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四十人論壇 徐奇淵
本文發表于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微信公眾號
2018年1-5月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為27298億元,少于去年同期的29047億元,增速應該是-6%。為何同時官方公布增速為16.5%?
一個初步的回答是:由于統計單位范圍發生變化,規模以上的標準是固定的,但是符合標準的企業名單、數量一直都在發生變化。因此,利潤總額的統計樣本是不可比的,官方公布的增速16.5%可比,所以兩者存在差異。具體地,今年以來退出“規上”行列的企業凈數量,已經超過了6000家。
但是上述回答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退出規上的企業凈數量超過了6000家,這本身不就是一種經濟周期的體現嗎?如是,可比增速是否高估了整體規上的工業企業增速?——這是本文試圖要回答的問題。
本文作者系CF40·青年論壇召集人、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CF40及作者所在機構意見。
如何理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變化?
27298/29047-1=16.5%?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1至5月,全國規上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為16.5%。同時,根據官方數據,同期的規上企業累計利潤總額為27298.3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9047億元,按總額計算同比是-6.02%。這兩個數據在打架嗎?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央行近日新出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當中,對宏觀經濟判斷的依據之一就是——工業企業的利潤狀況還是不錯的。這個判斷可靠嗎?
一種直接的回答是:利潤總額不可比。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定軍在6月29日的報道:國家統計局的解釋稱,各項指標的同比增速和增量均按可比口徑計算,其結果與金額推算的增速存在差異。主要原因是統計單位范圍發生變化,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納入調查范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建投產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等影響。
定軍的報道還指出:由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減少,數量有6000多家(這應該是凈退出量,筆者注),今年的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數字低于去年同期。按照存活企業的可比口徑,其利潤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增長了16.5%。
這解釋了兩個數據的差異,但是仍然無法回答質疑——可比增速高估了整體規上企業的盈利狀況,低估了經濟的下行壓力。
因為畢竟還是有(凈)6000多家企業降級了、或者關張了。雖然和30多萬家的總量相比,并不算多,但是也反映了經濟下行的壓力。如果是因為去產能當中的環保風暴關掉了大量的企業,那么剩下企業的利潤加總,也仍然低于原來的全行業利潤水平,似乎也體現了經濟的下行壓力。因此一種質疑認為,畢竟規上企業是我國工業的主體,如果有(凈)6000家企業降級、或者關閉,那么可比增速(這里是16.5%)反映的都是健在、存活下來企業的盈利情況,這必然會高估整體工業的盈利能力。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是否會產生誤導?
筆者對此有三點回答:
首先,如果有高估的情況,就會有低估的情況。在經濟下行期,規上企業的數量可能有凈減少,這時候存活下來的企業都是比較健康的,因此可比增速可能會高估整體的利潤狀況。但是,在經濟上行,有新建企業達到規模以上,或者是有原有企業經營狀況好而升級的情況,所以上行期的可比增速出可能會低估企業的盈利狀況。因此,結果并不是系統性的高估,而是逆周期的變化。
其次,實際上高估、低估的程度都很小。先來看事實(圖1),除了個別情況,兩個口徑的利潤增速高度一致。如果看2001年1月開始到現在,兩個利潤增速的相關系數為98%(圖1)。不僅如此,兩者的增速也幾乎完全重合。甚至如果剔除掉圖中標出的4個特殊時期,兩個口徑的利潤增速幾乎100%重合。根據過去20多年的歷史數據來看,兩個口徑的差異大部分時候都在1個百分點范圍內。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存在明顯的高估或低估。這可能是由于以下這種情況,比如規下企業入規、或者規上企業降級,而這些情況都有上期的可比基數,所以對增速影響并不大。
最后到了關鍵問題,為什么還是有4次發生了較大差異?怎么理解這種差異?
首先來看看歷史上,規上企業標準的歷史調整[1]。
?。?)1998年以前工業統計范圍為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1998年及以后工業統計范圍調整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1998-2006年規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和全部國有企業。(但是實際上,1998年的調整并不是一次到位,例如,部分省份是從1998年開始調整的,例如河南省[2]),部分則從2000年才開始調整,例如北京市[3])。
?。?)2007年開始,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規定,主營業務收入不足500萬元的國有工業法人企業不再作為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
?。?)2011年起,規上工業統計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現在可以解釋前3次歷史差異了。1998年之后,以及2000年那段,兩個口徑的利潤增速發生了較大差異。這是由于當時規上企業統計范圍發生了變化,而且這個變化過程持續了一段時間,不同的省級單位采用新標準的時間并不完全一致(上面提到了河南、北京的例子)。
而且,由于1998年之前只統計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漏掉了鄉以下,比如村辦的規模以上企業(這類企業在當時的一些沿海地區相當普遍)。因此,1998年之后加入了原來漏統的村辦的規模以上企業,由于沒有基數,因此利潤總額計算得到的同比增速,就大大高出了可比口徑的增速。此外,2011年的可比增速更高,是因為同年起規上企業統計的標準大幅提高,從500萬元提升至2000萬元,因此有一些影響。
重點來了,現在解釋2018年以來兩個增速口徑的差異。
首先,一種觀點認為大量企業退出導致了這種變化。那我們就看看:與去年同期相比,2018年4月的規上企業確實減少了6234家。
這個數量算不算多呢?回答是不算太多。比如,2017年4月和去年同期相比,企業也減少了4262家,比起6234家也不算少了。再如,2015年4月和2016年4月,規上企業的增量分別約為1.3萬家、1.4萬家,這個數量遠遠超過了6234家的變化。但是,從2015年到2017年,上述相當規模、或更大規模的企業數量變化——并沒有帶來兩個增速的差異,相反兩者仍然保持高度一致(幾乎重合)。所以,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規上企業的數量變化可以解釋2018年目前兩個增速的顯著差異。
2015年以來:與去年同期相比,規上企業的數量變化
這里筆者要提供一個重要的原因、一個次要的原因。
先來看重要原因——2017年以來,國家統計局國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數據進行了執法檢查,對規上企業數據進行了核查清理。2018年6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東明做了報告,即《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實施情況的報告》。
該報告指出,“2017年以來,國家統計局根據舉報線索核查數據異常的2051家企業和2942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有1195家企業、2775個投資單位的統計數據存在編造、虛報,一些企業、項目統計數據的編造、虛報倍數還很高?!?/p>
特別是,“國家統計局執法檢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數據發現,天津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內蒙古開魯縣、遼寧西豐縣違法企業平均虛報率分別高達56倍、10倍和6.7倍”。實際上,關于上述三地的統計數據問題,在2018年初已經有相關報道,當時統計局的核查工作已經初步完成。與此同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數據也應當同步經歷了核查和清理。因此,2018年規上企業的一些財務數據、經營狀況,如果僅僅用總額來進行比較,其可比性問題就很大。所以我們看到了兩個增速的較大差異??傊壳斑€無法使用兩個增速的差異來質疑16.5%的利潤可比增速,相反,我們完全能夠解釋兩個口徑的差異[4]。
另一個不太重要的原因,也值得一提:即201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 4754-2011)。這個標準的變化,也可能會對規上企業的名單產生影響。在這個標準當中,原編碼為4420的“電力供應”,有部分內容調出,從原來的工業分類,調入到了服務業當中的零售業當中,具體是調入到了“機動車充電銷售”(編碼為5267)。這時候,原來屬于規上的工業企業,分類就需要變成服務業企業。
說這個例子不太重要,是因為這個行業太小了,影響不大。但之所以要講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即使退出規上的的企業,也未必是因為降級、關閉,也可能是行業分類發生了變化。同時也想說明,規上企業統計確實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并不是質疑者所想象的,除法對不上公布的比例那么簡單。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的專業智庫,定位為“平臺+實體”新型智庫,專注于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