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江瀚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資本市場的確非常不太平,中國股市可謂一片萬馬齊喑,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各路人馬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中國股市的下跌找病因開藥方,雖然說是百花齊放,不少原因分析的也頗有道理,但是在這其中有一篇很受追捧的文章卻是謬誤頻發,漏洞百出,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股市為啥會被荒唐的言論綁架?
一、一篇錯誤百出的股市分析
7月2日,互聯網上發布了《鈕文新:誘發股市再度下跌的原因是什么?》的文章,引發了全網的熱議,文中指出,6月29日(上周五)晚,央行發布緊急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交存(央行賬戶)比例逐月提高到100%,并提出2019年1月14日達成。這條消息,導致股市7月2日(本周一)開盤下跌,讓投資者剛剛開始好轉的市場預期受到破壞。
該文更進一步表示:為什么這則信息會導致股市下跌?因為,央行上收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實際是貨幣回籠動作,這個動作至少部分地“對沖降準”。當然,“降準”可以向商業銀行提供廉價的流動性,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但從數量和期限結構上看,上收支付系統客戶備付金與降準大體相當,所以會給市場帶來很大麻煩。
當看到這樣的核心論點的時候,真讓人感覺哭笑不得,我們光看這個論點就會發現這個論點錯誤百出,卻能夠成為所謂的“互聯網熱文”,實在是讓人奇怪?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樣錯誤的論點到底錯在哪?
二、央行上收備付金會引發股市下跌?
我們不妨先來回答一下央行上收備付金會引發股市下跌究竟錯在哪里?
首先,支付機構備付金和銀行備付金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備付金是一個大家幾乎都不了解的概念,所謂支付機構備付金就是存在支付機構賬戶中用于支付的客戶資金,舉例來說就是大家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當中的賬戶余額,這筆錢是每個人自己的資金。原先這筆錢是存在各家支付機構的自己的銀行賬戶中,如果你要用錢的時候就給支付機構發出指令由支付機構來進行支付。
但是,由于支付機構只把錢存在銀行的賬戶中,在銀行看來這筆錢就是支付機構自己的資金,如何使用是由支付機構自己負責,這就極有可能出現備付金被支付機構挪用的現象,前幾年一些小的支付公司挪用客戶的備付金跑路就是備付金存在銀行所導致的問題,于是國家要求支付機構將備付金不能存在銀行無法監督,而是將這筆錢統一存到央行,由央行來進行監管。這是一個純粹的防止風險的舉動,卻被某些人理解為上收流動性。
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此文完全混淆了支付機構備付金和銀行備付金的概念,所謂銀行備付金就是商業銀行存在央行的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存款,一般被稱為超額準備金,如果人民銀行調整了超額準備金的話,的確有可能在某種意義上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但是早在很久之前,中國人民銀行就已經取消了對商業銀行備付金比率的要求,將原來的存款準備金率和備付金率合二為一,但是此文卻將兩者的概念混為一談,如果不是完全不懂金融的話,那么就是刻意混淆視聽。
其次,支付機構備付金不能創造貨幣。為什么我們常說央行一旦降準降息釋放流動性,那么就會對資本市場產生刺激,帶來股市的上漲。究其根源在于,無論是降準還是降息都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這種流動性一旦注入就會通過商業銀行的信貸等業務進行貨幣創造。
舉例來說,如果央行給商業銀行注入了10元錢的流動性,假設這個時候市場的利率水平是10%,那么商業銀行就能夠將這筆錢變成100元錢給放貸出去,這是這種貨幣創造的效應,帶動了整體市場流動性的增強。但是,對于非銀行支付機構來說,非銀行支付機構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其實都不是商業銀行,都沒有自己的貸款業務,所以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備付金無論多少都沒有辦法創造貨幣,形成派生存款,既然如此的話,無論央行是否上收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都不可能對中國資本市場帶來影響。
除非原先這些備付金就已經被非銀行支付機構挪用進行炒股,才有可能對個股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但是這個情況幾乎不太可能。
第三,支付機構的備付金上交并不影響流動性。既然,支付機構備付金不是商業銀行備付金,支付機構的備付金也不能創造貨幣,那么還有一個問題央行上收支付機構的備付金會影響市場的流動性嗎?答案還是否定的,我們為什么說商業銀行的備付金被上交會影響市場的流動性,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按規定比例繳存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除了在客戶存款下降可以調減退回之外,是不能支取或動用的,實際上不能充當支付準備。這就導致了一旦銀行的備付金被央行上收,銀行是沒有資格再支取這部分資金的,在貨幣乘數的效應之下,就有上交備付金N倍的資金從市場上被抽離出來。
然而,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卻不是如此,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客戶在需要用錢的時候,這筆錢可以自由的流動和支取,這和商業銀行的備付金是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因此,非銀行支付機構上繳備付金并不存在影響到市場流動性的情況,此外,眾所周知,在美聯儲不斷加息的情況下,中國央行不僅頂住了加息的壓力,而且今年以來通過定向降準等方式一直在給實體經濟釋放流動性。
綜上所述,所謂的央行上收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會引發股市下跌的所謂“真相”,不過是無稽之談,中國資本市場近期出現大規模波動其實是受到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所引發的恐慌性反應,但是一旦這種荒唐的言論形成了錯誤的影響,并且挾持民意的話,倒真的有可能影響資本市場的預期,從而綁架了中國股市,嚴重的甚至會引發進一步的恐慌。
希望所有人能夠真正認清事實真相,不要被錯誤的謬論所綁架。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