有效需求不足,不利于后續居民收入的修復。因此,為進一步推動消費復蘇,需要在穩就業、提振居民收入、加大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強政策力度。

  三是,從政策視角看,短期內財政資金對于穩消費的效用顯著大于投資。

  從財政乘數效應看,考慮到當前消費乘數效應是投資的3倍左右,同樣用于穩消費的財政資金,其對經濟的作用顯著大于投資拉動。2022年上海市四輪消費券活動顯示,10億元的財政投入總計拉動消費金額35.06億元,杠桿率近3.71倍,而當前學者測算的投資乘數大多在1左右,消費拉動的乘數效應約為投資乘數效應的3倍左右。

  四是,從中長期看,擴大消費不僅順應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外部復雜局勢的必然選擇。

  從海外經驗看,大國經濟具有消費為主導的顯著特征,當前消費在我國經濟中的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具體來看,2000-2021年,美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由66.0%升至68.2%,而同期我國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則由47.0%降至2019年的39.1%,2021年進一步降至38.5%。2022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12000美元,在邁過特定的發展階段以后,在需求側更多地靠消費拉動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

  此外,未來一段時間內,面對國際大循環動能減弱,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征會更加明顯,消費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率快速提升也會通過減少勞動力供給、降低資本積累等方面,對潛在增長率造成不利影響。但是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人口基數依然較大,通過促進收入增長、改善收入分配等一系列改革,實現消費擴容、穩定經濟增長的空間還有很大。

  3月以來,隨著新一屆國務院開始全面履職,新一輪穩增長、穩信心組合拳正在悄然落地,積極信號持續增多。例如,在消費領域,將消費基礎設施納入REITs發行范圍,北京、上海、昆明等地明確將有序放開設攤、允許商業外擺,進一步打通堵點;3月31日,自然資源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全面推進房產“帶押過戶”,有助于促進高能級城市釋放改善型住房需求,有望帶動居住類消費需求。(詳見2023年3月28日外發報告《新一輪穩增長組合拳正在路上——經濟復蘇追蹤系列第四篇》)

  當前正處在經濟恢復的關鍵時期,青年群體就業形勢嚴峻、居民消費意愿尚未企穩、消費領域恢復分化等問題,指向消費復蘇進程或仍存波折,促消費等穩增長政策仍有進一步釋放空間。我們認為,大規模發放消費券是一個較為可行的選擇。

  1.2  從實踐經驗看,發放消費券,是短期內擴大消費的有效舉措

  從國際上看,為提振消費,向居民發放現金補貼、消費券等方式成為疫后各國主流的財政刺激舉措。一方面,發放消費券或現金補貼,實質上是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實際購買力,短期內刺激消費回補,托底經濟。同時還會通過“帶動上下游產業—擴大企業再生產—增加就業—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擴大內需”的乘數效應,推動經濟穩步修復。另一方面,補助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中低收入群體,可避免居民收入差距擴大,防止其消費傾向回落。同時,也為受疫情沖擊嚴重的服務業起到定向剌激作用。

  (1)美國:發放現金補貼,刺激規模最大。2020年3月、2020年12月和2021年3月,美國政府向個人連續發放三輪現金補貼和失業救助,總規模達到1.5億美元,約占2020年GDP的8%(詳見2021年1月17日外發報告《肆無忌憚的補貼,無處停放的政府杠桿——光大宏觀周報(20210117)》)。大規模直達居民部門的財政刺激,使得美國疫后消費快速復蘇,居民部門的超額儲蓄最高達到2.3萬億美元,截至今年2月,超額儲蓄規模仍然高達1.47萬億美元,為美國經濟“軟著陸”提供緩沖墊。

  (2)日本:現金補貼和旅行消費券相結合。2020年4月、2021年11月,日本政府分別向所有常住居民和青少年發放兩次現金補貼,總規模達到14.8萬億日元,占2020年GDP的2.8%;2020年夏季,為促進國內旅游、餐飲業恢復,推出1.7萬億日元“GO TO CAMPAIGN”綜合補貼政策,約占2020年GDP的0.32%,面向所有日本居民,對其旅行、住宿、餐飲消費等進行各類補貼;2022年9月推出“全國旅行支援”,總補貼規模達到8000億日元,對所有日本居民旅游費用提供40%折扣,今年1月這一計劃仍在持續推進,但旅行費用折扣率降至20%。

  (3)新加坡:發放現金補貼、旅游和零售消費券,滿足不同群體需求。2020年,為應對疫情沖擊,新加坡推出57億新元的援助計劃,對成年人、父母、老年人、低收入者發放各類現金補貼,約占當年GDP的1.2%;2021年,新加坡面向所有成年公民推出“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費券,總規模為3.2億新元,約占當年GDP的0.06%,用于網絡平臺上預訂酒店住宿、導覽或旅游配套服務等;2021年-2023年,新加坡推出三輪鄰里購物券,總規模達到6.3億新元,約占2022年GDP的0.1%,主要用于商鋪、小販、超市等日常消費。

  (4)中國香港:發放電子消費券,適用于零售、餐飲和服務業。2021-2023年,中國香港地區共發放三輪電子消費券,向市民分別發放5000、10000、5000/2500港幣消費券,用于本地零售、餐飲、交通等服務業。其中,第二輪發放規模最大,共計664億港幣,約占2022年GDP的2%。

  自2020年起,中國大陸各省市也多采取自主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刺激消費回暖。相較于現金補貼,發放消費券,一方面可以弱化居民儲蓄動機,適用于國民儲蓄率較高的情況;另一方面,減輕財政負擔,用較少的財政資金撬動更大規模的消費。與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不同的是,大陸地區發放的消費券多為抵扣券,需要滿足一定的消費門檻才能夠進行補貼,因此其乘數效應更大。

  例如,中國香港發放的電子消費券采取的是全額抵扣方式,未使用滿減設計,使用范圍多為日常消費,對經濟的刺激較為短期,乘數效應偏低。2022年2月,港中大和港版支付寶發布聯合報告,評估2021年中國香港消費券的效果,指出在電子消費券帶動下,消費券用戶通過港版支付寶電子錢包消費金額增長110%。2022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以2022年8月第一期規模約130億元的消費券為例,其消費額中約六成用在零售交易,約三成用于餐飲,另外約一成則用在服務業,可以看出其刺激領域多集中在產業鏈條較短、增加值率較低的零售和餐飲領域。

  相比之下,發放旅游等定向消費券,有助于釋放更大的消費潛力。例如,新加坡自2020年12月起,對所有年滿18歲的新加坡公民發放100新元的消費券,可以使用消費券在新加坡五大網絡平臺上預訂酒店住宿、導覽或旅游配套服務等。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費券計劃結束時,已有約190萬新加坡人使用該消費券至少一次,總成交金額近三億元,其中約1.8億新元為消費券抵扣金額,其余為自付費用,乘數效應約為1.67。

  從國內實踐看,發放消費券對于促消費的效果較好,杭州、上海地區發放消費券的乘數效應在3-4之間,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乘數效應更大。

  2020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螞蟻金服研究院以杭州為樣本進行了研究,提出政府1元錢的消費補貼能夠帶來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費;新增消費并不是“消費提前”所致,消費券過后消費恢復常態無明顯下滑;新增消費主要流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服務等小微商戶,拉動效應最大的是消費水平較低群體。2022年,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上海市四輪消費券活動拉動消費金額35.06億元,杠桿率近3.71倍。

  2021年,劉尚希等人發表的《疫情沖擊下數字消費券的多重效應分析》文章中,通過選取 2020 年 3-4 月通過支付寶平臺發放數字消費券的 38 個地區作為樣本,比較不同地區消費券政策的實施效果。結果發現,樣本地區的杠桿率平均值約為 7.66,也即 1元數字消費券可以帶動7.66 元的居民消費。其中,東部地區平均杠桿率為 7.33,低于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而東北地區平均杠桿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落后地區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相對更大,發放同樣金額的數字消費券能夠產生更大的帶動作用。

  但從全國情況看,消費券發行的總規模較小、發放范圍有限,對于總體消費刺激作用有限。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從疫情發生后至2020 年 5 月 8 日,全國有 28 個省市、170 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 190 多億元的消費券。即便是考慮4倍的乘數效應,也僅相當于40萬億全年社零總額的0.2%。

  因此,考慮到消費券“四兩撥千斤”的效用,我們建議今年可以適當加大消費券發放力度,更大程度上發揮其擴大消費的有效作用。如果在全國范圍內發放3000億元消費券,考慮3.5的乘數效應,帶來的消費增量可達到1萬億元,約占2022年社零總額的2.4%,可拉動GDP增長0.62個百分點。

  1.3  對于消費券發放方式的幾點考量

  為了提高消費券的發放效用,我們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資金來源:建議由中央統籌,適度調配資金,交由地方具體實施。

  過去各地消費券發放規模較低的原因,一是缺乏頂層設計,二是地方財力有限。由于各地消費習慣、經濟水平差異性較大,建議以中央統籌的方式,指導各省市因地制宜發放消費券。對于財力較弱的地區,借助上級轉移支付等途徑,補充消費券發放資金。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發放消費券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明顯高于發達城市,可以考慮適度傾斜,根據不同收入水平設置不同發放標準。

  二是,發放領域:消費券的發放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可以考慮發放紅利性消費券和定向消費券。

  例如,針對低收入群體和失業群體,定向發放500-1000元紅利性消費券,用于零售、購物等日常消費領域,穩定其消費傾向;在餐飲、住宿、旅游、汽車等特定領域,發放不同類型消費券,既能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也達到定向幫扶特定行業的效果,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更大程度上帶動上下游復蘇,實現經濟和產業的良性循環。

  三是,發放途徑:考慮將電子消費券與健康碼、數字人民幣相結合,實現消費券的精準發放和實時追蹤。

  與第三方支付相比,數字人民幣擁有區塊鏈、智能合約、雙離線支付等技術優勢。首先,借助區塊鏈技術,數字人民幣可通過跟蹤交易情況,掌握資金流向,使交易過程更加透明,提高消費券的真實發放效果;其次,通過智能合約技術,政府可對數字人民幣紅包的使用時間、適用范圍做出精準設定,提高促消費的精準性。此外,針對欠發達地區智能設備使用情境受限的情況,可開展定向消費品補貼扶持,例如針對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所必須的原料、農具等開展補貼支持,降低必要性支出,提高可支配收入,從而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此外,考慮將健康碼作為消費券的發放渠道,以覆蓋到更廣泛群體。健康碼具備一人一碼的特性,連接城市與鄉村,是個體數字信息的綜合集成體,涵蓋出行、消費、醫療記錄等。后疫情時代,各地政府正逐步將健康碼與公共服務功能相融合,促進“健康一碼通”向“消費一碼通”轉換。因此,使用健康碼發放消費券,不僅可以覆蓋到更廣泛群體,同時也可以根據個體消費習慣的不同,針對性發放不同種類的消費券或定向補貼,既解決了財政補貼發放渠道的問題,也有助于健康碼功能的進一步拓展。

  四是,杠桿設計:當消費券中政府補貼和居民支付比例設定為1:5.5時,相當于折扣率為15%,能夠使得新增稅收完全彌補政府先前的轉移支付。

  疫情之后,各地創設自帶折扣率的消費券,用于平衡財政壓力和刺激消費的需要。有學者提出轉移支付的拉弗曲線,用于解決財政壓力下刺激消費資金來源問題。轉移支付的拉弗曲線則是指,政府將部分財政收入以轉移支付的形式補貼給居民,用于刺激居民消費,而居民消費帶動企業生產,使得生產增多,隨之相應的稅收增多,而新增的稅收能夠彌補政府先前的轉移支付。根據這一概念,政府可以將部分轉移支付以消費券的形式補貼居民消費,但需在消費券中設置合理的杠桿,確定政府補貼和居民支付的比例。王成等人在2020年《財政壓力下消費券的杠桿設計》一文中,構建了消費券最低杠桿的估算模型,根據2017年投入產出表測算,當我國各行業消費券的杠桿統一設定為 1:5.54 時,政府轉移支付的資金既能促進消費,又能使得新增稅收完全彌補政府先前的轉移支付。

  二、海外觀察

  2.1  金融與流動性數據:美債收益率上行,通脹預期上行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通脹預期上行。3月31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于3.48%,較上周末上行10個基點;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上周末上行12個基點至2.78%;德國10年期國債較上周末上行32個基點至2.35%。美國10年期國債隱含的通脹預期較上周末上行10個基點至2.32%,實際收益率較上周末持平。

  美國10年期和2年期國債利率期限利差震蕩下行。本周美國10年期和2年期國債期限利差震蕩下行,最終收于-0.58%,較上周末下行20個基點。截至3月30日,美國AAA級企業期權調整利差較上周末下行5個基點,為0.58%,美國高收益債期權調整利差較上周末下行48個基點至4.74%。

  2.2 全球市場: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

  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本周(327日至331日)美國股指普遍上漲,標普500收漲3.48%,納斯達克收漲3.37%歐洲股市普遍上漲,德國DAX收漲4.49%,法國CAC40收漲4.38%亞洲股市普遍上漲,上證綜指收漲0.22%,恒生綜指收漲2.43%,日經225收漲2.40%。大宗商品價格方面,工業品、農產品和貴金屬價格普遍上漲。

  2.3 央行觀察:美聯儲貨幣政策仍待觀望,歐洲央行或將繼續加息進程

  美聯儲貨幣政策仍待觀望。3月31日美聯儲巴爾金表示,盡管目前通脹回落,但仍然處在高位,如果通脹持續存在,美聯儲可以進一步提高利率,目前來看以25個基點的幅度進行加息是合適的。而3月31日美聯儲柯林斯表示,目前信貸的收緊可能抵消進一步加息的需要,現在判斷下次議息會議的行動為時尚早。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表示,現在就宣稱由美聯儲快速加息引發的金融動蕩已經全面好轉還為時過早。薩默斯表示,目前關鍵問題在于金融動蕩是否以“非線性”方式展開,即信貸緊縮導致資產價格下跌,造成不良貸款,進而引發信貸緊縮加劇?,F在還難以得出結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確定沒有朝著非線性發展。

  歐洲央行加息進程或將繼續。3月31日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目前核心通脹仍然明顯過高,必須將通脹恢復到2%的目標,在利率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歐洲央行本輪加息周期正開始發揮作用。同日歐洲央行管委維勒魯瓦表示,歐洲央行在加息問題上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2.4 海外政策: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本宣布限制半導體設備出口

  3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習近平指出,中新是重要合作伙伴,中方把新加坡置于周邊外交優先方向。中方愿同新方繼續用好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平臺,加強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和第三方合作。在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大背景下,尤其應該珍惜和維護亞洲地區來之不易的良好發展勢頭,堅決反對霸道霸凌,明確抵制“脫鉤斷鏈”,不允許任何國家剝奪亞洲人民追求更美好幸福生活的權利。

  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通電話。習近平指出,目前,中沙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最近,在中國、沙特、伊朗共同努力下,沙特、伊朗北京對話成功舉行并取得重大成果,有助于沙伊兩國改善關系,對增強地區國家團結合作、緩解地區緊張局勢具有重大示范效應。穆罕默德表示,沙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系,愿同中方共同努力,開辟兩國合作新前景。

  3月31日,日本政府宣布限制半導體設備等23品類出口。日本根據“外為法”(外匯和外貿管理法),對武器等可轉用于軍事用途的民用物品的出口進行管制。日本政府將修訂外匯和外貿管理法的省令,在出口管制范圍內增加23個品類,對中國的出口將變得困難。

  三、國內觀察

  3.1 上游:原油價格環比下跌,鋁價環比下跌

  原油價格環比下跌。2023年3月以來,WTI原油價格環比下跌4.67%,跌幅相對上月擴大3.01個百分點,最新月度均價為73.2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環比下跌5.21%,跌幅擴大4.67個百分點,最新月度均價為79.18美元/桶。

  銅價、鋁價環比下跌。2023年3月以來,銅價環比下跌1.38%,跌幅相對上月擴大0.89個百分點。庫存同比下降7.59%,降幅相對上月縮窄6.52個百分點。鋁價環比下跌5.35%,跌幅擴大2.47個百分點。庫存同比下降25.93%,降幅縮窄10.8個百分點。

  3.2 中游:水泥價格指數環比上漲,螺紋鋼價格環比上漲,庫存同比下降

  水泥價格指數環比上漲。3月以來,全國水泥價格指數環比由負轉正,由上月的-1.21%轉正為本月的3.18%。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北以及西南各區價格指數環比分別為:-3.95%、0.38%、5.54%、6.07%、1.06%以及1.4%。

  螺紋鋼價格環比上漲,庫存同比下降,鋼坯庫存同比上漲。3月以來,螺紋鋼價格環比上漲0.96%,增幅相對上月擴大0.08個百分點。螺紋鋼庫存同比由正轉負,由上月的5.13%轉負為本月的-12.16%。鋼坯庫存同比上漲222.73%,增幅縮小40.2個百分點。

  3.3 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積增幅縮窄,豬價、菜價、水果價格趨勢分化

  商品房成交面積增幅縮窄。2023年3月以來,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上升71.48%,增幅縮窄4.54個百分點。其中,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分別為:58.12%、60.72%以及141.99%,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34.99、-37.88以及-13.52個百分點。

  豬價、菜價、水果價格趨勢分化。2023年3月以來,豬肉價格環比下跌2.48%至20.59元/公斤,跌幅相對上月縮窄8.95個百分點。蔬菜價格環比下跌8.77%至5.33元/公斤,同比由正轉負。水果價格環比上漲4.69%至7.88元/公斤,增幅擴大3.78個百分點。

  3.4 流動性:貨幣利率趨勢分化,債券利率下行

  貨幣市場利率趨勢分化。2023年3月以來,R001較上月末下行107bp至2.64%。R007較上月末上行68bp至3.71%。DR001較上月末下行28bp至1.81%。DR007較上月末下行3bp至2.39%。

  債券市場利率下行。2023年3月以來,一年期國債利率較上月末下行6bp至2.27%。十年期國債利率較上月末下行6bp至2.85%。一年期AAA+企業債利率較上月末下行9bp至2.73%。十年期AAA+企業債利率較上月末下行8bp至3.39%。

  3.5 國內政策:國資委強調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兩部門明確全面推進不動產“帶押過戶”

  2023年3月27日,國資委黨委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強調國有資本發展。會議強調,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不盲目追求規模,切實把重點重心放到大力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效率效益上來,加快打造一批能與發達國家大型跨國公司同臺競技的世界一流企業。

  2023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研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相關內容。會議邀請邀請中央黨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專家學者就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深入研討,聽取意見建議。

  2023年3月30日,自然資源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發《關于協同做好不動產“帶押過戶”便民利企服務的通知》,對協同做好不動產“帶押過戶”做出全面部署。兩部門明確要以“三個拓展”全面推進“帶押過戶”:推動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率先實現,并逐步向其他市縣拓展;推動同一銀行業金融機構率先實現,并逐步向跨銀行業金融機構拓展;推動住宅類不動產率先實現,并逐步向工業、商業等類型不動產拓展,最終實現“帶押過戶”全覆蓋。

  四、財經日歷

  五、風險提示

  國內經濟恢復力度不及預期;海外需求超預期回落。

  (本文作者介紹: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研究所副所長,早稻田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財政部金融人才庫專家,中國金融四十人青年論壇會員。)

責任編輯:衛曉丹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快訊:百度短線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發布 315晚會曝光假香米、非標水泥管等,多地連夜處置涉事企業 一圖讀懂丨“315晚會”都曝光了什么?點名了哪些企業? 剛剛!林毅,被查!2000億白馬跳水!上海突發!警方出手:刑拘! 女學員單飛殲11B向家人報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縣美術館館長群聊發不雅照 解釋稱手機中病毒 補壹刀:今天最大的國際笑話,但可能是一盤大棋! 視頻|紅色通緝犯郭文貴在美國被捕 奇葩的創維汽車:碰撞試驗0分,專攻司機養生,創始人豪言“開車可續命” | 次世代車研所 “反華五人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