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隱私博弈,用戶永處下風

得物隱私博弈,用戶永處下風
2022年11月15日 08:10 新浪科技

被各種商家營銷套路侵害權益?買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訴無門? 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幫您解決消費難題【消費遇糾紛,就上黑貓投訴

  文 丨 周文猛

  劃重點:

  得物App被指調用戶用權限刪除投訴視頻”一事持續發酵。

  IT技術專家解釋稱,目前App權限獲取授權很亂,一般用戶分不清究竟是否被違規獲取了數據。浙江大學專家也指出,App利用用戶信息不對稱,容易突破權利邊界,侵犯用戶利益,而用戶要弄懂這些問題有很高的學習成本。這場授權博弈中,用戶依然處在劣勢地位。

  得物App,又又又又一次因負面輿情登上了熱搜。

  近日,有用戶訴稱,“雙11在得物上買到問題商品,就向平臺反映并上傳了視頻,但隨后卻發現得物調用自己的手機權限,刪除了其錄下的投訴視頻證據。”對此,得物方回應稱,完全沒有動力去做刪除用戶相冊等不合規的行為,也沒有相應的技術能力。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各大網絡平臺上,用戶們就此展開了激烈討論。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指出,當前在App和用戶的授權博弈中,用戶依然處在劣勢地位。App利用用戶信息不對稱,容易突破權利邊界,侵犯用戶利益,而用戶要弄懂這些問題有很高的學習成本。“哪怕是緩存刪除,App也應該通知用戶,爭取用戶的同意,而不應該自行行動”。

  互聯網代駕平臺技術人員文清告訴新浪科技,從技術的角度看,雖然對于大規模的用戶無法做到每個人都精細化地分析,但如果只針對少數的優質群體對象,是可以實現的,”這其實造成了個人隱私的泄露與被侵犯“。

  刪用戶視頻被攔截,誰之過?

  在最新的回應中,對于“手機提示得物刪除視頻”一事,得物給出的答復是,“得物App并未刪除該用戶手機相冊中的原視頻,用戶在App中編輯、處理、上傳視頻過程中,系統生成臨時緩存文件,上傳成功后會清除緩存,該用戶手機系統提示的系統攔截通知,是系統檢測到得物清理臨時緩存文件導致的。”

  據得物介紹,為了縮短編輯視頻時用戶等待時間同時影響原視頻,得物App采用了目前行業各大知名App進行視頻處理時通用臨時緩存文件方案,將用戶添加的文字、音樂、貼紙等功能和原視頻合并,用視頻分段處理方式加速寫進臨時緩存文件生成新的視頻文件,在新視頻文件上傳成功后,為了不占用用戶磁盤空間會將緩存文件清理。

  得物甚至于給出了文件緩存管理方案示意圖,介紹了得物App視頻處理方案的實現思路。但同時也承認了存在使用體驗問題,將第一時間研究優化該體驗避免誤會。

  “邏輯上是通的,解釋也合理,但多數用戶并不知道緩存、磁盤空間等技術細節,讓用戶誤會了就是有問題。”有在IT行業工作超過十年的技術人員嚴鵬對新浪科技表示。據他介紹,通常而言,手機App調用相冊,都會有專門的應用系統API可以使用,但由于現在的App權限獲取授權很亂,一般人往往分不清究竟是否被違規獲取了數據。

  “這次事件是一個個例引發的群體關注,至于那個用戶真實遭遇的情況是怎樣的,大家并不清楚,最終得物的解釋能不能得到用戶的認可,也得看用戶自己的判斷了”,嚴鵬說,用戶如果想確認自己的原文件是有沒有被調用修改過,可以多上傳幾次驗證一下,就可以驗證得物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了。

  個人數據安全,用戶情緒引爆點

  得物App刪用戶視頻引發關注一事背后,其實消費者討論更多的,是個人隱私是否被侵犯,以及個人網絡數據是否安全這一類問題。在得物官方給出的最新回應下面,雖然得物已經就刪除視頻的“真相”做出必要解釋。

  但絕大多數網友仍議論紛紛,“隨意調用用戶權限,侵犯用戶隱私,太可怕了……”“App有權利自主刪緩存嗎?”“得物你真行~”一系列評論充斥網絡。

  相比于理性地解釋,因不了解技術實現邏輯而導致的個人隱私及數據安全被侵犯焦慮,主導了大眾情緒。

  據某互聯網代駕平臺技術人員文清對新浪科技介紹,“通常而言,如果App得到授權,想要刪除用戶手機上的視頻等內容是很容易實現的。”而授權后,App甚至于還可以讀取到文件上的內容,如果結合AI技術企業還能夠知道用戶手機上哪些信息是對自身有利的,并且可以據此作出一些特定的“用戶運營開發”。

  “雖然對于大規模的用戶無法做到每個人都精細化地分析,但如果只針對少數的優質群體對象,這是可以實現的。”文清表示。但對于被分析的對象而言,這其實造成了個人隱私的泄露與被侵犯。

  “有時候用戶甚至于自己的相冊有沒有被掃描窺視了也不知道。”文清感嘆道。在他看來,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最好的辦法就是通報相關部門進行抽檢,并對不達標的曝光處罰。

  問題不斷的得物,究竟怎么了?

  在傳出得物App刪投訴視頻被攔截的新聞之前,得物App還頻頻因為平臺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涉嫌欺詐、商品炒作嚴重等問題,頻頻引發外界關注。

  今年1月,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報顯示,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9家電商直播平臺銷售的嬰幼兒服裝、成人服裝、服裝配飾、鞋、箱包和床上用品等6類商品進行抽檢,共涉及96個品牌的6類產品。結果發現,113批次樣品中,有2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9.5%。其中,抽查不合格率最高的是“得物”電商平臺,不合格率達50%。

  對于大多數垂類電商而言,想要給出百分百正品保證的承諾確實存在極大的困難,但如何控制不合格產品的比例確實可以做到的。但在與得物同批次抽檢的電商平臺中,快手不合格率為40%,小紅書為28.6%,而京東、淘寶等平臺的貨物也存在部分問題。同樣是陷入質量門,得物在不合格率方面卻遙遙領先。

  而在去年6月,得物因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被中消協點名。據中消協介紹,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618”相關消費維權【進入黑貓投訴】類信息6488460條。其中,監測期內共收集得物App有關負面信息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鑒定費、優惠券等問題。

  區別于淘寶、小紅書等去中心化的平臺,由于得物對電商貨品實施強中心化的平臺監管,其在商品和消費者之間扮演著“把關者”的角色。因此,一旦產品質量監管出現漏洞,得物受到的影響也最大,長此以往,當得物平臺上的商品數量達到一定量級以后,得物這位“守門人”因守門失誤導致的負面輿情登上熱搜也便成為了常態。

  在此之外,得物主打的潮牌商品自身存在的高溢價特性,也為炒作現象提供了捷徑,這也頻頻令得物招致詬病。此前,李寧、安踏等國貨品牌被炒至溢價三十多倍,也成為了一個極端的反面教材。

  因刪除用戶視頻被攔截引發事故的背后,或許得物真的應該好好地考慮一下如何優化一下得物App的用戶體驗了,而不是每次出現問題之后,草草發表聲明并承認錯誤,卻依然是“下次還敢”。不斷地消耗用戶信任與好感度,并非得物可持續增長的正途。

得物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