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在歐洲通脹飆升的背景下,對歐元擔憂情緒越來越濃。
韓和元
歐元已跌到二十年來的低點。彭博社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歐元貶值了12.05%;過去一年,歐元對美元的跌幅為15%,日前直接跌破1比1關口,創近二十年新低。在歐洲通脹飆升的背景下,對歐元擔憂情緒越來越濃。
歐元存在三大困境,從而讓人們有理由對這一貨幣感到擔憂。
第一大困境,表現為各國的財政要求與統一的貨幣政策不相容。
歐元區經濟體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表現在,一方面它們有著統一的貨幣政策,但另一方面卻是缺乏統一的財政政策。事實上自1999年歐元啟動,并于2002年完全取代各成員國的主權貨幣后,各成員國就失去了其獨立的貨幣發行權和控制權,但財政政策仍屬于各成員國政府的職權范疇。由于貨幣政策由歐洲央行統一制定,一旦各成員國發生內外經濟沖擊,成員國能運用的宏觀經濟調整工具就只剩下財政政策了。
但同時,貨幣聯盟的健康運行又有賴于各成員國遵守嚴格的財政紀律。因為貨幣聯盟成員國的財政赤字有較高的償付風險。如某主權國家政府濫用財政赤字政策而不加節制,會導致其公債發行數量的不斷增加,長期的公債積累必然面臨償付風險的問題。如果公債負擔過重,政府又不愿或無法通過增加稅收來解決,就只好設法賴賬。一般情況,政府更愿意以間接賴賬方式來減輕債務負擔,因為直接賴賬會引發政治不穩定。然而當一國加入了貨幣聯盟后,就失去了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權,也就失去了間接賴賬的手段,于是直接賴賬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作為一個貨幣聯盟,一國的賴賬行為所造成的影響顯然不僅限于該國,而是整個貨幣聯盟。這點我們已從希臘的債務危機看得非常清楚。
為避免一國政府直接賴賬所造成的嚴重政治影響,歐洲央行將不得不迫于壓力而對處于困境中的成員國實施救助,即購買該國政府的債券或為該國政府提供貸款,這樣一來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就會受到成員國財政問題的干擾,從而喪失其應有的獨立性。
另外,如果一國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無疑就會增加貨幣的總需求,在貨幣供應量既定的情況下,貨幣聯盟的市場利率就會受此影響而趨于上升。利率上升不僅加重一些財政狀況惡化的成員國政府的債務負擔,而且也對投資形成巨大影響。這樣,這些成員國就有可能對歐洲央行施加壓力,要求它放松貨幣政策,以此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來降低利率。如此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又有可能被成員國的財政政策所干擾。
由于成員國財政政策的上述兩個外在性影響,《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為成員國制定了嚴格的財政規則,《穩定與增長條約》又加強了對成員國財政狀況的監督和對違反財政紀律的成員國的制裁機制。
但是各國對財政紀律的承諾導致了兩大矛盾:首先,各成員國失去貨幣主權后,財政政策成了促進本國經濟增長的唯一的宏觀調控工具,但是各國受到的財政約束又使各國財政政策可操作的空間大大縮小,難以履行促進經濟增長的功能。其次,歐洲大多數國家是高福利國家,高額的社會福利開支使各國的財政預算經常存在超支的傾向,特別是在經濟增長出現衰退的時期,高失業率帶來的失業保障金支付總額的上升還會進一步加重財政負擔;如果要嚴格履行歐元區的財政規則,必然產生削減福利開支的壓力。但在當前民粹政治格局下,從根本上改革福利制度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如此一來其財政平衡目標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由此可見,區域貨幣一體化與高福利制度也是不相容的。這也是它的第二大困境所在。
第三大困境則在于,強大的歐元與美國經濟運作體系不相容、債務資源需求與美國利益不相容。我們知道,美國所面臨的債務問題并不比歐洲要輕,在背負巨額債務的大前提下,要想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就必須擁有相應的債務資源。于美國而言,它需要的就是鞏固它目前所擁有的這種優勢。但隨著歐元的誕生,美國的這種地位越來越受到挑戰。顯然這種局面是美國所不愿意見到的。因為貨幣的主導權,往往決定著債務資源。如果歐元做大,購買美國債券的就會相應減少。畢竟,歐洲國家與美國一樣,也基本是“債務依賴型國家”。
(作者系廣州經濟學者)
責任編輯:李桐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