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民眾不滿我國教育現狀 公平問題為關注熱點(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30日 18:53 新華網 | ||||||||
可以說九十年代以后,民辦教育的發展是加快了,特別是九十年代中期那段發展是比較快的。但由于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的特殊國情——公辦教育特別龐大,所以民辦教育發展的空間就比較小。 在民辦教育發展的特殊國情我想有兩點是要指出的:一、中國民辦教育是在龐大的公辦教育系統的夾縫中生存的。公辦教育非常發達,而且集中了優勢教育資源,所以公辦教育
《民辦教育促進法》本來要鼓勵其發展,但現在公辦教育用民辦機制運作得越來越多,這就擠占了民辦高校發展的市場空間,所以該法出來以后沒有出現像預料到的那種民辦教育大發展的態勢。 中國職業教育是先天不足。改革開放以后有了很大發展,先從中等職業教育開始,到1998年高中階段中等職業教育占到56%,超過普通高中。但1999年高校擴招以后滑坡,因為大學擴招了,更多的學生選擇了高中,選中等職業教育的人就少了。去年又有些回升。 小康:如果說可以簡單概括的話,您覺得目前中國教育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談松華:在13億人口大國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這應該是最突出的成就。這是提高民族素質、發展高等教育的基礎、奠基工程。 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和體制障礙。這兩個問題是有一點聯系的,投入不足主要指政府。體制障礙呢,我們還是過于強調政府對教育的投入,而缺乏一種社會的參與、市場的調節,這一種體制上的變化。一方面政府起主渠道的投資作用,另一方面民間的參與可以彌補政府資金的不足,但現在我們這兩個方面影響了教育的發展。 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之錯位 小康:我們知道民辦教育的發展經歷了一些曲折,但也有一定的發展。那對民辦教育發展的前景、發展的空間,您是怎么看? 談松華:中國民辦教育需要更大的發展,因為中國受教育人口這么多,完全由政府通過公辦教育來滿足社會需要,這在哪個國家都是有限的,政府只能保證最大多數人的最基本教育,而更高的要求,各種差異性的需求,優質教育的需求,這些都需要民辦教育來做。 小康: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國民辦教育的生存空間很小,只有公辦教育不怎么涉足的領域,民辦教育才能生存。一些民辦高校的負責人也表示,他們在關注分數上的弱勢群體,滿足這一部分人的需要,才能更好的發展。 談松華:民辦教育也還是有一定市場空間的,弱勢群體是一方面,照理來說,弱勢群體應該是由政府來做的,但是現在政府一時解決不過來這些問題。 還有一種是差異性需求,比如說一般教育他不能滿足,像外語學校、國際學校等,以及一些特色學校、藝術類學校,這種民辦學校是有發展空間的。 中國現在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優質教育(即精英教育)集中在公立學校。而國外好的學校,精英教育很多是私立的,是滿足優質教育需要的,F在就出現一個比較大的制度性的矛盾,因為優質教育是稀缺資源,稀缺資源一般成本比較高,這要由政府來承擔,為少數人支付這么大的成本,這個不大公平。 民辦教育要想去辦優質教育、精英教育那他就比較困難。因為精英教育要想辦好一座學校,不是一年半年短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小康:現在一些民辦高校的投資方,其辦學初衷往往就決定了其辦學的質量、學校的生存時間和空間。有的學校急于收回投入,于是提高收費,忽視了一些教育規律。 談松華:是的,一些民辦學校缺乏對社會的、市場的理性分析。想為有支付能力的,說的白一點,就是有錢人的子女提供受教育機會。以為錢收得多,成本高,教育質量就一定高。這就是一個誤解了。工廠可以這樣,設備好,技術含量高,就能生產好的產品。但學校不是這樣,學生本身生源的質量,對教育質量起到重要作用。有的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也不是一天半天就可以達到的。所以民辦高校辦學者對社會需要的客觀的理性的分析和自己的合理的定位,這個還是比較重要的。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